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与建筑起舞
“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遗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其中辽、金、元古物虽然也有,但是大部分还是明清的遗构;有的是煊赫的‘名胜’,有的是‘消沉’的痕迹;有的按期受成群的世界游历团的赞扬,有的只偶尔受诗人的凭吊,或画家的欣赏。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引自林徽因《北平建筑杂录》)
林徽因眼里的“建筑意”,将建筑学注入了人文的色彩,是她在建筑学上极富才情的独特建树。从伦敦归来的林徽因不仅在自己心里种下了建筑的种子,她眼里的“建筑意”还最终影响了将来的伴侣梁思成,使他献身于建筑科学。梁思成曾对朋友们说过:
“当我去拜访刚从英国回来的林徽因时,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林徽因告诉我,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爱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接着这个专业。”(引自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
当时的梁思成,在清华校园里完全是一个爱好广泛、全面发展的小伙子。他擅长绘画,任《清华年报》美术编辑;酷爱音乐,是管弦乐队队长,吹第一小号;喜爱体育,获得过校体育运动会跳高冠军。他的外语也相当出色,曾翻译了王尔德的作品《挚友》,发表于《晨报副镌》;才华横溢、精力旺盛的他还与人合译了一本威尔司的《世界史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出乎意料,如此活跃的青年才俊,留给同学们的深刻印象竟是“具有冷静而敏捷的政治头脑”。五四运动爆发,“他是清华学生中的小领袖之一,是‘爱国十人团’和‘义勇军’中的中坚分子。”(引自黄延复《有政治头脑的艺术家》)
当梁思成提出要承父业学西方政治时,开明的父亲梁启超没有规定具有多方面发展潜能的儿子一定走哪条路,但他用自己走过的艰辛之路告诫儿子:不希望他再当政治家。这位曾经领时代潮流之先的风云人物,或许多年的政治奋斗让他身心俱疲,梁启超越到晚年越看重自己文化上的价值,他希望他的儿女们无论如何不要再卷进政治的漩涡中。
年轻气盛的梁思成却不以为然。没想到“梦中的仙子”林徽因的一番高论轻易地就改变了少年的心。
在当时的社会,绝大多数女孩子还在心甘情愿困于缠足的陋习中,把自己的一生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而那一刻的林徽因,却已经怀揣事业的梦想,显示出了罕见的理性与智慧。无疑,她也对梁思成一生的立志起了关键的作用。
后来,梁思成发自肺腑地评价林徽因:“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测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有人说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三位男子成就了林徽因的美丽,似乎她的绝世风华不止是天赐,更是沾了三位旷世奇才的光。然而,徐志摩说正是林徽因给了他诗人的灵感;梁思成也谓自己的建筑之路是听从了林徽因的建议;哲学家金岳霖一生痴恋林徽因,想必正是林徽因“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林徽因和金岳霖精神上的共鸣,应该是红尘中的那种最难得的“心有灵犀觅知音”的结果吧。
1923年,林徽因毕业于培华女中,经考试获取美国半官费留学资格。次年6月,梁思成于车祸后痊愈,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同前往美国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简称宾大)。当时美国最好的建筑专业在宾大,法国著名的建筑大师保罗·克瑞特(Paul Cret)就在宾大从教。
他们按计划,利用暑期先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学习一些预修课程,为9月开学后进入宾大的学习打好基础,也可免修低年级相应的课程。梁思成有清华八年的高中和预科学历,他希望有了这些预修学分,到宾大可以“直升建筑系二年级甚至更高年级”。
林徽因选了“户外写生”和“高等代数”两门课;而梁思成则选了“水彩静物画”“户外写生”和“三角”三门课程。
很快,美丽的9月如期而至,但林徽因在宾大申请入学建筑系时却受阻,因当时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理由是“建筑系学生经常加夜班绘图,女同学无人陪伴不甚方便”。所幸,艺术学院的美术系招收女生。既然美术系和建筑系同属美术学院,林徽因便“曲线救国”,改读美术系,同时矢志不移地选修建筑学课程。
自由浪漫、无拘无束的美国学生一直对中国留学生存有偏见,他们眼里的中国留学生是刻板、僵化的。但林徽因同学的到来完全颠覆了这种看法。她不但五官精致,笑靥甜美,气质娴雅,落落大方,加上有着曾经在英国游学的经历,眼界开阔,很快就融入到了全新的环境中,成了中国留学生学生会里社会委员会的委员。
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让带有歧视眼光的美国学生对中国人刮目相看。在大学生的圣诞卡设计竞赛中,林徽因设计的作品脱颖而出,一举成名。那是用点彩技法画的一幅圣母像,大有中世纪欧洲圣母像的苍古感,这件珍贵的文物至今还保存在该学校的档案馆中。自此,这位“有着异乎寻常的美貌,不乏活泼和机灵,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天生又善于交际”的东方公主大受师生们的欢迎!
