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你的工作和人生:如何成长、改变,在工作中 找到快乐和新的自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我们还没到吗?

思维误区:足够好还不够,我想要更好。

重新定义:足够好意味着非常好——对当下而言。

在斯坦福大学的设计工作室有这样一个标牌,上面写着“你在这里”(You are here)。我们都非常喜欢这句话,这句话背后的含意很简单:在确定要去哪儿之前,你需要先知道自己在哪儿。一旦你知晓并接受自己所处的位置,便可以设计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我们还没到吗?”就不一样了。正如标题所示,这是对现在所处位置的不满足。这是我们在长途旅行时经常从后座的孩子那里听到的问题。

我们还没到吗?

我们到了没?

现在到了没?

我们什么时候到啊?

我们,到底,到了,没啊?

可以想象,那趟家庭旅行的车上时光毫无乐趣可言,它只是到达终点的一种无聊手段而已。一旦到达那儿,不论是哪儿,他们才会感到快乐。还没到吗?那就不快乐!

我们并非坐在家庭小汽车后座上不满足的孩子,但是有多少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尤其是职业生涯中,过着那样的日子呢?

我们是不是也在经常等待到达目的地?那个我们等之又等的魔法之地,那个我们最终会感到满足和幸福的地方。我们常常以为,一旦我们有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赚到了更多钱,获得升职,我们最终就会到达一个全新的、不同的、神奇的、更好的地方。有多少人因为这种想法而深感不快?事实是,当我们一辈子都在等待着实现某个目标时,我们唯一的结局就是被困住。

接下来要说的话很重要:无论你处在职业生涯的什么阶段,无论你正从事何种工作,这都已经足够好了。至少在当下是如此。

不是永远,就当下而言。

这难道不是一种慰藉吗?“当下足够好”是本书想要重新界定的重要观念之一。培养这种认知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或职业不能变得更好,或者事情永远不会改变,也不是说你会停止学习和成长。相反,将我们的内在叙事转变为“当下足够好”,才能使得外部环境中的一切改变皆有可能。

但是让我们面对现实吧!在这个社会里,来自媒体、文化以及外部环境的信息都在告诉我们:适可而止永远不够。你脑海里那个喋喋不休的声音,那个将自己和他人做比较的声音,一直在告诉你:别人拥有更多,如果我也拥有更多,我会更开心。你很确定别人已经比你拥有更多,你正在错失机会。你知道我们说的是什么声音,它一直在你的脑海中循环播放。

这种总是需要“更多”或是想要“更多”的想法会让我们极度不开心,甚至有点儿抓狂。当我们总是追求更好的工作、更豪华的汽车、更宽敞的房子、更大的城市时,我们的脚步就永不停歇,永不。这个问题还不仅限于“东西”。你可能无休止地追求更多的平和、更多的正念或是更多的慈悲,就像追求更多的财富一样,容易深陷其中。这也许是一场更加高尚的比赛,但它仍然是一段令人沮丧的旅程,永远没有终点。这种永不满足、想要更多、不够完美的心态会毁掉你生活中的一切。

心理学家用一个术语来形容这种无休止地追求“更多”的状态——“享乐跑步机”(享乐即追求快感)。在我们看来,享乐跑步机描述了一个沉迷于新体验和获得新事物的过程。就像所有上瘾行为一样,每一次新的“快感”都伴随大量快乐的大脑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很快消失,并产生对下一次“修复”这种失去的快感的需要。而每次的快感都要比上一次弱一点儿,让寻求快感的人在享乐跑步机上越跑越快,强迫性地寻找更多、更刺激的快感。但问题是,你永远都无法重复第一次体验到的“快感”。每一件新事物、每一次新体验,都会给你带来一阵很棒的感觉,然后那种感觉就会消失。在争夺“更多”的战斗中,你永远不可能赢。相信我们,在享乐跑步机上的旅程很少有好的结局。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你有多少钱、时间、权力、影响、意义、地位、退休金、_______(填上你最想要更多的钟爱之物)。真正的问题是:当下怎么样?

一个没有人生设计思维的人,沉湎于“不够好”的泳池尽头,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不太满意,对刚刚那个问题一遍又一遍地给出重复的答案:“不怎么样。我们还没到吗?”

