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天赋的对决
当我加入爱彼迎时,一位好友若有所思地说,世上有天赋的人何其多,但有智慧的却寥寥无几,也许爱彼迎的年轻人并不介意来点儿稀缺资源。私下里,也有一些人把我的加入定义为一场情商与智商的对决:我与硅谷天才们进行的一场生死大战。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一些东西。第一,并非所有长者都英明,也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才华横溢。我就见过不少非常英明的年轻人,以及一些晚年行事有些鲁莽的长者。所以,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关于年龄的刻板印象。
第二,不一定是“智慧与天赋的对决”,而可以是“智慧与天赋的互补”。智慧与天赋两者并非竞争关系,可以像手足一样情深。正如罗伯特·波格·哈里森(Robert Pogue Harrison)在他的《返老还童》(Juvenescence)一书中所指出的,这两者是可以共生的,“如果智慧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天赋,它就很难应付这种挑战;如果天赋在某种意义上不是智慧,它也无法继续过去的辉煌。总的来说,天赋的核心是一种智慧,它能使天赋不必持续地再创造,就能获得长久的回报;正如智慧的核心是一种天赋,它能让智慧创造性地改变和振兴过去,同时也能衡量天赋的持续性,如果不这样,天赋是不可能持续的”。
第九章中将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天赋是可以衡量的。例如,针对智力有标准化的测试,而智慧则不然。因此,公司和雇主往往不知道其何时拥有真正的智慧。但正如我2010年就衡量什么才是生命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发表的TED演讲中指出的,智慧的确很难被评估或量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巨大的价值。
几年前,年轻的谢丽尔·桑德伯格,基于自己开发的智慧职业生涯标准,向谷歌新任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展示了一份电子表格,解释为什么谷歌高管的职位对她而言毫无意义。埃里克看着她的眼睛说:“选择一艘火箭船吧。当公司飞速发展,影响力空前时,职业生涯自会一路向好。相反,若公司发展缓慢或其使命无关大局时,就是陷入停滞或政府介入之际。如果有人给你一张火箭船的船票,不要问是什么座位,只需上船即可。”
对我而言,登上爱彼迎这艘火箭船,是一段令人谦卑而又兴奋的旅程。我原以为,自己的余生都会花在经营我打造的生活乐趣酒店集团上。然而,年近50岁,被经济大萧条搞得精疲力竭,在市场最低谷变卖公司之后,我曾一度不知何去何从。就在此时,爱彼迎的年轻首席执行官向我抛出橄榄枝,让我重启中年。有时候,你必须在生活中腾出空间来看看会出现什么。在本书中,你将学习如何自我进化与重塑,以迎接生活中充满惊喜和成就的新篇章。但是,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些架构性的社会脚本,这些脚本都是你找到自己后半生使命召唤时必须重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