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行天下:繁盛的六足传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常与昆虫搞混的那些“表兄弟”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和昆虫形态极为相似的生物。这些生物大多数隶属于节肢动物门,从系统发育上来说可以算是昆虫的“远房表兄弟”。虽然我们已经了解了昆虫纲动物的特征,但为了能让大家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昆虫所隶属的节肢动物家族,将其进行简单介绍。

节肢动物门动物是世界上第一大生物家族,包括1个已灭绝的三叶虫家族和现生的4个大家族,即六足亚门、螯肢亚门、甲壳亚门和多足亚门。同时,它们又是分布最广泛的生物家族,因此我们仅将常见的节肢动物类群进行简单介绍。

六足亚门代表——长叶异痣蟌

螯肢亚门代表——大腹园蛛

甲壳亚门代表——头盖玉蟹

多足亚门代表——少棘蜈蚣

常见的节肢动物类群

八足走天下——蛛形纲

蛛形纲动物顾名思义就是长得和蜘蛛比较相似的生物类群。除了蜘蛛外,蝎子、蜱螨、盲蛛、伪蝎、鞭蝎、避日蛛等都是这个家族的成员。蛛形纲动物在整个节肢动物家族中数量仅次于昆虫纲生物,全世界已发现有7万多种。

和昆虫不同,它们在身体上宏观仅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也就是说,这些生物的头部与胸部愈合在了一起,不像昆虫有着明显的节段。除此以外,蛛形纲动物成年时有4对足,比昆虫纲动物多了1对足。在地域分布上,它们并没有昆虫分布广泛,仅有少部分在水中生活,绝大多数都生存在陆地上。

蛛形纲动物代表——珍奇扁蛛

蛛形纲动物代表——伪蝎

蛛形纲动物的食性较为复杂,绝大多数为肉食性,但也有以血液为食的蜱类。在蛛形纲生物中,有一些物种具有毒液,如蜘蛛和蝎子等。它们的毒性一般不强,但却不乏可以直接将人类致死的物种,如鼎鼎大名的“黑寡妇”蜘蛛或金蝎等。当然,这些生物进化出毒素的最大作用是捕食猎物及自卫,当人类不招惹它们时,一般情况是不会遭到攻击的。但是请注意,在你没有完全认清这些危险的物种时,千万不要在野外随意采集、逮捕它们,否则将会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远古传奇——肢口纲

如果你生活在南海沿海地区,如广西和海南,那么一定对肢口纲生物鲎(音:hòu)较为熟悉。鲎,隶属于肢口纲剑尾目,是一类极其古老的孑遗物种。在中国,最具代表的物种为中华鲎,亦称三刺鲎。它们主要生活在海里,在求偶或产卵时会扩散至沙岸等地方。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有以鲎为食物的情况,由于过度捕捞,已造成鲎的种群数量严重下降;另外鲎的体液中含有大量铜离子,过多取食将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鲎和我们自己,建议拒绝食用它们。

肢口纲生物在奥陶纪曾繁盛于地球古海洋中。其中已灭绝类群板足鲎甚至曾经处于海洋食物链顶端,且最大物种翼鲎的体长可以达到近3米。有文献称这类生物当时已有扩散至淡水区域的现象,可以说在当时它们是一类十分繁荣且进化成功的生物类群。然而,在二叠纪前后,板足鲎类由于环境等因素全部灭绝,整个肢口纲只剩剑尾亚纲存活了下来,一直至今。

肢口纲动物代表——中华鲎

肢口纲板足鲎化石

倍足纲生物代表——山蛩

“千足虫”真身——倍足纲

一看到“倍足”这两个字,便可以猜测到这个家族的动物都具有很多足。的确,几乎所有倍足纲生物在每一个体节上都着生两对足,在足的数量上绝对是所有节肢动物甚至所有动物都望尘莫及的。它们最具有代表性的物种便是马陆。这里要说明一下,马陆并不是某一类生物的称呼,而是几乎涵盖了所有倍足纲动物,包括马陆、球马陆、带马陆、姬马陆、毛马陆及山蛩等。

在生活中,一些马陆经常会被看作是蜈蚣,但实际上这二者的分类地位相距甚远——通过体节上足的数量就能很好地将其区分开来。和蜈蚣不同,倍足纲生物大多数为植食性,少有肉食性或腐食性。它们一般都会栖息于较为阴暗的环境之中,在岩石下或朽木中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迅猛杀手——唇足纲

乍一看到唇足纲这个名称时,我们也许根本不明白这个叫法的原因。实际上,所谓唇足纲动物,是指其第一对附肢特化成了颚足。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它们的第一对足变成了类似口器的样子,且作用也是用来捕食,而非行走。

唇足纲生物代表——蚰蜒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两大类唇足纲动物较为常见:一是蜈蚣,二是蚰蜒。虽然在一些地区,例如北京,很多土语将蜈蚣称为蚰蜒(音同“油印”),却将真正的蚰蜒称为钱串子。但在动物分类学中,蚰蜒则指蚰蜒目的动物,而蜈蚣则是蜈蚣目及地蜈蚣目等动物的总称。这些生物均为肉食性,会捕食一些小型昆虫或其他小动物,甚至有为了提高捕食效率而进化出毒液的物种。因此当我们遇到这一类生物时,切记不要用手直接触碰。若被咬到,有时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甚至更加危险的后果。

最容易引起误会的节肢动物——颚足纲

如果我们前往海边,除了在沙滩上捡拾贝壳外,还有很多人喜欢前往礁石区寻找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当我们在礁石区穿梭时,都会非常谨小慎微,生怕失足摔在礁石上面。这是因为除了坚硬的礁石外,在整个礁石上一般还会布满密密麻麻的藤壶。若是被它们划伤或扎破,将苦不堪言。这里我们提到的藤壶,便是颚足纲生物的代表类群之一。

