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曾在《文史通义》中说过:“迁史不可为定法,固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祧之宗焉。”历来,“史之良,首推迁、固”。“迁”是指《史记》作者司马迁,“固”指《汉书》作者班固。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班固的父亲班彪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班固,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汉书》成书于汉和帝时期,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班固世代为望族,家多藏书,父班彪为当世儒学大家,“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采集前史遗事,旁观异闻,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班固承继父志,“亨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撰成《汉书》。其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则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故《汉书》实际上经四人之手完成。
《汉书》,又名《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帝纪十二篇,主要记载西汉帝王的事迹;表八篇,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等;志十篇,专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传七十篇,主要记载各类人物的生平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等。全书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历史。它的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
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为君主本位政体,本朝人往往不敢直接评论本朝政治,忌讳甚多。而断代史则合乎作者的心理,因为前朝已灭亡,评述前朝政事,危疑较少,较易发挥。这种断代为史的体例,受到后来封建史学家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正史”编纂的依据。故《汉书》一出,此后历朝官修“正史”均以断代为史。因此,《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
《汉书》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可见,《汉书》在史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如《汉书》十志中,《食货志》为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沟洫志》有系统地叙述了秦汉水利建设;《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后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学史的研究;《礼乐志》、《郊祀志》、《刑法志》分别记载政治、军事、法律和有关的典章制度;《五行志》、《天文志》和《律历志》,都是研究古代自然科学的宝贵资料。《艺文志》论述古代学术思想的源流派别及是非得失,是一部极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资料。
它还增载不少重要的诏令,主要集中在帝纪部分。在许多人物传记中,《汉书》收入大量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奏疏、对策、著述和书信。在《汉书》的十志中,也有类似的重要历史文献的收载,如《食货志》收入晁错的《论贵粟疏》等。另外,书中增补了《史记》对于国内外各民族史的资料。例如,在《史记·匈奴列传》的基础上,《汉书》大量增补汉武帝以后的史实,比较完整地记述了自远古至西汉末年匈奴民族的历史。《汉书》又合并《史记》的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诸传,在补充大量的史实基础上,以合传形式写成较为详细的《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同时,《汉书》改《史记·大宛列传》为《西域传》,记述今新疆境内我国各民族历史,以及中亚和西南亚诸国史。这些记载,均是研究亚洲有关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从文学成就上来看,《汉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实录”精神撰写,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传记文学的典范。《霍光传》、《苏武传》、《朱买臣传》等,都是写人物的佳作。
此次我们整理出版的《汉书》,是以唐初著名谏官魏徵及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编纂的《群书治要》中的《汉书治要》为底本,略有删节,原文中的小字是《群书治要》原有的小注,我们予以保留。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学习,我们还做了简要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译文。其中有错讹之处,悉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