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译文
我很惊讶你们对我之前所做的有关拉撒路的布道词甚是喜爱,显然你们接受了穷人的忍耐,而厌弃富人的冷酷无情、毫无仁慈之心,这并非美德微不足道的表征。尽管我们没有在追求美德,但是赞美美德就总有可能走上寻求美德之路;尽管我们没能摆脱恶,但是我们批评恶就总有可能逃脱恶。既然你们欣然接受了我所说的,我会接着讲下去。
你们看到拉撒路曾经坐在富人家门口,如今却坐在了亚伯拉罕的怀里;你们看到他曾被狗舔舐,如今却被天使守护;你们看到他曾经忍饥挨饿,如今却在享福;你们看到他曾经久病缠身,如今却富裕充足;你们看到他曾经挣扎,如今却荣戴花冠;你们看到他曾经的痛苦,你们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看到了他如今的报偿。富人们,不要认为生财可以无道;穷人们,不要以为贫穷是坏事。对于任何一方来说,拉撒路的故事都是有益的。如果穷人不因贫穷而抱怨,那么身为富人还抱怨的人如何能被原谅?如果挨饿之人尚能欣然接受现状,那么物质充盈却不想走向美德的人又如何能为自己辩护?同样地,拉撒路忍受着经年累月的疾病、饥饿、匮乏,蜷缩于富人家门口却被所有人忽视,穷人又有何理由因贫穷而愤怒、怨怼。从没有哪个人与拉撒路一般遭遇,他却用智慧应对困境。
拉撒路让我们明白不要去祝福富人,也不要认为穷人是不幸的。说实话,富人并非那些占有很多财富的人,而是需求不多的人;穷人也不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人,而是所求甚多的人。我们本应如此认识贫穷与富有。如果你看到某人所求甚多,你就应该认为他比所有人都穷。尽管他拥有所有人的财富;如果你看到某人所求不多,你就应该认为他富过所有人,尽管他一无所有。我们习惯上以主观感受而不是物质尺度来判断贫富。这就像总是觉得口渴的人,我们并不能称他为健康人,尽管他享有充足的物质财富、尽管他守着江河水源,如果他的欲火不被扑灭,丰盈的水源又有何用?我们也是这样认识富人的,对于那些总是在索求、渴望他人财富的人,我们不会认为他们是健康人,他们也不会有感到满足的时候。因为不能克制自己欲望的人,即便他坐拥无数财富,他又怎么可能感到富足?而那些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从不觊觎他人财富的人,即便比任何人都穷,我们也应该认为他比任何人富有。因为那些不需外物、安于自给的人比任何人都富有。如果你们愿意,我还会回到我们目前讨论的话题……
因此,是否听从魔鬼的说教全由我们自己做主,我们完全不必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从我们所说的以及从这个寓言中,很明显:灵魂离开肉体之后,不会逗留,而是直接被带走。经文如是说:“被天使带去。”(《路加福音》16:22)不只是义人的灵魂,还有那些不义之人的灵魂都会被带到那里。另一个富人的经历也可明确说明这一点。因为他的土地特别丰产,他就对自己说:“我要怎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个更大的。”(《路加福音》12:19)没有什么比这个想法更糟糕的了,事实上他真的拆了仓房。因为令仓房安全的并不是墙而是穷人的胃,而他却舍弃了穷人的胃,只顾着盖墙了。
神对他说了什么?“无知的人啊,今夜就要你的灵魂。”你看,这里经文说他被天使带去,那里说的却是“要你的灵魂”。富人像囚徒一样被带走,拉撒路像戴冠的胜利者一样被守护。就像角斗场的角斗士浑身是血,围观的人才会对他赞许有加,将他请回家中待以掌声与欢呼,拉撒路就是这样被天使带走的。而富人的灵魂被更可怕的力量带走了,这股力量到此就是为了抓捕他的灵魂,而走向来世的并非只是孤单单的灵魂,因为这不可能。如果我们是从一座城市挪动到另一座城市,我们需要向导,从肉体流溢而出的灵魂走向来世更需要向导。因此,脱离肉体的灵魂时沉时浮,恐惧、战栗,对罪的自省鞭打着我们,尤其是当我们将要离开此世,去到彼世,在令人恐惧的审判席上接受审判。
