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方法必定导致不良的行为
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家庭的大问题!
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是天下所有父母最大的期望。但是,您想过您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吗?您知道您的教子方案存在错误吗?
有权威调查证明:有70%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存在教育不当的问题,100%的父母曾经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
生活中,我们有许多父母总是不太相信孩子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说白了,就是不信任孩子。而这种信任的缺乏,促使孩子更多地去相信外部信号,而非内心。
从幼儿时期开始,我们就一直对孩子说“你还不够好”,“你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你不能只想着自己”,等等,强迫他们听从我们的控制和支配。就这样,从很早开始,孩子的行为和想法就从对别人不管不顾转变为害怕和顾虑重重。他们不得不去寻求权威的指引和保护,停止从自己的内心寻求答案。最后,变成没有原则、没有独立思考的人。
我们教育孩子要遵循社会的表面标准,有两个原因:一来我们想保护他们免受嘲笑、排挤和指责,在生活中愉快并成功;二来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弥补他们自己人生中的缺憾。出于这两个原因,父母总是在无意间鼓励孩子塑造出“假我”,遵循社会的期待而丢掉自我。
错误的教育方法,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孩子的行为问题,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的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问题。父母需要“照镜子”,好好看看真实的自己,诚实地看看真正的自己。
错误1:不尊重孩子内心的感受
这种方法可能是最不显眼的一种支配方式,因为孩子常常不会把它视为一种控制。这种隐蔽的策略包括让孩子感到内疚、难受和羞愧。
有一位孩子这样对我说:“我爸爸总是在学习成绩上给我施加压力。如果我得了59分,他就会让我觉得自己和垃圾一般。六年级时,有一次考试我得了82分,结果他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像一个傻子一样。”
下面是一些我经常从父母嘴里听到的话,都是这种行为的典型体现:
“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应该更努力一些。”(让孩子内疚)
“你看我每天给你做饭,送你上学,忙前忙后,简直就像你的私人保姆一样。”(让孩子感觉你在牺牲)
“什么?你数学考试不及格?看在老天爷的份上,你爸爸妈妈可都是名牌大学理工科毕业的博士啊!你可真给我们丢脸!”(让孩子羞愧)
虽然这些例子多少有点极端,但是如果我们听听自己对孩子说过的一些话,我们一定会找到这些东西的痕迹。
“你能不能早点起床?每次你错过班车,我都得一大早送你去上学。然后,我一天的计划就全报废了。”(让孩子内疚)
“你知道,如果我老是请假会被解雇的。不过没关系,我不想成为那种不称职的妈妈,我不能错过你的乒乓球比赛,所以我想我愿意承担这种风险。”(让孩子感觉你在牺牲)
“你在语文考试中得了59分,这可是你迄今为止得到的最差成绩了。还有谁的成绩能比你还低啊?”(让孩子羞愧)
我们最常用的一句会让孩子感到内疚和羞愧的话就是:“我对你非常失望。”也许,这句话听上去很正常,也很平常。而且,每个人都在说。但是它促使孩子在做出选择时,是基于我们的态度而不是事情本身的对错。所以,我们必须小心提防从我们嘴里说出来的每一句话。每一次我们都需要问问自己:“当我这么说时,我是想教导孩子,还是想让孩子听我的,顺服我?”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尊重孩子内心的感受,不要让孩子好像欠我们似的。有的时候,身为父母亲的你,也许会因为一些事情而使得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紧张或出现裂痕,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管与孩子发生了什么样的争执,我们要具有调和的能力,能与孩子重新和好。而且,在教育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不能一味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而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害。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孩子没有同情,孩子长大也就变得不会同情别人。也就是说,父母以应有的尊重对待孩子,孩子才会懂得尊重父母。只要认真培养,你的孩子也一定能学会尊重别人。
错误2:让孩子服从自己
日常生活中,有的父母肤浅粗暴地对待孩子,让孩子处处服从自己,从而希望维系做家长的权威。这是极其错误的,它不仅加大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距离,而且影响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孩子表面上服从了,内心反抗得却是更强烈了。
请看下面一些我们用于迫使孩子服从的表达方式:
“没人拿军靴搭配短裤,你这样穿,疯了吗?”