1926年春季,林徽因即成了建筑设计这门课的助教。这在当时简直就是神话,完全打破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常规。其实,只有她自己最清楚,机遇,永远垂青聪明而不乏勤奋的人,一分付出即有一分收获,她的勤奋让她美梦成真。她在美术专业上以高分提前获得本该四年完成的学术学位,而且修学了建筑专业的几乎全部课程,其学业成绩之优异和工作能力之突出,让建筑系的老师刮目相看,遂放弃其他男生而聘用这个非正式学建筑学课程的女生做助教!
林徽因的优秀,让她的美国同学比林斯忍不住写了篇文章发表在1926年1月17日的《蒙塔纳报》上:
她坐在靠近窗户的一张椅子上,那儿能够俯视校园中的一条安静的小径。但她却总是俯身在一张绘图桌上。她那瘦削的身体和那块硕大的建筑作业板形成巨大的反差……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的分数或偶尔得第二。她不苟言笑,文静、谦逊,从不把自己的成绩挂在嘴边。
林徽因的留学经历没有离开过恋人梁思成的陪伴。梁思成每次去女生宿舍楼下等林徽因,有时要等上半个多小时,因为精心于装扮的林徽因总是对自己的发型、服饰处处挑剔,故而得花不少时间。而那一刻,迟迟不见美人下楼,常常让梁思成焦急不安。好在林徽因每次都应约而至,虽然会姗姗来迟,但见到了心爱的人,梁思成那刻心里也随之释然。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为此调侃,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林小姐千妆万扮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横批是“诚心诚意”。
其实,梁思成何止只是在约会中“诚心诚意”地等待林徽因?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也在不断地用自己严谨的处世方式影响着林徽因,林徽因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确实离不开梁思成尽心尽力的呵护和帮助。
林徽因天生具有艺术家的气质,这让她经常灵感乍现,她的草图总是被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创意修改得凌乱不堪。不少时候,临到交作业了,还是一张七零八落的草图,往往就在她束手无策时,梁思成则用他准确而漂亮的绘图技术,让凌乱的草图,眨眼之间焕然一新,随之,一幅工整清晰的作品就呈现在林徽因眼前,这常常让林徽因感叹、惊呼。日后成为著名建筑师的哈贝森(John Harbeson)教授,曾经夸奖他俩的建筑图作业简直“无懈可击”。
林徽因和梁思成,仿佛是天生的建筑搭档,一个灵动,一个严谨,他们这种默契的合作方式一直延续到归国后的工作中。
一个美丽的黄昏,梁思成和林徽因徜徉在充满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花园中,梁思成手捧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的《营造法式》,如同面对天书般而百思不得其解。
《营造法式》是北宋时期曾任工部侍郎的李诫编写整理成的一部古代建筑技术专用书。民国著名藏书家、刻书家陶湘校订丁本《营造法式》刊行后,朱启钤视同精美的文化食粮,迫不及待地送给他的好友、中国的文坛巨匠梁启超,一同分享。梁启超见之后如获至宝,并即刻邮寄给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深造的儿子梁思成和准儿媳林徽因。
一番沉思之后,梁思成和林徽因觉得欧美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已经写出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却没有自己的建筑史。当时绝大多数西方学者尚未注意中国建筑的发展和技术,只有日本学术界开始注意中国,其中著名者有大村西崖、常盘大定和关野贞等,他们都对中国建筑艺术有一定的研究。梁思成和林徽因认识到,中国人再不整理自己的建筑史,那么早晚这块领地会被日本学术界所占领。作为未来的中国建筑师,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显然,由于林徽因在校园里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当地美国人的钦佩。1926年,当地《蒙大拿报》对林徽因进行采访,标题为《中国女孩致力拯救祖国艺术》。从中我们能领略林徽因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我曾跟着父亲走遍了欧洲。在旅途中我第一次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现代西方的古典建筑启发了我,使我充满了要带一些回国的欲望。我们需要一种能使建筑物数百年不朽的良好建筑理论。在中国,一个女孩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她的家庭。而在这里,有一种我所喜欢的民主精神。等我回到中国,我要带回什么是东西方碰撞的真正含义。令人沮丧的是,在所谓的‘与世界接轨’的口号下,我们自己国家独特的原创艺术正在被践踏。应该有一场运动,去向中国人展示西方人在艺术、文学、音乐、戏剧上的成就,但是决不是要以此去取代我们自己的东西。”
