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故事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天灾也是绵延不断,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疫疾流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可谓是当时最形象最真实的写照。张仲景的家族原有两百多人,也是当时的大家族,但是从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后,他的族人就开始陆续生病,不到十年的时间,他的族亲就去世了三分之二的人员。大多是因为伤寒去世,在当时为医者却没有可以治疗伤寒的大夫,以致百姓被疾病困扰最后被夺了性命。
张仲景看到自己的族亲皆被疾病夺取性命,繁荣的家族日渐凋零,又看到身边邻里四周的百姓都被疾病折磨,面对这些残酷的事实,昔皆因疾病所致,但因自己不会医术便无能为力,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钻研医术。他学习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凛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汇通的道理,修习前辈医家的经验,最后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书与他博采的众方相结合著成了《伤寒杂病论》,共有十六卷。
《伤寒杂病论》成书后,因为灾乱不断,以致散佚不全,直至魏晋,由太医令王叔和将该书中伤寒部分收集、整理、撰次名为《伤寒论》。又至宋朝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中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后由宋朝林亿等人将杂病等内容校正,整理为《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方论》或《金匮要略》。因而《伤寒杂病论》就成为了今天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等古医籍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以病证分篇,发展了辨证论治之法。在病因方面,提出了三因致病的说法,强调治未病与预防的思想。在诊断、治疗方面,提出不少有效的方法和宝贵经验。是论述内伤杂病辨证论治为主的古典医籍。
《伤寒杂病论》继承了《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总结了秦汉时期人民群众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提出了以六经辨证原则治外感热病,以脏腑辨证原则论治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法则,从而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被后世尊为“中医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