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怎样发掘孩子的数学思维潜能?
“我家孩子天生就不是学数学的料”,我想问问各位家长,你们是否对自己的孩子也抱有过这种想法?或者自己小时候被家人贴过这样的标签?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还是因为周围也不乏类似的言论,比如:
“我家孩子太笨了,这么大了还不会算几加几”;
“数个数还得掰手指,有点反应太慢了”;
“我小时候就觉得数学太难了,现在也不会教孩子,他以后学数学的路肯定不好走”;
“我家这个连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都老算错,根本就不是学数学的料”;
……
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或者是上我课的年轻爸爸妈妈们说出这样的话,我都觉得需要教育的首先是父母们。
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既然是一种能力,就是可以习得的。而很多父母并不知道如何去挖掘孩子的思维潜能,也不懂得怎么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实孩子是否有数学思维的潜能,要先观察和挖掘,然后是启蒙和培养,而不是早早下定论。
兴趣是一切的前提,珍惜和保护好奇很重要
孩子的好奇心是天生的,他们的小脑袋瓜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总爱问“为什么”。其实孩子们这种好问的行为、求知的欲望,是非常珍贵的,父母要保护和珍惜。
现实是,很多父母并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因为嫌他烦。
一次课堂上,我和家长们分享了一本故事绘本。里面讲的是一只小鸡非常喜欢问“为什么”,无时无刻不在问大家,例如:“爸爸,是你一唱歌太阳就能升起来,还是太阳升起来以后你才开始唱歌呢?”“我说脏乎乎的猪先生,你的尾巴是故意卷成螺旋形的吗?”……问的问题太多了,大家都很烦它,叫嚷着:“闭嘴,你可真是一只问题小鸡。”这只小鸡便有了绰号,大家都喊它“问题小鸡”。当讲到这些情节时,好多家长都觉得太熟悉了,自己似乎也经常无意识地这样抱怨孩子。
我带着大家继续看绘本:小鸡在大家的打击下离家出走了,父母的世界终于安静了下来,可也没有了热闹和沟通。小鸡的内心一直很混乱,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停问问题,大家不喜欢自己了,爸爸妈妈也不爱自己了?你看,当你打击了孩子的好奇心,不仅会影响他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还会影响他对爸爸妈妈的信任。
这个妈妈对孩子先天的好奇心,并没有满腔热情。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父母也是在无意识中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
如果孩子没有了对某个事物的好奇心,那么也就不会产生兴趣。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又怎么谈让孩子保持专注、认真?又怎么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怎么长期坚持下去?
挖掘潜能的第一步,是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现代父母特别期望孩子可以多才多艺,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于是可能给孩子安排很多所谓的“兴趣班”,但一定不要让孩“被爱好”“被兴趣”“被学习”。
抓住3~6岁思维敏感期,潜能培养事半功倍
孩子思维的发展是有敏感期的。所谓敏感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某个因素的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当个体处于敏感期的时候,他的某种行为会特别容易习得,发展也特别迅速。
孩子思维发展的敏感期是3~6岁,在这段时期,如果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和培养,那么孩子在思维方面的潜能将事半功倍。
如何在敏感期对孩子进行科学引导?很简单,做到三个坚持:
第一,鼓励孩子要认真倾听,但更要多表达。
因为语言的发展是思维的基础,孩子3~4岁的时候,正是词汇发展迅猛期。所以坚持让孩子多说话、多表达,多给孩子提供语言丰富的环境。
第二,坚持让孩子多动手,更要重视过程中的协调。
父母要坚持陪孩子多动手实践,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学习奠定基础。比如,陪孩子玩积木、做手工、画画等,不用太注重成果,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的能力。
第三,鼓励孩子多观察,更要让孩子多想象。
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坚持让孩子多观察生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寻找事物内在的特点。比如,同类水果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夏天的树叶和秋天的树叶有什么不同,路边停的车子有哪些不同……甚至可以引导孩子观察每个家庭成员的性格、喜好等。丰富的表象是想象力非常重要的基础,比如孩子看到一个圆形,可以让孩子闭着眼睛用手在眼前描绘这个图形的轮廓,在头脑中想象这个图形的样子。多做这样的练习,能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成长型思维,是相对于固定型思维来说的。
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认可努力的重要性,懂得人的才智通过锻炼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在遇到困难时,不会那么快退缩和放弃,会愿意尝试更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所以在潜能培养上,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容易挖掘出自身的强大潜能。
那怎么培养自己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
容许孩子犯错
首先,要正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人都会犯错,犯错是正常的。犯错,其实是大脑学习和成长的方式,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需要给他一个积极的态度——从错误中学习,这次我们犯错了,那么下次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更好。父母要做的就是利用错误中的资源,更好地教育孩子。
有个妈妈和我讲过一个故事,说她的女儿西西刚开始接触拼图时,经常不知道怎么拼或者会拼错。那个时候的她,总会捺不住性子地指导,甚至会用责怪的语气,似乎很不想孩子犯错误。
“我都跟你说了不是这一块,我说过了不对,你怎么就记不住呢?”
