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由全盛到衰落的一个历史阶段。它以农耕和畜牧的出现为划时代的标志,表明已由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磨制石器、制陶和纺织的出现,也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因而,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古代经济、文化向前发展的新起点。中国新石器文化至少要在距今10000年前,实际开始年代还当更早;一般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
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
①旱地农业: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
②水田农业: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
③狩猎采集: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NMG及XJ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2/3。这个区域除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有农业,细石器特别发达而很少磨制石器,陶器也不甚发达。
如果以时间分期,上述除第③区因考古工作不够深入难以分期外,前两区大致可分为4期:
早期约公元前10000年--前7000年,以华南的洞穴遗址和贝丘遗址为主,有少量磨制石器和陶器,农业已有萌芽,个别地点已会养猪。
中期约公元前7000--前5000年,华北的磁山文化等已有较发达的旱地农业,种植粟、黍,养猪,并有较发达的磨制石器和陶器;华中的彭头山文化等已栽植水稻,养猪和水牛等,磨制石器尚不多见,陶器则比较发达。
晚期约公元前5000年--前3500年,华北主要是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农业进一步发展,有较大的聚落,如半坡和姜寨等,流行多人二次合葬,发达的彩陶是一大特色。华中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大溪文化等。河姆渡文化有极为丰富的稻谷遗存和骨耜等水田耕作农具,大溪文化中房屋建筑往往用稻壳掺泥抹墙,陶器胎壁内也掺有大量稻壳,表明稻作农业已有很大的发展。
最后一期是铜石并用时代,约前3500--前2000年。华北主要是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华中主要是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这时已普遍出现小件铜器,有了中心聚落和最早的城址,如山东章丘城子崖城址,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湖北天门石家河和湖南澧县城头山的城址等。房屋建筑中出现分间式大型建筑,开始用白灰和土坯抹地、筑墙。陶器普遍采用轮制,出现大量的精美玉器,石器中钺、镞等武器明显增加。墓葬出现两极分化,大墓往往有棺有椁,有丰富、精美的随葬品;小墓则既无葬具,多数也没有任何随葬物品。良渚文化中甚至出现大规模的人工堆筑的贵族坟山。这种物质财富的增加和贫富与社会地位的两极分化,预示着文明社会行将来临。
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特征是早期陶器、彩陶、玉器、卜骨和石器等。
按照中国各地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测定的年代分为:
公元前8120年--前4900年大地湾文化:大地湾遗址位于TS市秦安县东北五营张邵店村。大地湾文化是华夏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明,是仰韶文化的来源之一。大地湾史前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遗址,比广为人们所知的河南渑池仰韶村和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都要早。2006年发掘工作的最新发掘研究成果显示,大地湾遗址的人类活动历史由距今8000年推前至距今6万年。
公元前7500年--前6100年彭头山文化:彭头山遗址,位于HUN省澧县大坪乡平原中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发现较早的一个原始聚落。彭头山遗址,主要文化堆积为彭头山文化时期遗存,是长江中游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彭头山遗址的文化面貌与以往所发掘过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
公元前7000年--前5000年裴李岗文化:裴李岗文化,是指分布于黄河中游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中原地区发现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因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裴李岗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也就是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中山寨遗址、长葛石固遗址等。在8000年前,汉族的先民们已开始在中原地区定居,从事以原始农业、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业为主的氏族经济生产活动。裴李岗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以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业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
公元前6500年--前5500年后李文化:后李文化遗址位于SD省ZB市临淄区齐陵街道后李官村,地处沂泰山系北侧山前冲积扇和鲁北平原。已发现的8处后李文化遗址,均分布于泰沂山系北麓的前平原地带,遗址主要有房址、灰坑和灰沟等,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位于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坐落在后李文化遗址上,是当代中国首家最系统、最完整、以车马遗址与文物陈列融为一体的古车博物馆。后李文化遗址是山东地区迄今为止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和人类遗存,其年代延续之长,内涵之丰富,实为罕见,勘称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源头。
公元前6200年--前5400年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是分布于是NMG及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NMG自治区原AHQ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经济形态除农耕外兼狩猎、采集。兴隆洼遗址是NMG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140平方米。出土陶器均为夹砂陶,深筒直腹罐和钵为其典型器物,并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出土。