同样的问题如果问有人生设计思维的人,那么他会说:“生活是美好的。If asked the same question: See Designing Your Life, chapter 1,or visit designingyour.life.当然,我还在学着感恩,学着管理我的健康/工作/游戏/爱情仪表盘。我一直努力在工作中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老实说,一切都还不错,我对我眼下所拥有的一切很满意。我已经得到了我想要的,我很知足了。”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那些有人生设计思维的人已经找到了摆脱“更多”享乐跑步机的方法,他们以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生活,这就很好。

大量证据表明,世上许多的不快乐来自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已经足够,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需要。这种不快乐有很多种形式,但它几乎总是表现为你需要……

更多的钱

更多的认可

更高的社会地位

更多的社交网络粉丝

更多的乐趣……

那么,哪些信号可能已经在警告你,你可能正在享乐跑步机上无所事事呢?如果你发现自己坐在新沙发上,看着大屏幕电视,听着功率1 000瓦的超级7.1环绕立体声音响,却还是感到孤独,这就是一个警告信号;如果你在将照片发布到社交网站之前花了一个小时来修图,试图让你的生活看起来比实际中的更有魅力,这也是一个警告信号;如果你发现自己在附近的购物中心四处游荡,想买点儿什么却觉得没什么值得买的,无聊得要死,想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这家商场的,又找不到这一切的意义所在——这也是一个警告信号。关掉电脑,把智能手机调成静音。跑步(而不是走)去最近的海滩、森林看美丽的日落,停下来,休息一下,四处看看。为了增加仪式感,带上某个朋友、家人,或者任何你爱的人。这是个好主意,因为这会时不时地提醒我们自己,这才是真实的,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在过去的20年里,来自马丁·塞利格曼、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丹尼尔·戈尔曼等人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幸福并非来自拥有“更多”。对彩票中奖者的研究表明,在一年之后,这些更富有的人并不比中奖前更幸福。Studies of lottery winners show: E. Lindqvist, R. Östling, and D.Cesarini, “Long-run Effects of Lottery Wealth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NBER Working Paper No. 24667, May 2018.研究还发现快乐的人会享受得到的东西,而不是浪费时间去操心如何得到他们并不需要的东西。研究已经充分表明,幸福生活的秘诀之一就是学会享受你所拥有的。Another secret to a happy life: www.adultdevelopmentstudy.org.

哈佛大学的“格兰特研究”是西方社会一项时间跨度极长的成人发展研究,它发现了幸福生活的另一个秘密。这项历时70多年的研究发现,幸福与你挣多少钱、你的社会地位,或其他衡量成功的外部指标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当然,这是假设你能谋生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过了这个阶段,科学证明金钱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让生活有意义,让你的幸福和寿命最大化的是人际关系——你爱谁,谁爱你。为他人做一些好事和活得更长久、更健康之间具有强相关性。最后一位负责格兰特研究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维兰特用一句话概括了整个研究,他说:“幸福就是爱。句号。”“Happiness is love. Full stop”: George E. Vaillant, Triumphs of Experience: The Men of the Harvard Grant Study (Cambridge,MA: Belknap Press, 2012).

因此,当设计能够让自己投入的工作时,请记住,我们是人类,我们在与同类共事时表现最佳。人际关系、俱乐部、教堂、社区,这才是让世界运转的真正原因。与人而不是与事物建立关系,是让你摆脱享乐跑步机的一种方式。

“当下足够好”为发展和改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其目标并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获得“更多”也不是其首要任务。这是一种强有力的观点,让你可以明白自己的生活需要什么,想要邀请什么人或事进入你的生活。

与此同时,这也是当下能够最大程度提高你工作幸福感的方法。此时此刻,无论你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你都可以摆脱自己目前“闷闷不乐、无所事事”的工作状态。调整心态为“知足常乐”,就可以将已经获得的快乐最大化。

加思的知足常乐

加思以为自己什么都做对了。他研究了行业,调查了公司,并且与公司里所有合适的人都聊了聊。他的面试非常顺利,当然,他的前任,一位女士没有给他回电话。由于他交谈过的每个人都给了他积极的回应,所以他接受了这份工作邀请。现在,加思正式担任一家大型电信集团公司的营销经理,负责多个产品线。加思很开心。

在他上班的第二天,那个在面试过程中始终没有回他电话的难以捉摸的女人终于给他回了电话。

“你真的很难找啊。”加思说。

“呃,你不知道为什么吗?”她回答。

那一刻,加思坐在他崭新的办公室的崭新办公桌旁,胃里开始翻腾。他深吸了一口气。“不,我不知道,”他说,“为什么呀?”

“他们不让我和你说话,因为他们知道我会如实相告,和你说你现在的工作有多糟糕,和看起来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我真是躲都来不及!”

