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适宜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化 学 灭 螺

一、基本原理

化学灭螺是指利用有毒的化学物质或者有一定毒性的植物来杀灭钉螺。化学灭螺主要通过破坏钉螺细胞的线粒体,对钉螺的能量代谢、肝脏解毒功能以及生殖功能造成影响,并且通过对神经信号传导、应激水平相关酶的活性的作用,导致细胞功能不足发生变性坏死,最终螺体失去功能而死亡。目前应用的化学灭螺药物根据其杀螺方式可以分为接触中毒、胃中毒及熏蒸中毒3大类。根据杀螺剂的成分可以分为有机物及无机物两大类,或者进一步分为酚类、烃类、有机磷类、酯环类、生物碱类及金属类。

二、适用范围

化学灭螺是最常用的灭螺方法,几乎适用于各类有螺环境。但目前现场使用的化学灭螺药物多数对鱼类等水生动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在水产养殖区域实施药物灭螺,应做好安全防范,防止药液随雨水或渗漏流入河道和鱼塘,造成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现象。环境保护的愈加受重视,对化学药物灭螺的范围及使用频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格控制化学灭螺药物不规范、不科学的使用,在不影响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化学灭螺药物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随着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的逐步降低,当前化学药物灭螺的范围重点为以下几类环境:

(1)人、畜常到的有螺环境,近2年内发现血吸虫感染风险因素的环境,计划压缩钉螺面积的环境,每年灭螺1~2次。

(2)计划环境改造的有螺环境,在工程实施前进行1次药物灭螺。

(3)其他有螺环境,根据防治目标和任务要求开展药物灭螺工作。

三、应用现状

在血吸虫病防治早期,人们即采用化学灭螺的方法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日本于1913年试用石灰氮灭螺,埃及于1920年开始采用硫酸铜灭螺。1972年WHO第一次血吸虫病专家会议上曾提出以灭螺为主要措施来控制血吸虫病。1978年第二次专家会议上提出要采取综合措施,但在综合措施中仍强调灭螺。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展使用化学药物灭螺工作,化学灭螺具有使用范围广、省时省力、见效快、可反复使用的特点,现阶段化学灭螺仍然是我国主要的灭螺方法。

(一)化学灭螺药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研究了许多种化学灭螺药物,据不完全统计,化学合成灭螺药有2 000余种,植物灭螺药近1 000种,但能够大规模应用于现场灭螺的药物种类并不多。理想的化学灭螺药物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必须对哺乳动物无毒,无急、慢性毒性作用,药物现场使用过程中进入食物不产生副作用;药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自然条件下储存期限至少2年时间;低浓度时对钉螺有较高的毒性作用,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溶解度,既有杀灭钉螺又具有杀螺卵作用;药物具有价格便宜,操作简便,使用剂量小,便于运输等特征。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区大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具备上述特征,才有大规模现场推广应用价值。常用的化学灭螺药物有氯硝柳胺、四聚乙醛、烟酰苯胺、溴乙酰胺、螺威、五氯酚钠(该药因其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现已禁止应用于现场)等。其他有效的化学灭螺药物还有生石灰、硫酸铵、尿素、杀虫丁、硼镁石粉、敌百虫、硫酸铜等。为了加强对化学灭螺药物的管理,控制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药物现场应用,化学灭螺药物应获得农业部中国药检所杀螺剂登记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药物。

1.氯硝柳胺

氯硝柳胺最早由拜耳药厂生产,化学名为5,2′-二氯-4′-硝基水杨酰苯胺,是一种水杨酞胺衍生物,因其具有高效低毒、对环境污染少等显著优点,是目前国内使用最普遍的化学灭螺药,也是1972年以来WHO唯一推荐使用的灭螺药。该药系无嗅无味的黄色结晶状粉末,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或碱性溶剂,主要影响钉螺能量代谢、腺体损伤而导致钉螺死亡,氯硝柳胺可降低钉螺体内细胞色素C氧化酶、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胆碱酯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对钉螺酶活力的影响也是导致钉螺死亡的主要原因。氯硝柳胺是目前杀螺活性最高的一种杀螺药物,约高于五氯酚钠的8~10倍,对成螺、幼螺及螺卵均有效,但该药对鱼及水生生物毒性大。世界上血吸虫病流行区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使用它杀灭钉螺。由于氯硝柳胺不溶于水,现场使用不便,初期人们将该药制成糊剂,即血防-67糊,但糊剂易于干燥和凝结成块,不仅使用、运输、包装不便,且严重影响其灭螺效果,使得血防-67糊在国内逐渐停用。为了提高氯硝柳胺灭螺效果及现场使用的方便程度,研究者对氯硝柳胺的剂型进行了系列研究,分别研制出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25%杀螺胺悬浮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5%杀螺胺颗粒剂等,以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开展化学药物灭螺。

