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逆反行为

【问题描述】

逆反心理是孩子对父母产生的对抗性消极心理。具体表现为: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不让他干什么,他偏干。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

天天6岁了,最近产生了与父母相抵触的情绪:心里有话不愿向父母说,对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也不像以前那样能听进去了。

天天这样就是产生了逆反心理。其主要特征是:孩子对父母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这种情形最容易让父母恼火。而父母越是恼火,对孩子越发训斥,就越使孩子反感,直接影响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正常关系。事实上,孩子在这个年龄只是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已,并不像有些父母想的那样存在很强烈的逆反心理。只要父母指导得法,是完全可以顺利地渡过这一难关的。

一般来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两个阶段会出现不听话的现象,第一个阶段一个是3~6岁时;第二个阶段则是12~17岁时。前一阶段的孩子不听话是由于自我意识的萌发,后一阶段则是孩子的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世界观开始形成,由于生理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自我意识觉醒等,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

要求孩子顺从大人,绝不是把孩子当作大人的附属品进行驯化,而是培养孩子顺应环境的能力。学前儿童若总是对父母持对抗行为,进入小学后也不可能很好地顺从老师、适应学校和社会环境。

对孩子出现的逆反心理,父母应泰然处之,要正确分析逆反心理的性质。逆反心理虽是一种抵触性很强的态度,但是,若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进父母改进教育的方法。

总之,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逆反心理是十分常见的现象,父母应善于分析,因势利导。

【心理解释】

逆反心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其形成的原因包括:

一是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什么都想问个明白或者动手试探一下,父母常因不耐烦或怕孩子弄坏东西而指责他,孩子因此产生逆反心理。

二是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虽小,也有自尊心,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讽刺、挖苦、辱骂、体罚的做法,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三是父母遇事唠叨。有些父母喜欢抱怨和唠叨孩子,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四是亲子之间缺乏沟通。父母与孩子缺乏经常的感情沟通,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也会以不尊重来对待父母。其表现形式有粗暴地对抗和沉默不语两种。

五是对孩子过分迁就。孩子认为犯了错不会被批评,这种错误的信息使孩子不明是非,一旦父母想管教时,孩子就很不适应,必然出现逆反。

六是家长式作风。专横式的教育使孩子感到不舒畅、压抑,或是父母不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和意愿,要孩子学这学那,否则给予惩罚。这样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要改正孩子逆反的现象,父母要对逆反的原因有深入的认识,然后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

【纠正方法】

第1步:冷静对待。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父母不要急躁,出现僵局时,可先放一放,这有利于双方都反省自己。

第2步:分析原因。认真分析,查明孩子逆反的原因是妥善处理的前提。

第3步:发现优点。逆反心理在思维形式上与求异思维有某些相似之处,其中包含某些独立思考的倾向。父母可从孩子的言行中发现闪光点,作为因材施教的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好奇好问、爱动脑筋等良好个性。

第4步:认真倾听。在与孩子交流中,父母不仅要认真听,也要会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采取疏导的办法,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善于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效果往往比简单的堵截、禁止要好。

第5步:鼓励赞赏。孩子做事时遇到困难,父母不要贬低他,这样会打击孩子的信心。当孩子有进步时,父母要恰到好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许。

第6步:尊重爱护。十二三岁的孩子具有强烈的自尊心,若父母讽刺、挖苦,最易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一定要态度和蔼,对同一问题与孩子一起探讨。若父母总是持过激态度对待孩子,则会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若父母态度温和,孩子自然会亲近父母、听从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