加思听着她解释公司的真实情况,点滴细数他将要面临的混乱局面。Garth listened as she explained: We will help Garth and you figure out how “politics” actually work in organizations in chapter 6.她说她很高兴被调离了该州,倒不是因为她想搬家,而是只要她能摆脱这份工作,让她去哪儿都可以。现在这份工作成了加思的工作。

加思发现自己陷入了我们能够想象的最糟境地。他基于已有的信息,判断新工作会很不错,自认为做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他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做了最佳决定。他不该因为某些重要信息被故意隐瞒而责怪自己。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恩·霍华德被认为是决策分析之父,他说:“切勿将决策的质量与结果的质量混为一谈,它们实际上是两回事。你唯一能控制的就是你调研的质量和最终决定的质量。”这是关于决策的重要见解,值得铭记。当然,加思知道自己有麻烦了。

加思挂掉了电话,垂下了头。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觉得不应该辞职,毕竟这才是他工作的第二天。他刚当上爸爸,和妻子一起买了新房子。在房子和孩子之间,除了账单还是账单。他很清楚,如果没有这份工作带来的收入,他就不能养家糊口,如果他现在就辞职,那么他又如何向未来的雇主解释简历上快速离职的经历呢?他已在业内公开宣布了入职的事,任何新雇主肯定都会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况看起来很不妙。他有无数个理由不得不留下来。

他不得不硬撑下来。过了一段时间,他意识到他的前任所言不虚,这份工作糟糕透了。加思的老板也不是个好人,或者说离好人的标准相距甚远。情况已经很糟糕了,而且加思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事情就是这样。

选择权在加思手里。

他可以选择每时每刻都沉浸在痛苦中。他可以为自己做的糟糕决定而自怨自艾(很遗憾,他没有上过霍华德教授关于决策和结果之间差异的课程)。他很容易就变成我们都认识的那种人——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老板和公司,却从来不采取任何行动。又或者,他可以改变自己的观点,想办法让这份工作在“当下足够好”。于是他迈出了设计师们常走的第一步——接受现状,并基于现状,设计自己的职业。

首先,他制订了一个计划,每三个小时进行一次积极的休息。他会从办公桌前站起来,在公司周围散散步,然后去自助餐厅买一个蛋筒冰激凌。他的体重增加了,但是他也发现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能让他每隔几个小时就开心一下,并有助于他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投入工作。有了这些安排好的休息时间,一天也就不那么难熬了,加思也不再觉得自己像是在坐牢了。

买个蛋筒冰激凌还是可行的。

这是第一个解决方案。

其次,加思环顾这家庞大而复杂的公司,发现他可以从这里的聪明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那些市场部以外的人。他决定多去公司的其他部门走走,尽可能多地了解情况。他特别与销售部建立了联系,尽其所能学习电信销售方面一切可学的东西,结果发现在销售部结交朋友对他的营销工作很有帮助。

加思的工作仍然很烂,这不是他期望中的工作,但是加思保持好奇并与人交谈。因为他每天都在学习新事物,再加上薪水还算不错,每天的工作也能出色完成,他还能够接受“当下足够好”的观点。18个月后——这个时长足够让他的简历看起来不那么糟糕——加思决定跳槽。由于他销售部朋友们的积极推荐,他在一家更好的公司里找到了一份更合适的工作。最后,他在离开时感觉很成功,因为他不仅积累了良好的人脉,还使自己的简历(灵魂)保持了良好记录。

“当下足够好”的思维帮助了加思,同样也可以帮助你,让你不再是一个在工作中无所事事的人,不再是一个统计数字,而是成为设计你的职业的人。

让我们把话说清楚——我们并不是要你自欺欺人,或是将就干一份糟糕的工作,甚至是一份不满意的工作。我们的建议是:改变你的观点,开始朝着更幸福的方向前进,最好不要等待他人他物改变。你无法控制他人,有时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处境(想想加思就明白了)。当我们设计自己的职业时,可以从接受现实开始,然后找到一些小方法来重新调整我们的处境。我们可以保持好奇、与人交谈、不断尝试,然后开始讲一个新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更加投入、更有活力。这些都以拥有“当下足够好”的心态为前提。

不是永远。

只是当下。

重构而非重命名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不是只告诉你审视事物的光明面,或是建议你盲目地相信一切都好。我们并没有忽略工作环境可能很糟糕的现实。“当下足够好”是一种重构,而非重命名。

重命名就是给原来的烂摊子贴上新标签。在一盒变质的牛奶盒侧边写上酸奶并不会让它变得美味。同样,给你艰难的工作环境贴上一个“足够好”的新标签也不会让它变得更好。加思不是这么做的,我们也不建议你这么做。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建议:尽可能地利用糟糕的情况。这个建议并不坏,但如果你只是尽可能地利用糟糕的情况,那你仍然处在糟糕的情况中,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也没有创造改变情况的机会。也许你会更加熟练地处理糟糕的情况,这算是一种进步,但并不是很大的进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很难维持。

