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与写的魅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毛泽东与党外人士、民主人士的交谈

遇诤友,说真言

——毛泽东与黄炎培的交谈

1945年6月,抗战已近尾声,胜利在望,而国共合作却濒于破裂。当时,身为国民党参政员的黄炎培忧心忡忡,他与其他几位参政员,一方面督促蒋介石,一方面联名致电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希望国共两党能早日恢复已经陷于停顿的谈判。中共中央回电,邀请黄炎培等7位参政员来延安商量国事。7月1日,他们应邀来到延安。

对黄炎培一行的来访,中共十分重视……

7月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等到他家里做客,整整长谈了一个下午。毛泽东谈了整顿“三风”运动,说从多年的革命实践中,觉悟到过去的种种错误,就错在中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毒害。他们还探讨了教育学的有关问题。

接着,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何感想?黄炎培坦诚地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到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就是希望找出一个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黄炎培的这一席耿耿诤言,毛泽东听后十分高兴。因为毛泽东时常教导党内同志与党外人士交朋友,要交心,要使他们敢于吐诤言、畏言,成为我们的诤友、畏友,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今天他自己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朋友,自然十分开心。毛泽东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的诤言,掷地有声;毛泽东的回答,郑重坚定。人所共知,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就是要教育全党,打破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左”倾错误思想路线的影响,确立实事求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使我们党不犯或少犯错误。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看到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后,连连称赞“好文章,好文章”。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学习和时局》的报告时,又盛赞此文,说“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由此可见,毛泽东对黄炎培突然提出的这样重大问题,是早有思考的。因此,他的回答,胸有成竹,坚定而自信。

毛泽东这番话,使黄炎培敬佩至极。他说:“这话是对的,只有把大政方针决定公之于众,个人功业欲也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毛泽东与黄炎培说的这番话,简洁、干脆、有力,这不仅仅是因为毛泽东对问题的看法胸有成竹、胸中有数,还因为毛泽东有很高的口头语言艺术修养,故使黄炎培敬佩、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