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眼球运动系统解剖及影像定位
双眼协调运动的顺利完成依赖于眼球运动系统正常功能的维系,直接的眼球运动系统包括三对眼球运动神经和眼外肌及其周围结构,而运动神经即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双眼协调运动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没有明确的具体的单一中枢,现已知的是全脑多部位广泛参与,并且各部分功能各不相同。参与眼球协调运动调节的上位中枢包括脑干区的上丘、网状结构、内侧纵束及其头端间质核、小脑的蚓部和绒球小结叶、锥体外系和动眼神经副核、大脑皮质的额叶和枕叶眼运动区。
一、眼球运动系统临床影像
眼球运动神经细小、行程长、毗邻结构复杂,而眼外肌眼球附着区解剖结构非常细微,因此CT的分辨力不足以满足显示的需要,MRI为首选影像检查手段。CT仅作为补充手段,必要时进行该项检查。
眼球运动神经从解剖走行上根据其毗邻关系,可分为脑池段、海绵窦段及眶内段,各段结构的解剖关系特点不同,所采用的MRI成像技术也不同。
(一)眼球运动神经检查方法
1.脑池段
头部相控阵线圈,采取仰卧位头部固定,成像序列为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序列(three dimensional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3D-FIESTA),TR = 5.3ms,TE = 1.6ms,反转角 60°,NEX = 4.0,矩阵 256 × 256,视野(FOV)160mm × 160mm,层厚0.8mm,采集范围为脑干区。运用MPR技术处理采集所得三维数据,沿着眼球运动神经走行方向进行任意层面重组。
2.海绵窦段
头部相控阵线圈,采取仰卧位头部固定,Gd-PDTA增强扫描,冠状面成像,基线为垂直于鞍底,范围为海绵窦前后缘,成像序列为SE T 1WI(TR 450ms,TE 16ms),NEX = 2.0,矩阵 288 × 224,FOV 160mm × 160mm,层厚2.0mm,层间距0.4mm。
3.眶内段
相控阵3英寸双表面线圈,单眼斜冠状面增强扫描,参考基线与视神经眶内段长径垂直,范围前至晶状体、后达海绵窦前部,成像序列为FSE T 1WI,成像参数:TR = 440ms,TE = 9.0ms,ETL = 3,NEX = 2,矩阵 288 × 224,FOV 120mm × 120mm,层厚2.0mm,层间距0.4mm。
(二)眼外肌
相控阵3英寸双表面线圈,3T MRI扫描仪可使用头线圈,单眼扫描,均以视神经眶内段长径为参考基线,冠状面与其垂直,范围前至晶状体、后达视神经管,横断面、斜矢状面与其平行,横断面包括水平眼外肌(内、外直肌)、斜矢状面包括垂直眼外肌(上直肌群、下直肌);成像序列为FSE T 1WI,成像参数:TR = 440ms,TE = 9.0ms,ETL = 3,NEX = 2,矩阵 288 × 224,FOV 120mm × 120mm,层厚 2.0mm,层间距0.4mm。
(三)脑实质的成像方法
脑实质的成像方法同临床常规。
(四)MRI技术的特殊应用
1.眼球运动神经脑池段
三对眼球运动神经自脑干发出后均行走于脑池内,行程相对较直,由脑脊液包绕,周围除血管结构外无其他毗邻结构,因此尽管神经较纤细,但应用适当的技术还是能够清楚显示的。
