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命运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这位科学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段对话是耐人寻味的。从幼儿园学到的基础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诚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三岁决定一生。”
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父母的就要从小对孩子建立一种好习惯,通过教育,通过陶冶,直至根深蒂固、终生不忘。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我们可以用事实来证实习惯是怎样决定命运的。
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进行调研时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杰出青年,良好习惯与健康人格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148名杰出青年身上,集中体现出这样6种人格特点:
(1)自主自立精神;
(2)坚强的意志力;
(3)非凡的合作精神;
(4)鲜明的是非观念和正确的行为;
(5)选择良友;
(6)以“诚实、进取、善良、自信、勤劳”作为做人的基本原则。
举例说明,他们在童年时,如果未完成作业而面对游戏的诱惑,60.13%的人“坚持认真完成作业”;66.8%的人非常喜欢“独立做事情”;79.73%的人对班上不公平的事情“经常感到气愤”;而54.05%的人“经常制止他人欺负同学的行为”。
分析家通常认为,成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种天才的光辉在某些人身上会愈发亮丽,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则会逐渐黯淡。为什么呢?现在我们认为,最终能成功的人身上具有特殊的品质中,即良好习惯与健康人格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而智商并非主要因素。
几乎在对148名杰出青年的调研同时,该中心还有一篇极有震撼力的调研报告,即《悲剧从少年开始——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调查》。报告中这样写道:调查表明,115名死刑犯从善到恶,从人到鬼决不是偶然的。他们较差的自身素质和日积月累的诸多恶习是他们走上绝路的潜在因素;是罪恶之苗,是悲剧之根。他们违法犯罪均源起于少年时期,他们中的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基本都有劣迹,从小就有不良行为习惯。柏拉图曾告诫一个游荡的青年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诗人德莱敦也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因此只要这些劣迹少年身上的潜在因素得不到改变,他们迟早都有走上犯罪道路的危险。
好习惯坏习惯都是从童年开始的,不同的童年造成了杰出青年与死刑犯青年之分,更造就了健康青年与病态青年之分。而这“不同”的基本点之一就是行为习惯的不同。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俏皮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剩下来的就是‘教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