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行动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专家故事1:人力资源vs设计思维

蔡咏,博世中国学习与领导力发展总监,中国企业人才发展智库CU50成员。

蔡咏先生具有超过15年的人力资源领域工作经验,在领导力发展、学习发展、招聘、人力资源模式转型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2017年以来,他和他的团队多次获得学习发展行业大奖,包括中国人才发展精英奖标杆企业、中国企业大学50强、中国学习与发展价值大奖最佳创新奖等。

1 设计思维在博世

博世在全球多个国家都设有分公司,进入中国也已超过百年。对博世来说,在中国遇到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颠覆自己,成功进行数字化转型,成为一家物联网公司,避免被颠覆。例如,像柯达、诺基亚这样的企业,它们有很多增量创新,即每一代产品都有一点点创新。但在变革来临时,这样的创新无法拯救企业。这也是现在很多企业追求变革、追求颠覆式创新的原因。

想达到颠覆式创新,或者说彻底的变革,必须做到以下3点:首先是技术,其次是商业,最后是用户。设计思维是最强调用户的,因为即使你拥有最尖端的技术和最巧妙的盈利模式,如果没有人使用你的产品,那么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几年前博世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要

想实现颠覆式创新,必须深入了解用户。

在整个博世内部,设计思维是自上而下推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比如,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博世在工作环境上进行了很多大胆的突破,设计了专门的创新空间IWC(Inspiring Working Conditions)。IWC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划分一块区域当作创新空间,它是整个敏捷转型中的一个部分。为了鼓励大家进行合作,其中一个例子是设计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功能区——酷空间(Coco Space)。你一进去就会看到一个很大的阶梯,这是一块开放的区域,如果有同事在里面开会,对会议内容感兴趣的人也可以进行旁听。当然,IWC里还有大量的海报、供小组讨论的房间和移动的白板,大家在这里进行头脑风暴,鼓励各种各样的创意和想法。

2 当人力资源遇上设计思维

蔡咏先生所在的博世中国人力资源专家中心(HR COE)在组织内部的价值定位是,发挥人力资源领域的瞭望、研发、治理和赋能功能,覆盖人的选育用留全流程,让设计思维贯穿于人力资源的各个模块。

首先,比较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升员工的体验满意度。博世通过梳理员工在入职旅程、发展旅程和学习旅程3个旅程中有哪些关键时刻,系统跟踪员工的体验满意度,进而发现可创新的方向。比如,大量员工感到不知道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也不知道该提升什么关键能力,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引入经理辅导。后来博世在制定学习发展政策时,就修改了很多表述方法,由此引导、影响经理与员工的关系,把原来一些冷冰冰的词语替换成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

2019年年底,博世有了一套员工体验(EX)数字化解决方案,定期向员工发送问卷、收集数据,并及时给予反馈,这样就可以在后台的智能表盘一目了然地看到员工在各个关键时刻的体验情况。有了数字化技术的助力,就更有利于发现趋势和可能的创新方向。此外,博世也在业内积极寻求共创EX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机会。

其次是产品研发端。博世强化了设计思维在整个产品研发流程中的应用,要求人力资源部门用产品经理的方式,以设计思维为导向去设计产品。因此,团队一起制定了一个框架,将研发流程分成5个阶段:规划用户体验活动,理解使用场景,提炼洞察力,创意与实现,测试与反馈。

设计思维的工具不少,但对人力资源部门来说,有些是不必要的。于是,团队就做了一些简化,使工具更好用一点。相比于以往一拍脑袋就把产品做出来的方式,运用设计思维进行产品设计可以使设计产品的流程更加清晰,这个产品到底能解决员工或用户的哪一个痛点非常明确。这样,设计团队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探索,找准痛点,提升爽点,之后再继续推进流程。

3 设计思维与敏捷开发

前些年,博世全球人力资源团队在德国成立了一个人力资源创新实验室(HR Lab),该创新实验室一直在用设计思维加上敏捷的方法快速迭代,进而开发了很多产品,用来满足非常多元的业务需求。

在最近一次修改内部政策的实践中,蔡咏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在早期阶段就将用户加入共创,然后快速将创意做成一个简单的可测试版本,并不断调整。以开发博世的移动学习平台为例,主要有3种类型的可测试版本:第一种是工作坊的快速产出,主要是基于故事版的一些创意和故事进行路演,有时也邀请用户进到工作坊进行快速的验证、调整;第二种是做一些比较数字化的版本,比如用PPT画出来,呈现一些界面和功能,这会比第一种多花些时间,但成本也很低;第三种会更结实一点,不管是PC端还是移动端,都会有少量的数据进行测试,得到反馈后再进行修改。这个阶段过后,就进入一个可以推出的阶段。蔡咏认为,这种方法在制定政策时非常有效,未来用设计思维去制定政策在企业的应用前景也许会很广阔。

蔡咏还提到,对他个人而言,并不存在最终产品的概念,因为企业会不断地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可以走向市场的产品,该打破的时候也得打破。有一个案例是博世电动工具事业部获得“红点奖”的电动起子——Bosch Go,在做这个产品时,1个月内迭代了大约20个版本,几乎是一天一个,不断收集意见、测试、修改,最终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