这样的后果就是减退了西西对拼图的热情,几乎很少主动去玩拼图,甚至害怕玩拼图。后来,这位妈妈反思自己之后,便调整了心态,不再寻求“正确”,而是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当西西自己发现错误时,妈妈会说:“哦,这里似乎拼不上了对吧?那我们来一起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然后再试试别的吧。”
长此以往,孩子在拼图中发现错误后,就不会出现负面情绪了,而是自己积极地去寻找正确的图块了。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孩子
每次讲课,都会有很多年轻的妈妈向我倾诉自己对于孩子成长的焦躁:说自己家的孩子如何调皮、如何叛逆、如何不听话……总觉得别人家孩子怎么就那么懂事、那么听话、那么好脾气……
其实每个家庭中的孩子都一样,都有调皮任性的时候,也都有乖顺听话的时候,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孩子不是十全十美的,若是用完美来要求或苛求孩子,那么不仅孩子累,你也累!
没有完美的孩子,同样也没有完美的家长,但是却有太多不完美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完美。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要求,家长就会产生负面的情绪,比如焦虑、唠叨等,这又导致了孩子的情绪崩溃,所以孩子才会有自己的小反抗、小叛逆……
有个妈妈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故事:有次接孩子放学,和其他孩子的家长一起走在路上,在过马路时,这位妈妈手机响了,有个重要的电话,于是她便一手拉着孩子,一手接电话。
避过了几辆汽车,后来差一点撞到了一辆电动车上。孩子就开始冲她嚷嚷:“平时你不是说过马路不能看手机、低头的吗?你自己都没做到。”
这位妈妈觉得当着这么多孩子和家长的面,被自己的女儿吼了,很是丢面子,一下子情绪也上来了,说了句:“我这不是有重要的电话吗?”然后就一个人故意走在最后面,不理孩子了。
当时这个妈妈心里想:这样说我太没礼貌了,还当着别人的面教训自己的妈妈。回到家后,这个妈妈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当时自己没勇于承认做错了,还把问题归到孩子身上。
到了晚上睡觉时,妈妈坐在孩子面前,认真地说:“谢谢你对妈妈的提醒,过马路要专心,妈妈做错了,接打电话很不安全,以后过马路我不会这样了。”女儿搂着妈妈说:“嗯,安全第一,这还是妈妈你教我的呢,我们都要记住哦。”
是的,家长也会犯错,也会因爱面子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要真正地接纳自己,就要接纳全部的自己,无论好坏,而不是只接纳自己好的部分,这样才会给孩子做好榜样。
改变要先从家长自己开始,当放下那个一味只观察孩子缺点和不足的放大镜,才会发现孩子其实还是那么可爱!孩子有自己的优点,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说,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要接纳不完美的孩子!
学会正确的表扬
我认为正确的表扬要包含两点:第一,表扬的态度要真诚;第二,表扬的内容要具体。第一点很容易做到,但第二点需要谈一谈。很多家长用得最多的表扬词就是“你真棒”,这就是空洞而笼统的表扬,一点也不具体。可以换种方式说“你刚才主动帮妈妈收拾桌子,非常感谢你,你做得很好”“你今天在听故事的时候,提了很多不错的问题,说明你很爱思考,要继续保持”等等。
当然在“表扬具体”这点上,还可以再加上两个细节。成长型思维注重努力,所以在表扬孩子的时候,更多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赋。比如孩子拼好一幅拼图,不要直接说:“你好聪明。”我们可以说:“我看到你刚才拼图时,非常努力和专注,所以你把拼图拼起来了,真厉害!”
另外,还要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孩子做作业,如果他做出了一道题,不要说:“你好厉害,这么快做出来了!”而要说:“嗯,我看见你刚才做题的时候好用心,这个过程是不是很有意思?”
除了正确的表扬,不要忘了,最好再结合上“善意的批评”和“谨慎的惩罚”。
孩子犯错了,有时批评少不了,不过我要给家长的建议是,批评可以换种方式说,先找出一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当要批评孩子做得不对的时候,改成“如果你怎么怎么做就更好了”。这种善意的批评让孩子接受起来更容易,而且也给了孩子可操作的改进建议。
对于惩罚,一定记住不能轻易用,并且不管是硬暴力还是软暴力,我都不建议家长用。惩罚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而且知道怎么错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剥夺孩子最想要的就可以了,比如孩子每天喜欢看两集动画片,那么当他做错事后,今天就不能看动画片了,这就是一种惩罚。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可以让孩子对惩罚有一点选择权,也就是让孩子自己选择要剥夺或取消的几种喜爱事物之一。
张梅玲教授如是说
趣味故事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分享过一个与女儿有关的趣味故事:
有一次,他带着女儿在院子里拔草,5岁的女儿正是天性爱玩的时候,于是她就一边拔草一边玩耍,很不认真。塞利格曼看到后便数落女儿的各种坏习惯。结果,他女儿听完后,说了这样一句话:“爸爸你每天都让我改掉坏习惯,可就算我的坏习惯全部改掉了,那也只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小孩,但我却没有优点,你为什么不去看看我的长处呢?”这句话让塞利格曼反思良多。
虽然在教育中,缺点的修正很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发挥孩子的优势。因此家长要善于找出孩子的闪光点,并学会用放大镜来放大这些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