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 距离:从非设计思维到设计思维再到交互设计
我在美术学院给学生上概念设计的课,有人不怎么信服——你一个搞数据分析的人讲啥设计课?也有人觉得我不务正业,还有人觉得美术学院的领导眼光出了问题。这篇序是借写序的机会给自己讲的概念设计课的一个解释,我讲的内容大部分正在《设计思维工具手册》的范围内,只是还没有那么全面细致。
我有一些独特的经历。我要装修某一处的房子,空间基本是天文概念的,我把草图都画了,找了一位著名的装修设计师,结果他告诉我:“你这全是想当然的,我这里给你有现成的方案,照做就可以了,别费那个劲儿。”最后我还是找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才把我的装修按照我的心意设计出来的。另外一个故事是我要在某西部城市与本地政府合作建设一个创业空间,同样我画出了草图及其空间功能分布的方式,负责建筑设计的团队很认真地和我讨论和沟通,最后设计和建成的空间算是我理想的空间。在我所在的零点有数推荐的算法开发中,我喜欢与团队成员还有客户团队一起架构出算法逻辑图和算法软件的结构图,然后进入开发作业,如果有调整往往大家做些图示就一目了然。
这说明了几件事情:其一,随着网络时代新消费者的成长,消费者信息对称化程度和消费需求明确度崛起了,因此与消费者共创就变成了关键的一条设计思维规则;其二,消费需求变成设计逻辑再变成实体设计,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有认识上的到位,也需要有技能的到位,因此本书的工具化和方法论赋能方式是我特别赞赏的,这也是让本书成为名副其实的手册,而不是那种一说思维就云里雾里、既拿不起也不知道放哪里的书;其三,这本书如果对应于我最近一再强调的新消费服务革命中八要素之一的交互设计要素,则尤为匹配,体现了从灵感获得、设计框架、美学创新、设计检验、工作优化全程中设计师、消费者与其他流程参与者共创机制的落地方式。
如果你本身对于设计并没有太深的认识,那么可将本书看作设计逻辑的一本工具书;但就学习设计的同学和设计师而论,可将本书看作顾客思维的一本手册,毕竟市场概念、消费者心理、顾客逻辑是设计师们专业课的缺项或者弱项。不过,既然是手册就不是光用来看的,而是动手时的参照读物,因为非动手、非反复动手、非在经常的动手中有感悟、非因为动手感悟反省优化都不足以成为技能。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本书不只是设计思维手册,而是设计思维操作一体化工具书。
我自己是方法论与工具论的极力主张者,所以我自己在讲课、写书的时候都以方法论和工具论为主流。所以,我欣赏《设计思维工具手册》这本书,并且因为同道,也是对于自己设计思维提升的好资料,愿意和大家共读同修。
——零点有数 董事长 袁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