“你不能穿成这样出去,别人会笑话你的!”
“你不能下边穿运动裤、上面穿格子花,这是两种不同的图案!赶紧换一件上衣。”
我们需要敏锐地意识到,压制孩子的个性,会导致他们以外部控制的方式做出未来的一切选择,在外部影响的驱使下确保自己与他人保持一致。此外,也许你摧毁的正是孩子身上最珍贵的东西。看看爱因斯坦和牛顿,那些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他们最可贵的东西往往就是那些最与众不同、最古怪的品质。
我们常听见一些父母在斥责孩子时说:“难道连父母的话你都敢不听了?”或者:“你敢不听我的话?”“你如今翅膀还没硬啊,就不听话了?”这当然是父母对不肯听话的孩子,气得没有别的办法时才说出的气话。但是,它似乎也成了父母在对付不听话的孩子的最后的一张王牌。
这是些强迫的话,而且还带有威胁。如果孩子很小,是个小学生,听了可能会有些惧怕,因而也会屈从。但是,这种强迫加威胁长久了,对孩子的头脑、思想的发展都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
“连父母说的话你都敢不听!”这话的背后就是:“父母所说的具有绝对权威,而且也是绝对正确的。你必须服从,不容讨价还价。”这是显示父母权威的一种恐吓行为。平日我们常说的“听话”,实质上就是服从。
这种话会妨碍孩子完整人格的发展,影响他们思考力的发育和成长。他们可以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同时也可能变成毫无判断能力和无法独立生活的人。
“不容讨价还价”“不容争辩”,这是我国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而在欧美,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教育子女的方法就大不相同。他们在孩子不听从父母的时候,总是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倾听孩子的意见,然后再告诉孩子:“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直至孩子心服口服为止。
相反,不加以任何解释,不做耐心的说服,只是说“难道你连妈妈说的话也不听吗”,这样强迫孩子服从,他们并不知道父母是对的以及对在什么地方;自己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孩子盲目地服从,也就无从养成自己的判断力,更坏的是有的孩子不服从,消极地或公开地与父母对抗。
错误3:拿自己家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
为了督促孩子做得更好,很多父母都觉得和别人做比较是个很有效的办法。而这又属于一种有条件的接受。下面是接受访问的父母提供的生活实况:
“你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争取加入篮球队呢?”
“我听说隔壁的李然这学期的成绩单是清一色的100分。依我看,要是他能做到,你也行。加把劲啊!”
“你看看隔壁的小雪,人家多懂事。再看你,差得多远啊。”
对于这种说法,结论是明确的:比较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没用。通过与他人的对照,父母只是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现状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的期待。最终,这些孩子会变得不敢从自己的内心来评价自己。他们会习惯于依赖外部的压力(例如他人的观点)来判断自己的价值。换句话说,他们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会采用外部控制的方式。
我认为,最好的做法是把孩子自己的过去作为比较对象,而不是别人。这样他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变化,以及在变化的过程中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当他们学会把自己作为尺子,他们就是自我评价的高手了。而自我评价的能力对于自我指引至关重要。
有关方面的权威人士指出,简单地做比较只会增进孩子之间那种常有某种自然性的竞争。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比起来不如人家,他就很可能开始憎恨其他的孩子。
此时,做父母的最好是不要去比较你的孩子,要去真正弄清楚你究竟希望你的孩子做些什么。
