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视觉电生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黄 斑 裂 孔

【概述】

黄斑裂孔是指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缺损形成的裂孔。黄斑中心凹易发生裂孔,其发病率约为0.33%,多见于老年妇女,发病年龄平均约66岁,95%为50岁以上。单眼发病较多,双眼发病者约占6%~28%。

黄斑区的视网膜组织完全缺损,称为全层黄斑裂孔。黄斑区的视网膜组织尚有保留,未完全缺损,则称为板层黄斑裂孔。

主要分为:①特发性黄斑裂孔,无明显可查的病因;②变性所致黄斑裂孔,如高度近视、老年性退行性病变、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和血管性病变等病因;③外伤性黄斑裂孔,如严重的眼球钝挫伤,眼底激光治疗时的误伤等。

【临床特征】

1.主要症状 中心视力下降,中心暗点、视物变形。

2.眼底检查 黄斑中心凹可见新月形、椭圆形或圆形暗红色的视网膜裂孔。

3.视野有中心或旁中心暗点。

4.OCT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判断黄斑裂孔为全层或板层。

视觉电生理检查一般首选mfERG,可直观得到黄斑区的功能反应强度,一般表现为裂孔以及裂孔周边部位局限性降低。

【病例】

女性患者,59岁,左眼视力下降1年,加重1个月余。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1(-5.75DS/-1.00DC ×20 = 0.7),左眼 0.04(-7.50DS = 0.05)。眼压:右眼:15.8mmHg,左眼:10.1mmHg(非接触式眼压计)。经各项检查后(图4-2-1~图4-2-4),诊断为:左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双眼屈光不正。

图4-2-1 左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左眼眼底照相

黄斑中心凹可见暗红色圆形裂孔,伴后极部视网膜灰白色隆起

图4-2-2 与图4-2-1同一患者左眼OCT

A、B.左眼黄斑区内界膜前可见膜状增强反射,黄斑中心凹全层神经上皮组织反射中断

图4-2-3 与图4-2-1同一患者左眼微视野

左眼P1 57%,P2 92%,MI 100,AT 17.3

Bivariate Contour Ellipse Area(固视稳定度评估,BCEA):

63% BCEA:3.0°× 1.9°,Area = 4.6°2,angle = -9.7°

95% BCEA:5.2°× 3.4°,Area = 13.7°2,angle = -9.7°

图4-2-4 与图4-2-1同一患者左眼mfERG

左眼振幅密度普遍降低,中心重度降低,边缘中偏重度降低

图点评:

该患者进行性视力下降,考虑为黄斑裂孔所致,加重考虑为出现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所致。OCT可明确诊断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需要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mfERG提示:视网膜功能下降,特别是黄斑功能。微视野提示:左眼视网膜视敏度及注视稳定性显著下降。均很好地反映出了患者的视网膜及黄斑功能情况。本例的mfERG显示,患眼(左眼)黄斑区振幅密度显著降低,说明其黄斑区裂孔对其黄斑功能影响甚大。但同时,阅图可见其右眼的mfERG振幅密度亦显著降低,这提示其右眼黄斑功能亦受损显著,存在发生裂孔的高风险性,在治疗左眼的同时也应密切随访其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