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临床穿刺操作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并发症】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原因及避免措施如下:

1.出血

若穿刺液开始清澈,以后变为血性,应怀疑可能为损伤肋间血管或胸内较大血管造成出血。此时需立即停止穿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数小时,必要时复查X线胸片。一般出血量较小,患者出、凝血机制正常则不需特殊处理,局部压迫止血,如果出血量较大则需进行药物或其他措施止血,必要时输血。
如抽得全血样液体,需辨别是胸腔内出血还是穿刺本身所造成的出血。胸腔内出血因胸膜的脱纤维作用而使血液不凝固,可将全血样液体置于玻片上观察,若血液迅速凝固多系穿刺针误刺入血管所致,若不能凝固则是胸腔内出血。血性胸腔积液常呈洗肉水样或静脉血样,多见于肿瘤、结核和肺栓塞。
避免措施:穿刺应沿下一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以免损伤肋骨下血管。

2.气胸

是最多见的并发症,原因多为进针过快或过深,或穿刺过程中患者咳嗽、突然改变体位,造成穿刺针刺破脏胸膜引起,也可因为在操作过程中未及时夹闭硅胶管而使空气漏入胸膜腔引起。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一旦出现气胸征象,如突发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变宽、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等,应立即行X线检查,观察气胸的范围及严重程度。如为少量气胸则无须特殊处理,多可自行吸收,肺压缩在20%以上出现明显症状者,可行抽气治疗。如果引起的气胸较为严重,影响患者通气功能或形成张力性气胸,则应安置胸膜腔闭式引流管排气(图1-88,图1-89)。
避免措施:穿刺前后应仔细查体,如有严重胸膜粘连、肺结核、肺气肿等情况操作时应特别慎重。穿刺前定位应准确,应在叩诊浊音最明显处穿刺,少量积液者应利用B超准确定位。操作时注意进针力度,进针勿太深过快,避免肺部损伤。操作中要注意及时用止血钳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腔。穿刺时嘱患者放松,切勿剧烈咳嗽或突然变动体位。

3.血气胸

同时损伤了肺实质和肋间血管,造成出血和气胸的表现。血气胸多病情凶险,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安置胸膜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或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图1-88 胸腔闭式引流示意图(1)
图1-89 胸腔闭式引流示意图(2)
避免措施:穿刺时务必沿下一肋骨的上缘垂直进针,避免损伤肋骨下血管。穿刺前后应仔细查体,穿刺前诊断明确,准确定位,进针勿太深过快,避免刺破肺脏。操作中及时用止血钳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腔。穿刺时嘱患者放松,切勿剧烈咳嗽或突然变动体位。

4.胸膜反应

往往发生在穿刺早期,可由于麻醉不充分或患者过于紧张恐惧、痛觉过敏等原因造成,患者出现胸膜剧烈疼痛,引发迷走神经兴奋,表现为血压下降、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过敏反应;极为严重者可出现胸膜休克(pleural shock),患者表现为血压下降、脉细速、皮肤湿冷、发绀、意识模糊等表现。
避免措施:对于紧张敏感的患者可在术前给予镇静药物;麻醉时应打好皮丘,逐层麻醉应充分;穿刺过程中患者应避免咳嗽及转动,放胸腔积液时勿过快。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胸膜过敏反应的各种征象时,应立即停止抽液,拔出穿刺针。让患者平卧,吸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出现胸膜休克时需进行抗休克处理。

5.复张性肺水肿

往往发生在穿刺中、后期。当抽出胸腔积液或气体过多过快时,长期萎陷的肺可因突然的迅速复张而引起血管通透性过强而致复张性肺水肿,患者出现剧咳、气促、呼吸困难、咳大量泡沫样痰、面色灰白或发绀、烦躁等症状,双肺满布湿啰音,PaO 2下降,X线检查显示肺水肿征。
避免措施:抽液不可过多过快,严防肺迅速复张而出现复张性肺水肿。如出现上述征象则立即停止抽液,进行吸氧、镇静、利尿、扩血管等处理。此种肺水肿一般预后良好,3~4天内即自行消退。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患者如采取分次抽液,一次抽液或抽气不过多、过快,一般不会发生肺水肿。

6.腹腔脏器损伤

进针过低或过深,可能会损伤肝、脾等腹腔脏器,出现腹痛等症状。
避免措施:切勿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刺破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7.咯血

若穿刺针刺入肺并损伤肺血管,可造成咯血。较为少见。
避免措施: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勿进针过快过深。一旦出现咯血应立即停止穿刺,严密观察病情。

8.胸壁或胸腔感染

主要见于反复多次行胸膜腔穿刺患者,与操作者无菌观念不强有关,在操作中引起胸膜感染所致。患者可出现胸壁蜂窝织炎,胸壁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严重者出现胸腔内感染,后期可出现脓胸,表现为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应行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并判断严重程度,及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使用适宜抗生素治疗,并进行脓液引流。
避免措施:操作过程中加强无菌观念,避免病原体感染。对于需多次行胸膜腔穿刺抽液者,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