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 别
教授:“你认为古典文学作品与当代文学作品之间有什么区别?”
学生:“在古典小说里,男主人公亲吻他的女友一般不会早于第九十九页;而在当代文学作品当中,您在第一页倒数第一行就会看到,他已有了私生子……”
@ 诗人死而复生
美国一所大学的一位教授让一年级学生试写一首诗,结果大多数诗都写得很糟糕,只有一首十分动人。教授在课堂上将这首诗朗诵一遍,然后请作者站起来。一位青年学生得意地站起来,说:“作者就是我。”
“幸会幸会,朗福罗先生(美国诗人名)。不过,报刊上早已讣告阁下逝世,请问你是何时复生的?”教授佯作不解地问。
@ 关于弥尔顿
教授:“你们谁能告诉我一两件关于英国17世纪著名思想家约翰•弥尔顿的事情吗?”
学生:“弥尔顿在他结婚时,写了一本《失去的天堂》;当他夫人死后,他又写了一本《回到了天堂》。”
@ 先教你闭嘴
有一个年轻人,向苏格拉底请教演讲术。他为了表现自己,滔滔不绝地先讲了许多话。
苏格拉底表示,可以考虑收他为学生,但要求他缴纳双倍的学费。
那年轻人很惊诧:“为什么要加倍呢?”
苏格拉底说:“我除了要教你怎么演讲外,还要再给你上一门课:怎么闭嘴。”
@ 不知道拿破仑病了
杰克上了大学历史系,可成绩一塌糊涂。教授让他办理退学。杰克的父亲很着急,忙找教授为儿子说情。
“他是个好孩子,教授,再给他一个机会吧。”
教授连连摇头,说:“不行,上个月我问拿破仑是什么时候死的,他居然不知道,这怎么行呢?”
杰克的父亲申辩道:“这完全不能怪杰克,我们家里没有订任何报纸,所以谁也不知道拿破仑病了。”
@ 现身说法
朱利安•L•柯立芝是哈佛大学资深的数学教授。他上课时,有摆弄怀表的习惯。
有一次,他在为学生讲解一道习题的同时,又习惯性地摆弄起他的怀表来,可这次情况很糟,那表链不知何故竟一下子断了,怀表“叮哨”一声落到地上。
柯立芝先是一呆,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他用浓重的波士顿口音对全体学生说道:
“请各位注意,这是重物直线坠落的一个实例。”
@ 碳原子跑哪儿去了
化学教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详细地讲解了一个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他说:“请注意,同学们。在这个反应开始的时候一共有25个碳原子,可现在呢?只有24个了……”他停顿了片刻,等待着学生们的反应,可是课堂上一片寂静。教授接着问:
“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以至于失去了这个原子呢?”仍然是一片寂静。
教授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再一次提示说:“谁能来说一下,它究竟上哪儿去了?”
课堂上更是静得出奇,没有一个学生想回答,教授只好指着前排一个学生说:“你说呢?”
过了好一会儿,这个学生喃喃地说:“从上课开始,没有人离开教室啊!”
@ 奇妙的化合物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化学教授问他的学生:“世界上最奇妙的化合物是什么?”
一个学生大声回答:“金发碧眼女郎!”
@ 观察力
教授带学生上实验课。他指着一个装满尿液的烧杯说:“要想当一个好的生物学家,既要有勇敢精神,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现在,请你们学我的样子试一试。”说着,教授把指头伸进尿液,然后含到口中品尝。同学们见状,都争先恐后地尝了起来。结果,有的皱眉头,有的吐了起来。这时,教授笑着说:“你们是勇敢有余,却观察不足。你们怎么没有注意到,我伸进去的是中指,而放到嘴里的却是食指呢?”