当你重构时,你实际上是在完全重新组织你对某种情况的感知(当然这意味着一个新的观点),这会从根本上改变你注意力的方向和行动的部署。而当它起作用时,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故事和经历。

了解了重命名和重构之间的区别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加思是如何用“当下足够好”重构自己的工作的。首先,加思接受了他的处境,然后将“从工作和老板那里得到满足”重构为“和有才华的人在一起,学习新事物”。他还在自己的处境中发现了对雇主(和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并专注于此。(在加思的案例中,就是让营销部和销售部协同工作)。加思并非仅仅把一份差劲的工作重命名为快乐的工作,而是为自己的工作设计(重新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前景和框架。对于“最近怎样?”这样的问题,他可以回复“一切都好,谢谢”,这是他对重构现实的诚实回答。当然,这份工作中最糟糕的部分仍然存在,但是通过接受他的处境并转移注意力,加思重新塑造了自己的工作现实。

当然,重构思维并不总是能奏效。我们是现实主义者,我们充分理解,有时候你的生活真的不够好。悲剧时有发生,人们痛失所爱,陷入毫无乐趣或是虐待性的关系中,或是做着可怕且有损人格的工作。我们知道有时候情况就是糟糕透顶,有时候你必须采取行动。如果你正从事一份遭到虐待的工作,或是受到歧视,或者被要求做一些不道德、不合法的事情,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那么一定要跑着离开,走都不行。人生苦短,无须忍受。

话说回来,如果只是一个平庸的差事,一份没有意思的工作,一个文化糟糕(或者根本没有文化)的公司,那么我们建议你坚持下去。相信我们,我们知道一些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把一个糟糕的工作变得更好。

或者至少在当下将其变得足够好。

请记住,“当下”意味着希望,希望未来会有更好的结果,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原型化的空间。这也是人生设计者的工作方式——他们接受现实情况或是手头工作,寻找一个新的框架。通过践行“不断尝试”的基本心态,他们进行原型构建,然后学习,再次构建。我们称此过程为“构建向前之路”,这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效。这是一步一个小脚印,最终让你走向大成功的过程。(最坏的情况是:你每天都要吃一个蛋筒冰激凌。)

有时候最好的原型就是稍等一下。我们总是那么匆忙,再等一等往往会发现新的可能性,开辟前进的道路。

“足够好”总是相对于你的处境和需求而言的,“当下”也是相对的,而不断改变,向着更好的方向改变却几乎总是可能的。

当你像设计师一样思考时,你总是有选择的余地。

问问加思就知道了。

思维误区:要想职业生涯令人满意,我一定得“努力奋斗”,目标高远。

重新定义:“当下足够好”的秘诀是努力实践,不过要将标准调低,达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不断。

降低标准

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不怎么喜欢你的老板,你很无聊,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你知道自己工作过度,别人可能都不知道。你的第一个冲动就是辞职,重新来过。不跟任何人抱怨或是倾诉,直接切断所有退路,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是一个办法。

本书则提供了许多其他办法。

设计思维可以改变你的工作,改变一切,包括你自己。这并不是说一切都会很容易,或是能很快达成目标,但我们确实认为它令人满意,并且非常可行。改变行为一向不易,接受和适应诸如不断尝试、重新定义问题这些新的设计师心态也不容易。世上并不存在沙赞那样的超级英雄,可以突然改变你的想法和行为。但我们确实从积极心理学家那里了解了方法,可以让行为改变变得更加容易。

据估计,新年刚过三个月,90%的新年目标就已经宣告失败了。节食计划2/3以上都以失败告终,更别提购买6个月后便被扔进杂物抽屉的踏步追踪器和健身带了。It is estimated that 90 percent of: J. C. Norcross, M. S. Mrykalo,and M. D. Blagys, “Auld Lang Syne: Success Predictors, Change Processes, and Self-Reported Outcomes of New Year’s Resolvers and Nonresolver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 (2002): 397–405.在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实验室里,我们对这些现象进行了研究。行为改变实在不易,人们努力得太多,追求得太多,几乎每次都会失败。这也是许多人工作和生活不如意的另一个原因——他们认为自己必须做出重大改变。他们做出了尝试,但并没有成功。

还有另一种方法,叫作“降低标准”。

设定小目标

“降低标准”是基于一些优秀的心理学研究和行为改变模型而得出的方法。The Set the Bar Low method: See the research of Stanford professor B. J. Fogg. You can also view this TEDx video: www.youtube.com/watch?v=AdKUJxjn-R8.这些研究和模型表明,采取小而可行的步骤是建立新行为或新习惯的最佳方法。

