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故事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二、辅贫济病蒲辅周

蒲辅周,原名启宇,现代著名中医学家,四川省梓潼县长溪乡人。他出身于世医之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在家里,蒲辅周是老大,下面还有6个弟弟妹妹,一家人靠父亲行医维持生计,家里日子过得很清贫。
蒲辅周7岁时上私塾,11岁后一边上学一边跟着祖父学医,后来因家境贫困而辍学。15岁开始跟着祖父学习医术,白天他跟着祖父临床侍诊,晚上则苦读医书到深夜。他从中医经典著作《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开始研读,又钻研了《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及历代重要医书。在祖父的悉心教导下,蒲辅周经过3年的侍诊,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学习,掌握了不少医学知识,并积累了相当的临床经验。18岁那年便开始在乡里悬壶诊病。他时刻牢记前人“医乃仁术”的教诲,特意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辅周,意思是辅助贫弱、周济病人,而他在自己的行医生涯中也是坚持这样去做的。
蒲辅周一方面行医救人,另一方面热心于公益事业,倡议成立了梓潼县“同济施医药社”。这个机构解决了不少贫苦百姓无钱请医买药的困难。另外蒲辅周还创办了平民教养厂、西河义渡等多项慈善事业,活人济世,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与尊重。
1936年,蒲辅周再次赴成都行医,在成都也办起了“同济施医药社”,同时他还与泰山堂订下合同,那些无钱买药的病人经他免费诊断后,可拿上他的特定处方去泰山堂抓药,费用记在他的名下,由他结算。有一年梓潼霍乱流行,蒲辅周听到消息后,立即汇200银元和处方一张,让他的弟弟们将这张治疗霍乱的药方抄写后四处张贴,方便老百姓照方抓药;同时还把所汇银元买成药品,半价发售,对贫穷之人则分文不取。1945年,成都麻疹流行,蒲辅周便常常到劳苦大众聚居的地方为他们免费诊治。1955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时将蒲辅周调入北京工作。在进京前,蒲辅周专门回到家乡梓潼,为老百姓义诊3日。在他离开家乡去北京时,几乎全梓潼县的老百姓都来送行,可见老百姓对这位医德医术并重的名医有多依依不舍。
蒲辅周一生忙于临床诊务,著作较少,除发表的几篇论文外,他的临证医案经学生整理后出版,有《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