公元前6000年--前5500年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HD市武安磁山村,北靠红山,南临洺河,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磁山文化是分布于中国华北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也就是华夏族的源头之一。磁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陶盂及陶支架、石磨盘及磨棒。磁山文化的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用泥条盘筑法和捏塑法成型,绝大部分属于夹砂红褐陶,少部分为泥质红陶,以素面为主,烧成温度在700--930℃左右。磁山被誉为是世界上粮食粟、家鸡和中原核桃最早发现地。粟、家鸡和核桃三大发现。磁山文化改写了世界粟作农业、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考古认为,磁山文化是粟文化的代表之一。磁山文化代表了北方旱作农业中的谷子文化,在研究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时,两者缺一不可。将中华文明上溯到8000年前,早于仰韶文化1000年。是HD十大文化脉系之首,是东方文明发祥地之一。
公元前5500年--前4800年新乐文化:新乐文化是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辽宁沈阳北郊区新乐遗址的下层遗存而得名,又称新乐下层文化。新乐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其布局与半坡文化相似。新乐文化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是经常性的生产活动。石制工具有打制的,也有磨制的,器形有斧、铲、凿、镞、磨盘、磨棒等;还有细石器。发现平面为圆角长方形的半地穴房址。新乐文化出土的煤精制的圆泡形饰、坠饰和珠等,是中国最早的煤精工艺制品。陶器多夹砂红褐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并常饰有压印的“之”字形纹和弦纹等,种类有直口筒形深腹罐、鼓腹罐和斜口簸箕形器等。
公元前5400年--前4500年赵宝沟文化:赵宝沟文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发现于NMGCF市AHQ高家窝铺乡的赵宝沟村而得名。赵宝沟文化时期诸多半地穴房址,小山遗址首次出现猪首、鹿首和神鸟组合的“灵物图像”,几何形刻划纹,灵神物纹,钵、罐、尊等,在意识形态和绘画艺术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赵宝沟文化是继兴隆洼文化之后,在西辽河流域取得支配地位,并对红山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又一支重要远古文化。赵宝沟文化主要经济形式为原始农业,狩猎经济占有一定比重。这一时期先民已存在等级高低之分,社会分工已趋明显,表现出发达的原始宗教信仰和浓重的生殖崇拜。
公元前 5400年--前 4400年北辛文化:北辛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于最早发现于江苏淮安青莲岗,考古界曾定名为青莲岗文化,后因该文化以滕州市官桥镇北辛遗址最为典型,遂重新定名为北辛文化。主要遗址有山东滕州北辛、兖州王因、泰安大汶口、江苏邳州大墩子、LYG市二涧村和淮安青莲岗等。其后发展为大汶口文化。
公元前5000年--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距今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
中国上古时代传说中的“有巢氏”部落其实就是居住在宁绍平原的古越族--河姆渡人的一支。有巢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构木为巢”的巢居发明者,而这正是对宁绍平原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的映射与形容。有巢氏,尊号“巢皇”、“大巢氏”,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相传为燧人氏之母、伏羲氏与女娲氏的祖母。曾率领其部落人民以宁绍平原为起点两度迁徙;先后到达今浙江杭嘉湖平原与今AH巢湖流域,并在良渚古城登基成为了良渚古国的最后一代君主;后期又在今山东琅琊古城(位于今SD省QD市黄岛区)建立了陪都。而后又在今巢湖一带建立了古巢国,定都凌家滩古城(今AH凌家滩遗址)。河姆渡文化因有巢氏先民的迁徙而加速与外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与浙江良渚文化、AH凌家滩文化广泛交融,共同构成了有巢氏先民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
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ZJ省JX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确立,表明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源远流长、自成系统,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GS省到HEN省之间。因首次在HEN省SMX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仰韶文化是中原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河南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众多,分布地域遍及河南全省,尤以SMX、洛阳、郑州等地最为集中。
仰韶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距今八九千年的贾湖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等地。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尤其是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
公元前5000年--3000年前龙虬文化:龙虬文化弥补了江淮东部原始文化和古学文化的空白,以JS省高邮市龙虬庄遗址命名。龙虬文化誉为“江淮文明之花”,是属于高邮文化和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一部分,龙虬文化内涵被认为是江淮地区东部同时期文化的典型。属于龙虬文化的遗址有:龙虬庄遗址、唐王墩遗址、周邶墩遗址、高邮商周古文化遗址。龙虬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系列完整。
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NMG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NMG赤峰红山后BLYQ那斯台出土文物有之字纹筒形罐、彩陶、女神像,大型柳叶状石耜,玉龙等,积石墓。
公元前4400年--前3300年大溪文化:大溪文化是分布于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因CQ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的重要遗迹。大溪文化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
公元前4100年--前2600年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SD省TA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的地区,为山东龙山文化的源头。大汶口文化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分为早、中、晚3期。
