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浪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全球第一大公司

自南北战争以后成长起一批卓越的美国企业家,他们取得的成就足以宣布,美国在商业世界的影响力从此接管了英国。这批被称为“镀金时代”企业家们的共同特点是:没有传统束缚,富有冒险、开拓和创精神。他们在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及时抓住19世纪末期的新技术,创造出崭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并采用新的企业管理制度,为美国的经济起飞做出了贡献。

“垄断”一词被发明之前,“镀金时代”的企业家们信奉的是规模效率。他们疯狂地追求企业规模,他们的扩张几乎没有边界。“镀金时代”的企业家实实在在地在规模经济中提高了效率,得到了实利,洛克菲勒是最典型的代表。

年轻的创业家约翰·洛克菲勒是在企业规模逐渐扩大过程中慢慢体味到规模能成为竞争利器。洛克菲勒发现,公司集约化程度越高,越有可能降低价格,从而令各方受益。仅有发现还不多,洛克菲勒以其特有的执着,将这一信条运用到标准石油公司的实际运营中。结果,他生产的煤油,售价比所有公司都低,利润又比所有公司多。这种大公司运营模式,后来成了美国商业繁荣,美国富强的重要手段。

后来有管理学家总结出公司共有四类基本的增长方式:横向合并,通过并购类似企业,扩大规模;纵向并购,打通上下游,纵向一体化发展;地理上的延伸,跨区域发展、全球化布局;产品多元化。洛克菲勒至少把前三种增长方式做到了极致。更合乎常理的推测,管理学家是在研究了如标准石油之类的企业实践经验之后,才有了以上理论的概括总结。

横向并购方面,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从事炼油事业的最初几年,就买下了克利夫兰的50座与匹兹堡的80座炼油厂。在1873年的金融危机之后6年时间里,洛克菲勒基本上收购了全美国所有的炼油厂。

纵向发展方面,洛克菲勒在收购炼油厂的同时,增建仓库、木材堆置场,用来制造自己的油桶和输油装置。从一开始,洛克菲勒追求的就是紧密、一体化的市场营销和分销运作。洛克菲勒自建了油船码头,还收购了伊利铁路和纽约中央铁路的油船码头。到1879年时,标准石油公司已经控制了美国炼油的90%,还控制了几乎所有的进出产油区的石油管道和汇集系统,并握有运输的支配权,人们称它为“章鱼”。

1890年,标准石油托拉斯已经控制了全美85%的石油相关行业,由上而下,钻油、炼油、配油、内需、出口、副产品加工……无所不包。

全球化尝试方面,开创跨国公司模式的也要数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一成立,洛克菲勒就派自己的弟弟威廉先到纽约开办分公司,并在时机还不成熟时就在伦敦等地开拓国际市场。在电灯没有出现前,中国人需要点煤油灯,煤油就是标准石油公司拓展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市场的产物。那时,中国人将一个非常好的名字送给了这位给中国人带来光明的使者:美孚。即使到了今天,中文语言中还习惯将埃克森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公司被拆分的一个)称为美孚埃克森。

1882年,美孚石油联盟组成了美孚石油托拉斯(它的继承者埃克森石油公司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这是由40家公司组成的联盟,是一种松散的联合,每家公司有自己的法定管理人,通过交换股票和其他财务手段与约翰·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联结在一起,后者便掌握了垄断权。该联盟的成员生产了90%的美国煤油产量。可见,成立美孚石油托拉斯能更加充分地利用规模经济。

美孚石油托拉斯炼油设施的改组使生产每加仑煤油的平均成本获得一次大幅度下降。1880年,每天具有1500-2000桶生产能力的工厂平均成本约为每加仑2.5美分。到1885年,能达到此种规模的工厂的平均成本下降至1.5美分。由此产生的利润幅度从1884年的0.530美分上升至1885年的1.003美分。

简单梳理下洛克菲勒的创业历程。

洛克菲勒的童年很不幸,父亲是一位小商贩,不仅经常没有时间照顾他,而且还不太负责。他的母亲刻板固执,对他也没有耐心,因此他从小缺乏父爱母爱。

高中毕业后,洛克菲勒就参加了工作。起先作为一名助理记账员,他每天的工资只有50美分。洛克菲勒和卡内基一样,都是从最底层开始奋斗的。在做记账助理的同时,洛克菲勒花大量时间认真钻研他所从事的行业,学习企业管理的技巧。

洛克菲勒先是在商店里干往架子上摆货的活,然后成了克利夫兰市的一个店伙计,再之后成为了一家以农产品交易为业的贸易公司的合伙人。1859年,那年洛克菲勒刚满20岁,在宾夕法尼亚西北地区发现了石油,那地方离克利夫兰不远。洛克菲勒对石油所能带来的可能性着了迷,跃跃欲试要弄到一两口油井。他坚信炼油这个买卖机会很大,1862年,他投资成为了克利夫兰一家炼油厂的合伙人。

