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儿脏腑推拿的理论依据
小儿脏腑推拿根植于中医基础理论,与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小儿脏腑推拿的理论依据。
1.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高度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类经·阴阳类》曰:“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是通过分析相关事物的阴阳相对属性,以及某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相互关系,从而认识和把握自然界错综复杂变化的本质原因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推拿临床所治疗的各种疾病,从根本上来讲属于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所以调整阴阳是推拿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阴阳偏盛者“损其有余”,如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可以重按太冲、丰隆等穴;阴阳偏衰者则“补其不足”,如肝肾阴虚型高血压,可以轻揉太溪、涌泉和肾俞等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相互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方面加以说明。
阴阳相互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相互作用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开始。《荀子·礼论篇》曰:“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又《周易》曰:“天地感而为万物化生”,从而指出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阴阳对立制约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对抗的特性,如上与下、寒与热、内与外、升与降等都具有相对的属性,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等,而阴阳相互制约的结果,使事物取得了动态平衡。风寒痹证常用摩擦温热类手法治疗,气上逆咳喘向下顺推膀胱经,这正是在推拿治法中运用了阴阳的对立制约理论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阴阳互根互用是指阴阳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并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用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阴和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遭到破坏,轻者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重者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消长平衡是指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如果消长过度,导致平衡被破坏,在人体则引起病变。如长期熬夜消耗阴津,阴消阳长,则易发为眩晕、失眠等疾病。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双方可以向其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以转化为阳。《黄帝内经》以“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和“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来阐释阴阳转化的机制。如素无腰疾而突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本为阳证,但失治误治,迁延日久,可转为慢性腰痛而为阴证。
阴阳学说的应用主要在于:①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即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腰属阳,胸腹属阴;经脉行于四肢外侧为阳经,行于四肢内侧为阴经等。②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所谓健康就是阴阳平衡状态。推拿临床运用较多的伤科疾病治疗,骨关节肌肉等结构基础属阴,而功能活动属阳,二者互相依存。③阐释人的病理变化: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颈椎病的发生有椎间盘的退变、受寒、积累劳损等较多因素,但对颈椎的最终影响则是破坏了从结构到功能的力学平衡协调性,治疗的根本也是恢复颈椎的平衡协调。④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黄帝内经》中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以及“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类经附翼》中的“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等,均是以阴阳学说为指导的。调整阴阳同样也是推拿的基本原则。王冰在注释《素问·血气形志》“治之以按摩醪药”时说:“夫按摩者,所以开通闭塞,导引阴阳”。推拿调整阴阳,既可以调整五脏六腑的阴阳失衡,也可以调整骨骼经筋的阴阳失衡;此外,推拿治疗中所用的手法也有阴阳之分,如其中轻、浅、短、小的手法属阴;重、深、长、大的手法属阳。
2.五行学说
五行,又称“五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尚书·洪范》所说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概括,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运用五行规律来解释说明人体的各种联系及变化。
五行之间并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关系,而是存在着生、克、乘、侮的相互联系,可以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互相制约、抑制、克伐的关系。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其所胜事物的过度克制,相乘有两种方式,即太过相乘和不及相乘。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之间的克制次序遭到破坏,出现逆向克制的异常相克现象,又称“反克”。相侮也有两种方式,即太过相侮和不及相侮。
