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子莫若父 高祖激秦王
武德二年(619)八月,就在刘文静被杀后七天,唐朝在河东的形势急转直下。河东就是今天的山西,是李唐的龙兴之地。山西的刘武周曾经也是隋朝的官员,但是起兵反隋比李渊还早。他的背后有突厥势力,因为突厥的关系,他也被称为“可汗”。本来,刘武周的野心有限,最多想割据一方。但在武德二年,刘武周因为得到宋金刚(1)的有生力量,野心忽然膨胀起来。宋金刚原来是河北的一个武装头目,被窦建德打败,逃到山西,投奔了刘武周。他一直鼓动刘武周进攻中原,争取做中国的皇帝。宋金刚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尉迟敬德(2),英勇善战,一杆长矛天下无敌。刘武周和宋金刚联合以后,从山西北部向南进攻,连续取得胜利,李唐的地盘频频缩小。
山西的形势恶化,就发生在审讯刘文静的同时。根据《资治通鉴》的解释,裴寂在审案初期还在长安,还能回答皇帝的咨询。后来山西发生战事,他主动请缨到山西前线去。为什么他要去前线?其实这与刘文静案件有关。裴寂不是将才,对于行军打仗简直一窍不通,但是他明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还是主动请战。而皇帝呢,竟然也就应允了。皇帝难道不知道裴寂的才干不在军事方面吗?当然知道。但是皇帝为什么还是同意了裴寂的要求呢?因为他们要争一口气。刘文静公然宣称自己比裴寂功高,应该受到重用。对此,不论是裴寂还是李渊,都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巨大的政治责问。
裴寂到山西前线,当然是为了给刘文静等人看看,希望通过建立军事功勋给自己正名。但是,他对军事连起码的常识都缺乏,又如何能够领导军队打胜仗呢?因为在政治上被人将了军,就希望直接获得军事胜利,竟然不考虑其可能性。结局当然可想而知。裴寂到了山西前线,不仅没有缓解唐朝在山西的严峻形势,反而导致持续恶化。唐军连连吃败仗。就在裴寂在山西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情况下,长安的李渊还是杀掉了刘文静。幸亏李渊动手早,再晚七天,裴寂在山西的大溃败,即著名的度索原之战,导致了唐朝整个山西基本丧失。若不是刘文静被杀,缺乏军事才能的裴寂,在连续损兵折将的事实面前,将如何面对刘文静呢?
裴寂不仅不懂军事,似乎也不懂政治。他的坚壁清野政策导致民众激烈反抗,吕崇茂在夏县领导民众暴动。裴寂打不过宋金刚,镇压农民起义总应该可以吧。没有想到,裴寂统率的唐朝正规军队竟然被临时组建的农民军打得大败而归。这个时候,太原基本上成为孤城,李元吉看到守城无望,放弃太原,逃回长安。宋金刚进占龙门。唐朝几乎全数丧失了山西。唐朝北方忽然洞开,宋金刚则步步紧逼。此时唐朝刚刚建立一年多,危机之严峻如同泰山压顶。裴寂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局面,然而,李渊却没有处分裴寂。六百多年后,元朝历史学家胡三省在给《资治通鉴》作注的时候,看到这里,不免嘿嘿一笑。他写道:“刘文静浅水原之败,被贬为庶人,最后落得被杀的下场。裴寂度索原之败,任职依旧。唐高祖以赏罚来驾驭臣下,上下其手啊。”后人看得分明,当时的人何尝不心知肚明?刘文静有牢骚,李世民有不满,但是面对强势的皇帝,刘文静已经被杀,李世民何去何从?
