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丝绸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丝绸与时代

明代承元启清,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者建立的王朝,也是封建社会晚期的变革阶段。立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改革中央与地方官制,颁布律法,甄别等级,加强对社会的控制;以轻徭薄赋,鼓励农桑生产,休养民生;损毁蒙元旧物,革除旧习。为创造安定的外部环境,朝廷在洪武四年(1371年)开始全面海禁,仅余朝贡贸易。在思想文化领域,程朱理学备受尊崇,传统伦理得以维护,文化氛围趋于保守。这一系列举措使被连年战乱破坏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衣冠秩序重归严整,社会风气朴实敦厚。在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明初丝绸造作一改元代精美华丽、胡风弥漫的面貌,转为端庄典雅、朴实沉稳,汉地传统风格重新成为主流。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对内削弱藩王势力,对外扩大贸易往来。明成祖时,与明朝建立朝贡关系的国家有六十余个,交流日益频繁,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亚非海上航道,使官方贸易空前发展。朝贡贸易中,丝绸最受青睐,销往海外的丝绸,将华夏之风的纹彩传播开来,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国的丝织技术也随之输出亚洲诸国、非洲东南部乃至欧洲,推动了世界纺织技术的进步。

正统至正德间,国家财富逐渐积累,然而外敌屡犯边关,朝贡贸易衰落,海上贩私兴起,“六民”地位悄然消长,社会异象浮动。思想和文化领域出现了逆反传统的潮流,王阳明创立的“心学”风靡学林,求新求异之风初露。宫廷使用丝绸开始铺张,帝王赏赐的段匹、衣服渐多,章服制度开始松懈,风气逐渐由俭入奢。嘉靖至万历之时,朋党林立,政治衰象已现;财政匮乏,百业萧条,经济面临危机。而海外市场刺激了沿海与内地的手工业生产,随贸易顺差流入的财富对社会生活产生冲击。帝王用度奢侈,赏赐频繁,高档丝绸传入民间,引发了民众的向往和追求,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条件下,民间丝绸种类繁多,花样翻新,贸易兴盛,丝绸普及程度大大提高。世人崇尚奢华,尊卑秩序混乱,新趣味、新风尚此起彼伏,延至明末。

工艺美术受世风影响,又常常成为风气传播的载体,这在明代丝绸上体现得尤为典型。丝绸服装的题材、构图、色彩、图案大小,既体现着等级制度,又因最具展示性,往往引领着时代装饰的潮流,指示着审美风尚的变迁。[1]91在明代,丝绸不仅是高档的服用面料,还广泛使用于社会生活中。居室之中,帐幔衾褥、书函画卷都用丝绸装点;出行之时,伞盖、丝绸旗纛的纹彩是区分尊卑的标识。丝绸与经济密切相关,丝织业是明代最为重要的手工行业,官民作坊分布广、数量多,远非其他行业可比。丝织业需要蚕丝作为原料,又可带动桑蚕生产,促进农业发展。丝绸还常常作为实物货币,出现在税收、赏赐及朝贡贸易中,成为流通的财富。

丝绸关乎制度,传递文明,牵动着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等诸多领域,因而备受明代官府的重视。《明实录》和《大明会典》中关于丝绸的记录远远多于其他工艺美术种类,官府对丝绸织造和使用的规定也尤为详细具体。明人笔记小说中关于丝绸衣物、巾帽、段匹的记述极多,节庆、婚嫁、礼赠使用丝绸的风俗被描述得生动鲜活。尽管明代官营丝绸作坊的数量不及元代,但产量大大提高,品种也较宋元更丰富。明代丝织生产呈现出区域性、密集化发展的趋势,重心落在江南一隅,这种格局延续至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