那时,不管是偷窃、贪婪、胁迫他人的,因不义而与人为敌的,还是做了其他恶事的人,所有的罪都一次性席卷而来,伫立眼前,鞭打着他们的意识。就像囚笼中的人总是心情低落、痛苦万分,而在他们被带到法官面前、坐到被告席上聆听审判之时,这种低落与痛苦就会加倍,他们呆若木鸡,绝不比死人更有活力。同样地,犯罪的灵魂会更加痛苦不安,尤其是当它离开此世去到彼岸之时。
听到这些,你们还是默不作声?而我更欣赏你们的沉默而不是掌声。掌声与赞美会让我更有名气,但是沉默会使你们更明智。那位富人,如果有人如此劝告他而不是听信那些逢迎拍马的人,深陷奢靡,就不会坠入地狱,受尽折磨,懊悔莫及。但是所有人都投其所好,推他入地狱之火。但愿我们能长久审慎思考并谈论地狱,经文说:“于你所做的一切,记住你生命的终点,那样你就不会行恶。”(《西拉书》7:36),经文还说:“你要为你所做的准备好出路,并为这条路做好准备。”(《箴言》24:27)[50] 如果你抢了别人的东西,还给人家,就像撒该所说:“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路加福音》19:3)如果你诽谤过谁,曾与谁为敌,在接受审判的时候务必和好。在这一刻,所有都将被清除,好让你无障碍地看到祭坛。只要我们尚在此处就还会有希望,而当我们到达那里的时候就不能决定我们是否能忏悔,也不能洗掉我们的罪了。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为进入那里而做准备。如果今夜主就召唤我们怎么办?如果明天召唤我们怎么办?未来是晦暗不明的,因此我们要时刻为彼岸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就像拉撒路时刻处于持忍之中,因此,以这样的荣耀被天使带走。
“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路加福音》16:22),就像他的灵魂被囚禁于坟冢一般的肉体,他的肉身也被坟冢围困。他生前将肉体绑缚于醉酒、美食,早就使身体变得无用、形如死尸。我亲爱的听众,请不要忽略了“埋葬了”一词,你们应该知道所有那些镶银的餐桌,床榻,躺椅,毛毯和其他所有家用物品,香膏,香水,美酒,美食,各种食物,调味料,菜肴,阿谀者,保镖,仆人,还有所有其他的奢侈享受都会腐败朽烂,灰飞烟灭。一切都是烟云,一切归于灰烬,一切只剩哀嚎、悲恸,无人可助一臂之力,无人可挽回出走的灵魂。金钱与许多物质财富的力量总在被拷问。
他从左拥右簇的生活走来却赤裸而孤独,富足并没有让他在此世强大,而只是让他孑然一身、无所依靠。侍奉过他的、帮助过他的,没有谁能在他濒临地狱与审判之时拯救他。离开了那些人,他只能独自一人承受不可承受的惩罚。“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我们神的话,比永远立定!”(《以赛亚书》40:8)死亡来了,抹去了一切。死亡俘虏了他,他屈身低头,满是悔意,失声,战栗,就像他曾拥有的奢靡生活只是一场空梦。就这样,财主乞求穷人,他需要拉撒路的施舍,那个曾经忍饥挨饿、被狗舔疮的人。时移而事迁,所有人都明白了谁穷、谁富,拉撒路比所有人都富,而财主比所有人都穷。
就像舞台上戴上面具扮演国王、将军、医生、演说家、智者、士兵的演员,他们其实本不是这些人。同样地,在此世贫穷与富贵也只不过是面具而已。你坐在剧场看戏,并不会去羡慕那些演员也不会相信他们就是国王,你也不会希望变成这样的国王,因为你知道他只不过是一个市井之徒,可能恰巧就是一个编绳的或是一个铜匠。你不会因为面具和戏服就去羡慕他,也不会根据这些去判断他们的生活,而会因他们的卑贱而唾弃他们;同样地,在此世,就像在剧场中,你坐在人群之中看台上那些表演的人,即便你看到很多富人,你也不会认为他们真的富有,他们只不过是戴着富人的面具而已。
