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要有度
一、唤起回忆,激发动机,铺垫要有力度
在新授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注意激发动机,让学生开始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中。
由于教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新授前通过学生预习、自学或动手试做,让旧知为新知做铺垫。设计铺垫要有力度,即要找准知识的突破口。设计传授新知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为突破新知难点和巩固重点减缓坡度,扫除障碍,让学生充分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设计根据已知高度、底面半径或直径、周长求圆柱体积的题目,加强对圆柱体积计算的训练,为计算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做好铺垫。只有精心设计题目,启发联想,才能提出问题,进一步诱导引入。
二、诱发导入,感知概念,引入要有梯度
经历学习阶段后,诱发学生探索新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新概念,诱发导入要注意梯度。引发学生沿着知识阶梯,不断深入地探求,同时也要注意课程环节环环紧扣,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又不间断地展现另一矛盾,让矛盾在学生不断质疑问难的情境中得到和谐解决。
例如,在“小数的性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入的:
1.出示三个数:1,10,100。
2.问:谁能给这三个数分别添上单位名称,使三个名数所表示的量都相等?学生通过讨论可得:1分米= 10厘米= 100毫米。
3.把它们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形式:0.1米=0.10米=0.100米。
4.问:如果要使小数位数一样多,怎么办?可得:0.100米= 0.100米= 0.100米。
通过这四步阶梯性的导入,学生初步感知了“小数的性质”。
三、操作描述,释疑解难,新授要有强度
针对新知识及其所揭示的主要矛盾,可通过展开、想象、作图、演示等活动,将新知分成若干个知识点,使学生在动手画、量、折、比等联系紧密的操作中,不断地描述、讨论、概括新知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形成过程,学生经过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等系列感知活动,完整地形成知识表象。同时又借助语言描述,进一步明确新知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探索出科学的结论,这样对知识的理解是深刻的,获得的信息是准确的。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1.观察:圆锥的侧面是什么形状?
2.想象:如果沿圆锥顶点垂直切下去,截面是什么形状?
3.描画:圆锥垂直截面图。
4.分析:圆锥的底面、高、直径与截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感知圆锥的特征。
在推导圆锥体积公式时,对圆锥和圆柱的等同条件不做揭示而进行两次实验。学生在两次实验结论不一的矛盾中发现并总结: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应以“等底等高”为条件。
四、强化训练,转化发展,巩固要有密度
解决疑问和形成知识,并不意味着已牢固掌握。掌握知识必须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要将讲练结合、议练结合、变式转化等众多训练分散在教学系列之中,促使知识的转化。
设计有密度的训练,引导学生加深对新知所涉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应用,促进思维的灵活发展。这样在有密度的练习之后,课堂知识得以进一步巩固内化,而家庭作业可以不留或少留,以此减轻学生负担。
例如,在“圆锥的体积”教学的转化中,根据等底等高圆锥和圆柱的关系,设计依据圆锥体积求圆柱体积,或根据圆柱体积求圆锥体积的练习,并插入命题不严谨、不可推算的练习题,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五、灵活变换,加强应用,变式要有角度
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际应用,这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在学生理解巩固新知后,应进一步设计有方向、有角度的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变通性。
例如,“圆锥的体积”教学的变式题可设计为:
依次变换等底等高、等底等体积、等高等体积条件,要求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体积、高、底面积关系进行判断选择。
最后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让学生求所形成空间体积的大小。这道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思考题,以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