父母常犯的错误就是好高骛远,一边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一边又因为孩子不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而感到失望。他们总希望孩子表现优秀,有最好的前途,因而比较难以容忍孩子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学习上不及同龄的人,认为这是孩子的失败,也是自己的失败。
苏姗和李小玲是表姊妹,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学校刚一放假,李小玲就到大姨家来玩。这天,大姨和李小玲在厨房里聊起考试成绩,李小玲很骄傲地告诉大姨,她除了一个良,其余的都是优。“你真是好孩子,学习成绩总是那么好。苏姗,你来一下。”其实,苏姗已听到了她们的对话,踌躇着不愿出来。听到妈妈喊她:“苏姗,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成绩单在哪里呢?”看着她无精打采的样子,妈妈开始生气了:“是不是这次又考砸了?去把成绩单拿来,我要看。”成绩单拿来了,没有一个优,大部分是良。“你真让我感到羞愧!”妈妈忍不住地大声训斥起来,“你的成绩为什么总是这么糟?小玲总能取得好成绩,你为什么不能像她一样,你就是太懒,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回房间去好好想一想,再来跟我谈。”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李小玲面前受训了,苏姗还是含着眼泪回到房间。
苏姗与李小玲从小就在一个学校上学,她俩家住在同一个小区。李小玲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出色的学生,不但在家很乖,而且在学校很受欢迎。苏姗觉得自己像个丑小鸭,情绪总是很坏。她多么需要得到善良的鼓励。但她从小就感到来自李小玲的压力,觉得自己无法比得过她,而妈妈不仅没能帮苏姗树立信心,还使她陷入更加泄气的境地。因为妈妈总是夸奖李小玲,数落自己,的确让苏姗伤脑筋。
父母不要老是羡慕别的孩子怎么怎么听话、怎么怎么聪明,转身便对自己的孩子横眉冷对。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都有成为人才的可能性。而这块玉是放出光芒,还是失去光彩,就得看父母如何教育了。
我们很多父母都喜欢光凭学习成绩来评价和比较孩子。成绩优异的,给以赞扬和奖励;成绩差点的,不是责骂,就是嘲笑。要知道,成绩往往只能代表智力,而不能证明孩子的品格、性情及其他潜在的能力。它只能当作评价孩子的一项指标而已。如果你的孩子成绩没别的孩子好,你可以对他说:“虽然你现在成绩没他好,但是你很努力,努力了就会取得好成绩。”你的侧重点在鼓励,而不是比较,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父母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而是关注自己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毕竟,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
错误4:过分地唠叨或挑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情形,那就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无休止地在孩子面前叮嘱,不停地提醒,不停地督促,对孩子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顺眼。
挑剔就是在别人身上找缺点,并无休止地唠叨。唠叨则是伪装起来的挑剔。这两种形式的评价都在告诉孩子,他们已经误入歧途。通过挑剔和唠叨,我们会使孩子更多地从缺点的角度去认识自己,而不是从自己的优势出发。他们也因此相信:我们的爱和赞许是有条件的。
通过这些没有建设性的挑剔,孩子们习惯于从我们以及其他“有权有势的大人物”的眼中看待自己,而不是依据自己的逻辑思考。所以,每一次在我们挑毛病之前,都要评估一下“说出来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害处多”。看看下面的例子:
“跟你说多少次了,饭前便后要洗手,你这个邋遢鬼!”
“你看看你,新衣服刚穿上一会儿就弄脏了,你能不能稍微注意一点?”
“又咬手指甲了,跟你说这样不卫生了,还咬!不长记性的东西。”
在家庭教育误区中,唠叨是最常见的一种。尤其是母亲非常喜欢唠叨,她们常常将唠叨错误地看作是责任心的表现:看见孩子犯了错误,我不多批评几句怎么行?一件事我不多嘱咐几遍,孩子忘了怎么行?我这样还不是为了孩子好?
