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男科疾病的预防
第一节 概述
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就系统的构建出了“治未病”这一预防思想的理论基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唐代医家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并指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西医学发展至今虽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多数疾病仍然缺乏根本的解决办法,因此,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就显得意义重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压力造成的身心负担,种种因素对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害越来越显现,各种流行病、传染病、多种慢性病、亚健康人群的增加,使得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即单纯的修补医学思维逐渐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了解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生理解释,而是同时关注于患者的心理因素、患者所处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因素。人们在积极地探索如何通过早期改变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正因此,治未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其价值。
男科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其发展源远流长,但由于长期受思想意识的禁锢,男性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不能得到正面积极的对待,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性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强,男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得到迅速的发展,对于男科疾病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很多男科疾病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不是一个局部的疾病,它是很多全身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局部反映。比如性功能就是反映男性生理状况及心理状态的一个敏感的风向标,很多内科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以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等,在还没有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可能早已经出现勃起功能障碍。这是因为勃起障碍的发生其实是全身多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与伴随症状,并且也反映了心理状态的失衡。《马王堆汉书·十问》曰:“何故而阴与人俱生而先身去?舜曰:饮食弗以,谋虑弗使,讳其名而匿其体,卞使甚多,而无宽礼,故兴身俱生而先身死”,这是在说性功能的丧失先于躯体疾病的出现。又曰:“教而谋之,饮而食之,使其题祯坚强而缓事之,必盬之而勿予,必乐矢而勿泻,材将积,气将储,行年百岁”,这是在说接受适当的性教育、合理的饮食以及注重性保健方法可以起到养生防病的作用。可以说,积极地去预防男科疾病的发生,就是在预防全身疾病的发生,结合合理的养生保健方法,最终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