(1)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该剂型是将原药、载体和填料、表面活性剂、辅助剂混合并粉碎为很细的可湿性制剂。改变剂型后的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在水中悬浮性良好,储存方便,极大地提高了灭螺效果,是当前我国主要灭螺药物种类之一。此剂型一般通过浸杀法和喷洒法施药,在现场应用中发现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的溶解性和分散性不够理想,小块状沉淀易堵塞喷药器具,造成使用困难和药液浓度不均匀导致灭螺效果下降。该药使用需要水为载体,适合在水源充足的环境中使用,不适用于缺水地区灭螺,而许多钉螺孳生环境缺乏水源,从而使得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在这类地区的灭螺效果受到较大影响。

现场使用可采用喷洒法和浸杀法灭螺,适用于滩涂、沟渠等各类有螺环境,推荐剂量喷洒为2g/m2,浸杀剂量为2g/m3。该药对鱼、蛙、贝类等水生动物有毒,现场使用应远离水产养殖区,避免在鱼虾养殖区使用,不要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防止引起水生动物死亡,造成灭螺与养殖矛盾和纠纷;滩涂灭螺后2周内禁止耕牛在灭螺滩面放牧,以防药物毒害家畜、鱼类和农作物;在施药时,施药人员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口罩,避免药剂直接接触到皮肤,用药后应用大量清水和肥皂将手、脸及其他裸露的部位清洗干净;在现场喷洒使用过程中,应安排人员不时搅拌药桶,防止药物沉淀堵塞喷药器具;避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接触;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2)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

该剂型是由原药、填料和少量助剂经混合、粉碎再混合至一定细度的粉状制剂。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可使用喷粉机直接喷洒于有螺环境,克服了灭螺过程中对水的需求。喷粉法具有操作简便、撒布均匀、施药效率高、节省劳力、易于加工、成本低廉等优点,使用中不受水源限制,是一种较适合于缺水地区的灭螺剂。该剂型的应用是对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的补充,同时由于其克服了水源的限制,进一步扩大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的应用范围。同时该药的现场使用,对环境处理的要求比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低,现场使用可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灭螺效果。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适用于湖沼水网地区各类有螺环境,特别适用于缺水或用水困难地方的灭螺。

现场使用方式可以直接喷粉,也可以拌土撒施,推荐使用剂量为40g/m2。现场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吸烟或饮食,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施药时穿戴口罩、防护镜、工作服、手套、胶靴,避免粉尘吞入口中、吸入鼻中、接触皮肤、溅到眼睛;施药后,用清水彻洗施药器械,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洗手和身体及其他接触到药剂的部位;在贮存期间应注意保管,防止解聚,忌用有焊锡的铁器包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接触该药。

(3)25%杀螺胺悬浮剂:

该剂型是在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的基础上,将难溶于水的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原药与润湿剂、分散助悬剂、增稠剂、黏度调节剂、防冻剂、防腐剂和消泡剂等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以超微湿性研磨,制成一种性能稳定、分散均匀的25%氯硝柳胺悬浮剂。25%氯硝柳胺悬浮剂悬浮颗粒小,分散均匀,由于该剂型还具有较好的黏附性,用药后可黏附、滞留于螺体的表面,从而提高杀灭钉螺的效果,在有效含量低一半的情况下,此剂型具有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同等杀螺效率,且悬浮剂毒性小、稳定性好、经济、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于山区、江滩等复杂环境。不仅可因减少用药量而降低使用成本,而且也可减轻氯硝柳胺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现场使用可采用喷洒法和浸杀法灭螺,适用于滩涂、沟渠等各类有螺环境,推荐剂量喷洒为2g/m2,浸杀剂量为2g/m3。现场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不能与强酸或强碱性物质混用,以免降低药效;该药对鱼、蛙、贝类有毒,现场使用应远离水产养殖区,避免在鱼虾养殖区使用,不要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防止引起水上动物死亡;滩涂灭螺后2周内禁止耕牛在灭螺滩面放牧,以防药物毒害家畜、鱼类和农作物;在施药时,施药人员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口罩,避免药剂直接接触到皮肤,用药后应用大量清水和肥皂将手、脸及其他裸露的部位清洗干净;避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接触;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4)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

