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检查方法
头颈部影像学检查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CT宜仅针对急症,如严重创伤、新生儿鼻腔阻塞性疾病等需要积极干预者,以及需要观察骨性结构异常者,其他疾病尽量选择超声、MRI或辐射剂量相对较小的X线片检查。必须进行CT检查时,需要尽量避免对晶状体、甲状腺的直接辐射,扫描时必须遵守剂量最优化原则。
此外,需要了解不同疾病可能累及的解剖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可能伴随其他颌面部结构异常,而内耳畸形可能合并颅内结构的异常,CT扫描范围、MRI序列的选择需要依具体疾病而决定。
一、耳部
(一)X线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常用岩骨斜位观察人工耳蜗的位置。
(二)CT
观察外耳道、鼓室、听小骨、乳突、鼓窦及内耳等骨性结构异常。患者取仰卧横断扫描位,扫描基线为听眶上线。采用小视野,骨算法重建,采集层厚≤1mm,层间距1~2mm。根据临床需要可对重点观察结构进行冠状位、斜矢状位及三维图像重组,重组图像层厚≤1mm。
(三)MRI
观察膜迷路、神经、血管及颅内结构异常。采用头颅多通道线圈,横断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上线,冠状位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面神经扫描时增加斜矢状位,扫描基线平行于面神经水平段,常规扫描序列包括T 1WI和T 2WI,扫描层厚为3~5mm,层间距 0~0.5mm,矩阵≥256 × 256。可疑内耳畸形或内听道病变时行内耳水成像检查,层厚为0.8mm,内耳畸形采用MIP重组,内听道神经异常行垂直于内听道的MPR重组。必要时行增强扫描。
二、眼部
(一)CT
观察眼球、视神经、眼肌、眶壁及眶周等结构异常。患者取仰卧位横断面扫描,必要时加以冠状位扫面,横断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位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采用小视野,骨算法和软组织算法重建。采集层厚2mm,层间距2mm。根据临床需要行三维图像重组,重组图像层厚≤2mm。
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剂量一般为1~2ml/kg,采用静脉团注的方法。延迟扫描时间依具体情况而定,用于观察软组织或血管性病变。
(二)MRI
观察眼眶、眼球、视神经及颅内等结构异常。采用头颅多通道线圈,横断面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位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斜矢状位基线平行于视神经。扫描序列包括横断面T 1WI和T 2WI,冠状位、斜矢状位T 1WI及脂肪抑制技术。扫描层厚为3~5mm,层间距0~0.5mm,矩阵≥256 × 256。
增强扫描:采用动态增强扫描,梯度回波T 1WI,每20~30秒扫描1个序列,共扫描10次,间隔20~30秒。脂肪抑制后行横断面、冠状位、斜矢状位T 1WI。可进一步准确地显示病变范围,为病变的定性提供更多信息。
三、鼻部
(一)X线
鼻腔异物及鼻窦炎症可采用瓦式位观察,鼻骨骨折可采用切线位观察,腺样体肥大可采用侧位片观察。
(二)CT
观察鼻腔、鼻窦、鼻骨、鼻咽及周围结构异常。多采用横断及冠状位扫描,横断面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位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骨算法和软组织算法重建,采集层厚2mm,层间距2~5mm。
(三)MRI
观察鼻腔、鼻窦、鼻咽及周围结构异常。采用头颅多通道线圈,横断面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位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矢状位基线平行于正中矢状位。扫描序列主要为T 1WI和T 2WI,扫描层厚为3~5mm,层间距 0.5~1mm,矩阵≥256 × 256。必要时行脂肪抑制T 1WI及增强扫描。
四、喉部及颈部
(一)CT
采用横断面扫描,并辅以冠状及矢状位重组。横断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软组织算法重建,外伤及其他怀疑有骨质改变时,采用骨算法重建。采集层厚2~5mm,层间距2~5mm,较小病变层间距≤层厚。根据临床需要行三维图像重组,重组图像层厚≤3mm。
(二)MRI
采用颅多通道线圈、头颈联合线圈,横断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位、矢状位根据扫描的器官、部位或需显示的结构确定。扫描序列主要为T 1WI和T 2Wl。增强扫描采用轴位、冠状位、矢状位T 1WI序列,同时使用脂肪抑制技术。
(刘俊刚 王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