就像那位站在舞台上扮演国王和将军的人,很多时候他可能恰巧就是一个乞丐,也可能是市场上卖无花果、葡萄的人;同样地,这个财主很多时候可能比所有人都穷。如果你摘掉他的面具,打开他的意识,走进他的思想,你会发现那里毫无美德,他是最卑鄙可耻之人。就像夜幕降临,曲终人散,演员们卸下妆容,那些“国王”、“将军”都露出了他们的真容;同样地,现在死亡来了,戏散场了,所有人摘掉了贫与富的面具,离开了此世。只能依据德行来评判到底谁贫谁富,谁高尚谁卑鄙。
很多时候在此世富有的人,在彼世却很贫穷,就像这个财主一样。夜幕降临,死亡掌控了他,他从此生的剧场走出,摘下面具,成了那里最穷的人,他是如此穷困以至于一滴水都不能占有,为一滴水而一再哀求,却不能得偿所愿。还有什么比这更穷的?听,他抬眼望见亚伯兰罕,对他说:“我祖亚伯拉罕,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路加福音》16:23—24)你看他有多痛苦?他曾经习惯忽视他的邻人,现在却在呼唤那个已远离他的拉撒路,那个他进进出出却总也视而不见的人,如今离着老远却看得真真切切。
为什么他看见了拉撒路?这个财主以前可能多次说过:“虔诚、美德于我何益?一切财富于我如泉般喷涌,我享受着无尽的奢华与富贵,从来不承受任何不能承受之苦。我为什么要有美德?而穷人拉撒路虽虔诚正直,却受尽苦痛。”这就是现在很多人想说的。为了根除这种邪恶的说教,神向他展示地狱是为恶而设立的,尊容与荣冠是为因虔敬而受苦的人准备的。因为富人不仅是因为这样而看到拉撒路,而是现在要遭受比穷人拉撒路当时遭受的更多的痛苦。穷人曾经蹲坐富人门口,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坐拥财富,这让穷人所受的痛苦加倍;同样地,现在富人身陷地狱,也只能眼巴巴看着拉撒路享福,这也让富人备感煎熬,不只因为地狱之苦本身,而是他在尊享荣耀者身边受苦,这让地狱之苦变得愈发不可承受。
就像神把亚当赶出天堂,让他在天堂对面定居,神给予了他更敏锐的视觉以便让他时刻看清自己受的苦,看清自己失去的财富;同样地,神也将富人放在拉撒路的对面,为的是让他看清他自己将何种财富给舍弃了。神说:“我把穷人拉撒路送到你家门口,是要给你做美德的老师,给你施展仁慈的机会。”你忽视了其中的益处,不愿使用这个对你的得救十分必要的助手,而是将之代以更大的地狱之苦与惩罚。
从中我们可知所有那些我们曾经折辱和对之行不义的人,在末日都会站到我们的对面。虽然拉撒路并没有被富人折辱,但是富人并没有把自己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他。如果他没有将自己财产的一部分分给穷人,他会因不施舍而受到指责。这个抢了他人钱财的人,他被周遭这么多穷人包围,还能有什么借口为自己辩解。那里根本不需要什么证人、控告人、证明、证据,我们做过的所有的事本身就会在我们眼前显现。因此,人们会说出他所做的事,没有分享就是掠夺。
我说的你们可能听着奇怪,但是别觉着奇怪,我这就给你们拿出圣经的证据,不是说只有夺了别人钱财才是掠夺,不将自己财富的一部分分给别人的也是掠夺,也是在贪图和掠夺他人钱财。圣经的证据是哪个呢?神通过先知对犹太人说:“大地献出了它的物产,你们却不交上十分之一的捐献,你们在你们的家中掠夺穷人。”(《马拉基书》3:10)因为他说你们没有按照习俗将地里出产的(十分之一)交上,你们就是在掠夺穷人。神说这些是为了向那些富人表明他们的财富即便是继承自父辈或无论从哪里得来,都是属于穷人的。神又在另一处说:“不要剥夺了穷人的生计。”(《西拉书》4.1)剥削者就是占有他人财富的人。剥削就是占有抢夺属于别人的财富。