@ 医学生的答卷
在某医科学校,老师给学生出了一个题目:“举五个理由证明人奶较牛奶更为适宜于婴儿。”有位学生在苦思冥想之后回答道:
“一、它永远新鲜;二、它永远清洁;三、猫犬不能偷吃;四、当去看电影或郊游时,便于携带;五、它是由一个非人工所能制造的玲珑的小容器里生产出来的。”——学生及格了。
另一位学生在仔细思索后接着说:“人奶何止这五条优点,至少还能举出五条:一、含有多种免疫物质,婴儿吃了能预防麻疹、白喉等传染病;二、有独特的抗体,能防止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三、营养丰富,成分适当,易于消化和吸收;四、温度适应,经济方便;五、孩子偎依在妈妈怀中,增进了母子之情。”老师十分满意。
@ 学牙科
医科学生:“爸爸,我想专门学心脏外科。”
老于世故的父亲:“人有多少心脏?”
“只有一个。”
“有多少颗牙齿?”
“32颗。”
“那你还是学牙科吧。”
@ 如法炮制
在医学院的一次实验考试中,学生们必须通过显微镜细看虱子、跳蚤和臭虫的腿部,辨认出这些寄生虫的标本。有一位学生一样也没认出来。在他离开实验室时,教授在后面喊道:“你还没告诉我你的名字呢。”那位学生回头,打开门,伸出他的腿。“那好吧,老师,”他反问道,“你说我是谁?”
@ 不同裁判
两名法学院的大学生在争论一个重要问题:学习法典的时候可不可以抽烟。他们各执己见,相持不下,最后去找拉比裁判。
“拉比,”一个学生先问:“在学习法典时能吸烟吗?”
拉比生气地说道:“不行!”
另一学生走近拉比,说道:“他问得不对。是这样,拉比,当人们在抽烟的时候,可以学习法典吗?”
“当然行!”拉比高兴地裁决道。
@ 欺骗新解
老师:“你能不能举例解释一下,什么叫欺骗?”
学生:“老师,如果您不让我通过考试就是欺骗。”
老师:“为什么?”
学生:“根据法典,进行欺骗的人就是利用他人的无知,使其受到损害。”
@ 诈骗罪
《刑法》考试时,教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
“什么叫诈骗罪?”
“如果您不叫我考试及格,则犯了诈骗罪。”
教授非常诧异:“怎么解释?”
“根据《刑法》,凡利用他人的无知而使其蒙受损失的人则犯诈骗罪。”
@ 上层建筑
“学哲学”时,一个年轻人间另一个年轻人:“上层建筑是什么?”那个年轻人回答不上来。正在这时,单位领导推门进来,被问的这个年轻人就向领导请教:“上层建筑是什么?”领导说:“两层以上的建筑就叫上层建筑,平房不能算。”
@ 生死辩证法
学生:先生,你知道人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吗?
先生:天堂里满了,人就死;地狱里满了,人就生。
@ 逻 辑
教授对一位考生说:“请你告诉我什么叫逻辑?”
考生回答道:“逻辑就是:教授先生不可能不知道什么是逻辑。”
@ 鸡
有个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哲学。放假回村,父亲杀了一只鸡给他改善伙食。吃饭中间,父亲问他:“你在学校学什么?”他说:“学哲学。”父亲又问:“学哲学有什么用?”他说:“哲学用处可大啦!比如拿咱们桌上这只鸡来说吧,在普通人看来只是一只鸡,一只具体的鸡。而在我们学过哲学的人看来,却是两只鸡,除了一只具体的鸡之外,还有一只抽象的鸡。”父亲说:“噢,哲学的用处这么大啊!今儿,我吃这只具体的鸡,你就吃那只抽象的鸡好啦!”
@ 铺垫太多
我儿子是一所大学的心理学专业二年级学生。新学年开始后,他打电话回家。
“妈,”他激动地说,“我已经发现毕业后如何生存的答案!考试分数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所学东西的质量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获得这些可贵的经验,我是多么地幸运!”
“你到底想说些什么?”我忍不住问他。
“我数学考试不及格。”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