虽然父母唠叨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但唠叨是反复单调的刺激,说多了就会让孩子觉得厌倦、反感或苦闷。
有一首《妈妈唠叨之歌》曾红遍网络。作者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她为了照顾三个孩子的起居,天天唠叨不停。一个偶然的机会,安妮塔灵光闪现,她将自己每天常絮叨的话写成歌词,配着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威廉泰尔序曲》唱了出来。当这首歌被放到网上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网友表示,这首歌写得“太真实”了,也十分有趣。
《妈妈唠叨之歌》的歌词是:“起床!起床!快起来!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子,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啊?别忘了叠被子……”3分钟的歌曲唠叨了800多个字。天哪!多么可怕的一个喋喋不休的妈妈!这首歌一出场,满堂笑声,可见这是大家公认的妈妈的形象。
诚然,父母爱子之心令人感动,但这种不讲究沟通方式的做法,却常常让孩子无法承受。曾经有一个研究中心对千余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你最讨厌的家教方式是”,填写“唠叨”的占65%;“你最理想的父母形象是”,62%的学生答是“理解子女,不唠叨”。统计得出结论:98%的母亲被孩子指责为“唠叨”。大多数孩子都对父母的唠叨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某报“家长版”在天津市63中学及南开区华宁道小学共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进行了有关“你喜欢什么样的家长”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父母的唠叨最让孩子厌烦,其次是父母的观念陈旧。在“你的父母唠叨吗”的一项调查中,有51.5%的小学生、68%的初中生和72.4%的高中生表示父母很唠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讨厌父母唠叨的指数也在不断上升。在“如果可能,想不想换一下父母,你最想换谁,为什么”的调查中,有12%的同学选择想换父母,想换妈妈的原因大部分是“嫌妈妈太唠叨,会打骂我”。
通过此调查报道可以看出,让孩子最烦心的是“父母唠叨”。看来“唠叨”成了孩子口诛笔伐、恶作剧的对象,值得父母们深刻检讨。
从实际调查看,唠叨给孩子带来的痛苦有时远比暴力还要深切。过分的唠叨并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相反却有可能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当它爆炸的时候,会把亲情炸得支离破碎……
唠叨是说教的一种形式,基本上表现为机械地重复陈词滥调,类似的话反复说多遍,而且几乎每天都说。这就像一只苍蝇盘旋在孩子的耳边,直听得孩子耳朵“磨”出老茧,身心也被折磨得急躁不安,容易使孩子心烦意乱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其次,唠叨的内容也大多是指向孩子的弱点、缺点,没完没了的数落、冷嘲热讽,就算说的是好话也多是规劝式的“不许这样”“不要那样”等。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受尊重。父母过多的唠叨会让孩子产生自我保护式的逆反心理。消极对抗、沉默不语或者干脆与父母针锋相对以至于恼羞成怒。
父母有责任对子女的不当言行及思想进行批评教育,但是一定要注意形式。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实际上,不停地叮咛,不厌其烦,没完没了,甚至苦口婆心,不但没有良好的效果,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的作用。
首先,父母应该做真正负责任的父母:父母爱子女,不仅要看动机,还要讲实效,这样的父母才是真正尽到了责任。
其次,父母应该多进行换位思考,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不断克服爱唠叨的毛病。那种只考虑自己主观意愿,不顾孩子感受的做法,是一种简单偷懒的教育方法。
再次,不要用唠叨强行命令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平常心态。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尤其不要用唠叨这种形式强行让孩子服从,这样做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
另外,父母应该更多地掌握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善于变化二十多种说法来表达同一意思。我们父母虽然不用掌握这么多,但至少应学会变换几种方式与孩子交流。父母应该经常思考,用哪一种教育方式更好,用什么样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最合适又最有效。给孩子写信、留字条,引导孩子主动剖析自己,这些都是值得尝试的办法。
错误5:对孩子破坏性批评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如果批评过于严厉,会挫伤其自尊心,甚至引起反抗;而如果批评不力,平平淡淡又不能震撼其心灵,他就会觉得无所谓。因此,父母必须从爱护孩子出发,严肃而又中肯地指出其错误所在、错误性质和危害,彻底揭穿其找借口抵赖的心理,并帮助他找出今后改正的办法。这样做,一般就可以达到批评的目的。
美国一个权威的咨询机构曾对小孩进行过一次测试,结果非常惊人。他们发现,孩子1岁的时候,想象、创造力高达96%;但随着年龄增长会减少,7岁时(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的时候,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不见了,只剩下原来的4%!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究竟怎么不见了?!于是,该机构决定对1万名孩子进行跟踪调查,对他们的各成长阶段进行监测。最后发现,小孩在成长(0~10岁)的过程中,平均要遭受超过两万次的“伤害”!其中对幼小的心灵伤害最大的,就是来自父母的“破坏性批评”!这对稚嫩的心灵而言,不啻是一次次人身伤害。
这些痛苦的记忆,深深刻在孩子心中,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导致了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胆小、懦弱、犹豫、忧虑、找借口等消极心态。