眼球运动神经脑池段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结构细微,需要较高的分辨力,头部相控阵线圈的使用是很必要的。根据神经的解剖特点,要选择使其显示突出的MRI成像序列,就要使脑脊液、血管和神经形成鲜明的对比。T 1WI血管和脑脊液均为极低信号,神经为等信号,MRA成像(3D-TOF,PS等技术)动脉为高信号,脑脊液为极低信号,神经为等信号,以上两种成像序列虽然能够分辨神经,但是对于纤细的CN6和CN4还是很难显示,尤其是CN4。MP-RARE技术显示较粗的脑神经如视神经、视交叉及视束效果较好,但对于纤细的眼球运动神经尤其是滑车神经显示效果不佳。重T 2WI、T 2*WI脑脊液为极高信号,血管为流空信号,神经为低信号,可以清楚显示眼球运动神经脑池段,但是必须按神经走行方向为基线成像,走行稍有变异即难以辨认。采用三维成像方式,水成像技术在蝶窦发育良好的颅底出现大量伪影,遮盖脑干区的解剖结构,并且成像时间较长,同样的扫描范围需要将近12分钟;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对脂肪和水敏感,呈明显高信号,其他成分均为低信号,大血管为流空信号,小血管为高信号,对比良好,成像时间6~7分钟,单独一组神经成像时间1~2分钟;缺点是3D-FIESTA图像上有目前条件下不可消除的卷折伪影,因此扫描范围比真正需要的范围大;优点是不需要增强检查即能清楚显示眼球运动神经的形态;3D-CISS(3D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in steady state)是高分辨率重聚梯度回波序列,成像效果与3D-FIESTA相同,目前对Ⅵ、Ⅶ、Ⅷ、Ⅻ对脑神经的显示已有报道。
2.眼球运动神经海绵窦段及眶内段
眼球运动神经海绵窦段及眶内段解剖特点有相似之处,即毗邻结构均有脂肪组织为背景,在T 1WI为高信号,而神经为等信号,二者形成天然的对比,所不同的是海绵窦含有丰富的血窦,而眶内神经周围为小血管伴行,因此均需增强扫描以区别神经和血管。
(1)序列:
选用 FSE T 1WI。虽然 SE T 1WI显示解剖结构最好,但成像时间较长,受试者难以长时间保持眼球固定不动;眶内高信号脂肪背景为观察神经分支提供了良好的背景,而脂肪抑制技术多采用饱和法,降低图像整体信号强度,因此不使用该技术。
(2)线圈:
如3.0T磁共振只要用头部相控阵线圈即可。1.5T需采用相控阵眼表面线圈。除视神经外眶内其他各神经及其分支细小、周围毗邻结构复杂,需要使用眼表面线圈提高分辨力,其缺点是采集时间较长、近总腱环区信号较弱。
(3)增强检查:
眼眶内走行有眼动脉和眼上下静脉,并分支细小迂曲,与神经结构紧密伴行,常规扫描呈低信号,与细小神经分支区别困难,增强扫描使其强化呈高信号,而神经不强化;缺点是仍因部分血管血流快或扫描时相较晚而不强化。
(4)成像方位:
最佳为与视神经眶内段垂直的冠状面。
3.观察技巧
(1)需要观察者对神经解剖细节及其毗邻结构、断面MRI解剖非常熟悉,能够通过周围较粗大解剖标志来判断神经应该出现的位置,如筛后动脉管很容易辨识,找到该层面后即可根据各条眼外肌寻找相应的眼球运动神经分支。
(2)由于冠状面图像与绝大多数神经和血管垂直,必须连续层面观察获取整体信息,同时区别其他结构如小血管。
4.临床应用
早期绝大多数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均诊断为神经周围微小血管缺血而没有进行神经影像检查,Chou等提出对于50岁以下的单纯神经源性眼外肌麻痹的患者首诊均应行此项检查。
(1)神经的形态异常:
运用3D-FIESTA这类病变容易显示,包括神经源性斜视综合征、血管压迫及肿瘤。如神经源性斜视综合征包括Duane综合征Ⅰ型、CFEOM等的相关研究,证实了3D-FIESTA能过显示颅内眼球运动神经不同程度发育异常。
(2)神经的形态无异常:
包括缺血性病变、炎性病变、神经根剪切伤等,此类患者需要进一步行Gd-DTPA增强扫描,迄今为止缺血性病变除急性期有异常强化外,其他期不能显示。
二、眼球运动系统影像解剖
(一)应用解剖
眼球运动分为单眼运动和双眼的协调运动,生理基础为眼外肌和眼球,指令来自于眼球运动神经。其中眼外肌每侧6条,眼球运动神经每侧3条,分述如下。
1.动眼神经
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是第Ⅲ对脑神经,主要为运动神经,包括一些本体感觉神经纤维。支配5条眼外肌,即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提上睑肌,均为横纹肌;支配2条眼内肌,即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为平滑肌,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支配。
(1)动眼神经核和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核(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位于上丘平面、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侧、内侧纵束的背侧,上达第三脑室底部,下端止于上丘水平面之下。其中外侧核支配同侧下直肌、下斜肌和内直肌、对侧上直肌;中央尾侧核支配提上睑肌。
动眼神经副核(accessory 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又称缩瞳核,位于动眼神经核的背内侧;由此核发出的副交感性节前纤维随同侧动眼神经出脑,止于眶内的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2)走行:
从神经核起始后呈弓状弯曲,穿经红核及黑质的内侧,在脑桥腹侧上缘、大脑脚内侧的动眼神经沟出脑。由软脑膜包绕的神经干于大脑后动脉之下、小脑上动脉之上向前下方至脚间池后部的外侧,在鞍背的侧缘跨过小脑幕附着缘,穿过蛛网膜及硬脑膜的内层,在前后床突的中点处,自海绵窦外侧壁上缘穿入海绵窦,然后紧贴前床突下缘向前行走于海绵窦外侧壁内层中,在抵达眶上裂前2~3mm处分为上下两支,沿视柱外侧穿行于眶上裂动眼神经孔中。上支细小,在腱环内由上直肌起源处下方入眶,分支进入上直肌和提上睑肌;下支粗大,在鼻睫神经和展神经内侧穿过眶上裂,分支进入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
(3)分支:
动眼神经上支在眶内位于上直肌和视神经之间,于上直肌的中、后1/3交界处进入上直肌,同时有分支穿过内直肌或绕过其内侧缘,止于提上睑肌。
动眼神经下支沿视神经的下侧向前分3支:至内直肌者经视神经下面前行,于其中、后1/3交界处的眼球侧进入;至下直肌者在该肌的中、后1/3交界处由上面进入;至下斜肌的分支最长,沿下直肌与外直肌之间顺眶底前行,从下斜肌后缘的上面越过,于肌肉中部分2~3细支进入该肌。由至下斜肌的分支分出一个粗短的分支到睫状神经节,称为睫状神经节短根,为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发出节后纤维小部分至瞳孔括约肌,大部分至睫状肌。
(4)毗邻动脉:
主要与以下动脉毗邻。
大脑后动脉:P1段和动眼神经脑池段关系密切,走在动眼神经的背侧(上方),在大脑脚前方越过动眼神经,大多数与动眼神经之间无间隙,紧贴神经表面,少部分与神经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极少数在正常情况下压迫神经向下呈一弧度。