杀螺胺乙醇胺盐杀螺具有胃毒作用,持效较长,但作用缓慢,故施药后有钉螺上爬现象。四聚乙醛也是一种杀螺药物,主要影响钉螺肌细胞的节律,抑制钉螺上爬。两者结合,对钉螺有良好防效。为了克服杀螺胺乙醇胺盐在灭螺过程中钉螺上爬现象,在25%杀螺胺悬浮剂制备过程中添加1%四聚乙醛,以抑制钉螺上爬,提高现场灭螺效果。

现场使用方法、推荐剂量以及注意事项等与25%杀螺胺悬浮剂相同。

(5)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

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是采用最新的水性化剂型技术研制而成,除有效成分外,其他成分主要是水和少量表面活性剂,极大减少了其他剂型(如可湿性粉剂、粉剂、乳油)中化学助剂的添加量,提高了有效成分含量,使有效浓度提高到50%后,辅料的含量也随之减少,在土壤和环境中残留较少。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均显示该药对于钉螺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使用方便,可减少运输成本。

现场使用可采用喷洒法和浸杀法灭螺,适用于滩涂、沟渠等各类有螺环境,由于悬浮液的药物粒径是粉剂药物粒径的七分之一,水分散性更好,使用时不易堵塞喷嘴,尤其适合应用于大面积的机械喷洒操作,在使用过程没有粉尘飘散污染,对周边环境、作物和使用者危害小,减少了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意外安全事故。推荐剂量喷洒为1g/m2,浸杀剂量为1g/m3。现场灭螺试验结果显示喷洒剂量0.5g/m2、浸杀剂量为0.5g/m3也具有很好的灭螺效果,3天后钉螺死亡率均可达到90%以上。注意事项等与25%杀螺胺悬浮剂和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相同。

(6)5%杀螺胺颗粒剂:

该剂型为5%的杀螺胺乙醇胺盐、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的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混合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成粉末,再与93.7%的石英砂和0.1%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混合均匀,烘干即为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所制得的颗粒剂为干燥、自由流动的黄色颗粒,无可见外来物和硬块,粉尘少,适于机器施药。适合于缺水地区控制钉螺,颗粒剂便于使用,无粉尘污染,药效较粉剂显著且也比较持久,赖雨水冲刷。灭螺效率较高,持效期较长,对螺卵也有杀死作用。

该药可采用机械喷洒或人工撒施的方式使用,适用于滩涂、沟渠等有螺环境,特别推荐在缺水地区使用,推荐使用剂量为20~40g/m2。本品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使用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和面罩或眼镜;禁止与强酸强碱性物质混用,以免降低药效;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止接触,使用时切勿吸烟或饮食,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防止污染环境。

2.40%四聚乙醛悬浮剂

四聚乙醛为白色针状晶体,不溶于水,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四聚乙醛为胃毒作用,当取食或接触到药剂后,螺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大量释放,神经麻痹,分泌黏液,破坏螺体内特殊的黏液,使螺体迅速脱水。由于大量体液的流失和细胞被破坏,使钉螺在短时间内迅速中毒死亡,WHO评定四聚乙醛为低毒农药。1980年国内开始将其适用于杀灭钉螺,目前国内使用的剂型主要是40%四聚乙醛悬浮剂。40%四聚乙醛悬浮剂的分散性和展着性都比较好,并且具有粒径小、活性表面大、渗透力强、成本低、药效高等特点,其药效较可湿性粉剂显著且也比较持久。尤其是其对鱼虾等水产品低毒,可在水产养殖区域开展灭螺。

该药可采用喷洒法和浸杀法灭螺,适用于各类有螺环境,尤其是适用于水产养殖区域开展药物灭螺,能够有效解决灭螺与养殖的矛盾。推荐使用剂量为喷洒法2.5g/m2,浸杀法2.5g/m3。现场使用过程中做好施药人员的安全防护,选择适宜的天气施药,遇低温(低于15℃)或高温(高于35℃),因钉螺的活动能力减弱,会影响药效。尽管该药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低毒,但仍应避免过量使用污染水源,水体每升含量超过100mg可能造成水生动物中毒。建议与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螺剂轮换使用。

3.荣宝

荣宝为50%氰氨化钙粉剂,是一种具有杀虫、除单叶草、促进植物生长的环保型农药,对鱼类毒性低,可以在水产养殖区域开展灭螺。在现场应用过程中,在使用剂量范围内,池塘中未出现死鱼现象,表明该药物对鱼类是比较安全的。荣宝除了具有灭螺作用外,还具有增肥、杀虫、除草效果,发挥增产增收效益,能够提高血防区农民对灭螺工作的依从性。现场试验显示该药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施药后4个月仍具有较好的杀螺效果。但鉴于其用药成本比较高,建议仅在特殊环境如养鱼水塘中使用。