五行学说可以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脏腑组织间的内在联系、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肝属木。肾制约心,即水克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五行学说除可以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外,还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根据整体观念,当人体内脏有病变时,必定在体表会出现相应的反应,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各种变化,即所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五行学说将人体五脏与自然界的五色、五音、五味等一一对应,构成了“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推拿临床时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外在表现,判断患者体质的阴阳寒热,疾病的虚实表里,从而决定手法运用的轻重缓急,治疗经脉穴位的配搭取舍,根据治疗后的各种表现,推断治疗效果、病情进展和判断疾病的预后。
五行学说可以用于控制疾病的传变。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筋病属肝,骨病属肾,颈部筋病,如不及时柔肝养血荣筋,补益肾精,日久必然伤及肾脏,发为颈椎骨病。
另外,五行学说还能确定治疗原则和治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是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如肝血不足易发筋病,则须补肝益肾,取肾俞、太溪、肝俞、膈俞、血海等穴,手法宜轻柔、有节律,做较长时间的操作治疗;肺实热引起的发热,治宜清肺泻热,可取肾经水泉、涌泉等穴,用重手法泻之。
3.脏象学说
“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脏(藏)”,即指藏之于体内的内脏,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类;“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二者组合即为机体内脏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属于实体性器官,主“藏精气”,即生化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所以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脏别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属火,为阳中之阳,与夏气相通应,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与小肠,相为表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有“华盖”“娇脏”之称,属金,为阳中之阴,与秋气相通应,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属络于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摄血液,有“后天之本”之称,喜燥恶湿,属土,为阴中之至阴,与长夏之气相通应,旺于四时,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属络于脾与胃,相为表里。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有“刚脏”之称,属木,为阴中之阳,与春气相通应,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属络于肝与胆,相为表里。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有“先天之本”“五脏阴阳之本”之称,属水,为阴中之阴,与冬季元气相通应,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属络于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素问·五脏别论》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即六腑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饮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但实际上,五脏中亦有浊气,六腑中亦有精气,脏中的浊气,由腑输泄而出,腑中的精气,输于脏而藏之。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们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而且还具有类似于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
五脏六腑,除心、肺两脏之外皆位于腹部。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与四时之长夏相应。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偏左。与胆、目、筋、爪等构成肝系统。主疏泄、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用阳;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四时之春相应。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统。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四时之冬相应。胆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呈囊形,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相连。肝和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主要功能为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调节脏腑气机。胃位于膈下,腹腔上部,上接食管,下通小肠。胃腔称为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名为中脘。贲门上接食管,幽门下接小肠,为饮食物出入胃腑的通道。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小肠位于腹中,上端与胃相接处为幽门,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接为阑门,与大肠相连,是进一步消化饮食的器官。小肠与心之间有经络相通,二者互相络属,故小肠与心相为表里。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大肠亦位于腹腔之中,其上段称“回肠”(相当于解剖学的回肠和结肠上段);下段称“广肠”(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其上口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其下端紧接肛门(亦称“下极”“魄门”)。大肠与肺有经脉相连,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主传导糟粕和吸收津液。膀胱位于下腹部,在脏腑中居最下处。主贮存及排泄尿液,与肾相表里,在五行属水,其阴阳属性为阳。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即使是有形论者,对三焦实质的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看法。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主通行元气和疏通水道。
脏腑藏于内,通过经络络属于腹部,故通过对腹部相应穴位的刺激可以达到调整脏腑、治疗疾病之作用。
