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8章 引导方法及体位的选择
第一节 引导方法的选择
目前,影像引导介入的手段主要有DSA引导、CT引导、B超引导、MRI引导,各种引导手段各有特点。1994年,第18届放射学国际会议(ICR)有关影像引导手段的选择建议是:颈部甲状腺、甲状旁腺用B超引导,颈部软组织及结节用B超或CT引导;胸部腋窝用B超引导,乳腺用B超或立体乳腺钼靶像引导,肺部、纵隔、肺门、胸膜病变用CT或透视引导;腹部和腹膜后肝脏、脾脏用CT或B超引导,胰腺、肠系膜、肾上腺、淋巴结用CT引导,肾脏用CT或B超引导;盆部用CT或B超引导;骨骼四肢、骨盆、头颅、脊柱用CT或透视引导,软组织用CT或B超引导。
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是透视、CT引导,其次是B超引导,MRI引导由于受设备、技术的影响,还处于探索及初步应用阶段,开展的相对较少,但是基于其独特的优势,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应该指出,对于同一种疾病,各种引导方法又相互交叉,可选择应用,具体采用何种引导,受操作者习惯、医院条件、术者经验等的影响。总之,以CT作引导手段,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本书主要探讨其应用。
第二节 体位的选择
CT引导下的介入手术,对体位的要求相对较高,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有利于穿刺;CT引导需要患者较长时间的固定体位。所以选择合适的体位对顺利完成介入手术非常重要。
体位的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几点:①有利于患者保持稳定的姿势,最好能令患者仰卧或俯卧,尽量少让患者侧卧(患者坚持时间较短,体位的变动不利于穿刺的准确性)。②有利于术者完成操作;③有利于避开重要的器官;④有利于穿刺入路的设计:尽量选择最短的路径,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安全的原因选择相对较长的入路,此外,入路的选择还应方便术者的操作与入路的控制,通常情况下入路尽可能选择近垂直位,尽量不要选择水平位,以利于针的固定。
此外,还应该想到体位变化对内脏器官位置的影响,如俯卧位时后肋膈窦增深下移,会给下肺和肝后上叶穿刺带来难度,侧卧位时近床侧腹部器官位置活动度小,远离床侧受呼吸影响明显,腹部器官位置活动度大。
常见的介入体位包括仰卧位、俯卧位、左侧侧卧位、右侧侧卧位、左侧前斜位、右侧前斜位、侧卧屈膝位、侧卧屈膝屈髋位等,应根据情况灵活选用。
一些辅助物品,对保持体位非常必要,如:头部介入需要的固定头圈、颈部介入需要的颈部固定垫、腹部介入需要的加压腹带、椎间盘介入需要的固定垫等。
(巩秀珍 胡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