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语文教学是情感 思维与行动的三位整合
语文及其教学,是作用于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人格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与基本方式。通过语文与语文教学,不仅促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旨在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获得相关感受力、鉴赏力、思辨力、创造力,并进一步形成这方面的习惯。因此,语文与语文教学是一个以主体体验和理解为中心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统一的个体建构过程,是一个思维与情感相结合的综合精神实践过程。
一、语文本是“有情物”
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是最适合对学生情感熏陶的学科。叶圣陶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把握作品,善于挖掘其中的情感资源,是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最为直接有利的途径。
语文教学中,学生需充分理解教材,体验丰富的道德情感,以承担应尽的责任。
诗以言志,传达着诗人对祖国或赞或忧的爱国之情。毛泽东《沁园春·雪》唱出对北国壮丽风光的无限赞美,让我们在伟人的豪迈气魄中燃起对祖国更热烈的自豪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目睹国家渐衰的杜甫则从来都是心急如焚,急呼国人捍卫自己的祖国。文以载道,经典之作永远传颂出不衰的真情。游子在外,固然思乡惆怅,然在家的父母又何尝不是牵肠挂肚,千般不舍。放不下舍不得,情愿搁下手头要事送儿千里,带上家里可能唯一珍贵的“紫毛大衣”,蹒跚攀爬递上怀中橘子,轻拍身上尘土,转身却解不开离别父子浓情。几行清泪,流出《背影》不逝的父子亲情,感动着一代代学子去珍惜家庭的温情。教学之中,我们同样能让学生得知在他们舒适条件的背后,凝结着父母辛勤的汗珠,“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台阶》)旨以省身,今日的幸福总能映射出往昔的曲折。曾经往事不堪回首,教学中却偏该旧事重提,剥开学生不知的辛酸,提醒他们珍惜如今不易的甘甜,而不再麻木于自己的浪费、挥霍甚至于抱怨父母给予的不够。“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多亏了那些树叶,吃光了一茬,长出来一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长出来一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柳叶儿》)。吃草,啃树根,是祖辈曾经的生活,与之相比,我们的学生又有什么理由不满今天的生活?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爱因斯坦语)当学生用心灵去领悟时,作品中的真善美情感也就渗透到了学生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中去了,进而获得了感知和判断生活的能力。
文学创作取之于生活,当然应该还之于生活。教学中抽情剥理,鞭策我们的学生撑开双肩,担起他们继往开来的重任!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就是“披文入情”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潜移默化。
二、语文教学精彩在“活”
很多人认为,学语文只是为了写作,或者顶多增加些学究气。至于要让一个人聪明这事,那就一定非学数理化不可。殊不知,那只是一些人的片面看法,他们不了解语文除了写作外,更多的是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甚至于语言艺术。心理学研究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因此,读者必须通过作品中有限的语言去体会作者“十分”的用心,甚至超出这“十分”,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所以,若要语文教学擦出精彩的火花,就必须激活课堂,激活学生的思维。
活用资源,欣赏课外美文,发展健康个性,正确认识自我,语文教学课堂不受思维约束。
1.故用敏感材料,正确认识青春期的萌动现象
我们的教材教学一贯沿袭着传统、道德为主的思想,很少涉及贴近学生年龄和心理的内容。越是忽视,越是没有准备和经验去处理意外发生的事情,与其如此不如正视。一次我大胆地把川端康成的《雨伞》——一篇关于青年男女恋情的小小说推荐给了学生。解读中,有一环节是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姑娘也很想一只手凑上去拿伞”,写出姑娘__________________
“顿时两颊鲜红,明眸里闪烁欣喜的光芒”,写出姑娘____________
“您的头发是不是……”,写出小伙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请学生反复朗读以体会人物内心。学生带着羞涩的表情、半露着笑意品读着这些语句,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能看出他们对这种情感的领会,但羞于说出“亲近”等字眼。在对他们这种举动表示理解的同时,我没有避讳这一话题,而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种现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这种正常的青春期现象。把问题挑明了,学生也便不忌讳地谈开了,学生原本认为无聊的阅读训练课就这样在热闹而有益的状态下愉快结束了。我想,这堂课对于一些心理比较早熟或本就有这种萌动心理的学生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
2.甄选现实性材料,形成有价值的社会观
课外阅读我更注重的是领会精神层面的内容而不在于解决课后的问题。面对都市的现代化甚至于模式化,越来越多的文字用来评价这种趋势,或认同或反对。作为现代学生,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世界观。《树——城市的标志》一文,原是一篇课外阅读练习,我则是将练习置之其外,由学生就其中现象——城市已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发表自己的看法,结果一堂课就这一问题引发了激烈而理性的争论。思想的交锋中我看到了学生的个性和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引发学生的思辨而非顺从于老师的讲学。
以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思维的拓展,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思考,学生自然会感到学习的无穷乐趣,而语文课堂的精彩则是水到渠成。
三、实践出真知
课程化的语文教学重在实践性。
语文教学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未能获得与其地位相适应的创新的课程理念与自己的学科规范。人们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将语文作为一个开放的、综合的人文学科门类来对待了,目前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越来越多地纳入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生活技巧——口语交际。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将在积极参与中得到实现。
(一)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的综合性
1.说出角色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四大环节,而“说”在过去常常被教育置于遗忘的角落,但曾经的教师一人之“说”现今已不再,课堂上学生越来越喜欢“说”。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各界各层越来越青睐个人的表达能力。各公司各企业的招聘多以口头代替了传统的问卷,这是一种思维与表达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也日渐丰富,也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他们喜欢在课堂上模拟各种情形互相交谈对话,一会儿是学生,一会儿是家长,一会儿是明星,一会儿是导演,紧随角色的转变,他们或是委婉规劝,或是考验口才,真是“说”得不亦乐乎,越说越喜欢,越说越聪明。这样的课堂不见象牙塔痕迹,足见社会真生活。
2.写出成就感
学生怕写作,恨写作,真是一点儿也不假,两周一大作,三天一小记,面对着老师给出的题目,真是不想下笔,不愿动手,难于成章。再说写了半天也只是给老师打一个分,没多大意思。利用这种写作没用的心理,更利用学生爱好网络的特点,把写作由传统的手写改为敲击键盘开辟个人博客,一尝学生的网络心愿,同时更能把他们的写作公之于众,他们的作品不再只有一个读者,而是受到公众的关注,满足他们成就心理之外更能促使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二)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性和合作性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学习竞赛的方式,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尝试。
口语交际中,可以分小组进行校园中的采访活动,试看哪个小组获得的一手资料丰富有效。课文赏析中,分板块式研究,一较谁主课堂“沉浮”。博客写作中,拼一拼哪组最是瞩目焦点……
在参与中感受竞争的激烈,在合作中体验团队精神的可贵,如今的课堂可说是社会的缩影。
语文,作为人与文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心灵的交流,是“人向自然生成,自然向人生成”的精神运动。在语文活动中,学生得以直面作品,直面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所表现的人生,乃至通过语文与语文教学得以直面人的自由心灵。学生在语文教学与活动中,更易于体悟人生价值、宇宙真谛,更易于感受生命之真,更易于亲历生活之路。因此,语文教学,是最具人文性的、创造性的、实践性的生活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