该药主要采用撒粉法灭螺,为了提高撒药的均匀度,施药时可将干细土与药粉混匀后撒施。该药对非靶生物毒性低,特别是对鱼、蚌等低毒,价格也低,特别适宜在稻田有螺环境实施药物灭螺,施药后将稻田灌水,既不影响农作物生长,又能发挥杀螺作用。推荐使用剂量为45g/m2。但该药现场使用剂量很大,运输成本高,长期使用对环境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溴乙酰胺

1980年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研制而成,为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对成螺、幼螺和螺卵均有较高杀灭效果,其药效比五氯酚钠高10倍。实验发现其对钉螺的超微结构影响明显,对鱼类的毒性较小,但是对哺乳类动物的毒性较大,且价格昂贵,不适合用于大规模的现场灭螺。

5.烟酰苯胺

呈粉状,难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和苯。对鱼类和植物毒性较低。现场用1~2mg/L浓度烟酰苯胺浸杀钉螺,3天后的死亡率达95%以上,但在使用过程中钉螺有上爬现象,影响了烟酰苯胺的灭螺效果,该药对人、畜无害,对鱼类和植物的毒性均较低,而且用药量少,使用方便。但由于它对人体皮肤刺激强烈,对幼螺及螺卵的作用较差,而且价格昂贵,产量少,大规模推广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已停止使用。

6.五氯酚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开始研究灭螺药,并于1953年发现五氯酚钠杀螺效果优于以往所有的杀螺药。五氯酚钠杀螺效果好,能迅速地溶解于水,使用方便,价格又低,五氯酚钠曾在我国大规模现场使用,但若干年后,因发生施药人员中毒死亡,并证实该药有致突变、致畸、致癌等三致作用,国内外先后宣布禁用。五氯酚钠是我国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灭螺药。但其对非靶生物毒性太大,环境污染严重,从2000年起已停止使用。

7.杀虫丁

杀虫丁是我国创制且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易溶于水,使用方便。钉螺一旦接触杀虫丁就很少爬动,有抑制钉螺上爬的作用,但毒杀作用时间慢,需3天后才达到较好的杀灭作用。杀虫丁具有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但杀虫丁的杀螺效果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尤其是受到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在环境温度25℃左右,土壤湿度30%以上时灭螺效果较好,使用时应注意使用条件。

8.4%螺威粉

植物灭螺药物是指对于某些含有杀螺有效成分的植物,利用一定的技术提取其有效成分用于杀灭钉螺,分属于皂素、鞭质、黄酮、菇及生物碱,其中国内报道的有一定杀螺作用的植物性杀螺药有50余种。虽然植物性杀螺剂具有高效、低毒、易降解等优点,从1956年的茶籽饼到后来的巴豆、麻风树籽等都有有效的杀螺效果,但是目前对植物性杀螺药的研究大多数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现场使用的主要是4%螺威粉,该药是以油茶籽饼(粕)中提取的五环三萜类物质为有效杀螺成分。有效成分熔点为233~236℃;可溶于水、甲醇、乙醇、乙腈等极性大的溶剂,不溶于石油醚等大多数极性小的有机溶剂。在通常贮存条件下稳定。由于该药系植物源灭螺药物,且具有低毒、廉价、环保等优点。

该药可采用喷洒法和浸杀法灭螺,在水源缺乏或滩面较宽的有螺环境可优先采用撒粉法灭螺。推荐现场使用剂量浸杀法为2.5g/m3,喷洒或喷粉法剂量为5g/m2,适用于各类有螺环境。尽管该药系植物源性灭螺药物,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应避免在水产养殖区域开展药物灭螺,防止因操作不慎引起鱼虾等水生动物死亡。采用喷洒法灭螺过程中应不时搅拌药桶,防止药物沉淀堵塞喷药器具。采用喷粉法灭螺,现场使用过程中做好施药人员的安全防护。

9.25%吡螺脲硫酸盐可湿性粉剂

氯硝柳胺等传统的化学灭螺药物具有对水生生物毒性较大,在实施药物灭螺过程中,常常引起鱼类死亡,血防部门与养殖户间因药物灭螺而产生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限制了药物灭螺工作的开展,迫切需要研发高效、低毒、对环境影响小的新型灭螺药物。吡螺脲是针对钉螺相关靶点的一种新型杀螺剂,具有结构简单、合成成本低、后处理简单、三废少等特点,其剂型25%吡螺脲硫酸盐可湿性粉剂制备简单、溶解性高、分散性好、现场使用简易便捷。