以上所说教导我们,如果我们不施舍,就会同剥削者一样受惩罚。因为财富无论我们是从哪里弄到的都是神的。如果我们把钱分给需要的人,就会得到无穷的益处。因此,神允许你拥有的比别人多,并不是为了让你把钱花在嫖娼、醉酒、贪吃、奢侈着装以及其他懒散事物上,而是将钱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就像国王的财政官,如果将国王命令让他分配的钱财用于自己的好逸恶劳,他将受到严惩乃至死刑;同样地,富人不过是那本属穷人财物的管家,他被命令将财物分给与他一起为奴的穷人。如果他花费的比他的需求更多,那他将受到更残酷的惩罚。因为属于他的其实不是他的,而是属于与他一起为奴者(σύνδουλοι)。
让我们节约钱财,就好像我们的钱是别人的,这样财富就可以变成我们(共有的)。如何节约钱财,就好像我们的钱是别人的,只要我们的消费不超出我们的需求而且我们不能只在自己身上花钱,而是应该将钱财平均分配给穷人。即便你很富有,但你的消费多于你的需求,你就会因被委托的财产而遭清算。这种事在大家庭也是存在的。许多人都是把金库委托给他的家奴,被委托者不能滥用委托给他的钱,而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主人一声令下,就会分配财物。你就应该这样做,你得到的比别人多,不是为了把钱都花在自己身上,而是为了成为别人的好管家。
还有一事值得我们深究:为什么他看到拉撒路坐在了亚伯拉罕而不是其他义人的怀里?亚伯拉罕是好客的,因此他就会成为财主不好客的审判者,因而富人看到拉撒路与亚伯拉罕在一起。亚伯拉罕网罗过往行人,将他们邀请到自己家中,而富人却对躺在家门口的人视而不见,他有如此财富和得救的契机,但他却终日置若罔闻,并没有充分利用对穷人的保护。亚伯拉罕不似财主,而其行为恰都与之截然相反。他终日蹲坐家门前,网罗所有过往行人,就像渔夫将网撒入大海,既能捕到鱼,很多时候也能捕获金子、珍珠,正是如此亚伯拉罕既邀请到了人,也邀请到了天使,令人称奇的是他并不知道。对于这件事,保罗甚是惊讶,赞美道:“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希伯来书》13.2)保罗说得多好,“不知不觉”。如果是提前知道他们的身份而如此款待他们,亚伯拉罕就不会行如此的奇迹了。他最值得赞扬,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些过往的行人是谁,认为他们只是人,只是客旅而已,他以如此之大的热忱将他们邀请到家中。
如果你热情款待了那些有名望的人,你并没有做任何值得称奇的事。好客人的美德很多时候会迫使不好客的人展现出热情。最令人称奇的是我们热情款待那些偶遇的、被鄙视的、穷困潦倒之人。因此,基督对那些款待这些人的人说:“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兄弟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25:40)他又说:“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丧失一个。”(《马太福音》18:14)他还说:“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打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马太福音》18:6)到处都有基督为弱小者所说的话。
亚伯拉罕知道这些(基督的教导),就没有像我们现在的人那样盘问过路者到底是谁,从何而来,只是款待了所有过往的客旅。因此所有表示出友好的人,不应该审查他人的人生,而只应该救济贫苦,满足需求。穷人只有一种恳求,即贫穷与身陷需求。除此之外不要从穷人那里苛求更多,即便他是最邪恶的人,只要他缺少必要的食物,就让我们同情他们的饥馑。这就是基督的诫命,他说:“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福音》5:45)怜悯他者的人是所有有需要者的避风港。避风港接受的是所有触礁遇险的过往行人,解除他们的困难。不管是坏人还是好人,或者是其他什么遇险的人,他都会将之收入怀抱。