假设你是一个典型的美国电视迷,你读了锻炼有益身心健康的研究文章,于是你决定开始跑步。你想将跑马拉松作为目标,但你也明白,跑马拉松这个目标太不现实了,很可能会失败。你想做出改变,并且方法得当,首先就要“接受”——这是你愿意努力去解决的问题,然后抱着努力实践的心态,拿出日历,圈出头两个星期,定下每天走5 000步的目标。你打开智能手机的计步器,记录每天走了多少步。这个目标不难实现(大多数人每天步行约5 000步),但它会让你养成留意自己每天走了多少步的习惯。留意是行为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你“接受”了自己正在努力实现的健身目标,并开始“留意”自己的进步时,你就已经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了。

一旦你成功完成了一周内每天步行5 000步的目标,就庆祝一下。对加思来说,他的庆祝方式是去吃冰激凌——你的庆祝方式可以比加思更健康一点儿。庆祝至关重要,因为它能让你的大脑产生一点儿多巴胺,作为成功实现转变的奖励。然后你可以提高目标,比如每天走7 500步,然后是每天走1万步。经过几周的1万步训练之后,你可以将目标改为“慢跑0.25英里1英里≈1.61千米。——编者注”。每隔两周,一旦你达成了先前的目标,就做出一个微小的、渐进式的改变。如果你落后了,也没问题,只要重新设定你的目标,重新开始就好,但是没有冰激凌奖励。你的大脑需要为搞砸事情付出代价。

现在你大概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了吧?在某个时刻,你就可以开始参加5千米慢跑竞赛,然后10千米,慢慢加码,逐步朝马拉松这个目标前进。报名参加比赛也会引入另一个行为转变的强大动力——责任感。最好和朋友一起报名参加这些比赛,然后达成共识,要一起完成比赛。研究表明,当我们有了责任感,我们实现承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承诺参加一场比赛,同意一起跑完马拉松全程,就是这个例子中责任感的体现。Studies show that: www.dominican.edu/academics/lae/under graduate-programs/psych/faculty/assets-gail-matthews/research summary2.pdf.

你真的会跑马拉松吗?也许会吧!但这不是重点。一路走来,你的目标可能会改变,这没关系。你可能需要6个月左右才能够达到一定的里程数,到那时候,跑马拉松可能也不再是你的目标,但重要的是,你已经建立了一种可靠的方法来做出行为转变。

从小事做起,将标准降低,开始尝试吧!

关注工作中的可行因素

在《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一书中,我们让读者尝试一项基础的自我意识练习,叫作“美好时光日志”。在这里,我们想请你试试这个练习的变体,我们称之为美好工作日志。它是一个简单的工具,用来关注和记录让你投入工作、受到激励,以及能让你进入“心流”状态的事。我们建议将其作为一种日常练习,坚持几个月,以便你可以更加可靠、准确地了解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哪些事可行,哪些事不行。

美好工作日志的基本原则与美好时光日志相同,你在工作时观察并记录你的想法、情感和行为,然后记录你在职场和工作中所注意到的事项。我们列出了几类与“美好工作”相关的可“关注”事项,它们是:

我学到了什么?

我发起了什么?

我帮助了谁?

写下你对工作的观察,这个过程会让这些观察更加明确而具体。通过问“我关注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你可以看看是否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发生。这会打破你对“今天过得如何?”这个问题的老套回答(还好吧,我想),让你更好地感知到底发生了什么。像美好时光日志和美好工作日志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你意识到生活中哪些事行得通,哪些事行不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练习将助力你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当你习惯于将标准降低,留意生活中可行的因素,逐步做一些微小但有益于改善情况的调整时,这一切就会给你的工作体验带来重大改变。

下面是一个美好工作日志的例子。(我们所有的工作表都可以从www.designingyourwork.life网站上下载。)你可以每天按这个表记录,然后“关注”你对表格中三个问题的回答:

表1-1 设计你的工作表格

1. 我学到了什么?回想你的每一天、每一周,问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想一些小事、一些新鲜事。不一定非得是什么大事。可能是一个新的流程或程序,或是一种制作幻灯片的新方法,或是有关会计部格拉迪斯的新鲜事。也要注意我们所讲的“反学习”,你并没有增加新的知识,但是你发现某个你认为正确的知识实际是错的。比如说,你一直以为美国的国土面积比俄罗斯大,然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俄罗斯的国土面积约是美国的1.8倍。)

你以为没人会喜欢草莓味冰激凌,因为你不喜欢,结果你却发现它是第四大受欢迎的口味,仅次于香草、巧克力和奶油山核桃。(谁能想到奶油山核桃也会上榜?)科学研究发现,要想感觉工作称心,就必须每天学习。所以多多留意你每天都学到了什么吧!