破坏性批评的第一种表现,就是批评的时候对人不对事,直接进行人身攻击。
比如说:“你怎么这样蠢?我早就知道了,你是个笨蛋、傻瓜,一点用都没有!你只有吃饭厉害,饭桶!没治啦,没救了,我就当你死了,就当没这个孩子,当初不生你就好了,你看人家××,怎么就那么乖……”类似的批评任何人都不会陌生。
小的时候,父母这样批评我们;成年了,同事或领导继续如此这般;我们又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正在这样对待我们的孩子……多么可怕,在这个世界上,时刻都在发生“破坏性批评”!或许,做破坏性批评的父母会说:“我们也是一片好心呀!虎毒不食子,我们是为了教育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学好,让孩子更争气……”
当然,这些父母的出发点并不错,破坏性批评带来的“破坏”确实也是无意的,但其结果却适得其反。
破坏性批评本身就是父母消极心态的表现,是父母自己各种不如意的消极情绪在孩子身上的发泄。因而,进行破坏性批评时,孩子受到的是双重消极影响:他们一方面直接承受破坏性批评的伤害;另一方面,父母是在做破坏性批评的示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这种错误的发泄方式。
破坏性批评直接摧毁人的自尊,使被批评者增加心理负担,扭曲心态,孩子的自信心会因此而消失殆尽。他开始自怨、自怜、自暴自弃,害怕做任何事情,逐渐自我设限,丧失勇气,胆小懦弱。总之,破坏性批评这种“教育”方式会直接伤害孩子,给孩子造成巨大的思想负担,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错误6:对孩子不准确的评判
没有什么比评判对孩子的影响更持久了。它会强迫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局限于我们所设定的范围之内。下面这些话就是我所说的总评判:
“你总是丢这丢那!要是不把螺丝拧紧,我看你得把自己的脑袋也给丢喽!”
“你怎么总是这么懒散,振作起来。”
“你什么事儿都做不好!”
一般情况下,这种结论都会包含类似“从不”或“总是”这样的字眼。这让孩子们觉得,没有任何可能去改变我们对他们的印象。他们会认定,自己的缺点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每一个想法和行为都受其限制。实际上,这也同时在阻碍他们从自己的内心去认识自我。
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于是他们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不理解孩子发展的需要,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想象的模式生活,常常会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作比较。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便随意做出“没出息”等消极判断,使孩子产生自卑感。
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实事求是,应从孩子的实际能力出发,调整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和不恰当的评价。做教师也一样,对孩子提出要求时要先考虑孩子通过努力能否达到所定的目标,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要对孩子大加赞赏,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错误7:对孩子空洞说教
孩子判断是非善恶,多凭直观感觉。因此,少给孩子讲空道理,多选用实际事例对孩子进行教育,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经常进行空洞的说教,反复唠叨,孩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效果很差。
下面这样的话都是典型的例子:
“你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一个人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
“你要学会感恩,父母养育你不容易。”
“你做什么事都是最好的。”
在这些话里,孩子听到的是空洞说理,根本不知该如何去做。
成功父母在给孩子讲道理时,往往生动形象,在孩子脑海里产生画面,效果好。
且看一位母亲的精彩“表演”。
一天早晨,这位母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上面放了一个鸡蛋,一碗上面无鸡蛋。端上桌,母亲问特别喜欢吃荷包蛋的儿子:“你吃哪一碗?”
“蛋的那碗。”儿子指着有蛋的那碗。
“让我吃那碗有蛋的吧!孔融4岁能让梨,你也10岁啦,该让蛋了吧?”母亲说。
“我又不是孔融,不让!”
“不后悔?”
“不后悔!”说着,儿子就吃了起来。
待儿子吃完,母亲开始吃,儿子看得清清楚楚:母亲的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母亲指着自己碗里的两个荷包蛋,边吃边告诫儿子。
第二次,母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上面放了一个鸡蛋,一碗上面无鸡蛋。问:“你吃哪一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面条。
“不后悔?”
“不后悔!”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只蛋。母亲的碗上面放一只荷包蛋,下面又藏了一只。她又让儿子看个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有时候反而会吃亏!”母亲指着荷包蛋对儿子说。
第三次,母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上面放了一个鸡蛋,一碗上面无鸡蛋。端上桌,母亲问儿子:“你吃哪一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妈,您是大人您先吃!”
“那我就不客气啦!”母亲端着上面放着一个荷包蛋的面条,儿子随后端着上面没有荷包蛋的那碗面条。吃着吃着,儿子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一只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你吃亏。”母亲对惊喜的儿子说。
儿子连连点头,认为母亲说得有道理。
通过巧妙的构思,让孩子“品味”做人的道理。这位母亲真是高明!