美国民主、自由的文化环境,让林徽因感到舒畅和欢欣,她尽情地施展着自己的才华。但同时,她无比清醒:学习外国的成就并不等于放弃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中华文明的崛起,林徽因不仅有着一腔殷殷赤子之情,而且还有着自己独到的思维和见解。
而在留学的最初两年中,梁思成和林徽因都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刚入学时,梁思成的生母李惠仙因癌症病故;1925年12月24日,林徽因挚爱的父亲林长民被流弹击中,不幸去世。一个失去慈母,一个失去导师般的父亲,突然失去至亲的悲痛,让他们对生命有了另一番深刻的理解。
尤其是林徽因心中的那棵参天大树轰然倒下,让她一度茫然而成天以泪洗面,甚至茶饭不思。梁思成也在承受着生母离世的巨大打击,但他仍在默默地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来供林徽因倚靠。作为两个大家庭的长子和长女,他们更加明了各自肩头的责任。很快,他们以坚强的意志从极度的悲痛中振作了起来,他们懂得,唯有把心中的痛楚化作更加勤奋用功的学习动力,并去完成辉煌的学业,方能告慰九泉之下的至亲亡灵。
林徽因悲痛之余,也曾担心失去家里经济来源,留学的花费如何为继?甚至有过一念,打算辍学回国。这时,一向偏爱林徽因的梁启超伸出了援手。
梁启超在给儿子梁思成的信中说:“徽音(林徽因的原名)留学总要以和你同时归国为度,学费不成问题,只算我多一个女儿在外留学便了。”
但林徽因具极强的独立精神,她默默地打算自己解决留学费用,暗暗决定先打工一年再说。但是,把林徽因视为己出的梁启超不同意。他又写信给梁思成:“徽音留学费用还能支撑多少时间?”嘱咐儿子马上回告,以便及时筹款。当时梁家也不宽裕,梁启超准备动用股票利息,甚至说了这样的话:“只好对付一天是一天,明年再说明年的话。”在梁家的帮助下,林徽因度过了精神和生活的双重难关。
由于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校的出色表现,1927年6月,他俩结束宾大的学习,并分别获建筑系硕士和美术系学士学位。随后,俩人都应邀在保罗·克瑞特(Paul Cret)事务所工作。9月,梁思成决意以“中国宫室史研究”作为研究方向,向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申请攻读博士学位,从此准备着手开始中国建筑的系统研究。而同时,林徽因进入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师从贝克教授(George Pierce Baker),学习舞台美术,林徽因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学习现代舞台美术的学生。
“林徽因留学时期的业余戏剧活动,显然是她获得学士证书后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的重要诱因。她在著名的G.P.贝克教授工作室学习,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学习现代舞台美术的学生。她的天赋及美术和建筑的基础,使得她也得以在这个专业里出类拔萃。”(引自陈学勇《林徽因寻真》)
1928年3月,就在梁思成和林徽因双双收获在美国四年留学生涯的硕果时,他们的爱情也水到渠成,终于结束了大学四年的爱情长跑。3月21日,是《营造法式》的编纂者李诫的生辰,他们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作为结婚日,是想用自己的婚礼,一种特别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国古代建筑师。这一天,他们在加拿大渥太华中国总领事馆梁思成姐姐、姐夫处举行结婚典礼。林徽因亲自设计了“中国式”婚纱和花冠,梁思成则为自己心仪多年的林徽因披上了婚纱,戴上了花冠,婚纱和花冠因匠心独运、别致美丽而艳惊四座。
两个情投意合的人于新婚燕尔之际,选择的蜜月旅行竟然是一次欧洲的建筑之旅,但细想之也并不奇怪。事实上,这与父亲梁启超的想法惊人一致:将蜜月旅行与考察欧洲的古典建筑完美地结合起来,去亲眼凝视、亲手抚摸那些在漫漫历史风尘中保存下来的人类建筑精华,去亲耳倾听那些“凝固的音乐”,应该说,这段蜜月中的建筑之旅,为他们今后终生将要从事的建筑事业,留下了一个不乏意义的注脚。
那是一段妙不可言的曼妙时光,甜蜜而没有任何压力。他们在法国、英国、德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古建筑中,尽情地徜徉,同时寻找着书本知识和实体构造之间融合的焦点。他们不停地摄影、画速写、画水彩等。不过,新娘林徽因对着照片有些气恼:“在欧洲我就没有照一张好照片,你看看所有的照片,人都是这么一丁点。思成真可气,他是拿我当标尺呀。”娇妻的话语中似乎带着责备,其实也透着无限爱意,因为他们镜头里的摄影对象、主角是那些他们都挚爱着的建筑。在高大的建筑物面前,人类作为一把标尺,意义则在于可以去丈量那些古老的建筑,进而,伴着灵感去设计和构造新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