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力训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儿童的天性便是自由爱玩,可随着父母“起跑线意识”的加深,儿童能够嬉戏打闹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不仅是中国孩子的问题,也是世界范围内孩子的共同问题。

可是减少儿童的游戏时间,不但不能将孩子的心拴在学校里,反而还会激发儿童的“报复”心理,加倍沉迷于电子产品与虚拟游戏。

相反,在童年拥有足够游戏时间的孩子,长大后在智商、情商、性格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明显较其他孩子更优秀。因为游戏能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意识与勇气,能帮助孩子战胜童年社交焦虑,也能成为父母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

游戏之于儿童,就像海洋之于鱼儿。

为什么有些孩子一见到陌生人就会紧张害怕?为什么有些孩子争强好胜,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为什么孩子总是拒绝新事物,很难融入新环境?这些看似复杂的问题背后,其实都有一个简单的归因——孩子的游戏力缺失了。

处于孩童期的儿童,其心智发育尚不完全,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灌输道理,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而孩子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都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儿童提早接触到了手机、电脑等网络载体,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安静”一会儿,将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物品交给孩子,然后去忙自己的事情。

可网络对儿童的危害不言而喻,孩子需要游戏,但需要的并非是网络游戏,而是亲子间、同龄人间的互动游戏。

对于儿童来说,游戏的能力甚至比学习力更重要。因为儿童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即便勒令孩子背诵唐诗宋词,他们也未必能理解其中含义,不过是照本宣科应付了事,但游戏却可以开发大脑,开发儿童潜能,培养儿童的各项能力。

绝大部分游戏都需要孩子以走、跳、跑、爬等动作进行,这原本就能促进孩子的身体机能与运动功能的发展,还能增加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身体协调性。何况,游戏时孩子不仅要用到四肢,还要用到五官,这些又可以促进孩子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前庭平衡、身体重力和身体动觉等感知功能的综合发展,培养孩子的感受能力,并促使孩子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

社交性游戏、互动性游戏可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锻炼孩子的语言理解力与行为表达力,增加儿童的词汇量,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尤其是需要与人合作的游戏,还可以锻炼孩子的人际互动力、团结力与合作力,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增加勇气、培养自信,克服以自我为中心、乱发脾气等问题。

想象性与逻辑性的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与视觉空间能力,培养孩子的数量概念与逻辑思维,让孩子学会分析与判断,培养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力,就是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孩子从游戏中获得以上能力,能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并有所感悟。

正是基于这方面考虑,我们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游戏方案,从游戏意义、游戏学习、游戏思维、游戏创造、游戏合作、游戏勇气等方面入手,重点激发孩子的潜能,帮助父母读懂孩子的诉求,引导孩子健康发展,也让孩子深刻了解父母的关心、赞赏、鼓励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