当你看到世上有人遭遇饥饿的劫难,不要审判,不要责难,而是要解决困难。你为什么要给自己制造麻烦?神已经饶恕了你所有的好奇与好管闲事。如果神命令先纠察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我们的成长过程,我们每一个人所做过的事,然后才给我们施舍,那么我们将会有多少抱怨和不满。而现在我们被解除了这一困难,那么我们何苦庸人自扰?法官是一回事,怜悯他者的人是另一回事。仁慈就是我们要给那些配不上帮助的人帮助,保罗就是这么赞美仁慈的:“我们行善,不可丧志,不可灰心。”(《加拉太书》6:9—10)
如果我们过分好奇并审查不值得的人,那我们也会很难遇到值得的人。如果我们为不值得的人提供帮助,我们就会遇到那值得的人以及那些与之等价的人。就像亚伯拉罕所做的,他对于过路人没有太多好奇也没有过多审查,所以他才能款待天使。让我们在这方面与亚伯拉罕的孙子约伯竞争吧,约伯完全地继承了先祖的慷慨,因而他说:“我的家门对所有旅客都是敞开的。”(《约伯记》31:32)门并不是对一个人敞开,对另外的人就是关闭的,而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敞开的。
这就是我请求大家要做的,除非必须,不要责难。穷人的价值就是他的需求而已。如果有人带着需求来找你,不要过多责难,我们不能以这种方式提供帮助,而要以仁慈的方式提供帮助。我们怜悯穷人不是因为穷人的美德,而是他的不幸,为的是我们能够得到主更多的怜悯,我们自己作为微不足道者能够获得神的怜悯。如果我们苛求与我们同为奴者的价值,那么神也将会对我们做相同的事。如果我们要求审查与我们同为奴者,我们自己就会失去来自主的仁慈。他说:“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马太福音》7:2)
让我们再次回到我们的话题,财主看到拉撒路在亚伯拉罕的怀里就说:“我祖亚伯拉罕,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路加福音》16:27)为什么他不跟拉撒路说?以我所见,他是羞愧难当,他认为拉撒路会因为他做过的事而睚眦必报。我曾坐享财富,没有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却忽视了这个深陷苦难的拉撒路,没有给他施舍过一粒面包屑,这个被如此忽视的人肯定不会愿意给我施以任何仁慈。我们这样假设并不是要责备拉撒路,他不会这样做,绝不会! 而是财主是这么想的,所以他没有请求拉撒路,而是请求了亚伯拉罕,他想着亚伯拉罕并不知道发生过什么。他请求那双手,那双任由狗去舔舐的手。
亚伯拉罕是怎么说的:“儿啊,你应回想你生前享的福。”(《路加福音》16:24)瞧瞧,这就是义人的智慧与温情。他并没有说:“你个冷酷无情的恶徒,你如此对待这个人,这时候还指望仁慈、怜悯和饶恕吗?你不脸红?不羞愧吗?”而是说:“儿啊,你已享过福了。”(《路加福音》16:25)对他的惩罚已足够,我们不要再加重他的苦难,你万不可认为亚伯拉罕是因为记仇所以不让拉撒路离开,他称财主是“儿啊”,这一个称呼就足以为他辩护。
他说“你已享过福”,为什么他不说“得到”而是“享受”,我认为这里为我们敞开了一个意义的海洋。因此,我们要极其准确地守护所有经文的意义,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说过的,都要极其准确地守护。通过已说过的你们要将自己调整得更好以听取未来的教导,如果你们做不到所有的,那么我请你们永远铭记:如果不从自己的口袋里把钱给穷人就是对穷人的掠夺与剥削,钱不是我们的,而是我们占有他们的。
如果我们这样想,我们就会把我们的钱献出来,我们在此世照拂基督,就为后世积累了许多财富,我们就能拥有来世的财富。以我主基督的恩典、仁慈并父与圣灵的荣耀、尊荣与权力,直到永永远远,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