实验室及现场浸杀实验显示,25%吡螺脲硫酸盐可湿性粉剂浓度为1.0g/m3时,浸杀3天后钉螺死亡率均达到100%;使用浓度为2.0g/m2的25%吡螺脲硫酸盐可湿性粉剂进行现场喷洒灭螺,7天后钉螺死亡率可达85%以上。在上述浓度条件下,对现场环境中的鱼类、蚯蚓、青蛙等生物较安全,现场试验亦未见死鱼现象。目前该药现场浸杀和喷洒灭螺推荐使用浓度(剂量)分别为1.0g/m3和2.0g/m2。吡螺脲的发现是我国目前在灭螺药物研究方面的新的重要进展,有望解决当前灭螺药不能在水产养殖场所周围有螺环境使用的瓶颈问题。吡螺脲是我国近期研发的一种新的灭螺药物,对其他特种水产养殖品种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价。

(二)化学灭螺药物常用剂型

为了提高化学灭螺药物的水溶性以及灭螺效果,近年来国内对化学灭螺药物的剂型进行了改进。目前国内使用的剂型主要有可湿性粉剂、悬浮剂、颗粒剂、粉剂等。可根据不同的环境,现场选择适宜剂型和药物开展灭螺。

1.可湿性粉剂

主要为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适用于浸杀和喷洒灭螺。

2.悬浮剂

目前现场使用的主要有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25%杀螺胺悬浮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40%四聚乙醛悬浮剂等,适用于浸杀和喷洒灭螺。

3.颗粒剂

目前现场使用的主要有5%杀螺胺颗粒剂、50%氰胺化钙颗粒剂。其中5%杀螺胺颗粒剂适用于喷洒灭螺;50%氰胺化钙颗粒剂适合喷洒和浸杀灭螺。

4.粉剂

目前现场使用的主要有4%杀螺胺粉剂、4%螺威粉剂。其中4%杀螺胺粉剂适用于喷洒灭螺,4%螺威粉剂适用于浸杀和喷洒灭螺。

四、化学灭螺基本原则

1.全面规划原则

药物灭螺前要根据钉螺分布及环境特点进行全面规划,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做到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

2.先近后远原则

优先杀灭靠近村庄、人畜接触频繁的易感地带钉螺。

3.先上游后下游原则

灭螺要循水系,按照灌溉渠系,先上游、后下游,以防止钉螺向下游地区扩散。

4.区域灭螺原则

按照钉螺分布单元,成片覆盖有螺区,灭螺区域越大,灭螺效果越能持久。河岸灭螺范围通常自水线扩大至最高水位线。一般沟渠则包括沟底及两壁(边)。田块则为隔埂所围区域。山涧溪流则需扩大至山洪淹没处。单元性较强的有螺环境需全部覆盖。江湖洲滩钉螺呈面状或片状分布,灭螺范围较大,施药时需按区域进行。

5.反复杀灭原则

根据防治目标的需求,有感染性钉螺环境和需要压缩钉螺面积的环境要反复进行药物灭螺。

6.安全用药原则

制订和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准确掌握剂量和使用方法,做好个人防护。大多数灭螺药物对鱼虾类水产品有毒性作用,实施药物灭螺时,要严格规范操作和管理,防止药液污染周边水域污染,导致水产品中毒等事故。

7.公示公告原则

在开展药物灭螺工作前,按照血吸虫病防止条例的相关要求,应由乡镇政府通过广播、告示等形式提前7天通知当地群众了解灭螺时间和范围,以便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五、施药方法及操作规程

(一)浸杀法

适用于有少量积水或水位能控制的沟、渠、塘、田等有螺环境。浸杀法一般杀螺效果好,多次浸杀能够达到灭尽钉螺的效果,尤其在水位能够控制的沟、渠、塘、田等有螺环境。

1.操作规程

(1)浸杀时首先筑坝堵住水流(如水源丰富,则可用引流法排除余水),短期内使其不流通。落差较大的沟渠应分段浸杀。

(2)筑坝后,清理水体周边植被,将周边有螺区域水线以上的草土铲入水中浸泡,铲草皮6cm左右厚度,铲后要清扫1次。

(3)待水体稳定后,计算水容量。根据用药剂量和水容量计算浸杀灭螺所需用药量,称取相应量的药物置于桶中,加少量清水充分搅匀成母液。浸杀总药量 = 水容量(m3)× 剂量(g/m3)。