讲道理时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父母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父母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也是办不到的。
父母培养孩子若经常施以暴力而不和孩子讲道理,会造成孩子心理变态。到那时,孩子恐怕反过来对父母也不讲道理。所以,以理服人,人才服你,这样才能培养出道德良好、心理健康的孩子。
错误8:任意否定孩子
我们有很多父母总是在贬低自己的孩子,觉得孩子浑身毛病,哪都不好,见到孩子就只有批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越来越成器。孩子总在批评和否定的环境中成长,长大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有一些孩子身上有一些缺点,父母恨铁不成钢,便在生气的时候对孩子任意否定,“小坏蛋”“没心肝的”“笨蛋”等称谓在父母的口中经常不经意地说出。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词语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伤害。
当父母“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些词语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词语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造成也许并不明显却刻骨铭心的伤害,使他们被这些轻率的否定压得喘不过气来,从而自甘堕落。
从小到大,牛宏光的父亲就不喜欢他,总说牛宏光看着像流氓,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监狱的苗子”。每当牛宏光犯了错误,父亲总是对他拳打脚踢,打到最后总要补充一句“你就是监狱的苗子,早晚进去”。
好几次,牛宏光哭着问妈妈:“我是不是很坏,我真是监狱的苗子吗?”每一次,母亲都是无言以对。“五一”劳动节时,牛宏光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没想到拿起钱包没走多远就被失主碰到,失主抓住牛宏光不由分说,就把他送到派出所。任凭牛宏光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当天下午,牛宏光的父亲来到派出所把他带回家。一回到家,父亲就把牛宏光一顿打,口中还是不忘骂一句“监狱的苗子”。
一个月后,牛宏光再次被警察带进派出所,父亲再打他时,他总是眼睛直直地看着父亲,只说一句话“我不就是监狱的苗子吗”。当牛宏光因为故意伤害罪被判刑时,他在法庭上说他最恨的就是父亲。
在上面的这个案例中,对牛宏光伤害最大的不是父亲的毒打,而是父亲的恶语相向,不断地否定孩子。父亲一次又一次地指责牛宏光是“监狱的苗子”,这给牛宏光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牛宏光在父亲的这种辱骂下渐渐失去了自信,变得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坏人,是不是真的是“监狱的苗子”。牛宏光也努力想改变父亲对他的看法,但是,事与愿违。一场误会后,牛宏光索性破罐子破摔,干脆就当起了“监狱的苗子”。
父母很多时候因为孩子在某方面不尽如人意,就用某一特征给孩子一个负面的定性,父母这一举动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一方面,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言语而伤害自尊心,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从而自责。另一方面,被轻率否定的孩子长期被指责,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孩子以自甘堕落的方式报复父母,给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父母应该学着欣赏自己的孩子,学着鼓励自己的孩子。孩子需要的是赏识,需要的是信任。父母千万不要片面地夸大孩子的缺点,更不能乱给孩子身上贴上负性标签。
当孩子在某方面暴露出不良行为时,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一起尽可能地克服这些行为。父母在这个时候要格外冷静,要多想想孩子的优点。想办法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意识到这些不良行为并及时改正。乱贴负性标签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会为家庭关系破裂埋下祸根。
用鼓励代替责骂,用信任代替怀疑,用赏识代替否定,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获得自信,从而努力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而且有利于增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有效地缓和家庭关系。
错误9:有条件地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一种天性,是没有条件和理由的。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见这样的话:“宝宝要乖,要听话,妈妈才爱你,才带你出去玩;宝宝要是不乖,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也不带你出去玩了!”这样的说法也许可以取得管束的效果,可是却会带给孩子一个错误的观念:“我要乖,妈妈才爱我;我不乖,妈妈就不爱我!”于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无形中被冠以某些条件与前提。
然而,孩子不乖,并不能改变他是你的子女这一事实。我们奉劝父母们,请不要用条件交换你对孩子的爱!
