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经题
佛说十善业道经[1]
注释
[1]佛:印度语佛陀、佛陀耶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是“智慧、觉悟”的意思。一个对人生和宇宙真相彻底通达明了的人,便称之为佛。这里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姓释迦,名牟尼,佛是他所证到的果位。他是中印度迦毗罗国的王太子,父王名叫净饭,母后名叫摩耶。十七岁娶妻,名耶输陀罗。因感人世间有生、老、病、死种种的苦恼,为解除自己和他人的苦恼,在十九岁时,舍弃了王位的尊荣,而只身遁入深山。经过五年的访问,六年的静坐,苦心参究,才彻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成佛。成佛之后,周游五印度,说法教人,达四十九年之久。所以,释迦牟尼佛是历史上存在的真实人物,并不是想象中的神话人物,而是一位义务的社会教育工作者。说:“悦所怀也,佛说法都是看机缘的,佛看到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机缘成熟,可以接受这个法门,所以就非常欢喜的教导,劝化大众,帮助一切众生当生成就。”佛说,此处含义不仅指释迦牟尼佛说,也指宇宙间一切诸佛都说(这部经)。十善:在佛法,“十”不是数字,是代表大圆满,大圆满的善法归纳为十个纲领,即身、口、意三业,所行之十种良善的行为,反之,身口意所行之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十善即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前七见前注)、八不贪,对财、色、名、食、睡五欲,不起贪染之心。九不瞋,对违逆自己心意的人事环境不起怨恨之心。十不痴,对一切事物明达而不迷惑。业: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切活动正在进行时是“事”,事后的结果称之为“业”。所以,做好事叫善业,不好的事叫恶业,无所谓善恶者叫无记业。道:从理上讲是宇宙人生的大道。从事上讲是十法界(各种不同维次的时空)、一真法界。经:指所说的道理、方法,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永远是正确的教科书。
题解
释迦牟尼佛为一切众生,宣讲有关修行十善业道的一部经典。本经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如无此基础,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皆不能成就,十善业道修学圆满,就是无上菩提。本经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都在宣说修学基础的一部重要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