4.经络学说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介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对推拿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手法治疗时选取治疗部位的重要根据。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和孙络等。
十二经脉与脏腑的关系主要有“属”“络”关系。十二经脉每经都隶属于一个脏或腑,每经都与其相表里经脉所属的脏或腑相联络。手足三阴经属脏络腑,手足三阳经属腑络脏。此外,十二经脉中的某些经脉在其循行路径上,还与其他有关脏腑相联系。奇经八脉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彼此之间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但其贯穿在十二经脉之间,与某些内脏器官相联系。十二经别则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经络的生理功能:①沟通内外、联系肢体。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②运行气血,濡养全身。经络纵横交错,是运行气血的通路,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③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经络能行气血、营阴阳,使卫气密布于皮肤之中,加强皮部的卫外作用,致六淫之邪不易侵袭。④传导感应,反映生理功能。
经络的病理变化可以反映病候。由于经络与机体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所以当人体脏腑的功能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侵袭而发生疾病时,便可在相对应的经脉循行的路线或所隶属的相关部位上表现出各种症状和体征,如肝病可引起胁痛,心火上炎可出现口舌生疮等。此外,经络亦可传注病邪。在正虚邪胜时,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侵入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传变。经脉病可以传入内脏,内脏病亦可累及经脉。因此,经络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渠道:
(1)五脏与经络的关系:
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脏与经络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经脉的循行来实现的。
肝五行属木,与之配属的经络为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大敦穴),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上行小腿内侧(经过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腘内侧(曲泉穴)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绕过生殖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经前额到达巅顶,与督脉交会。可知足厥阴经内属于肝,通过足厥阴经别加强本经对肝的调节作用。
心五行属火,与之配属的经络为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来后归属于心系(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其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管连于目;其直行主干又从心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边,至肘中,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骨突起处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桡侧到达其末端。可知手少阴经内属于心,并通过手少阴经别加强本经对心的调节作用。
脾五行属土,与之配属的经络为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管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可知足太阴经内属于脾,通过足太阴经别加强本经对脾的调节作用。
肺五行属金,与之配属的经络为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至肘中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手掌大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其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示指桡侧端。可知手太阴经内属于肺,通过手太阴经别加强本经对肺的调节作用。
肾五行属水,与之配属的经络为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状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本经脉直行于腹腔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本经脉一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可知足少阴肾经内属于肾,通过足少阴经别加强本经对肾的调节作用。
以上为十四正经中五脏与经络的络属关系。在小儿脏腑推拿临床应用中,针对五脏的补泻最常采用是推五经穴(即十指螺纹面),为增强疗效亦配合推拿十四经经穴:如治疗小儿肾气不足引起的遗尿,即采用补肾经同时配合涌泉、太溪穴以加强补益肾气的作用。
(2)六腑与经络的关系:
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与经络的关系同样是通过经脉的循行来实现的。
胆五行属木,与之配属的经络为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瞳子髎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外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复返向耳后(风池穴),再沿颈部侧面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缺盆部。其包括如下几个分支:耳部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手少阳的翳风穴进入耳中,过手太阳经的听宫穴,出走耳前,至眼外角的后方。眼外角分支:从眼外角分出,下行至下颌部足阳明经的大迎穴附近,会合于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然后向下入胸中,穿过横膈,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经过外阴部毛际,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缺盆部直行分支:从缺盆分出,向下至腋窝,沿胸侧部,经过季胁,下行至髋关节部(环跳穴)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关节外侧,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段,再下到外踝的前面,沿足背部,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足背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沿第一、第二趾骨间,出趾端,穿过趾甲,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大敦,属肝经),与足厥阴肝经相接。可知足少阳经内属于胆,并通过足少阳经别加强本经对胆的调节作用。如小儿脏腑推拿治疗小儿下肢肌张力异常,常选取足少阳胆经的风市、阳陵泉等穴,即是通过对足少阳胆经经筋的直接治疗来调整患儿的肌张力异常。
