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邮驿到邮政
1.国外邮政的发展
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异地之间传递信息,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需要。于是,邮驿应运而生了。“邮”是指国家专设的传递文书的机构,“驿”是指供传递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邮驿的产生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对国际交往有着重要作用。
很多文明古国,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亚述、波斯、古希腊、古罗马、中国等,都建立过邮驿制度,对从邮驿到现代邮政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均做出过重要贡献。
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邮驿的国家之一,在第十二王朝(前约1991—前1786)时期,已有关于通信活动的记载。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奴隶社会后,为了与同盟城市或敌对城市保持联系,在每个城市都安排有送信者。公元前10世纪,亚述帝国以本部为中心建筑石砌驿道传递军事信息,驿道遗迹至今犹存。波斯帝国(前553—前330)时期,为解决信使步行经常误事的问题,改用骑马传送信件。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恺撒大帝建起了紧密的传令公路网。继任的奥古斯都皇帝更是把传令组织列为近卫军直属组织,传递方式有徒步、骑马和邮递马车。西方有句著名的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出古罗马帝国驿路的发达。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750—1258)在中央设有管理邮驿的部门,在各省设置驿馆900多处,并广开驿道。日本在大化革新(646年开始)时期,仿照我国唐朝的邮驿制度开始建立邮驿。古代邮驿是官办、官管、官用的通信组织,专为皇帝、封建统治者服务的机构,只传递官方文书和军事情报,不办理民间通信。
民间通信在欧洲始于12世纪,当时西欧修道院的势力很大,他们利用豁免通行税等特权大做买卖,使本部与附属机构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修道院组织商队,雇用代理人,甚至在修道院附近开辟市场,腾出房屋寄宿商人,使修道院本身成为贸易中心。于是一个连接意大利、法国之间上百所修道院的邮递系统形成并开始了常年运转,这大大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当时这个系统被称为“修道院邮务”。最有趣的还是活跃在德国各地的“肉铺邮政”。在中世纪,如果谁要想在德国市镇开个肉铺,市政当局有一项附加条件,肉铺老板得备有一匹马,承担运送市民邮件的任务。肉铺老板为了收购家畜本来就要四处奔走,于是,一条条走动的路线连接起来,形成一张跨区域的、漫长而顺畅的邮递网。他们每到一地,便会吹响身边的牛角号,通知居民们前来交寄和收取邮件,这就是邮政号角的起源。马车兴盛时期,邮递马车往来于城乡之间,邮递员手执号角,悠扬的号角声传向远方,这种田园诗般的场面曾被许多大音乐家描绘过。莫扎特在萨尔斯堡创作过《邮车号角小夜曲》;日本作曲家古关裕而、词作家丘灯志夫创作的《邮递马车》一歌,表达了生活在边远牧场上的青年们,盼望那每天一趟的邮递马车给他们带来信件时的喜悦心情。在欧洲,驿站马车、邮车车夫、邮政号角是不可分割的邮政象征。
邮车服务250周年邮票(匈牙利)
塔克西斯家族邮政是16世纪初由意大利贵族弗朗西斯科·T.塔克西斯创立的私营国际邮政业务机构。1516年,奥地利皇帝颁布法令,由塔克西斯及其继承人垄断这一邮政事业的权利,任命塔克西斯为邮政总监,并作为世袭固定下来。这个由塔克西斯家族掌管的邮政网到16世纪末几乎遍及欧洲大陆,奥地利、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法国及西班牙等国的大城市都有他们的分局。最初信使骑马,以后改用驿站马车。不仅送信,还运送旅客和货物。鼎盛时期,塔克西斯家族拥有邮务人员2万名、马匹上万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欧洲大陆上最早的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跨国私营通信机构,为发展欧洲邮政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1867年,普鲁士收买了塔克西斯家族的邮政业务权,这个持续了360多年的塔克西斯家族邮政遂告消亡。塔克西斯家族当年使用过的邮政物品已成为世界邮政史上珍贵的文物,经常应邀到世界邮展上作为荣誉级的展品展出。
邮政马车小型张(奥地利)
