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溯源:社交冲突真的是因为孩子任性所致吗?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小时起冲突超过9次,每次冲突平均持续时间为24秒,有些冲突在短暂停止后又会重新开始。
像康康和小雨之间的冲突,相信家长已经司空见惯。即便如此,家长看到这些冲突场景,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更不知道该如何引导自己那个任性妄为、爱惹是生非的孩子。
但是,社交冲突真的是因为孩子任性,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吗?事实上,每个陷入冲突的孩子背后,都有他自己的深层原因。
自我中心化
现在,请家长跟孩子一起做做下面的小实验。
实验一:把3~5个毛绒玩具放在桌子上并堆在一块,让孩子在桌子的一边面向它们坐下来,同时在孩子的对面,也就是毛绒玩具的另一边放一个洋娃娃,然后让孩子找出自己所在方位看到的毛绒玩具照片,再让孩子代替洋娃娃选择它所在方位看到的毛绒玩具照片。
结果是怎样呢?我们会发现,大多儿童能以自己的视角位置来作出选择,而不能挑选出对面洋娃娃视角的照片。
这个实验是我国一项“三山实验”形式的研究,是用来考察儿童认知的自我中心现象和脱自我中心化的。而儿童的自我中心化正是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三座山的模型测试所发现的,只是我们把三座山的模型改为毛绒玩具而已。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进行判断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不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对方的观点,而是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3~7岁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现象,8岁儿童才会出现脱自我中心化,9岁以后的儿童才能摆脱自我中心的影响。
实验二:妈妈告诉孩子今天是爸爸的生日,然后带上孩子去挑选生日礼物,过程中我们不要加插任何意见,认真观察孩子会挑选什么礼物。究竟是公文包、手表、领带,还是孩子自己感兴趣的玩具呢?
我们会发现,一般来说,儿童会挑选自己喜爱的玩具送给爸爸。
这种行为并不代表孩子自私,而是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正常表现。孩子并不知道爸爸的兴趣与他的兴趣不同,他不知道自己喜欢的东西爸爸不一定喜欢。大概要等到孩子7岁之后,才会有意识地去挑选爸爸喜欢的礼物,像刚提到的公文包、手表、领带等。
好了,家长通过亲身实践的小实验,能够了解儿童内心的秘密了吧?
我们返回康康的案例,康康的社交冲突与任性无关,而是康康以为别人的感受就是他自己的感受:他觉得使劲拉扯很好玩,他以为小雨也觉得使劲拉扯很好玩。并且,康康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他不知道小雨不想玩,只是想排队;他不知道小雨被拉扯会很伤心;他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把班上的其他同学惹怒了。
很多时候孩子在社交上的冲突行为,并不是因为什么恶性动机、教而不善或者特意挑战权威所致,而是一种生理和心理上出现自我中心的正常现象。
移情能力低
现在,请家长再给孩子做个小测试。
家长先给孩子讲一个故事,然后问他一个问题。故事是这样的:A正在去参加宴会的路上,他一边走一边想,宴会中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也有很多好朋友参加,真的很期待。突然,A在路边看到一个小女孩受伤了,腿上流着血,正哭得伤心。
故事讲完后,家长问孩子:如果你是A,你会留下来帮助小女孩,还是继续去宴会呢?如果留下来帮助小女孩的话,就去不了宴会,吃不了好东西,玩不了好玩具了,因为你要花时间帮小女孩处理伤口、找她的爸爸妈妈或者送她去医院。这时家长看孩子是怎么回答的。
这个小测试正是我国心理学家考察孩子移情能力的一道题目。
那什么是移情呢?简单来说,就是我能感受到别人的感受,我能感知别人的内心世界。
研究发现,大部分3~7岁的孩子会选择去宴会而不帮助小女孩。而上了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才会有个别表示选择帮助小女孩而不去宴会,等到孩子处于小学高年级或上了初中,他们才会真正意识到必须要去帮忙。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3~7岁的孩子,移情这一社会性情感还没有发展好,也就是说,孩子未能感受他人的内心世界,一般来说,上了小学之后才会逐渐表现出来。
但是,可能有家长会反驳:“才不是呢,我家孩子早就有移情了,小时候他看到其他孩子哭,就会拿小手帕给别人擦眼泪。”的确,有些孩子在两三岁时移情就会萌发,而且移情的发展跟孩子生活、学习环境都息息相关,尤其是妈妈、老师的榜样作用。但是,儿童的移情存在波动,在许多情景下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直到上了小学才会趋于稳定。
我们再次返回康康的案例。当康康第一次拉扯小雨时,小雨很生气,康康不能体会到小雨的痛苦;当康康继续拉扯小雨时,小雨哭了,康康不能理解小雨的伤心,而且他不觉得内疚;当康康被班上的同学指责时,康康感受不到自己不受欢迎,也不觉得羞愧;当妈妈问康康为什么拉扯小雨时,康康明显不知道小雨不能接受自己的做法。
当家长看到对移情的分析时,是否反思一下自己,曾经的我们是不是埋怨过孩子跟同伴陷入冲突中呢?事实上,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冰山浮在水面上的表象,而应该读懂孩子冰山下内心潜意识的那一部分。
自我意识的建立
1~2岁的孩子已经处于自我意识的萌发时期,3~4岁的孩子进入自我意识建立的关键期,5~6岁的孩子就更加有自己的主意了。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并不是真的脾气坏、情绪化而经常闯祸,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发展自我的正常行为表现。很多孩子为了证明个体独立性和自我存在,他们需要对方承认“我就是我,你就是你,我跟你是不一样的”,而产生一系列对抗行为。
可以这样说,冲突的实质,是孩子为了拥有能体现个性的、不受控制的平等相处模式而作出的探索和努力,只是表现出来的方式不能被成人所理解。
而且,随着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并不一定能“齐头并进”,因此对方无法破译他们的内心密码,也无法给予回应、认同和满足,孩子很容易爆发愤怒的情绪。加上孩子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并不高,当他们面对挫折时,会认为这是自己不能解决问题而导致的麻烦和障碍,过激的心情就像膨胀的热气球,瞬间爆炸,最后冲突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家长只有通过对儿童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了解,才不会用有色眼镜来看待孩子的社交冲突,才不会使用指责、惩罚的手段来制止矛盾的发生,而是做好孩子探索路上的同行者,潜移默化地进行顺应式引导,耐心培养孩子解决社交冲突的能力。
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从现在开始,家长们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把儿童心理要素融入自己的育儿观念和逻辑里,让孩子的精神胚胎得以良好萌发,这些做法正是给予孩子一道门、一条路,让他们在社交世界里行走得更加有力量、更加顺畅!
家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