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效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惯性思维把人困在“鸟笼”里

一个赌注引发的心理学革命

鸟笼效应(Birdcage Effect),又称鸟笼逻辑,它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来的。这个心理效应的发现,源于詹姆斯和朋友的一个赌注。

1907年,双双退休的詹姆斯与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共同享受着退休的美好时光。这两位哈佛大学的退休教授经常聚在一起讨论问题,偶尔还会开些相当有价值的玩笑。一天,二人聊到詹姆斯的研究成果,詹姆斯想卖个关子,就兴奋地说,倘若卡尔森能将一只鸟笼挂在家中显眼之处,那么过不了多久他一定会买一只鸟放进去。卡尔森从来不曾养过鸟,自然不相信自己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而且他认为,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詹姆斯怎么可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呢?不过,他的确想了解一下老友会如何达成所愿,左右他的意志。于是二人就此立下了赌注。

没过几天,卡尔森的生日到了,他收到了詹姆斯送来的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戏谑地说:“你不要想着我会用它装一只鸟。说实话,我会将它当作一件漂亮的工艺品,摆放在那里观赏。”詹姆斯也笑了,没有反驳。

鸟笼被卡尔森挂在客厅的显眼之处,果真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不过,慢慢地,每一个来访的客人都会看到这个空荡荡的鸟笼,并向卡尔森发出同样的疑问:“教授,你养的鸟何时死了?”卡尔森出于礼貌,不得不无数次地回答好奇的客人的问题,表明自己从来不曾养过鸟,鸟笼只是一件艺术品。

不过,这个答案显然不能让客人信服。他们或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卡尔森,困惑于他不愿意承认所养的鸟死亡的事实;或以为他心爱的宠物死掉了,伤心难过不愿意再提起,甚至委婉地安慰他。一段时间以后,被客人们的问题和目光困扰的卡尔森教授不得不去买了一只鸟,以解脱自己于“苦难”之中,自动钻入了詹姆斯的“鸟笼”。

这个故事的具体情节,虽然不一定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再现,但可以肯定的是,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的确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心理学效应——鸟笼效应。

何谓鸟笼效应?它是指人们总会无意识地在自己的内心挂上一只“鸟笼”,继而不由自主地往笼子里放入“小鸟”。这里的“鸟笼”其实就是人们的固定的思维模式,而“小鸟”则是在这种思维模式引导下做出的决定。

鸟笼效应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这其中涉及潜意识和心理暗示。让我们通过卡尔森的具体行为来分析一下其心理变化的过程。

詹姆斯在最初先给卡尔森施加了一个心理暗示——给你一只鸟笼,你一定会在不久后养一只鸟。尽管卡尔森一再从心理上进行抵制,然而,这个信息还是先入为主地进入了卡尔森的潜意识。在双方的赌约中,鸟笼必须挂在显眼的地方,又为强化心理暗示的效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卡尔森在人类惯性思维的影响下,一看到鸟笼,就会想到鸟。同样在人类惯性思维的影响下,来访的客人一看到鸟笼,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鸟,而空着的鸟笼,自然令客人想到是鸟死了,继而展开自由联想,导致了后面一系列事情的发生。

此时,卡尔森就处于人们共同的心理状态之中——鸟笼是用来装鸟的,鸟死了,必须再养一只鸟。倘若卡尔森不养一只鸟,就成了共同群体中的异类,必然会引来众人不停的质疑与劝慰。于是,卡尔森为了寻求归属共同群体的存在感,就被从众心理影响而买了一只鸟。

是不是很可怕?一只小小的鸟笼竟然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会让一位物理学家在明知赌注底牌的情况下缴械投降,更何况现实生活中浑然不觉的普通人呢?

为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要在认识鸟笼效应影响的同时,主动发现自己身边的一个又一个“鸟笼”,在承认惯性思维存在的同时,积极寻求变化,以突破“鸟笼”的限制。比如,在此过程中,要敢于面对并接受他人的不认可,勇于舍弃,用理智思考问题,发现“鸟笼”存在的动机,及时提醒自己避免因他人的影响而做出不正确或不理智的决定。

当然了,鸟笼效应同样有其合理性。这是因为鸟笼效应是基于惯性思维和心理暗示而产生影响的。个体倘若可以利用这一点,就可以改变自己。比如,让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不必要的行为,强化必要的行为,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成功突破“牢笼”的典范

威廉·詹姆斯不仅是鸟笼效应的提出者,而且是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是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更是出色的教育学家和作家。2006年,他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詹姆斯的一生可谓是成功突破“鸟笼”者的典范。

1842年,詹姆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一个有科学精神的爱尔兰裔牧师家庭。詹姆斯一家都是突破鸟笼效应的典范。他的祖父早年移居美国后,成功投资开发伊利运河,使家族成员成为当地富豪。他的父亲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Sr.)更是一位睿智的神学家。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并不影响亨利对知识的追寻,他勇敢地冲破“鸟笼”的束缚,专注地研究宗教及哲学问题。33岁时,亨利突然深受焦虑情绪的困扰,最后在瑞典神秘主义者依曼纽·斯维登堡的哲学中寻找到了解救的方法。这使得他开始走出原来的“笼子”,开始在神学和社会改革方面的写作,成为“一位哲学家和真理的追求者”。