就在武德二年(619)十月,李渊出人意料地决定放弃河东。难道说,李渊不知道河东的重要性吗?河东不仅是龙兴之地,而且在战略上也十分重要,如果没有河东,长安的北方则难以防守。
李渊确实做出了放弃河东的决定,但是表达方式很奇怪。他亲手书写了一份手敕,让中书侍郎唐俭亲自骑马驰送李世民所在的长春宫(今大荔县)。这个方式,当然不是皇帝敕书的正常传达方式,而且让中书侍郎这么一位高官去送一份敕书,十分罕见。
这份手敕的内容,现在能看到的只有摘要:“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河东之地,谨守关西而已。”大意是说,敌人太强大了,我们难以争锋,只好放弃河东,能守住关中就不错了。这份敕书,表面上说的是放弃河东,但是字里行间却透露出无可奈何的意味。
那么皇帝的用意是什么呢?他真的不知道山西的重要性,真的是想放弃山西吗?如果想放弃,他直接公布即可,为什么派唐俭这么大的官员来把决定送给李世民呢?如果不想放弃,为什么又要言称放弃呢?
分析李渊的做法,不过是使用激将法而已。他是在激李世民主动请战,解决山西的难题。那么,他为什么不直接下令,而要颇费周折地采用这么一种方法呢?
我们尝试分析这份手敕背后的真实动机。
几个月来,李世民依然沉浸在刘文静被杀的悲痛之中。裴寂造成了山西大溃退。通常这是要负责任的。但是,裴寂好像有特权一样,李渊把裴寂投进监狱只有几天的时间,又把他释放出来,官复原职,并且好言安慰。皇帝没有一点让裴寂承担责任的意思。李世民心中做何感想?刘文静不过发几句牢骚,就被杀头。那可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而杀刘文静的时候,皇帝根本不考虑李世民的看法。李世民即使没有办法向父皇抗争,总有机会找裴寂的麻烦吧。
山西的麻烦是裴寂惹出来的,如果朝廷要求李世民去解决山西的问题,收拾现在的烂摊子,以李世民的性格,他可能会提出让裴寂承担罪责,那朝廷岂不是难以应对?现在山西告急,谁可堪任?李氏自山西起家,从山西打入关中,给山西带来了很大的荣誉,同时在山西也赢得了信任。满朝朱紫贵,真能担此大任的,非李世民莫属。既要李世民出兵,又要他不追究裴寂的责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想办法要李世民主动请战。
真是知子莫若父啊!李渊竟然想出这么一个以退为进的激将法。若不是对李世民的性格有比较大的把握,这个招数怎么敢贸然使用呢?若不是对现在父子关系的状态有很清晰的认识,这个激将法怎么会被想出来呢?
万一李世民不能领会皇帝的真正旨意,表示同意放弃山西怎么办?那岂不是弄巧成拙了吗?对此,李渊应该有所准备。可以用后来的一件事说明。李靖出击萧铣,因为敌人强大而李靖有一段时间不能前进,李渊认为李靖不努力,命令许绍阵前斩杀,许绍没有执行,才留下李靖一条性命。如果李世民不及时响应李渊的真实想法,李渊会否与他恩断义绝呢?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当时情况如此危机,李渊很可能采取断然措施。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唐俭。唐俭是中书侍郎,一直在皇帝身边。此人与李世民过去关系不错。他亲自来送手敕,当然也是因为他能跟李世民说得上话。他肯定可以用一定的办法让李世民明白朝廷的真正用意。唐俭的任务可不是送信这么简单。
我们看李世民与唐俭的关系,后来长期暧昧不清。贞观时期,唐俭有两次生命危险,都与李世民有关。贞观四年(630),唐朝灭东突厥,颉利可汗中途请和,有缓兵的意思。李世民将计就计,就派唐俭前往和谈。前方元帅李靖认为和谈时突厥必然放松警戒,于是率领精锐奔袭颉利本部。当他准备奔袭的时候,有人提到唐俭的安危问题,李靖认为唐俭一条性命不足惜,战争胜利才重要。而事后果然大胜。李世民认为李靖做得很好,并没有表示应该考虑唐俭的性命。
据《朝野佥载》的记录,李世民在贞观时,与唐俭的关系是时冷时热。好的时候,一定要与唐俭一起进食,唐俭不到李世民就不开饭。坏的时候,李世民公开说:不要让我见到唐俭,见了我就想杀他。有一次,李世民与唐俭下棋,唐俭不让,李世民立刻起了杀心。他还让尉迟敬德证明唐俭有“怨言指斥”,好趁机杀唐俭。可是第二天,不论李世民怎么问,尉迟敬德都不作证,最后太宗也没有办法。
