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与实践(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时间特征

传染病流行的时间特征指某一地区人群中某传染病的发病及流行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特点。疾病暴发流行时,描述传染病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以小时、日、周、月计,也可根据疾病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描述,还可描述其逐年的变化,甚至可以数年至数十年为单位来描述疾病的周期性和长期变异。

一、时间性特征

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考察传染病的时间分布特性尤为重要,因其可以有助于探索暴露时间及暴露因素,甚至有助于判断传播途径,继而可根据分析的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防止疫情的蔓延。在潜伏期短、病例发病集中的传染病,时间特征可精确到以小时计算,如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肺鼠疫等;而潜伏期稍长者,则可根据实际情况以1天、2天、3天或1周等作为单位对时间分布特性进行描述,如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肝炎等暴发常常以天作为统计时间间隔。
传染病的时间分布特性可提示不同的暴发类型,如一次性污染造成的同源暴发病例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达高峰后逐渐下降;持续污染造成的同源暴发的发病高峰则变矮变宽;而非同源暴露的连续传播性流行则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多个逐渐增高的波峰,经过几代传播后逐渐减弱。

二、季节性特征

传染病的发病率可随季节的变化而升降,有的呈现严格的季节性,如虫媒传播的传染病,主要集中在一年中的数月内;有的则呈季节性的升高,这些传染病可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但发病率在一定的季节升高,如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高峰在冬春季,而肠道传染病可在夏季和冬春季节各有一个发病高峰。传染病呈现季节性特征的原因主要有:
(一)生长的季节依赖
病原体的生长条件受季节的影响,适宜不同的病原体生长繁殖的气候条件不同,如夏季的高温潮湿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许多细菌性的腹泻病高发于夏季。而夏季炎热的气候和强烈的日光暴晒,可使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病毒很快失去活力,因此,病毒性疾病的流行一般在较为寒冷的冬春季节。
(二)活动的季节依赖
传播媒介的孳生繁殖及活动受季节的影响,导致了传染病呈现季节性高发。如夏季蚊虫容易孳生繁殖,且叮咬人群的机会增多,因而导致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发病在夏季高发。
(三)习性的季节依赖
动物传染源或宿主的生活习性及生长繁殖与季节有关,如鼠疫的季节性则与鼠类活动和鼠蚤繁殖情况有关。人间鼠疫多在6~9月,肺鼠疫多在10月以后流行。再如布鲁菌病的高发季节则在家畜产仔、流产较多的春季。
(四)环境的季节依赖
人群受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的影响。疾病呈现季节性高发还可受人们的不同习惯的影响,如一些农村地区主要使用未经消毒处理的自备水源,加之夏天普遍有喝生水的习惯,引起了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容易在夏天出现。再如稻田型钩端螺旋体病高发于夏、秋季节,主要是因为夏秋季节雨量多,水稻成熟时,鼠类聚集于稻田而污染了稻田水,导致从事田间作业的农民感染而发病。

三、周期性特征

周期性是指传染病的流行时间间隔有一定的规律性,每隔若干时间(一般为1~2年或数年)则发生一次流行。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间隔7~9年流行一次,甲型流行性感冒2~3年流行一次,麻疹每2年流行一次,在流脑疫苗及麻疹疫苗推广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麻疹周期性流行已不明显。但流感病毒由于频繁变异,不断出现易感人群,其周期性的流行还依然存在。传染病的周期性所必须的条件有:
(一)首要条件
在一定的人群范围内存在病原体。也就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蠕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400种,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受到150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并不引起疾病,有些甚至对人体有益,如肠道菌群(大肠杆菌等)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这些菌群的存在还可抑制某些致病性较强的细菌的繁殖,因而这些微生物被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但当机体免疫力降低,人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时,正常菌群也可引起疾病,故又称它们为条件致病微生物(条件致病病原体)。机体遭病原体侵袭后是否发病,一方面固然与其自身免疫力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病原体致病性的强弱和侵入数量的多少。一般来说,数量愈大,发病的可能性愈大。尤其是致病性较弱的病原体,需较大的数量才有可能致病。少数微生物致病性相当强,少量感染即可致病,如鼠疫、天花、狂犬病等。
(二)基本条件
有足够数量的易感者。大中城市人口密集,有足够数量的易感人群,新生儿的出生也累积了一定数量的易感人群。此外,病原体的抗原发生变异,出现大量对新型病原体易感的人群。
(三)辅助条件
传染病的传播机制容易实现,具备传染病必需的传播途径。如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中迅速传播,特别是在人口密集、拥挤的城市,可以加速传染病的传播;再如经水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生物传播、制品传播,等等。
(四)预后条件
预后是指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它既包括判断疾病的特定后果(如康复,某种症状、体征和并发症等其他异常的出现或消失及死亡)。也包括提供时间线索,如预测某段时间内发生某种结局的可能性。由于预后是一种可能性,主要指患者群体而不是个人。病后可形成较为稳固的免疫,发生流行后发病率可明显降低。

四、长期性特征

长期变异是指传染病在较长的时间段(十年、数十年,甚至是一个世纪)的动态变化,可以是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也可以是临床表现和病原体等的变化。麻风病在远古时期已经开始影响人类,曾肆虐于全球多个国家,近二十年来,其发病率大幅下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已无新病例发生。结核病在19世纪也曾是威胁人类的严重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由于化学治疗方法的引入,20世纪60年代结核病在发达国家曾一度得到控制;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结核病的报告发病率有回升趋势,同时在欠发达国家流行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加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HIV感染者中发生结核病的问题日益严重,结核病又重新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疾病出现长期变异的原因多样且相互关联,如病原体的变异、医疗技术的进步,防控措施的推广,经济水平的发展,生活水平和卫生水平的提高,营养水平的提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