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样子才不是求人办事该有的样子
要论起人情世故、交际客套,中国人的讲究最多,过程也最复杂。就拿一句“你吃过饭没”来说,在中国是一句很常用的客套话,可是却令所有初到中国的外国人大为不解。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固定交往模式,尤其是求人办事,讲究一些也是必要的。
著名文学大师林语堂在总结中国人求人办事时写道,求人办事就像写八股文一样,都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方法套用,超出了这样的模式就会被说成不懂礼数,事情自然也是办不成的。
中国人办事很少像洋人“此来为某事”那样直截了当开题,因为这样不风雅。如果是生客就更显得冒昧了。中国人相当讲究在话里做文章,有着八股般起承转合的优美。不仅有风格,而且有结构,中国人求人办事的过程大概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是寒暄、评气候。诸如“尊姓”“大名”“久仰”“夙违”及“今日天气”皆属于此类。林语堂称之为气象学的内容,其主要起到了“来则安之,位安而后情定”的作用,即联络感情。这些内容在人们生活空间中确实也有很大的共同性,不至于遭到抗拒。
第二段是叙往事、追旧谊。这就更深一层了,要从大众皆有的生活空间过渡到彼此较为特殊的那一块,是深入的过程。林语堂戏称之为“史学”。“也许有你的令侄与某君做过同学,也许你住过南小街,而他住过无量大人胡同,于是感情便融洽了。如果,大家都是北大中人,认识志摩、适之,甚至辜鸿铭、林琴南……那便更加亲挚而话长了”。这一段叙得好,双方感情会更融洽。
第三段是谈时事、发感慨。这可是政治学了。“感情既洽,声势斯壮”,于是便可联手出击,可进入侃的境界。纵横的范围广,包括有中国与各国之间的博弈,中国的经济,对于诸政治领袖之品评,等等。比如今年趁着政策又买了几套房,黄金又涨价了,国家又出台政策汽车购置税减半了。这一段做得好,感情更为融洽,声势又壮,甚而至于相见恨晚,到了两肋插刀的程度。至此,可认为到了陡然下笔,相机言事之际。除了谈论时事,还可以谈论一些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尤其是对方感兴趣的事情,总之但凡能调足对方胃口,让对方高谈阔论的事情,皆可尽力多说。
于是,这第四段就叫经济学——奉托“小事”。可客气地起立,寒暄几句,然后转道:现在有一小事奉烦。先生不是认识某某吗?可否请写一封介绍信云云。这一段要自然随意,不要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压力或使对方觉得自己该欠他多大的情,而是要利用前叙铺垫,陡然收笔。
如此四段,把中国人求人办事的方法刻画得惟妙惟肖,十分形象。不可否认很多人求人办事基本上就是沿袭着这个套路来的,而被求之人也很吃这一套。感情的距离会随着这四步逐渐拉近,步步加深,最终听到求人办事的话语也不会感到突然,抵触情绪也会少了很多。
人脉箴言
求人办事的过程就是一个托关系的过程,自己是求人的一方,自然处于被动,所以这规矩就应该遵循。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最好还是遵守这一套求人办事的方法,不要去讲求标新立异而是要求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