大汶口文化盛行枕骨人工变形以及拔牙。多见夹砂或泥质的红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出现了硬质白陶。纹饰常见镂孔、划纹、附加堆纹、篮纹,还有彩陶和朱绘陶。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石器磨制精美。中期以后更出现了制作精良的玉器。在发掘的遗址中,AH蒙城尉迟寺遗址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聚落遗址,由成排分布的红烧土排房建筑构成。这些排房多则六间一排,少则两间相连,布局严谨,显示了较高的建筑技术。中晚期以后,大汶口人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标志着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富河文化:富河文化是赤峰北部乌尔吉沐沦河流域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属于森林草原经济形态,早期卜骨的发现,大量动物骨骼的伴出,为蒙古草原地区提供新的文化类型。新石器时代首先发掘地位于BLZQ富河沟门。现已发掘出的遗址有:富河沟门、金龟山和南杨家营子三处。发现早期卜骨、及伴随而来的大量动物骨骼。房址地穴以方形为主,中央置方形灶炕。陶器种类单纯,特征鲜明,其中之字纹筒形罐是其代表性器物。生产工具有打制石器和大量的细石器,锄形石器和骨柄石刃刀是其典型器物。富河文化主要分布在西拉沐沦河以北地区,是赤峰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中年代略晚于兴隆洼文化、与赵宝沟文化在某方面有着一定相通之处的另一种考古文化类型。
公元前3400年--前2250年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和玉钺等诸多器型,并且陶器也相当细致。不少学者认为良渚文化算得上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文化的源头。良渚文化遗址中心位于ZJ省HZ市余杭区西北部瓶窑镇,核心部位于良渚古城,“反山、莫角山、汇观山,11条水坝”均在瓶窑境内。良渚遗址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实证中华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史。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元前3300年--前2600年屈家岭文化:分布于中国HUB省、湖南、江西北部,以及HEN省南部,因发现于HUB省京山市屈家岭而得名。屈家岭文化,是指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与彩陶纺轮和陶塑的红陶小动物,为全国原始文化中所仅有,罕见于其他原始文化。屈家岭文化即是楚文化发展的基础,是荆楚文明高度发展之源。
屈家岭文化遗址,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发现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还是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首次发现地,是中国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农耕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家岭遗址的发现,表明这里是长江中游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说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摇篮,对于研究中国原始人类聚落的起源与发展,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元前3100年--前2700年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发现于GS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和凉州的谷水流域一带。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曾经称甘肃仰韶文化。考古认为人口压力、农业经济与狩猎、采集经济的结合是马家窑文化从仰韶文化中分化出去的主要原因。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
马家窑文化是齐家文化的源头之一。马家窑文化形成后,最先由渭河上游向洮河、大夏河和湟水流域传播。第二阶段由渭河上游向东翻越陇山进入关中平原,向南翻越西秦岭山地,经西汉水上游进入白龙江下游。第三阶段由白龙江下游经阴平道、扶文松州道南下岷江上游,由泾河上游翻越六盘山西进黄河支流清水河流域。第四阶段由湟水支流大通河下游、黄河支流庄浪河谷、乌鞘岭至河西走廊东部,由洮河下游先后进入洮河上游和白龙江上游。第五阶段在河西走廊和白龙江流域内继续扩展。
公元前2800年--前2000年宝墩文化:遗址在在青白江破土而出。遗址范围分布于川西平原上。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是蜀文化的源头。宝墩文化可能是由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的。宝墩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陶器制作工艺有所创新,同时还可能接受了来自其它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宝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宝墩遗址既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龙山文化首次发现于SD省JN市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时期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代之前或与夏初略有交错。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考古学家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
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石家河文化:石家河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古老文化,承袭屈家岭文化演变而来,因发现于HUB省天门市石家河遗址而得名。此地有一个规模很大的遗址群,由邓家湾、土城、肖家屋脊等数十处遗址组成。石家河文化已经发现有青铜铜块、玉器、祭祀遗迹、类似于文字的刻划符号和城址,表明它已经进入文明时代。陶器大部分为黑色,不过也有不少红色的陶杯和陶塑,是该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中邓家湾遗址发现了铜块和炼铜原料孔雀石,标志着冶铜业的出现。琢玉工艺崛起,特色鲜明,玉器有人面雕像、兽面雕像、玉蝉、玉鸟、玦、璜形器等,都属于小型玉器。邓家湾遗址的个别地段,集中出土了大批小型陶塑,有的一座坑中竟达数千件之多。所塑有鸟、鸡、猪、狗、羊、虎、象、猴、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这些陶塑可能供原始巫术、祭祀活动之用,邓家湾似为专门产地,通过交换输往各地。
总之,考古学资料表明,中国新石器时代经历了氏族社会的繁荣和瓦解阶段。至于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具体转变过程,以及这种过渡在地域间有无不平衡现象等,都有待于今后继续探索。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气质被赋予了龙的文化,使之成为中国古文化、古文明的表征。有着不可泯灭的民族凝聚力。在中国的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龙一直为各个阶层所敬奉。龙作为了中华多元文化、多民族传统的象征物,在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大一统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