鉴于自己的经历,亨利极其重视孩子的教育。由于对美国的学校不太满意,他就不时带五个孩子去欧洲旅行,在那里短暂居住,让他们增长见识,以补充学校教育的欠缺。因此,威廉在美国、英国、法国、瑞士和德国都上过学,还接受过私人教育。这种兼收并蓄的跨大西洋教育使威廉受到了多种文化的滋养,而且精通五门语言,并曾听过梭罗、爱默生、格里利、霍桑、卡莱尔、丁尼生和J.S.密尔等名人的高谈阔论,甚至与他们进行过交谈。加之在喜爱阅读的父亲的影响下,威廉广泛阅读哲学著作,夯实了哲学基础。不得不说,这为他后来成为心理学巨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岁时,威廉表明了自己想成为一名画家的想法,而父亲希望他从事与科学或者哲学相关的工作。但这位开明的父亲没有强烈反对威廉的想法,而是全家迁往瑞士的日内瓦,并安排威廉进入科学研究院学习科学,期望他可以做出改变。然而,立志成为一名画家的威廉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志向。于是,父亲同意了他的选择,让他重返美国,进入罗德岛纽波特的威廉·莫里斯·亨特工作室做学徒,学习绘画。不过,随着学习的深入,威廉发现自己缺乏做画家的天分,便放弃了这一志向。最后,在父亲的建议下,他于1861年进入哈佛大学劳伦斯科学学院,在埃利奥特(Charles W. Eliot)的指导下攻读化学。

然而,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复杂的实验室工作,很快就让他失去了耐心。恰好此时家庭经济状况出现了问题,作为长子,威廉必须考虑家中的经济现状,就转到哈佛医学院学医,毕竟医生的收入还是颇为丰厚的。然而,医学也没能唤起他的学习热情。为了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威廉花费近一年的时间,跟随哈佛博物学家路易·阿加西兹去亚马孙河研究自然史。然而,因在考察过程中感染了天花,加之不能完成准确而有秩序的标本收集和归类工作,他不得不再次回到医学院。这一阶段,威廉陷入了焦虑的情绪之中,并由此引发了腰疼、视力欠佳、消化不良等反应,严重时,他甚至产生过自杀的冲动。为了解决身体上的病痛和心理上的焦虑,他远去法国和德国生活了两年。这两年,威廉在亥姆霍兹和其他著名的生理学家手下学习,并熟悉了心理学,由此明确了自己的兴趣点也不在医学,而在于哲学和心理学。

不得不说,威廉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功逆袭,成为所在领域的巨匠和开山人物,与他这些丰富的经历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而这种不断变化的生活和经历,也注定他必须不断打破惯性思维打造的“鸟笼”。

心理学大师的开拓之路

威廉再度回到哈佛时,已经27岁了。不过,天才与年龄无关。他顺利地完成医学院的课程,但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放弃了从医的初衷,开始了心理学的研究之路。然而,对前途的迷茫让威廉再度遭遇了焦虑的袭击。有一年的时间,他心情抑郁,处于情绪危机之中,不时承受莫名的恐惧袭击,还时而出现幻觉。那时候,威廉的内心宇宙彻底发生了改变。今天看来,或许就是极度的压力导致了威廉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严重的抑郁状态。

为了让自己从这种不正常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威廉开始大量阅读,希望借助阅读找到问题的答案。他阅读一系列的哲学著作,在读《论自由意志》时,他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并由此认识到,自己要相信自己的意志,相信自己的创造力。从此之后,他开始慢慢恢复。接下来,他开始阅读生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的书籍,不断自我调整,尽管在这期间也会间或出现情绪问题,但终于在两年后渐渐好转。这时,威廉已经30岁了。为了取得经济上的独立,他在英国生活时的邻居——哈佛大学的校长查尔斯·埃利奥,邀请他去哈佛教授生理学。于是,他欣然前往,并一直在哈佛工作了35年。

在哈佛的前三年,威廉在教授课程的同时,继续着自己杂乱无章的阅读。由于研究神经生理以及与心理学有关的其他生理学问题,他开始逐渐转向心理学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玄妙的心理学概念。1875年,威廉在美国开设了第一门心理学课——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也是在这一年,他建立了第一个供讲课演示用的心理实验室,两年后成立了一个比较正式的心理实验室。

在开始心理学研究和讲授工作的同时,威廉开始写大量的文章和书评,以此传达他的心理学观念和思想主张。1890年,他耗费12年时间完成的《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一书出版,书中讲解了感觉、知觉、大脑功能、习惯、意识、自我、注意、记忆、思维、情绪等相关的心理学问题,大致确定了此后百余年来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该书不仅被视为心理学的经典著作,而且成为公认的美国机能主义学派兴起的里程碑。威廉·詹姆斯也由此建构了科学心理学的完整体系。

“心理学有个悠久的历史,但却只有个短暂的现在”这句话,相当形象地道出了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开拓者之路。在人类心理学的发展史中,这位杰出的心理学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无论是他提出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还是他所编著的《心理学原理》,均引导着后来的心理学研究者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