小肠五行属火,与之配属的经络为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起始于手小指外侧的末端,沿着手掌小指边而上行至腕关节部,出于手踝骨(尺骨小头突起处)中,直行向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到达肘关节内侧(尺侧)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向上沿着上臂内侧后缘到达肩关节部(肩解),绕行于肩胛,与诸阳经交会于肩上至大椎穴处,再向前行进入缺盆,络于心,沿食管(咽)向下穿过膈肌至腹腔属本腑小肠。此经脉一分支是从缺盆穴处分出,沿颈侧向上达面颊,行至外眼角(目锐眦),折返进入耳中。又一支脉是从面颊部分出,上行至眼眶下方(),抵达鼻旁,行至内眼角(目内眦)。可知手太阳经内属于小肠,并通过手太阳经别加强本经对小肠的调节作用。小儿脏腑推拿常采用清小肠治疗心经积热引起的夜啼,即是通过清小肠以利小便,使心经积热由小便排出。
胃五行属土,与之配属的经络为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迎香穴),夹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夹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本经脉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直行向下一支是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夹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外的气街穴。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本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可知足阳明经内属于胃,并通过足阳明经别加强本经对胃的调节作用。针对小儿饮食积滞,小儿脏腑推拿常配合采用点按天枢、足三里等穴位来促进胃肠蠕动,达到消食导滞的效果。
大肠五行属金,与之配属的经络为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起于示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可知手阳明经内属于大肠,并通过手阳明经别加强本经对大肠的调节作用。在小儿脏腑推拿临床中,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引起的鼻塞流涕时采用的点揉迎香穴,即是直接刺激大肠经经穴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膀胱五行属水,与之配属的经络为足太阳膀胱经。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经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到达腰部,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夹脊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交于足少阴肾经。可知足太阳经内属于膀胱,并通过足太阳经别加强本经对膀胱的调节作用。小儿脏腑推拿临床中的捏脊法即是通过刺激五脏六腑在膀胱经的背俞穴来调整脏腑功能。
三焦五行属水,与之配属的经络为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第四指(无名指,小指次指)末端,上行出于第四、五掌骨之间,沿手背到达腕关节背部,再向上行于前臂外侧尺桡骨(臂外两骨)之间,穿过肘关节部,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关节部,与足少阳胆经交叉走其后面,进入锁骨上窝(缺盆),散布于胸腔之中部(膻中),散络于心包,下行穿过膈肌,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本腑。它的支脉是从胸腔中部分出,上行出于锁骨上窝(缺盆),再上项部,联系于耳郭后面,直行向上出于耳郭上角,自此弯曲向下到面颊部,再至眼眶下部。它的又一分支是从耳郭后面进入耳中,再出走于耳郭前面,经过客主人穴所在部,向前交叉于面颊部,到达外眼角(目锐眦),接于足少阳胆经。可知手少阳经内属于三焦,并通过手少阳经别加强本经对三焦的调节作用。在小儿脏腑推拿临床中,针对小儿便秘常配合支沟穴即是应用三焦经经穴的特殊作用来提高疗效的。
(3)背腰与经络的关系:
背腰部主要分布的经脉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手太阳小肠经。背腰部人体正中线为督脉,属于奇经八脉,有“阳脉之海”之称。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本经腧穴共29穴,其中长强至大椎共14穴,分布于背腰部。督脉外侧为足太阳膀胱经,本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大杼至秩边有44穴,在腰背部。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共19穴,其中天宗至肩中俞共5穴布于背部。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简称俞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寸,与背腰部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处,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共12穴,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之处,故当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就会在相应的背俞穴上表现出一些异常变化,如皮肤色泽变化、形态变化(凹陷、隆起);按之有异物感(结节、条索状、半球状)及压痛,这些异常变化对诊断相应脏腑病症有一定价值。背俞穴还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病及与该脏腑有相关联系的五官病、肢体病。背俞穴常和募穴配伍,治疗脏腑病,如:在治疗小儿肾气虚引起的遗尿时,常在按揉背部肾俞穴的同时,配合腹部关元穴;针对小儿食积等脾胃病,常选取中脘、胃俞、脾俞等,都体现了俞募配穴的应用。
(4)四肢与经络的关系: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三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
五输穴、郄穴、下合穴均位于四肢部。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输、经、合。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称命名,比喻各经脉气自四肢末端向上,像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五输穴各有所主病症。《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难经·六十七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井穴:多用于昏迷、厥证。井穴是十二经脉之“根”,阴阳经脉之气相交之所,有疏通气血、开窍醒神、泄热作用。小儿推拿中的掐十宣、掐老龙即是应用井穴的开窍醒神作用。荥穴:主要用于清泄各经热证,阳经主外热,阴经主内热。输穴:位于腕踝关节附近,阳经输穴主治各经痛症及循经远道病症;阴经输穴即各经原穴,主治及反映所属脏器病症。经穴:主要用于循经远道作为配穴,用于寒热、喘咳等。合穴:阴经合穴用于胸部及腹部病症;足阳经合穴主要用于腑病;手阳经合穴多用于外经病症。