真爱是有目标的,那就是爱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条件,如聪明、乖巧、好成绩等。
当真正明白“爱”的含义之后,爱的方式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本身,而对于孩子的表现与行为,则该贬就贬、该褒就褒。爱通过这种方式来传递,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可以搭建起亲情的桥梁。
有些父母十分爱自己的孩子,却又偏偏表现得很冷淡,使孩子不敢接近。父母爱孩子,一定要让孩子知道,除了言语之外,在生活上也应随时传达你爱他的信息。比如,你可以拍拍他,和他两眼平视、地位相等地谈话,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如果你真的爱他,也请不要强迫他做不愿意做的事,或在别人面前诉说他的不是,体谅他、了解他就是爱他。
孩子的行为,是孩子不懂事或真正心迹的体现。所以,对于孩子的表现,父母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对于错误的表现可以指明。
我们常常发现,当孩子不小心闯祸时,父母会很过分地责备孩子。比如,孩子不小心弄翻了汤碗,妈妈会说:“你啊,真是笨哟!我小时候就不会像你这样,简直笨得要命!”又如,一个小男生不敢去参加运动会的比赛,父母很可能说:“你啊,真没出息,这么没出息,你就不要当我的儿子了!”于是,孩子可能就会在父母的不断责备下,愈来愈笨,愈来愈没出息了!
其实,父母的责备,并不是不爱孩子,可是这样的责备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很可能从此就真的成为父母口中的“笨人”和“没出息的人”了。父母有责任向孩子指出他错误的表现,并督促和鼓励他纠正,但千万不可否定孩子本身。提醒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取“小傻瓜”“小笨蛋”的诨名,否则你会后悔这竟是一语成谶啊!
对于孩子的积极行为如何正确给予鼓励,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父母常有机会“奖励”孩子,尤其是孩子成绩好的时候,衣服、鞋子、脚踏车,父母是很舍得花钱的。当然,父母奖励孩子并没有错,可是在无形当中,却给了孩子一个错误的观念,他会以为:“只要我成绩好,父母就会对我好!”于是,他就会想尽办法去争取好成绩,以得到父母的赞美和鼓励。事情发展成这样,爱就变得有条件了。
为人父母者,应该放弃“功利”的观念,无条件地去爱,爱孩子本身,而不是只爱他的表现和成绩。父母应让孩子明白:如果有一天他走错了路,父母仍然会爱他,等他走回康庄大路。
从小就应该灌输给孩子,诸如责任、荣誉、苦难、欢乐,你是可以和他分享的,你之所以和他分享,没有理由,因为他是你的孩子。
错误10: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时候观点不同、方法不一,于是导致了家庭不一致,一方往东、一方往西,孩子夹在中间左右摇摆,不知道应该听父亲的还是应该听母亲的。结果父母两个人的教育效果都大打折扣。
存在分歧很正常,但是在面对孩子时要尽可能地寻求一致,如果父母本身都举棋不定,那么我们的孩子怎么可能得到正确的教育呢?
有一个家庭,父亲与母亲采取的是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观念有时也有很大的出入。比如父亲主张男孩子要勇敢,要有冒险精神,初中二年级,父亲就带着儿子去攀岩。结果母亲知道后大骂丈夫不懂事,埋怨他不注意孩子的安全。而后还郑重其事地警告丈夫不许再带孩子参加危险的活动。
母亲从来不让儿子和学习不好的同学来往,生怕这所谓的“差生”带坏了儿子。父亲却告诉儿子要尊重别人,差生也有优点,也可以交往。
母亲觉得要对儿子好,就要舍得花钱,要鼓励儿子,奖励儿子。名牌服装、名牌球鞋、名牌自行车一样不少……父亲却认为用物质奖励不是好办法,会使孩子单纯为得到奖励而学习,应该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没必要用奖品来鼓励他。内部教育不一致的结果导致儿子学会了左右逢源,如果想花钱就找妈妈,爸爸管不了;如果想玩就找爸爸,妈妈管不了。
父母在教育方面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面向孩子时,父母之间应该寻求一种妥协,以比较合适的教育方式、统一的方式和一致的观念来教育孩子。如果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一方面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判断对错,孩子不敢听从任何一方,又不敢不听从任何一方;另一方面,容易给孩子可乘之机,父母一方教育孩子时,另一方却横加干涉,孩子就会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听从没什么关系,这样会给教育带来障碍。