颚足纲生物代表——藤壶

藤壶的形态较为特殊,相比于其他节肢动物,它们仿佛更像是软体动物中的贝壳。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藤壶选择了另外一种生存策略。它们最初刚从卵中出来时,以类似漂浮的方式行动,当蜕皮几次后,便会开始找地方附着。这种特殊的节肢动物会附着在一处基底上,形成坚硬钙质或膜质的附着面,同时其几丁质外壳会将整个动物体包住,用以保护自己。因此,当我们看到藤壶的形态时,常会误以为它们是贝壳的一类。

料理的常见食材——软甲纲

也许在所有的节肢动物中,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软甲纲动物了。它们常常会被当成美味的食材摆上餐桌。没错!软甲纲生物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螃蟹和虾类了。除此以外,我们常用来食用的螯虾、虾蛄也是软甲纲的家族成员。

但是,软甲纲生物并不仅仅只有我们经常取食的那些生物。其家族物种已发现的数量有3万余种。它们的分布环境十分多样,除了海水与淡水外,还有一大部分物种是在陆地上生活的,例如我们常见的鼠妇以及生活在海边阴暗区域的海蟑螂等。

软甲纲动物的取食范围及取食行为极具多样性,除了常见的肉食性和腐食性外,有一些软甲纲成员如鲸虱则具寄生习性。

软甲纲生物代表——逍遥馒头蟹

软甲纲生物代表——克氏原螯虾

曾是昆虫的非昆虫生物

在以前,动物学家们认为只要是成虫具有3对足即是昆虫家族的成员,也同样将昆虫直接称作“六足动物”。但随着对这类生物的不断探索,动物学家们渐渐地发现其中有三个类群与整个昆虫家族在系统发育及外部形态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故而现将这三个家族提升为独立的大家族,与昆虫纲动物并列,并加以整合,使之共同构成为六足总纲。这三个家族就是原尾纲、弹尾纲和双尾纲。可以说,在目前的系统发育研究中,这三类动物是昆虫纲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类群。

原尾纲

原尾纲动物统称为原尾虫,中文名称一般称其为“蚖”(音:yuán)。在早期分类学中它们被归入昆虫纲无翅亚纲原尾目。中国著名原尾纲动物学家尹文英院士与意大利生物学家R.达来(R. Dallai)共同对其进行比较精子学和亚显微结构研究,最终揭示了其系统发育的地位,并对之前的原始分类做出了修正。

原尾虫是一类体型极小的节肢动物,其体长一般不超过2毫米。它们喜欢栖息在湿润的土壤中,也有一些物种喜欢藏匿在岩石下及树皮中,一般以植物根须上的真菌为食。因此,这类小型节肢动物由于其体型微小,加之栖息环境隐蔽,直到现在也很难在野外发现。

原尾纲代表——土氏曙蚖(汪阗绘 仿周尧、杨集昆)

1907年,意大利昆虫学家西尔维斯蒂(Silvestri)发现了第一只原尾虫,并创建了原尾目;1956年,中国著名昆虫学家杨集昆先生在华山首次发现了分布在中国的原尾虫;1963年,尹文英院士描述了分布于中国浙江天目山的两种原尾虫。至今,全世界已发现原尾虫600多种,而中国也已记录了原尾虫164种。

弹尾纲

弹尾纲动物统称为跳虫,中文名称一般称为“䖴”(音:yáo)。和原尾纲动物一样,弹尾纲也是一类较为原始的六足动物。它们的腹部末端具有弹跳器,会在遇到危险时进行弹射,故此得名。

跳虫分布环境极为广泛,几乎所有有土壤、腐殖质的地方均有跳虫活动。除此以外,人们也曾在树皮下、海岸线甚至白蚁巢穴中发现过它们的踪迹。全世界已发现的跳虫种类有8千种左右,而中国已被命名的跳虫也有300余种之多。不仅种类,跳虫的数量通常也十分庞大。曾有动物学家在1英亩草地中,从表面至土壤下20厘米处统计出有2亿多只跳虫。中国动物学家也曾统计出在一般阔叶林的土壤中,每平方米有1万~10万只跳虫。

虽然跳虫的种类和数量极为庞大,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它们。这是因为跳虫的体型同样很小。它们一般不会超过5毫米,最大的跳虫体长也不过1厘米左右。我们可以仔细观察搜索一下,也许在家中的花盆里,或是一小片常年湿润的土壤中,就能发现数量庞大的弹尾纲生物。

一种弹尾纲动物(王吉申 摄)

弹尾纲动物一般体型都很小(崔世辰 摄)

双尾纲

双尾纲动物一般称为双尾虫或铗尾虫,中文名称统称为“”(音:mà)。它们同样是生存在土壤或洞穴中的一类节肢动物。目前,全世界已持续发现了800种以上,中国则已发现了50余种。

一种双尾纲动物

双尾纲动物没有复眼,也没有单眼,这也许是其长期处于黑暗环境退化所造成的。这类动物最有特点的地方便是腹部末端长有一对尾须或尾铗,它们也正得名于这个特征。双尾纲动物一共由三个小家族构成,即康科、原铗科和铗科。其中,康科与铗科最为常见,康科的腹部末端为一对长长的尾须,铗科腹部末端则是一对骨化呈钳状的尾铗。

双尾纲动物性情胆小,当遇到忽然出现的强光或危险时,它们会迅速钻入土壤、岩石缝隙中。这一类动物大部分为植食性,会取食植物、菌类及腐殖质,也有少数种类会捕食其他小型动物为肉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