李世民贞观时期与唐俭的关系,我推测与武德二年(619)的这次送信有关。唐俭带着皇帝的手敕来到长春宫,应该把皇帝的真实想法都告诉了李世民。同时应该也透露了皇帝的后招,如果李世民不主动请战,唐俭可以就地采取措施。从这方面说,唐俭是李世民的救星。但是,唐俭也是李渊不信任李世民的直接证人,这让李世民后来经常想起来就不愉快。所以,他们的关系才时冷时热。
那么,看到李渊的敕书,李世民是如何反应的呢?唐朝的危机就是他的危机,他既然有能力解决朝廷的危机,自然感到责无旁贷,应该为朝廷分忧。何况山西是龙兴之地,又是国家的粮仓,象征意义和战略地位都十分重大。他立刻表示,只要有三万兵马,就可以收复河东。
李世民迎接挑战,这是他的性格特点决定的。更何况经过刘文静案件之后,李世民应该对如今的父子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建立功勋对李世民来说意义非凡。皇帝既然用这种方法动员李世民请缨,李世民正好乘机实现自己的抱负,并转移因为刘文静案件给自己带来的尴尬。对李世民来说,战争是自己最大的发展机会。
对于李世民的表态,皇帝当然非常高兴,立刻把关中兵马都拨给李世民统领,并且亲自赶赴长春宫,为李世民的出征送行。皇帝从长安大老远地跑到长春宫为出征将士送行,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实在是太隆重了。
李世民接受了收复河东的任务,使他与李渊的关系度过了一次危机。但是,问题显然也不是那么简单。当父子关系单纯的时候,彼此可以直接表达情感和分歧,但是,当这种关系复杂以后,任何表态都变得谨慎小心。这个时候,就证明彼此的防范之心已经存在了。李渊用这样诡异的方法催促李世民出征,而李世民故作不知,主动请战,这说明他们关系的复杂性已经超出单纯的父子关系。彼此的裂痕已经很难弥合。
李渊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在化家为国的过程中,发生了质变。从前单纯的父子关系,如今增加了君臣关系。在朝廷的政治生活中,君臣关系是更重要的关系。李渊已经正式登基,他的思想很快适应了这种关系,看来李世民还没有适应,他还把李渊当作单纯的父亲。依然有话就说,有意见就提。在刘文静这样重大的案件中,竟然根本不考虑皇帝的感受,一厢情愿地支持刘文静,并且很动感情,说话没有分寸,完全违背了他与父亲的君臣关系。如果没有李世民的强力支持,也许刘文静还有生存的希望,因为刘文静与裴寂单纯的矛盾是容易处理的。
总体情况看,李渊与李世民这种矛盾暂时不会激化,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部原因是,当时的环境依然险恶,天下尚未统一,内部的团结十分必要,所以还不能将矛盾立刻激化。如果这个时候矛盾激化。大家连基本的利益都不能保证,结果很可能就“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内部原因是,如今彼此需要大于彼此排斥。李渊为首的唐朝已经立足关中,在当时各个政治集团中拥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李世民在这个时期没有能力脱离李渊集团,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李世民已经确立了在李唐集团中无可替代的地位,他是该集团中最出色的军事领袖。在武力平定天下的时代,李唐集团当然十分需要李世民这样的军事人才。
既然彼此需要,是否可以保持坚固的团结呢?矛盾会逐渐消失吗?当然不会。刘文静案件以后,裂痕已经产生。虽然外部的问题解决了,但这些矛盾的总体爆发是必然的。特别是互相依赖的情况很清楚,但有意消除矛盾的行动却没有发生。不仅如此,矛盾仍然在逐渐积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