1516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任命了邮政局长,职责是组织经常性的通信,1533年建立了以伦敦为中心的定期邮路网。由于经营邮政既对国家安全有利,又能增加财政收入,1635年英国规定了邮政由国家专营。同年,为筹集军饷,增加财政收入,英国邮政向公众开放。1657年,英国产生了世界第一部邮政法—克伦威尔邮政法。1784年,英国正式创建驿车送信制度,规定速度为8公里/小时,容积也比一般马车大。法国于1627年起在较大城市设立邮局,并制定了资费表。1672年,法国也规定了邮政由国家专营。英国、法国先后创立了由国家专营的邮政事业,既服务于官方,也服务于民众,业务范围更加广泛,标志着近代邮政的产生。
邮政马车试行200周年邮票(英国)
为了加快邮件传递速度,各国邮政都采取了许多措施。1806年,美国邮政专为邮递员配备了灯笼,以便夜间赶路。当时规定:邮递员每16公里歇5分钟,也让马匹喘口气,早餐、午餐和晚餐,每一餐的用餐时间不能超过20~30分钟。当时美国邮政的座右铭是“快,快些!再快,再快些!”。
1838年英国第一次在伯明翰、利物浦、伦敦、普雷斯顿的铁路线上使用火车邮厢运输邮件,并在运输途中进行分拣封发作业。火车邮递业务的开展,彻底解决了邮政事业多少个世纪以来存在的运输难题。相比之下,邮政管理和业务操作上的弊端更为突出。在当时的英国,邮政总局设在伦敦圣马丁大街,在其方圆3英里(1英里≈1.609千米)以内的收信点收到的全部信件,都必须先送到邮政总局进行检验、计费、分类,即使在伦敦本地区互寄,也要先送到总局,然后再送回各分局投递。每天,邮局人员要检查来信是否纳费准确,邮局局长要将每笔邮资记录在账,对未纳邮资的信件,还要计算每个投递员应收的钱款,督促他们如数上交。人们在邮局寄信的手续很麻烦,邮局人员必须在每一件邮件上加盖邮戳、签名和批注邮资等。
2.中国邮政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从甲骨文中可知,在殷商盘庚时期,已有边疆的通信兵—“僖”传递军情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记载通信的文字资料。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在都城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东部的骊山设有许多烽火台,每座烽火台都间隔一定距离。敌人入侵时,就燃起烽火报警,都城附近的诸侯看到信号便赶来救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来源于此。用烽火传递军情,虽然很快,却无法把中央政府的具体命令传达下去。所以人们在使用这一方法的同时,还利用人力、畜力传递信息。
到了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各诸侯国已经有了邮驿,往返传送官府文书。《孟子·公孙丑》中曾引用孔子的话:“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意思是说,道德学说的传播比邮驿传递信息还要快。孔子用邮驿作对比,说明当时的邮驿已为人们所熟知,并反映了邮驿传递的飞快速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修驰道,建立驿站网,制订了邮驿律令。2002年4月在湖南考古发现了一枚秦简,上书“迁陵以邮行洞庭”,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书信实物。其中在这批秦简里还发现“快行”两字,可能在秦朝就有“特快专递”了。西汉时期(前206—25),邮驿比秦朝有了更大的发展。刘邦建立西汉之初,就懂得邮传对王朝统治的重要性。因此建国伊始,便抓紧对战争时遭破坏的邮驿设施进行恢复。后来,西汉王朝的巩固,颇得力于邮传的便利。东汉时期(25—220),我国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起来,班超和甘英出使西域和大秦,使丝绸之路更加畅通。据汉简记载,当时从长安到敦煌这条丝绸之路古道上,共设有80多处类似的邮驿。到了魏晋时期(220—420),我国中原地区战乱不断,但是河西走廊地区却比较安定,这里的邮驿传递非常畅通。1972年,嘉峪关新城镇的戈壁荒滩上,发现了1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古砖墓群,其中在5号墓的挖掘中,发现了一块《驿使图》砖画。画中一位信使骑在一匹枣红色骏马上,左手举着简牍公文,右手拉着缰绳,正在奔驰途中。他的脸部神情严肃紧张,但是没有绘出嘴巴,说明当时的驿使保密工作很严格,守口如瓶。他骑的那匹奔驰的骏马,四蹄腾空,马尾飘逸,可想象出马的速度之快。这幅《驿使图》,真实地再现了当时邮驿人员风驰电掣的传递速度和昼夜不停、风雨兼程向远方递送官府各种文书的场面。1982年8月25日,我国发行的J85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小型张的主图,就是取自魏晋时期的《驿使图》砖画。
J85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小型张