2. 我发起了什么?为了让自己在工作中有设计师的感觉,大多数时候,你需要创造或发起某些事。当你主动采取一种行动,谋求一种改变,或是应用一种新的做事方式时,你就满足了心理学家所说的“天生需求”。这些需求是人类独有的。当你的天生需求得到满足时,会觉得你对自己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控制权。最棒的是,这种需求你并不需要老板的批准就可以满足。主动做一些小事,一些你可以自己完成的事,你就会获得作为创造者的精神回报。比如组织大家为同事写一张生日卡片,下班时打扫一下休息室(让营地在你离开时比你来时更好),或是创建一个更棒的电子表格,用彩色标注最重要的单元格。设定一个目标,每周至少在工作中发起一件新鲜事。那种美好的感觉会让你很惊讶。如果你的新举措都没有引起同事们的注意,我们才会觉得奇怪呢!

3. 我帮助了谁?科学清楚地证明了帮助他人的价值。我们之前提到的哈佛大学格兰特研究发现,为他人服务与长寿和幸福有很强的相关性。就像我们内在的成长需求一样,人类对心理学家所讲的“关系需求”有天然的内在动机,我们称之为“对他人有用”。因此,每天或者至少每周一次,留意你为同事所做的事情。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哪怕是很小的事也可以。在复印机的纸快要用完之前给它续上纸张,减少同事的麻烦;在同事休假时帮他给植物浇水;帮助同事解决电子表格里奇怪的颜色编码问题;在夜班时给你的同事带杯咖啡;等等。这些微小的善意举动会在办公室里营造良好的互助氛围,并且有助于满足一种内在动机——一种你可能都不自知的动机。

在本章“不断尝试”部分,我们介绍了美好工作日志练习,并鼓励你至少尝试一个月。当你留意到自己正在学习新事物,正在办公室里做出有益的改变,正在帮助他人享受工作时,你可能也就注意到了自己对工作的满意度正在提高。更棒的是,你无须任何人的许可就可以开始做这些事情,你要做的改变完全由你掌控。

记住,从努力实践开始,降低标准,在完成一周的美好工作日志后给自己一个奖励。即使你一时失去动力也没关系,从上次中断的地方开始,重新设定目标,继续前进。

不过,少吃点儿奶油山核桃冰激凌吧!

反思时间

我们知道,你很难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一生中要花很多时间在工作上,更是因为我们在家和在工作中的身份并没有多大不同(除非你是一名秘密间谍,或正在参与证人保护计划)。那些使我们快乐,给我们意义的东西,会从家里一直跟随我们到工作中,反之亦然。设计生活就是设计工作,设计工作也是设计生活。我们很少花时间去反思二者是一个整体。

你可能听说过“安息日”,这是犹太传统的一部分:每周休息一天,以便更充分地享受生活。大多数信仰和传统智慧都给出了类似的建议,每周后退一步,做些反思。这些传统促成了我们现代人将“周六”和“周日”作为周末休息日(尽管现在的许多人已经把周末变成了疯狂完成任务的日子)。

我们建议你在每周的一个非工作日(对大多数人而言就是周六或周日),抽出5~10分钟的时间来(仅此而已),做“第七日反思”练习。要想做好这件事,你必须了解我们对于“反思”的具体定义,以及为什么我们认为反思值得一试。

反思是确保你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多收获的关键一步。

反思就是对一个想法或经验进行“思考”“思索”“冥想”。当我们使用“反思”这个术语时,就表明我们想安静而专注地关注某些想法或经验。

关于人生设计的反思有两种类型:

1. 回味

2. 洞察

“回味”是指回顾某次经历或某个想法,然后重新体验并重新感受它。你需要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在一个可以全神贯注进行回忆的环境里回味。通过记忆和想象,你可以以自己的节奏来进行反思。因为回味事物本身就具有内在价值——所以回味反思就是关注有价值的事物,并给予它最真切、最专心的关注。这就是从你的生活中得到更多(而非塞进更多)的核心所在。通过回味反思,重新体验你的经历,你可以更加全面地参与你所反思的全部内容,无论是社会经历、运动锻炼、工作成就、艺术邂逅,还是新的商业理念。回味将使你的经历更深刻,将经历保存在你的记忆中,并深化你对这次经历为什么有价值的理解。瞧!只需要一点儿时间的投入,你就能得到更多东西——还是免费的!当然,如果你在日志中记录下你的回味反思,你在生活中获得更多意义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这种练习回报多多,并且屡试不爽。