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石油这种东西,有些人甚至还把它装起来当药品来使用。但是,大部分农场主都非常讨厌这种黑色的膜状物,连犁地的时候都尽量避开它。耶鲁大学的一位化学教授本杰明·西利曼用石油做过实验,于1855年对石油进行了净化处理时,得到一种新产品,它就是煤油。西利曼教授发现煤油比鲸油更适合照明。

洛克菲勒在炼油过程中看到很多浪费现象,于是他把其他行业的管理经验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引入进来,从而大幅提高了石油的精炼效率。洛克菲勒的早期合伙人莫里斯·克拉克后来曾回忆说,洛克菲勒“极端地有条理”。不仅如此,洛克菲勒还认真研究如何开发石油副产品。为了减少炼油厂的保险费用,他把炼油厂建得很牢固;为了节约成本,他使用自己公司的管道工,购买自己公司生产的木材,使用自己的炉窑来烘干木材,并用自己的马车来运送石油。由于他采取了这些措施,制造每桶石油的成本下降了超过1.5美元。洛克菲勒的石油生意,突出地显示了削减成本和规模化生产带来的好处,洛克菲勒的企业很快便成为克利夫兰地区最大的企业之一。就在那时,洛克菲勒对企业进行了重组,并将弟弟威廉招揽进来,后将公司改名为标准石油公司。

洛克菲勒在提高效率、扩大规模上一直不懈努力,他让煤油的价格变得非常低廉,煤油不仅让鲸油和炭油失去了市场,甚至一度还让电力陷入了困境。1865年至1870年间,煤油的价格下降了50%。即便如此,洛克菲勒还是盈利的,但其他炼油企业却纷纷倒闭。洛克菲勒集中精力,努力将自己的公司变成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石油公司。他在1885年时写下自己的使命:“我们永远都要牢记,我们是在为穷人炼油,这些油必须既好又便宜,这样穷人才买得起。”他曾告诉一个合作伙伴说:“希望我们能继续用最低的价格点亮世界。”

尽管洛克菲勒是美国历史上最有钱的人之一,也拥有美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公司,但是洛克菲勒并没有因此而趾高气昂。他仍然抽出时间亲自去油田,和工人们一起装卸石油,或用手推车在制桶车间里运送刨花,时不时还会夸奖员工干得不错。石油同行都公认,洛克菲勒在雇用和维持最好的员工和管理人员方面,与卡内基做得一样出色。这一点很符合吉姆·柯林斯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畅销专著《从优秀到卓越》所描述第五级经理人的标准,第五级经理人最大的特征是将个人谦逊的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洛克菲勒埋头于经营活动中的所有细节和各个方面,哪怕它们使人感到不快。他后来总结道:“我是从当记账员开始买卖生涯的,因此学会了尊重数字和事实,不论它们看上去多么微不足道。”他留着一套旧衣服,每当他到油区去,在泥泞不堪的油田到处跋涉、收购石油时,就穿这套衣服。

回到对规模经营狂热追求的时代。

卡内基也是规模化经营的实践者,他让机器与工人的作业按照流程细分。他尽可能将一切标准化,利用规模经济扩张自己的帝国。生产出来的钢铁愈多,成本愈低,能卖出去的产品就愈多。他认为,“制造10吨钢所花的时间跟100吨一样多。运营规模愈大,产品就愈便宜。”到了1900年,一间厂房的12名工人一天可以生产3000吨钢,相当于1850年一间匹兹堡工厂一年的钢产量。

规模与效率成为了19世纪末企业管理的时尚名词。除了卡内基所处的钢铁领域和洛克菲勒所处的石油领域,最明显的新式机器持续作业发生在烟草工业。詹姆斯·邦萨克于1881年为其香烟制造机器申请了专利。该机器即使在试验阶段,就能在10小时内生产出7万支香烟。1884年,在香烟大幅减税,导致零售价格猛降后不久,詹姆斯·B.杜克便安装了两台邦萨克的机器。每台机器一天能生产出12万支香烟,很快就使美国的香烟市场达到了饱和。

1885年6月,杜克与邦萨克签订了独家使用其机器的合同。

当邦萨克和杜克及其他人将机器改进得更趋完善,能完成自动包装工作后,香烟制造成本进一步下降。为了控制竞争,杜克及四家竞争厂商于1890年合并,组成美国烟草公司。到1900年时,除雪茄制造外,美国烟草公司已完全支配了美国的烟草工业。

类似的机器发明也改变了其他工业的面貌。火柴工业的历史与香烟工业的历史相似。南北战争后,机器开始取代手工生产火柴。19世纪70年代早期,四家使用机器生产火柴的公司占了全美国火柴总产量的80%。每家公司均有自己的专门机器,且各自集中在不同的地区进行销售。经过一番短暂的争夺市场的竞争后,这四家公司于1881年联合成立了钻石火柴公司。超大规模的新公司以10亿计的速度制造火柴并自动装盒。很快,钻石火柴公司就支配了整个世界的火柴生意,并一直维持其独占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