(4)将配置好的母液均匀泼浇至浸杀灭螺区域水中,并用棍棒或机械搅拌,使药液在浸杀水体中均有分布。同时在浸杀水体四周堤岸以喷洒剂量泼浇药液,以防止钉螺上爬。

2.注意事项

(1)浸杀期间须保持水位恒定,露出水面的芦草、树枝等均要割除并浸泡于水中,确保含有钉螺和螺卵的土壤均能浸泡于水中。

(2)浸杀时间不少于72小时。

(3)浸杀期间应密切关注筑坝水体渗漏情况,渗漏严重或蒸发较大时需随时补水加药,加药量按照补充水体量进行计算。

(4)施药时间应在春苗前7天和秋收后,避免对农作物的损伤。

(二)铲草皮沿边药浸法

适用于积水多,难以堵截流水和保持水位稳定的河、沟、渠、塘等环境,不强调保持水位,灭螺效果较好。

操作规程:

(1)将一定量药物沿水线上30~70cm撒布于河、沟、渠、塘等岸边。

(2)将岸边孳生钉螺的草皮与药物一起铲入河、沟、渠、塘等岸边水中,使土表、土内、水上、水下的钉螺同时受到药物的浸杀作用。铲草皮时要先铲近水线处30cm,再铲水线上较高处,铲的厚度一般在6~10cm,随铲随扫,将草皮推到水线下,不使其露出水面,以免钉螺上爬。但铲草皮可损坏堤岸,在防汛地段或沙土易塌河岸不宜提倡该方法。

(三)喷洒(粉)法

不能采用浸杀法的环境一般可采用喷洒(粉)法,适用于江洲湖滩滩地和没有积水的沟、渠、塘、田的埂边等有螺环境。喷洒法就是将水溶性或水分散性化学灭螺药物加入水中进行喷洒,而固体或粉体药物不溶于水或缺水地区,则直接进行药物喷洒(图4-1)。

图4-1 喷洒灭螺现场

1.加水喷洒用药的方法

对水源充足及取水方便的有螺环境,可将水溶性或水分散性化学灭螺药物加入水中进行喷洒。喷洒法应用较多,但大面积喷洒不易均匀,灭螺效果不如浸杀法,需反复使用。

(1)操作规程:

1)喷洒前先清除灭螺区域内的杂草等植被,将杂草等植物齐根割下后即集中进行填埋或药物浸泡处理,防止钉螺藉此扩散。

2)依据使用的化学灭螺药物灭螺剂量、灭螺面积等,计算并称(量)取所需要的灭螺药物使用量。

3)将称量的药品加入定量水桶(缸)中,搅匀后进行喷洒。如每桶内水量为100kg,使用化学灭螺药物为50%氯硝柳氨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其喷洒剂量为2g/m2,则需加药200g,灭螺面积为100m2。或先配制母液,即根据有效剂量、喷液量、母液与出水量的比例进行配制。例如,用灭螺机喷洒,喷液量1kg/m2,母液与出水量的比例为1∶8,母液桶的容量为20kg,则每桶母液的喷洒面积为20 × 8 = 160m2。如用灭螺药物为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喷洒剂量为2g/m2,则每桶母液需加药物量为160m2 × 2g/m2 = 320g。

(2)注意事项:

1)喷洒时要经常搅拌药桶,不使药物沉淀。

2)喷洒的用水量,根据土壤的含水量确定,一般为1kg/m2,提高土壤含水量可显著提高喷洒法灭螺效果。

3)悬浮剂等液体性药物,可根据有效剂量、喷液量、与出水量的比例进行喷洒。用灭螺机喷洒,可用一皮管直接放入药桶,通过灭螺机的吸力直接将桶中的药物吸入灭螺机,吸药量根据灭螺机出水量和喷洒面积调节。如药桶的药物为20kg,如用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2g/m2(25%杀螺胺悬浮剂也为2g/m2),则每桶药物的喷洒面积为20 × 1 000÷2 = 10 000m2。其他同上。

4)要注意选择喷洒机具。普通喷雾机喷嘴小,出水量少,容易堵塞,不适宜用于喷洒灭螺。喷洒时应采用低浓度大水量的喷洒方法.以确保喷匀喷透。大面积洲滩灭螺可采用出水量大、功效高的灭螺机。大面积滩地喷洒灭螺时需增加人员移动输水管,因此,一个灭螺机组通常需6~12人。内陆、山区小面积复杂环境可采用出水量较小,但机动灵活,移动方便的灭螺机。

2.药物直接喷洒法

水源缺乏或水位不定的环境,如山丘地区、洲滩地区,干湿相间的灌渠农田,以及涵闸、石驳岸、树林等复杂有螺环境,可采用直接喷洒法进行灭螺(图4-2)。

图4-2 喷粉灭螺现场

(1)颗粒剂喷洒:

采用农用背负式喷雾机行进式喷施,可定向喷药,操作方便,每个组由2~3人组成,1人喷药,其他人负责药物的运输和加药,轮换操作。喷洒时操作人员应戴口罩、手套,植被高度在不影响行走操作时可以不割草。