错误11:迷信自己的权威
如今社会上道歉的人已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了各种类型的“道歉公司”,这无疑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有不少人在家中却从不道歉,尤其是作为父母,更不愿向孩子道歉。殊不知,父母学会并勇于向孩子道歉,正是家庭教育中的明智之举。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从不向孩子承认自己的缺点、过失,孩子就会产生“父母永远正确而实际上老是出错”的观念,久而久之,对父母正确的教诲,孩子也会置之脑后;而如果在某些事情上做错了,父母能郑重地向孩子认错、道歉,孩子就会懂得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就会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对犯错的人加以原谅。
比如当孩子闯祸后,一些父母由于一时的感情冲动,往往会对孩子进行不恰当的过重的批评或惩罚。事后,父母又往往会后悔。这时,如果父母能勇于真诚地向孩子道歉,用自己的行动补救自己的过失,则常能引导孩子更好地走自己的路。
被称为“西班牙王国上空的一颗光辉灿烂的巨星”的拉蒙·依·卡哈的成长,就说明了这一点。卡哈小时候很调皮,13岁时运用所学知识造了门“真”的大炮,一发射,把邻居家的孩子打伤了,闯了大祸,被罚款和拘留。当他从拘留所出来后,身为萨拉大学应用解剖学教授的父亲,把卡哈这个顽童着实训斥了一顿,并责令他停止学业,学补鞋子。后来,父亲越来越觉得这种处罚过于严厉,孩子闯了祸是要管教,但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于是,一年后,父亲上补鞋铺接回了卡哈,搂着孩子深情地说:“我做得不对,我向你道歉。我不该因为你闯了一次祸而中断你的学业。从现在起,你就在我身边学习吧,你会有出息的!”从此,卡哈潜心学习骨骼学,终于成为举世瞩目的神经组织学家,后来还荣获了诺贝尔奖。
有的父母认为“向孩子认错、道歉,会失面子,会失去权威”,这种担忧是多余的。父母学会向孩子道歉,对教育孩子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过失、错误时,理当采取明智之举,勇于向孩子道歉,这样,定会让孩子笑逐颜开!
如果做父母的有了错误,能主动向孩子道歉,那么当孩子有错误时,他也会主动承认错误,主动道歉。
错误12:对孩子大声吼叫
有的父母,一旦孩子犯了错误,就大喊大叫,生怕别人不知道。其实,大喊大叫,对孩子来说是没有用的。相反,倒不如轻声细语地与他交谈。
老杨的儿子小杨很淘气,到处闯祸,三天两头有人找上门来告状。每当人家告上门来,老杨都点头哈腰地赔礼道歉。送走了来人,老杨便训斥儿子,吼声如雷,直到儿子保证不再犯为止。可是,过不了几天,小杨又闯了祸。老杨的太太对这父子俩无可奈何,不知该怎样对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信息的表达,语言占7%,声音占38%,表情占55%。教育孩子的内容再好,一“吼”也就吹了。其实,为人父母者不妨坐下来,以促膝谈心的方式,心平气和地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孩子是怕批评的,这是他们潜在的心理负担。一旦受到训斥,这种心理负担就会转化为心理压力。孩子怕惩罚,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加上自我保护的本能激起心理防御,以致不敢亦不愿说出真情。这时,倘若父母用和蔼的态度、低缓的声调开导、说服,孩子的心理将得到安慰,紧张得以松弛,情绪趋向平稳,父母的说教便容易被接受。
孩子调皮捣蛋,屡屡闯祸,必然常遭严责,他们可以说是在斥责声中长大的。在这种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不可亲近的人,情绪对立,对父母的要求,往往一概拒绝。即使被迫接受,也是阳奉阴违,有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挑起事端,闹恶作剧,借以报复、泄恨。
如果降低批评的声调,心平气和地就事论事,不计前嫌,真情实意地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孩子的戒备心理将得以解除,转向接受教育。
对话是亲人之间交换思想、增进了解最常用的方式。低缓声调的交谈,像讲悄悄话一样,容易引起孩子跟父母说话的兴趣,觉得父母尊重自己,所讲在理。只有这样,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才真正成为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