小脑上动脉:较大脑后动脉细,在动眼神经下方紧贴脑桥表面后行,大多数紧贴动眼神经下表面,部分与神经之间有一定距离。
后交通动脉:在动眼神经的背内侧前行,大多数与动眼神经之间不形成紧密接触或压迫,只有少数胚胎型后交通动脉与神经形成紧密接触,甚至形成弧度。但是,此区蛛网膜较厚,牢固地包绕着脉络膜前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动眼神经,基于这种解剖关系,后交通动脉瘤可直接压迫动眼神经导致完全性或不全性麻痹。
基底动脉:动脉干常发生偏移,年龄越大,偏移的可能性越大,易压迫动眼神经。
海绵窦内的动眼神经由下外侧动脉供血。下外侧动脉主要起始于颈内动脉。
2.滑车神经
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为第Ⅳ对脑神经,滑车神经是脑神经中最细长的神经,在颅内行程长约75mm、宽径为0.6~1.8mm,是脑和脊髓中唯一起始于中央神经系背侧的运动神经,支配上斜肌。
(1)滑车神经核(nucleus of trochlear nerve):
位于中脑水管腹侧的灰质内,内侧纵束的背侧,相当于下丘的水平断面。
(2)走行:
自滑车神经核发出纤维,先向腹外侧行走,绕过中央灰质,朝向背侧及内侧,在前髓帆内与对侧滑车神经纤维发生完全交叉,然后在小脑上脚内侧、下丘下外方离开前髓帆出脑,形成神经干,并有软脑膜包绕。
颅段:出脑后弯曲向前下侧,在环池内绕小脑上脚及大脑脚的侧面趋向脑底,穿经小脑上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进入基底池,向前在后床突的后外方自小脑幕游离缘穿入幕内。
幕潜行段:在小脑幕内潜行一段后,穿过蛛网膜与硬脑膜内层,达颞骨岩部上缘,进入海绵窦的后部。
海绵窦段:沿海绵窦外侧壁前行。在窦的后部,动眼神经在上侧,眼神经在下侧;继而逐渐上行,在窦中部经外侧跨过动眼神经达其上方,行至窦前部,于前床突下方,与动眼神经和眼神经紧密相贴进入眶上裂。
眶上裂段:与腱环粘连不紧,易分离,在Zinn腱环外侧与额神经内侧进入眼眶。
眶段:位于肌锥外间隙、额神经的内侧,在离总腱环(9.1 ± 1.0)mm处斜过提上睑肌和眶筋膜之间,向内至上斜肌上缘,在其中、后1/3交界处分2支入肌。
(3)毗邻动脉:
主要是与小脑上后动脉相邻,滑车神经在环池内于其上方斜行经过。
3.展神经
展神经(abducent nerves)是第Ⅵ对脑神经,支配眼外直肌。
(1)展神经核(nucleus of abducens nerves):
位于第四脑室底近正中平面,脑桥被盖下部的灰质内,面神经丘内。展神经核接受对侧锥体束的纤维;通过内侧纵束与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及面神经核相联系;经顶盖脊髓束及四叠体上丘与视皮质发生联系;通过与上橄榄核和听觉联系;通过Deiter核与前庭器发生联系。
展旁核(paraabducens nucleus)和膝上核(supragenicular nucleus):展旁核位于第四脑室底室管膜与展神经核背侧之间;膝上核在展神经核下部的背侧。此二核发侧支至展神经核,并经内侧纵束和网状结构至对侧动眼神经核的腹侧区。此二核引起两眼的侧方向运动,即共轭性水平向注视运动。
(2)走行:
脑内段自展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向腹侧及下方行,经网状结构,在上橄榄核内侧穿过斜方体,继经锥体束的外侧,于延髓锥体上端与脑桥下缘之间的沟中由7~8个根丝出脑。各个小神经根向前及上外方经过一段距离,甚至少数直到穿过硬脑膜处才合成神经干。
