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战攻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孙膑见齐威王

【原文】孙子见威王,曰:“夫兵者,非士恒势也。此先王之傅道也。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然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事备而后动。故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夫守而无委,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尧有天下之时,黜王命而弗行者七,夷有二,中国四,……素佚而致利也。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昔者,神农战斧遂;黄帝战溺禄;尧伐共工;舜伐刷口口而并三苗,……管;汤放桀;武王伐纣;商奄反,故周公伐之。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

(《孙膑兵法》)

【译文大意】孙膑晋见齐威王,对威王说:“军事上不能倚赖某种固定不变的形势。这是先代帝王传布下来的道理。打了胜仗,就能保存处于危亡中的国家,延续将被毁灭的世系。打了败仗,就会丧失领土而危害国家。因此,对战争问题不能不认真研究。轻率好战的人会导致亡国,一味贪求胜利的人会受挫被辱。战争不是可以轻率进行的,胜利不是可以随意贪求的。要先做好准备,而后才能采取行动。城小而防守坚固,是因为有充足的物资储备;兵少而战斗力很强,是因为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防守而无物资储备,进行战争而非正义,天下谁也无法使其防守坚固,战斗力强大。唐尧开始治理天下的时候,拒不执行其命令的有七个部落。东方地区有二个,中原地区有四个,……不能无所作为而获得胜利。只有用武力战胜敌人,才能使自己强大巩固起来,实现国家的统一。古时候神农战胜补遂;黄帝战胜蚩尤于涿鹿;唐尧讨伐共工;虞舜讨伐庹囗囗而驱逐三苗,……;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王;商奄叛乱,周公率兵去镇压。所以说,那些功德不如五帝,才能不如三王,智略不如周公的人,却说什么我要以积累仁义、推崇礼乐、不用武力的办法来禁止战争。这种办法尧舜不是不想用,而是根本办不到,所以才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

【阐释】从文章的语言上看,本文是孙膑自记传与弟子的。它是孙膑晋见齐威王时,所陈述的对战争的一些看法,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孙膑的战争观点。文章的开始明确地指出: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故兵者不可不察。”这里孙膑不是简单地重复孙武的话,而是针对当时齐国的现实,向威王重申这一战争观点,以引起他的重视。齐威王即位时,齐国正处于低谷,出现“诸侯爿:伐”的局面,孙膑就是根据这一局面,向威王提出“战胜而强立”的观点,这是孙膑战争观中的一个灵魂,也是他对《孙子兵法》战争观的继承和发展。

同时,孙膑向威王指明了“战胜而强立”的条件,这就是“事备而后动”。孙膑告诫齐威王:“乐兵者亡”,“利胜者辱”。虽然说“战胜而强立”,但战争绝不是随便可以打的,不能随心所欲,穷兵黩武。当年智伯无缘无故用武力威胁赵、魏、韩三家,引来的灭顶之灾,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另外孙膑强凋“事备而后动”,只有做好准备,才能“战胜”。这里孙膑提出两项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其一“有委”,这是指要有充足的物资储备,只有具备强大巩固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进行。其二,“有义”,这是指要有正义的理由,只有正义的战争才会取得民众和士兵的支持,而只有得到民众的支持,才有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孙膑在这里强调了战争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他把经济看成是进行战争的根本条件,而把政治看成是战斗力的首要因素,他认为这两者是“战胜而强立”的基本条件。

最后孙膑列举了七个古代战争的事例,向威王阐明“战胜而强立”的目的。只有“战胜而强立”,才能消除分裂,平息叛乱,最终目的是达到天下统一。从这里可以看出孙膑不是一个好战分子,他并不是无条件地赞成…切战争,而是赞成统一的、进步的、正义的战争。

此文是《孙膑兵法》中极为重要的一篇,“战胜而强立”这一观点,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对后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