历史的脚步走到了隋唐时期(581—907),邮驿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1里约为500米)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鼎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2万多人,其中驿兵约17000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他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150里。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1990年11月28日,原邮电部发行了J174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姑苏驿。姑苏驿位于今苏州市,创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驿站内设供宾客食宿游憩的馆舍、楼台、园圃,备有舟船、马匹等交通工具。修建之雄丽,为“三吴之冠”。这枚小型张的边纸图案就是古代铜器上的鱼形铭文,这些鱼形铭文,用的是“鱼传尺素”的说法来象征邮政通信。两宋时期(960—1279),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马颈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每到一铺换一匹马,数铺换一个驿使,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我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是元朝(1206—1368),为了保证对国家有效的控制,元朝中书省、通政院和兵部共同管理邮驿组织,尤其重视邮驿网点的布局和驿道的扩展。当时全国有驿站约1119处,驿马约4.5万匹。明朝(1368—1644),邮驿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朱元璋称帝后,立即下令整顿和恢复全国的邮驿网络。明朝对邮驿规定,日常文书交给步行的驿站处理,重要、紧急的文书交给马驿办理。
J174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小型张
古代的邮驿是为传递王命、飞报军情而设,系官办、官用、官管,不收寄普通百姓的信件。普通百姓寄信件只有靠熟人捎带,十分不便,故有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家书抵万金”之感慨。直到明朝永乐年间,我国才出现了民信局,即办理民间书信、包裹、货物、汇兑等业务的私营通信机构。
清代(1616—1911)的邮驿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1793年,英国派出一个庞大的使团来华。当时,从广州到北京骑马送信只需10天左右,而英国使团却耗费了80天!这期间,乾隆不断收到英国使团途经各地的密报,密切掌握英国人的行踪,使蒙在鼓里的使团团长马嘎尼勋爵处处被动。据考证,当时清朝有数千匹驿马,主要驿站配的马匹多达100多匹,驿使背着装有信件或邮包的竹篓,竹篓上挂着铃铛,下一站听着传来的铃声,驿马接力驰骋。驿使由5名士兵护送,1个人掌管钥匙开启竹篓。英国使团对此佩服得五体投地。
中国近代国家邮政,是在海关主持邮务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清同治五年(1866年)海关总税务司介入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外国邮件传递工作起,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海关筹办的大清邮政局成立,海关完全控制着以清政府名义开办的邮政各项业务,诸如建立邮务机构、拟定邮递办法、规划和开通邮路、确定邮政资费、发行邮票等等,无一不由海关操办,这段历史一般称为“海关邮政时期”。因其还不是政府明令推行全国的国家邮政,其开办带有某种试验的性质,所以后人论及时常常冠以“试办”“兼办”等词,以示区别。但海关邮政并非海关内部的邮政通信,实际上是国家邮政试办时期的称谓。尽管海关邮政在当时实施范围不广,影响和作用也都有限,但它却是中国最早的官办邮政,是国家邮政的前身。
1896年3月20日,清朝正式开办了国家邮政局,原各地海关邮局均改为大清邮政,标志着中国邮政的诞生。但是,官办大清邮政的建立,并未能抑制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开办自己的邮政机构的势头,当时人们把这些掠夺中国邮权的外国邮局称为“客邮”。这些“客邮”公然收寄国内商民包裹,并大肆走私漏税。有些国家还利用“客邮”大量贩运鸦片、吗啡等毒品。经过中国人民多年的抵制和提议,1922年2月1日的太平洋会议终于通过了撤销外国在华“客邮”的议案,限期在1923年1月l日前撤完。
中国邮政开办一百周年邮票
清朝末年,民信局已经发展到几千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间通信问题。民信局邮资的收取标准,由各信局自定,一般由寄件人收件人各付一半,一封平信按路程远近收费不等。有时可以议定按年收费。如遇紧急信件,可将信封烧去一角或插鸡毛一根,以示火急,并额外增加资费。民信局服务周到,手续简便,对重要客户和大宗业务还可以给予更多的优惠,但由于其经营分散,无法与邮政官局竞争,加上官方对民信局业务的限制,终使民信局逐步走向衰落。1928年,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交通工作会议通过决议:民信局应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一律废止。终于,民信局在1935年1月1日全部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