第二种反思的类型是洞察,它像一只更加难以捉摸的野兽,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反思固然可以帮助你避免错失深刻的洞察,但你不能要求每次经历过后都会产生深刻的洞察。可以通过反思和回味我们的经历,激发洞察,增加深刻的洞察出现的概率。

洞察通常以一个问题开始。我们可以认为,洞察是与你自己以及你的内心世界进行的持续对话。洞察通常来自看到某次经历背后的“大局”,或是感受到某个更深层次的结构或情感框架,这使得那次经历更加重要。

以下是一个关于回味反思和洞察反思的例子。

在戴夫撰写本章的那一周,他去圣路易斯参加了一个为期三天的会议。在旅途中,他给妻子送了一束小插花。等他回到家时,妻子给了他一个深深的吻和一个拥抱,并对他说那些花对她有多珍贵。

在戴夫做“第七日反思”练习时,那次温暖的欢迎回家仪式浮现在他脑海里。那是一个短暂的时刻,但是当戴夫细细回味时,当他仔细地回忆起那一刻时,甜蜜的感觉更浓了。他想起了他有多爱他的妻子,有多高兴能和她结婚,有多幸运能拥有她作为挚爱。最初的拥抱和亲吻很美,但是反思时的回味让记忆更赞!

这次经历同样也伴随着洞察。作为一名作家,去世界各地旅行对戴夫来说是家常便饭,那些旅行盛大而令人兴奋,以至他经常忘记一些小事。对他的妻子而言,跟戴夫去布拉格为新书做宣传,和那束花一样让她兴奋。这种洞察简单而深刻:事物的情感价值与其大小不成正比。简单地说,就是永远不要忘记那些小事!

别忘了反思也是一种练习,这意味着定期进行反思才最有效。尝试几周“第七日反思”练习,然后花一点儿时间反思一下这个练习本身,看看它是如何对你起作用的。反思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训练你关注自己经历的能力。因此,继续努力吧,在你的经历里收获“更多”吧!

启用你的设计思维

职业设计是一个不断构建向前的路径的过程。从努力实践开始,行动起来就好。接受“当下足够好”的观点,现在就试试。不管工作中出现什么问题,去做一些事情来迎接挑战,接受你可以使工作在“当下足够好”的观念。找出你的“享乐跑步机”,解决它,用“降低标准”的方法改掉坏习惯和坏行为。养成每天写美好工作日志的习惯,每天留意生活中一两件积极的事,每周完成一次“第七日反思”练习。回味你的经历,然后深入挖掘其中的深刻洞察。你可能会发现,努力实践和重构的心态已经成了你的第二天性,这会让你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体验你的工作——不论你从事的是何种工作。你会开始留意自己是多么轻松惬意、精力充沛,你能更好地处理与其他人的关系,对出现在周围的机会也会更好地把握。很快,“当下足够好”就会真的变成感觉很好了。这是因为你不再坐在生活的后座上问:“我们还没到吗?”

现在你已坐在驾驶位上,运用设计思维,准备好从你所在的位置出发了。

不断尝试

微目标练习

1. 选择一个你想改变的坏习惯,或者一个你希望变成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新习惯或新行为。(多锻炼,开始正念练习,拥有一个永远一尘不染的厨房,等等。)

2. 设定一些远大的目标。为最终目标写下清晰的、可衡量的标准。(例如:我每周有规律地进行三个小时的有氧运动;我每隔一天就有规律地冥想30分钟;我保证睡前水槽里没有碗碟,厨房总是干净的;我已经为迎接第二天清晨做好了准备。)

3. 将远大的目标变成你“故事”的一部分。如果想让这种新行为变成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最好能写下你能得到的东西及其在情感方面的好处。(例如,我会拥有更好的健康和睡眠,对自己的外表感觉良好;我会拥有一种平静且专注的生活方式,更好地管理我的愤怒;我会得到一个诱人的厨房,每天为家人做营养餐。)

4. 利用“微目标”悄悄地进行改变。计划前8周的微目标(建立一个新常态大约需要8周时间),旨在朝着大目标迈进一步(大约20%?)。每周的微目标尽量设定得简单一些,确保你能完成才好。无论你设定的目标是什么,你都要能衡量结果。

5. 确保在实现了微目标后定期奖励一下自己。

6. 如果你没达成定下的小目标,就不要奖励自己了,但是也不要评判自己。改变很难,如果你完成了70%的目标,你就做得很好了,并且会越来越好。你只需要重设目标,回到正轨。