“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共16个郄穴。除足阳明胃经的梁丘外,都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十六郄穴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孔最穴,手厥阴心包经郄门穴,手少阴心经阴郄穴,手阳明大肠经温溜穴,足太阴脾经地机穴,足厥阴肝经中都穴,足少阴肾经水泉穴,足阳明胃经梁丘穴,足少阳胆经外丘穴,足太阳膀胱经金门穴,手少阳三焦经会宗穴,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阴维脉筑宾穴,阳维脉阳交穴,阴跷脉交信穴,阳跷脉跗阳穴。小儿脏腑推拿临床中常选用梁丘穴治疗胃绞痛,即是应用了郄穴对急性痛症的特殊治疗作用。
下合穴指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灵枢·本输》指出:“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说明六腑之气都通向下肢,在足三阳经上各有合穴,而手三阳经上又有上下相合的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了“合治六腑”的理论,说明脏腑之病应取下合穴:“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胃、胆、膀胱三脏腑的下合穴就是其本经的合穴,而大肠、小肠、三焦三脏的下合穴则另有合穴。《灵枢·本输》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三焦是“太阳之别”,“入络膀胱”。《针灸甲乙经》也指出:“委阳,三焦下辅俞也......此足太阳之别络也。”膀胱主藏津液,三焦主水液代谢,二者关系密切。因此,大肠、小肠下合于胃,三焦下合于膀胱经。如小儿食积的治疗中选用足三里穴即是下合穴特殊治疗作用的经典运用。
(5)小儿特定穴与十四经的关系:
小儿推拿特定穴不同于经络学说的特定穴,具有以下特点:不仅具有孔穴点状,还有从某点至另一点成线状和部位(面)状穴位;大多数分布在头面和四肢(特别是双手);前人对小儿推拿特定穴中部分穴位归属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但是不像十四经穴那样有线路相连成经络系统。小儿推拿穴位中有部分穴位属于十四经穴,但其作用受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影响而与成人经穴作用有所不同。其作用原理,受经络学说指导。小儿推拿穴位呈面状分布为多,操作大部分是直接作用于皮肤,因此与十二皮部的关系密切。
小儿推拿特定穴的命名依据是:根据脏腑命名,如心经、大肠、膀胱等;根据人体部位,如指节、腹、脊等;根据作用功能,如端正、精宁等;根据五行学说,如脾土、肝木等;根据山谷河流,如山根、洪池等;根据建筑物体,如天庭、三关等;根据动物名称,如老龙、龟尾等;根据哲学名词,如阴阳、八卦等。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的取穴方法同经络学说中取穴方法一样,即按体表标志,折量分寸,指量法取穴。《幼科推拿秘书》中说“取小儿中指节,度之为寸,折半为五分,非分寸之谓也。”小儿推拿穴位有其特殊的位置及作用,决定了在推拿操作时有特殊的操作手法。大多数穴位有其固定的操作过程,以手法名称加穴位名称构成小儿推拿特定的“操作名”,如“旋推脾”“按揉足三里”等。小儿推拿,特别强调手法的治疗量及补泻,故小儿推拿非常重视手法的次数(时间)、疗程、强度(轻重)、频率(速度)及方向等因素。其中,次数“一项”仅作为6个月至1岁患儿临床治疗应用时参考,临诊时尚要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身体强弱、病情轻重等情况而有所增减。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一般是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亦有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或患儿体位而定顺序先后,可以灵活掌握。
经络学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尤其是对推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诊断方面,可以把疾病在各经脉所经过部位的表现作为诊断依据。推拿临床特别重视某些点上的异常反应,如压痛、结节、条索状等病理反应,既可以协助诊断,又可作为推拿辨证施治的依据。在治疗上,可以根据某经或某脏腑的病变,选取相关经脉和腧穴,运用推法、法、按法等推拿手法进行治疗,也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从而在相应的经络上进行推拿施治。如额、面颊、牙齿、喉咙等部位,是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所过之处,因此,前额头痛、风火牙痛、咽炎等疾病都可作为阳明经的病变进行施治。
5.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主要包括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的作用而成。气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有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等作用,气的这些功能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推拿的刺激和信息传递,是通过气的感应运载而传导于内脏,达到调节机体的目的。
血是运行于脉中、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生成血的最基本物质是水谷精微、津液和肾精,其主要来源于脾胃所摄取的水谷精微,化为营气和津液,经过肺的作用,贯注心脉而成为血,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之一,对人体有濡养和运载的作用,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血液充盈,寒温适度;二是脉管系统通畅完好;三是心、肺、肝、脾等脏功能正常,特别是心脏的功能尤为重要。
津液是人体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其中清而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二者可相互转化,故统称为“津液”。津液来源于水谷,主要通过脾胃以及大、小肠等脏腑的消化吸收功能而生成。津液主要有滋润濡养、化生血液及充养血脉的功能。
推拿临床上可根据气血津液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关系来指导辨证施治,如一个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肌肉瘦削、肌肤干涩、毛发不荣的患者,运用推拿作用于脾经和胃经或相对应的穴位上,从而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使气血津液生化充盈、调畅,以致面色红润,肌肉壮实,皮肤和毛发润泽,感觉灵敏,运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