脑池段起自脑桥延髓沟,向前及上外方入蛛网膜下隙的脑桥池,贴脑桥的表面,经小脑下前动脉的背侧,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的下方,基底动脉的外侧,沿颅后窝的枕骨斜坡上行,在后床突下方穿硬脑膜(进入Dorello管),在脑膜深面沿斜坡行向上外方,经颞骨岩部尖端,跨过岩下窦至其外侧,经岩蝶韧带下侧,急剧弯曲向前,几乎以直角进入颅中窝海绵窦后外侧部(出Dorello管)。Dorello管为一骨性纤维管道,位于斜坡区的两层硬膜之间,覆盖的硬膜为海绵窦内侧壁;其前外侧壁为颞骨岩部上部的最前端,外侧壁为鞍背及后床突下方的斜坡上部、后内侧壁为岩蝶韧带;展神经在管内中央,周围为血管窦。展神经在斜坡处进入硬膜,并在进入斜坡硬膜处由多股神经根汇成一束。
海绵窦段于海绵窦后部入窦,先向外转弯再向前紧贴颈内动脉上升段的后外侧壁,向前于颈内动脉水平段下外方与眼神经之间入眶上裂。
眶上裂段位于眶上裂中央区,在总腱环内外直肌的两个头之间穿过眶上裂,位于鼻睫神经下方,动眼神经下支的外侧。
眶段位于肌锥内间隙,于外直肌内侧面的中、后1/3交界处分两支(上支较粗大)进入该肌。
(3)主要毗邻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从展神经脑池段的腹侧越过,也可经展神经和脑桥之间,或穿过展神经起始端纤维之间。
基底动脉:位于展神经脑池段的内侧。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位于展神经海绵窦段的内侧,二者紧贴。颈内动脉的分支下外侧动脉恒定的跨过展神经海绵窦段的中段。
4.眼外肌
眼外肌每侧共六条,即内、外、上、下四条直肌和上、下两条斜肌。全部直肌均起于眶尖的总腱环,并比较整齐地止于角巩缘的稍后方,因而连同四条直肌间的筋膜,形成一个肌性漏斗,漏斗的前部包绕着大半个眼球,上下斜肌的起点均在眼眶的内侧壁,一上一下,均位于直肌下方并与其交叉后附着于球壁。
(二)脑池段眼球运动神经解剖与影像
在3D-FIESTA序列图像上,主要有两种对比信号,脂肪和水为高信号,除少部分血流缓慢的血管为高信号外绝大部分血管均为流空信号,其他组织均为低信号,因此神经显示为低信号,周围有脑脊液高信号为背景。
1.动眼神经(cranial nerve Ⅲ,CN3)
呈低信号,粗细均匀,显示率100%,自大脑脚内侧发出进入脚间池前行经鞍上池入海绵窦;在冠状面连续层面上为脚间池和鞍上池内双侧对称的小圆点状低信号。CN3上方毗邻大脑后动脉,下方紧贴小脑上动脉,相对位置关系差异较大(图2-3-1)。
2.滑车神经(cranial nerve Ⅳ,CN4)
脑池段在缰连合层面神经根出脑,为弧形细线状低信号影,显示率较低,仅为62.5%,并且很难将CN4脑池段全部重建至同一层面。冠状面显示为细小低信号。CN4自中脑下丘下外方发出,绕大脑脚的外侧向前,经小脑上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到达小脑幕游离缘,再向前行走的部分与小脑幕紧贴而观察不清(图2-3-2)。
3.展神经(cranial nerve Ⅵ,CN6)
图2-3-1 动眼神经脑池段MPR 图像
A.沿CN3走行方向的横断面;B.沿CN3走行斜矢状面;C~F为四幅自后向前的冠状面,图中箭所示为CN3脑池段全程显示为低信号;A、B示细线状;C示双侧对称小点状低信号,大箭头所示为CN3上方的大脑后动脉,小箭头所示为其下方的小脑上动脉
图2-3-2 滑车神经脑池段MPR 图像
A.沿CN4走行方向的横断面;B.冠状面;C.沿左侧CN4斜矢状面,箭所示为CN4脑池段纤细低信号影,在A、C示为细线状,B为小点状,大箭头示左侧大脑后动脉,小箭头示小脑上动脉