7. 在第8周结束时,评估你实现目标的进度。如果你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目标(还是70%原则),恭喜你!现在你对自己完成目标的进度充满信心了,继续加油吧!再接着设定下一个8周的微目标,重复之前的练习。


你可能会受到诱惑,想增加微目标的难度。一定要小心,这可能会导致整个过程的失败。要记住,这是“降低标准”的方法。测试微目标是否合适的方法很简单:它应该看起来很容易,你应该确保能做到。随着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收获信心,达成更大的目标可能会变得更容易。目标定得小没关系,但是一定要相信你的直觉,不要过度设置你的目标。保持耐心,不断通过一些小成功(和庆祝)来强化你的进步。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想要改变世界,请先改变自己。”

我们说:“去努力改变世界,改变自己,从一次一个小目标做起。”

美好工作日志

1. 使用我们提供给你的工作表(你自制的表也可以)完成你每天的日志。关注你“学习”、“发起”和“帮助”的时刻。试着每天记录,或者至少每隔几天记录一次,每周不少于一次。

2. 坚持记录3~4周。

3. 每周末,记下你的观察结果,然后问问自己:“我关察到了什么?”

4. 你的观察结果有什么令人惊讶的地方吗?

5. 你有没有发现“学习”、“发起”和“帮助”这三类事中哪一类更多?如果某类事明显更多,那么你认为这意味着什么?

6. 如果你发现三类事中的某一类经常缺失,请制订一个计划来促进你下周将进行的“学习”、“发起”或“帮助”训练。

7. 体会一下这种干预带给你的感受,并在日志中记录下来。

表1-2 记录你的一周美好工作日志

“第七日反思”练习

这是一个简单的四步练习,你可以每周做一次。我们建议你把这个练习作为一项日常练习,把练习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1. 静心

• 找一个你可以舒舒服服地坐上5~10分钟的安静处所,可以是桌子旁,也可以是任何可以写字的台面。(最好可以手写,如果你喜欢,打字也可以。)

• 闭上眼睛,深呼吸片刻。做3~4次深呼吸,让自己慢下来,庆幸自己还活着,拥有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刻。

2. 回味

• 现在,闭上眼睛,让过去7天的记忆在你的脑海中流淌。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一周中寻找2~4个你被吸引或是心生感激的时刻。

• 注意:不要被问题、冲突、被遗忘的待办事项等“吸引”。大脑容易被这些东西吸引,当它们出现的时候(它们会出现的),告诉自己,改天再说,然后让它们过去。不要与之抗争或是试图解决它,两者都会吸引你所有的注意力。你要做的只是承认它,然后让它过去,回到你的反思中即可。是的,你需要一些练习才能掌握诀窍。

• 当你回顾过去的一周时,要特别留意这2~4个时刻,简要地为每个突出的时刻记下一两笔,这样你就不会失去它们。例如“可爱的售货员”“已完成的文章”“心平气和的老板”等。

3. 反思

• 当你拿到清单之后,再从头看一遍。

• 再次充分回味每个时刻,充分感受它们。

• 如果有某次经历特别吸引你,就在日志上多写几笔。无须长篇大论或是多么戏剧性的内容,只需一个关键点来记录那次经历即可。

4. 强化和保留

• 最后,强化你的反思,可以对自己说“我真为这些事情感到高兴”之类的话。记住这些,这就是美好的一周,也让“当下足够好”的心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就是这样!真的只需要5~10分钟。

奖励步骤——洞察

• 在你发现的那些时刻中,如果有些时刻提供了你想要记录的洞察或学习经验,也请写下来。

• 洞察并不总是会出现,但是当它们真的出现时,会让人感到惊喜,当它们出现时请务必抓住它们。

奖励步骤——故事思维

• 让生活发挥最大价值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讲故事来分享生活。

• 如果你家中的其他人也在做此练习,你们就可以分享自己的反思。

•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被问道:“嘿,最近过得怎么样?”至少每周一次,甚至会更频繁。你可以在回答时讲一个你进行“第七日反思”时的故事。“其实还不错!你知道吗,就在上周,杂货店的收银员跑到停车场去还我落在那儿的信用卡。是不是很赞?”


这个练习的作用是帮助你优化你的生活体验,使之对你有利。不管怎样,我们的注意力是有所选择的。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把注意力放在消极或是困难的事情上,这会对我们的记忆和心态产生消极的影响。

这个练习与假装或幻想无关,一切都是为了将现实以最大化的程度呈现。你一周中最美好的时刻是真实的,我们只是确保你能从中得到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