(2)粉剂喷粉法:

采用农用18型背负式喷粉机行进式喷施(边喷边退)。灭螺前按一定面积称取药量试喷,取得正确的喷粉参考量。每个喷粉组由2人组成,轮换操作。喷粉时操作人员戴防尘口罩、手套及透气性好的连帽防护服,走上风向,喷嘴近距直向地面(对准草根、树根),按一定顺序均匀喷施。现场植被高度在不影响行走操作时通常可以不割草;有流动溪水的环境应先作引流处理。尽量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防止粉尘的吸入。喷粉法适用范围较大,特别适用于缺乏水源的环境,或水位无法控制的洲滩或喷洒法难以操作的树林。

(四)泥敷法

泥敷法灭螺将土埋灭螺、药物灭螺和缓释剂多种方法相结合而形成新的灭螺方法。泥敷灭螺适宜于含泥土的沟渠、河岸壁、田埂、田地后壁、水塘、房屋周围等多种有螺环境(图4-3)。

1.操作规程

(1)将泥敷灭螺环境中的杂草割去,将杂草集中处理,防止钉螺扩散,然后铲下大约3cm厚度的草皮及泥土。

(2)按照50%氯硝柳氨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6g/m2的药量取药,先将药在少量水中拌匀,再洒到铲下的泥土中,加水将药和泥土混匀。

(3)将混匀药物的泥土敷在沟渠壁和田壁上,用泥掌压紧敷实,不留空隙,保持3cm的药泥厚度。

2.注意事项

(1)如果泥土较多的环境,按照上述铲土泥敷操作;如果环境中泥土较少,可按照3cm泥敷厚度的泥土用量,在附近无螺环境中取土,其他操作同上。

(2)泥敷灭螺时,一定要根据环境的土质情况,调整具体的操作。泥土的粘性好,泥敷灭螺的效果好;泥土含沙石较多,泥土黏附不牢固,可在附近取粘性好的泥土进行泥敷,或改用其他方法灭螺。

(3)药物一定要在泥土中搅拌均匀,先将药在少量水中拌匀,洒到泥土中,再加水将药和泥土混匀。

(4)泥敷药泥的厚度一定在3cm以上,泥土压紧敷实,防止钉螺从土内爬出。

(5)泥敷后注意泥敷土层的保养,防止泥敷后药泥层快速干燥,而引起药泥层开裂。

(6)大环境开展泥敷灭螺时,不适合泥敷灭螺的部分要使用其他灭螺方法补充。

图4-3 泥敷灭螺现场

(五)引洪药浸灭螺

相当于大范围的药物浸杀灭螺,适用于江洲湖滩有螺环境在药物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在江滩、湖滩修筑矮圩,引水并保持一定水位,投入一定药量,达到浸杀灭螺的效果。筑圩引洪药浸投入大,用药多,对水体及环境污染较重,而引潮药浸则水位难以控制,目前多不采用。

1.操作规程

(1)在适宜开展浸杀灭螺的江洲湖滩,在距离滩边10~20m处修筑堤高2m左右的矮圩,并用无螺土将圩堤夯实。

(2)引水淹没有螺环境。由于滩面大,淹没所需用水量较大,往往在圩堤上直接修建引水涵闸,待洪水上涨时开闸将江水引入圩内,也可使用机械提水或从圩堤打开一个缺口引水入圩内(图4-4)。待水体淹没全部有螺环境时,关闭闸口或堵住缺口,维持一定的水位。

(3)投药浸杀灭螺。在开闸引水进入圩内的同时,在涵闸口(引水缺口或提水机口)不间断投放灭螺药物于水流中,药物随水流淹没全部有螺滩地(图4-5)。

图4-4 机械提水引洪药浸灭螺

图4-5 涵闸引水药浸灭螺

2.注意事项

(1)在实施引洪药浸灭螺时,应使有螺滩面保持水淹3天以上,确保达到灭螺效果。

(2)非悬浮剂剂型类灭螺药物,应将药物先用水搅拌混匀,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均匀地流入有螺滩地。

(3)药浸前应对滩面复杂环境进行处置,去高填低,平整滩地,铲除堤埂边杂草等植被并推入水中淹没。

(六)综合灭螺法

适用于水网地区河道灭螺。包括处理复杂环境、铲土、药物浸杀等几种有效灭螺措施,力求做到一次消灭水线上下、土层内外全部钉螺。

操作步骤:

(1)首先处理复杂环境,清理河岸容易隐藏钉螺的砖瓦滩和树根等,然后按照电灌站的分布情况,筑坝断水,降低水位,降低幅度一般为常年水位线起下1m左右。

(2)随后进行撒药,药物使用量视不同药物而定。

(3)撒药后进行铲土,先从撒药区向下铲土10~20cm厚,再从岸顶向下铲10~20cm厚,最后将铲过土的地方用扫帚向下清扫一遍,将浮土扫入水中。

(4)待全部灭螺操作结束后,至少要隔5天拆坝放水,拆坝前要检查灭螺区有无残存钉螺。

(七)清障灭螺一体机

目前我国钉螺面积主要分布于江洲湖滩地区,该类地区钉螺孳生环境大多杂草丛生,采用传统的药物灭螺方法,在施药前需要大量的人工清除芦苇、杂草等植被,且一次清理后短时间内植被又恢复原状,施药成本加大,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制约药物灭螺的有效开展,影响药物灭螺的效果。针对湖沼型流行区有螺环境特点,依据机械化、自动化技术与原理,近年来国内研制开发了机械化旋耕清障与自动化均匀投药于一体的清障灭螺一体机,为江洲湖滩地区开展大规模现场灭螺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清障灭螺一体机包括动力牵引、切碎旋耕和自动撒药三大系统。动力牵引系统一般选用功率为73.5kW拖拉机;切碎旋耕系统为秸秆切碎灭茬旋耕机,由于江湖洲滩环境植被中常含有矮小灌木,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及提高切碎效果,常配备专用弹簧钢刀具;自动撒药系统由药箱、撒药板和药量调节器组成。现场作业时,动力牵引系统中前方板状下压装置压倒芦苇和杂草等植被,旋耕机高速旋转的刀片可将植被切碎成3~5cm的碎片,并对地面旋耕20cm将植被碎片埋入土层,达到清障灭茬和土埋灭螺的效果;投药机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定量投放灭螺药物,在重力和机械振动作用下,灭螺药物经过梳状均匀地撒布于旋耕后的有螺环境,从而达到土埋和药物灭螺的协同灭螺效果。

江洲湖滩环境一般植被茂盛,清障灭螺一体机现场操作过程中,清障旋耕一遍后还不能够将覆盖的植被完全切碎,往往需要清障旋耕两遍才能达到滩面植被全部被切碎(3~5cm),且大部分被埋入土层的效果。因此,清障灭螺一体机在施药前清障旋耕次数应依据环境植被特征而定,环境植被简单,植被覆度不高的环境可清障旋耕一遍,否则应增加旋耕次数,以提高药物灭螺效果。此外,在江滩等面积较大环境现场作业,行进的施药过程中对有螺环境要做到无缝对接,确保全部有螺环境均能够均匀施药。清障灭螺一体机将现场环境清障、土埋灭螺和药物灭螺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灭螺人员的劳动强度,清障灭螺一体机现场旋耕作业时动力强劲,适合大现场清障旋耕作业,现场观察显示30天后旋耕2遍 + 施药组土表钉螺密度可下降90%以上,灭螺工作效率可达为3 600m2/小时,并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为当前我国江洲湖滩复杂环境开展大规模药物灭螺提供了新的技术。

六、灭螺工具

药物灭螺的施药用具较多,孤立小环境可采用人工方法进行药物灭螺,多数地方采用机械药物灭螺方法。主要工具有:压缩喷雾器和单管喷雾器、踏板喷雾器、背负式喷粉机、机动药物灭螺机等。

七、评估指标

灭螺工作结束后,应对灭螺效果进行考核,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的灭螺效果。灭螺效果考核可以分为近期效果考核和远期效果考核。近期效果是指在实施灭螺后3~15天的灭螺效果,远期效果是指实施灭螺1个月直至一年后的灭螺效果。主要的灭螺效果考核指标有:

(1)活螺密度下降率(%)=(药物灭螺前活螺密度 - 药物灭螺后活螺密度)/药物灭螺前活螺密度 × 100%

(2)活螺框出现率下降率(%)=(药物灭螺前活螺框出现率 - 药物灭螺后活螺框出现率)/药物灭螺前活螺框出现率 × 100%

(3)感染性钉螺密度下降率(%)=(药物灭螺前感染性钉螺密度 - 药物灭螺后感染性钉螺密度)/药物灭螺前感染性钉螺密度 × 100%

(4)校正钉螺死亡率 =(灭螺后钉螺死亡率 - 灭螺前钉螺自然死亡率)/(100 - 灭螺前钉螺自然死亡率)

(5)钉螺面积下降率(%)=(药物灭螺前钉螺面积 - 药物灭螺后钉螺面积)/药物灭螺前钉螺面积 × 100%

(6)药物灭螺任务完成率(%)=(实际灭螺面积/计划灭螺面积)×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