CN6 脑池段在斜矢状面、斜横断面MRI图像上全程显示清晰,冠状面显示为双侧对称的小点状低信号;CN6自脑桥腹侧桥延沟发出进入桥前池斜向外上方穿斜坡硬膜进入Dorello小管内,小管口可被显示;CN6前方为小脑下前动脉,内侧为基底动脉(图2-3-3)。
(三)海绵窦段眼球运动神经解剖与影像
1.大体解剖
动眼神经至斜坡上缘入海绵窦后上部,而滑车神经入海绵窦后中壁,因此在窦后部及中部,动眼神经位于滑车神经之上,二者前行至窦前部和眶上裂交界区,滑车神经绕行至动眼神经之上,此时动眼神经分为上下干经眶上裂中部入眶,而滑车神经经眶上裂外上部入眶。而展神经自脑池段经岩尖区进入Dorello管前行,入海绵窦下部,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外侧绕行至其下外侧,经眶上裂的中央部入眶。上述解剖学特点决定只有在海绵窦中部层面,三对脑神经的解剖关系最容易观察。
图2-3-3 展神经脑池段MPR 图像
A.沿CN6走行方向的横断面;B.沿CN6走行斜矢状面;C~F.四幅自后向前的冠状面,向下黑箭所示为双侧CN6脑池段全程显示为低信号;A、B所示为线状低信号影;C所示为小点状低信号影,向上黑箭所示为双侧小脑下前动脉,燕尾箭所示为Dorello小管开口
2.MRI解剖
海绵窦含有丰富的血窦,在T 1WI与神经同为等信号,增强扫描以区别神经和血管。
在海绵窦(cavernous sinus,CS)中部层面,眼球运动神经均呈圆点状等信号影,CN3最粗大,位于CS外上角,CN4最细,位于CS外壁CN3略下方颈内动脉外侧,CN6位于CS内壁颈内动脉下方(图2-3-4,见彩图)。
彩图2-3-4 海绵窦中部冠状面层面
A.增强冠状面T 1WI;B.冠状面组织学标本切片,均显示动眼神经位于颈内动脉外上方,滑车神经位于颈内动脉外侧,展神经位于颈内动脉内侧下方
(四)眶内段眼球运动神经解剖与影像
眼球运动神经眶内段的分布除下斜肌支和滑车神经外,其他各神经分支均于相应眼外肌的后中1/3交界区自肌锥内间隙表面进入肌腹。将MRI图像与组织学切片对照观察各神经分支直至其进入相应肌腹。
1.大体解剖
(1)动眼神经:
三对眼球运动神经中最粗大者,在眶上裂眶口分为上下干,下干由眶上裂中央-动眼神经孔(Oculomotor foreman)进入眼眶肌锥内间隙行走于视神经下方,立即分支为内直肌支、下直肌支和下斜肌支,向前达筛后动脉管水平进入内直肌和下直肌,下斜肌支伴随下直肌颞侧向前达眼球赤道水平自眶面进入肌腹,上干自动眼神经孔外壁上部进入眼眶肌锥内间隙向上达上直肌下方,显示为两支。因上直肌与视神经间距小、脂肪含量少,其间走行较多小血管,同时上干本身较细小,所以MRI图像上干及其分支显示差;而下干走行于动眼神经孔内,其周围的脂肪和血窦形成良好背景,另外下干本身较粗大、视神经与下直肌间距大为其分支清晰显示提供条件。
(2)滑车神经:
最细小,行走于肌锥外间隙上直肌群与眶上壁之间,斜过上直肌群于距眶尖约10mm自外上方进入上斜肌腹。因神经细小且行程较长、鼻上部肌锥外间隙很窄、脂肪含量很少甚至缺如,MRI显示差。
(3)展神经:
自眶上裂中部-动眼神经孔外壁的略下方入眶肌锥内间隙,自外直肌后中1/3交界区进入肌腹。组织学切片和MRI图像均显示清楚。
2.MRI解剖
眼球运动神经眶内段毗邻结构均有脂肪组织为背景,在T 1WI为高信号,而神经为等信号,二者形成天然的对比,但眶内神经周围为小血管伴行,因此需增强扫描以区别神经和血管。
冠状面组织切片眶内各神经及其分支和走行分布显示清晰,显示为点状或短线状粉红色结构。在活体眼眶MRI图像冠状面上各神经及其分支均为点状或细线状无强化等信号影。
(1)总腱环层面:
CN3下干位于动眼神经孔中央,其外侧孔壁自上向下依次为CN3上干、鼻睫神经、CN6(图2-3-5,见彩图)。
彩图2-3-5 冠状面总腱环层面
A.增强冠状面T 1WI;B.冠状面组织学标本切片,CN3为动眼神经下干,自动眼神经孔入眶,行走于肌锥内间隙,因粗大而显示清楚,在眶尖部的总腱环水平,动眼神经下干位于视神经(ON)外下方
