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牵”与“放”
我们的教学要有牵有放,牵放适当,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今天我听了一节“速算与巧算”的计算教学课,有如下思考。
老师出示计算题目后,学生都埋头在做,老师也在很认真地巡视着,当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做完了的时候,老师还在不停地巡视着。大多数学生举手后,老师说:“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方法。”小组说完了老师再进行讲解。
一、我在想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似乎在“放”,让学生自由地思考,我觉得这样的“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如“牵”的效果好!原因有两个:
1.当第一个学生举手时,我认为老师不应该继续巡视,而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集中注意力,思考为什么他做得又对又快,学生可以从中反思自己的方法。
2.当大多数学生举手后,老师说的“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方法”,冲弱了教学节奏,也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我想改
既然“放”的效果不好,我就改成“牵”,试想一下效果。
1.老师出示题目后,应再补充一句:“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老师这时只注意谁做得快而对,当有一个学生做完后,让所有的同学停下来,并问:“大家都没有做完,你怎么这么快啊?”
学生自然会把自己的好方法说出来,可能就会是“找朋友凑十法”。
3.再引导大家试一试“找朋友凑十法”。
这样,学生就会在前后两种不同的方法中比较,真切地体会到“找朋友凑十法”的好处。这时的“牵”,既鼓励了算法的“多样化”,又让学生在多样化算法中体验算法的“最优化”,何乐而不为呢?
没有经过实践,并不知教学效果如何,权当提个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