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示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作者序

本书阶段性地总结了作者8年来在当代艺术展示方面的观察、研读、思考和教学。它也努力汇集与当代艺术展示相关的最核心的理论资源、方法论以及对策展实践的集体反思原则,想要为相关专业的课堂、艺术家讨论群组提供进一步探索策展和展示问题的材料、思路与研究角度。如果本书在某些方面有助于读者熟悉艺术展示的研究地形,找到一些个人思考和实践的起点,那么,作者的这一初心也就算实现了大半。

本书适合做人文学院、艺术类院校、设计类院校和建筑类院校的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或辅助理论读物。它也适用于文化研究领域中的视觉文化研究课程。

全书由“美术馆的过去和未来”与“艺术展示的32个操作界面”两卷构成。上卷讨论了美术馆的功能、形成史及其在数码时代的新处境,同时也从策展角度重新定位了美术馆和艺术展示空间在大数据经济中将要发挥的新功能。下卷将读者带进了当代艺术策展的各个界面,来认真检测一场艺术展示背后的上层建筑及其基础结构。作者借助人类学、视觉人类学、博物馆学、社会学、符号学和政治哲学的眼光,将当代艺术的策展视角对准了大地政治、普遍经济、生态、人类世等新层面,企图向读者展示支撑当代艺术展示的理论支架。两卷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涉及当代艺术展示的那些重大争执,帮助读者辨认每一立场的正反两面,并尽量使所有的理论讨论都保持开放,期待读者的主动介入。作者故意隐藏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在写作中努力保持各种冲突立场之间的攻守平衡,意在邀请读者大胆参与,投注自己的看法,在阅读之后自行组织出思考和行动的脚本。在这个意义上讲,本书也是一本艺术策展的教材。作者同时希望读者能认真利用书后所列的参考书目,在读过本书之后,能根据自己的见识和兴趣,展开进一步的阅读和思考。

所以,作者也强烈建议读者根据本书“索引”,尽量根据主题来分别抽读,主动对全书内容重新做出自己的编目,最终使本书成为自己手中的锋利工具。只有当读者朋友这样灵活地依讨论主题来一次次抽读,或将其当作一本理论词典来用,它才能真正成为一本关于艺术展示学的教材。这正是本书的写作初衷:形成一本关于艺术展示的综合性的、介于理论专著和专业教材之间的工作手册。

在本书作者的想象中,在艺术展示实践中,我们正是这样一边实地操作,一边展开理论思考和实践反思,学与做互不相离地向前走的。所以,对策展原理的学习,最好也在策展中完成。如果从头到尾连读,读者就是将它读成一本理论书了,那么就须参看着目录,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去把握全书的理论框架,以全统偏,自己去梳理出一个关于艺术展示的理论框架来,而不要落进被启蒙、被灌输的状态。读完后,它就是读者个人艺术展示的理论工具了。所以,读者必须读得很艺术、读得很当代,也展出读者的读,才当代,才对!

最初构思本书的写作大纲时,作者只是想要挖出当代艺术展示的主要理论话语背后的学术背景,特别是哲学背景,系统地来讨论艺术展示的主要元素、方法论和实践史。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越来越意识到,除了这种专业研究的角度,当代艺术展示对于未来政治也极其重要。所以,作者感到,关于艺术展示的讨论,也应被拖进当代的美学-政治论争框架之中,才算到位。这本关于艺术展示的书因而在展示的美学和展示的政治两方面双管齐下。所以它也可被看作对将要到来的艺术-政治及其展示方式的一种展望。在未来,艺术或政治将被怎样塑造,我们也只有一路“展”着来知道了。书中所有的讨论都向未来开放,因此这也是一本关于未来艺术展示的导论(prolegomena)。

在这个后-历史时代或人类世中,策展正在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地政治之悬置式决断,每一次策展都是对这个被下了符咒的失灵世界的一次重新占领。它不光应负责艺术作品的展示,更应成为人民用身体去占领、去抵抗全球资本主义装置将我们拉向毁灭时的一种集体自我决断术、导演术,本身也必须成为“人民权力”的主要塑造手段。在今天,艺术策展与激进政治、社会运动和生态介入,已密不可分。艺术展示必须被拔高到我们如何用自己的身体及作品去对抗全球数码-商品-景观统治装置,在人类世中去追求自己的艺术行动的逆熵性这样的政治高度上,才实至名归。也因此,本书下卷论及的艺术策展的各个界面所反映的当代思想焦点,可被看作提供给全球每一个个人的当代政治斗争的重点坑位,而不仅仅与艺术家的创、展工作相关。

所以,本书作者建议,读者除了可将这本书当作教材和理论书,也可简单地将这本书看作在提供关于艺术展示或政治占领的系统的理论解释;在将它看作一本翻开、备用的策展理论的小词典、行动手册、展示工作簿的同时,也可将它看作我们时代的艺术-政治行动、政治哲学、艺术理论和艺术展示实践的一个反思-论争现场。实际上,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也在课堂和艺术展示的现场被反复辨析、批评过,是一系列论争的结果,吸收了来自各艺术家和各艺术实践团体的思想成果,本身是对当代国内外艺术实践及展示的一种理论上的回应,同时也已较系统地体现了过去30年的当代艺术中的那一部分“中国经验”。

由于本书主题涉猎广泛,作者在许多领域也只是新近因研究需要才进入,书中表达的浅陋、寡闻、错漏之处,也就要拜托读者多多担待,万望他们在原谅作者的学问疏浅之余,还不吝公开指出其不足之处,以期在将来做出修订和补救。

十分感谢这些年来同济大学的人文学院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跨媒体艺术学院的许多同事和连续几届同学对作者这一研究方向和课程的宝贵支持与贡献。过去几年里你们对这本讲义所提出的批评和建议,绝大部分都已体现在作者后面的反复修改之中。也是在你们的友爱的注视下,作者终于拿出勇气,啃下这个主题,并组建了这本教材的框架。

另外,作者也要特别感谢“未来的节日”艺术家小组和金锋老师、艺术圈的各位“大佬”和“小虾米”这些年来对作者的工作上的帮助。是你们使作者在艺术圈扎了根,与大家同得病、同吃药,竟也“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元好问)地幸福或不幸地送走了诸多光阴,真正受益匪浅!真是“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马致远)啊!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最后也要衷心感谢鲍静静、陈雯两位老师对这本内容繁杂的书的仔细、周到的审阅、编辑工作!


陆兴华

2018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