(2)筛后动脉管层面:
CN3上干紧贴上直肌腹下表面,视神经与下直肌之间CN3下干分支至下直肌、下斜肌和内直肌,外直肌腹内侧面紧贴CN6;上直肌群与眶上壁之间的肌锥外间隙三支神经中最鼻侧者为CN4(图2-3-6,见彩图)。
彩图2-3-6 冠状面筛后动脉管层面
A.增强冠状面T 1WI;B.冠状面组织学标本切片,Ⅵ为展神经最先进入外直肌,MR-N为动眼神经下干向鼻侧分出的内直肌支,经视神经下方向内斜行至内直肌,IO-N和IR-N分别为下直肌支及下斜肌支;上直肌与视神经之间,紧贴上直肌球面,SR-N和LPS-N为上直肌和上睑提肌支并列呈小点状阴影;提上睑肌与眶上壁之间鼻侧为滑车神经Ⅳ
(3)筛前动脉管层面和眼球赤道层面:
筛前动脉管层面下斜肌神经分支紧贴下直肌腹颞侧或略分开,眼球赤道层面神经分支自下斜肌下方入肌腹(图 2-3-7)。
彩图2-3-7 冠状面筛前动脉管层面
A.增强冠状面T 1WI;B.冠状面组织学标本切片,Ⅳ为滑车神经呈点状阴影斜行于眶上壁与提上睑肌之间的肌锥外间隙;IO-N为下斜肌神经位于下直肌颞侧前行至下斜肌腹下面进入
(五)眼外肌
与眼球运动相关的共有六条,即内、外、上、下四条直肌和上下两条斜肌。具体解剖细节请参考眼眶部分。MRI横断面显示水平眼外肌及上斜肌、斜矢状面显示垂直眼外肌及下斜肌、冠状面显示各条眼外肌均较好(图2-3-8)。
图2-3-8 眼外肌MRI(MRI T 1WI)
A.横断面T 1WI,示内外直肌(箭);B.斜矢状面T 1WI,示眼上肌群(线)和下直肌(箭);C.冠状面T 1WI,示眼外肌
三、眼球运动异常及相关通路疾病定位
(一)复视及视物显多症
复视可分为四大类:单眼复视、一过性双眼复视、持续性双眼复视及视物显多症(超过两个影像)。单眼复视多与患眼异常所致,与神经眼科关系不大。后三者病因复杂广泛,这里仅叙述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的。多发性硬化可致一过性双眼复视;核上性眼肌麻痹可致双侧对称的持续性双眼复视,三对眼球运动神经均可发生。而视物显多症较复杂,涉及视觉系统和眼球运动系统的异常,而双眼异常可能存在大脑的功能障碍。
(二)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是一种眼球不自主的节律性往返运动。多见于眼、耳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但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与神经眼科相关的延髓、脑桥、中脑、小脑及大脑损害。可见于血管病变、肿瘤、感染、多发性硬化等。
(三)眼睑位置异常
眼睑的开闭分别为提上睑肌和眼轮匝肌的作用。米勒(Müller)肌使睑裂开大。常见的眼睑位置异常有睑下垂、睑退缩、睑延滞和睑痉挛,其中睑痉挛在面神经部分叙述。
1.睑下垂
由提上睑肌的功能减弱或消失引起。先天性者多为双侧,神经源性多为动眼神经或动眼神经核发育不良、动眼神经提上睑肌分支缺如、动眼神经核的异常神经支配等。获得性神经源性原因:核性和核下性动眼神经麻痹致双侧一致性改变;核上性大脑皮质病变多见于额叶、颞叶或角回某一区域病灶,为对侧睑下垂。
2.睑退缩
神经源性的核上损害一般表现为双侧睑裂扩大。非持续性者常见于后颅窝病变,又称为后颅窝瞠目征或Collier征;持续性者偶见于颅内炎症、中脑肿瘤和多发性硬化;阵发性者多见于舞蹈症。
3.睑延滞
即眼球的上转和下转均相应地有下睑上提和上睑下垂的伴随运动。神经因素为各种原因的周期性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