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之乡 礼乐天下: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窖藏吉金

青铜器发现中最为典型的是窖藏出土的青铜器。窖藏青铜器多是保存状况良好、器形宏大、制作精良、纹饰考究且有长篇铭文的“宗庙重器”,窖藏地主要分布在周人旧都周原范围内的扶风、岐山、眉县三县境内,著名的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就在其中。什么是窖藏呢?简单地说,窖藏就是贵族藏宝的地方。关于窖藏的性质有三种观点,一是西周末年,为了躲避战乱,贵族仓皇逃跑时,掩埋带不走的“宗庙重器”的地方;这种窖藏的形制大多不够规整,青铜器摆放杂乱无章,随意性强。二是贵族专门存储“宗庙重器”的地方,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属于此类,窖藏空间较大且规整,器物摆放整齐有序。三是祭祀礼仪的一种——埋祭,就是将祭祀礼器按照一定顺序埋入地下的一种祭祀形式。

◎杨家村青铜器窖藏远景

◎窖藏青铜器出土现场

2003 年 1 月 19 日,农历壬午年腊月十七,星期六。这是一个冬月里普通的日子,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一件值得载入中国考古史册的大事正悄悄地向我们走近。这天下午 1 点半左右,杨家村的五位农民王明锁、王拉乾、王宁贤、王勤宁、张勤辉,像往常一样,吃过午饭,开着拖拉机来到杨家村北的黄土塬上挖土。时间的指针过了 4 点,正在上面挥镐挖土的王拉乾,一镐下去挖出了一个世纪考古大发现,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就这样在不经意间与世人见面了。

窖藏出土青铜器有鼎 12 件、鬲 9 件、壶 2 件,盘、盉、匜、盂各 1 件,共计 27 件。让人振奋的是,27 件青铜器不仅件件有铭文,而且铭文字数合计多达 4045 字,超过了我们常用汉字的数量,创下考古史上窖藏青铜器铭文字数最多的纪录。根据铭文的记录,我们得知这些青铜器属于一个姬姓单(shàn)氏家族。这是一个怎样的家族?在那个年代,他们又有什么样的荣耀,能让他们拥有这么多青铜重器来铭刻曾经的辉煌呢?

单氏家族的历史 在这批青铜器中有一件被誉为“青铜史书”的器物叫逨盘,因盘主人姓姬氏单名逨,因而得名逨盘。盘是在举行沃盥礼时用来承接弃水的容器,它的制作年代为西周宣王时期。逨盘通高 20.4 厘米,口径 53.6 厘米,重 18.5 千克;造型庄重典雅,圆而规整的敞口,深浅适度的器腹,平阔的底部是为了长篇铭文而设计;圈足之下的四条回首卷尾龙足和附耳间呆萌可爱的兽首衔环,于庄严中平添了几分灵动。盘内底 372 字的铭文,在追溯逨七代先祖伟业的同时,也为我们清晰地梳理出了西周诸王世系:第一代单公威武英明,知人善任,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辅佐文王、武王,讨伐殷商,接受天命,建立周室;第二代公叔协助成王巩固周室,奠定疆域,使万邦来朝;第三代新室仲聪明睿智,辅助康王安邦定国;第四代惠仲盠(lí)父拥有雄才大略,辅佐昭王、穆王征伐四方,讨伐荆楚;第五代零伯仁慈明智,尽职尽责辅佐恭王、懿王;第六代是逨的祖父懿中,为人正直,辅佐孝王、夷王,对周王朝有很大贡献;第七代逨的父亲龚叔,光明磊落,刚正不阿,辅佐了厉王。逨为第八代,他立志要继承先祖的职守,尽心尽责处理政务;祝天子万寿无疆、永远安康,祝周王朝四方安定。在铭文的最后是周天子(周宣王)对逨的册命,让他继续继承他祖父、父亲的职位,同时给他晋爵为王室的虞官(掌管林木、草场、兽类)、林官(负责管理林业、农业,专供宫廷,相当于后世的少府),做荣兑(荣氏是西周时期的大贵族)的副手,给逨赏了物品、赐了绶带。逨对天子的封赏感激涕零,于是就做了这个盘来赞美天子,追念先祖;祈求庇佑,得到福祉。

◎逨盘

西周宣王时期,2003年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逨盘铭文拓片

◎逨钟

西周宣王时期,1985年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眉县博物馆藏

姓、氏 姓、氏在古代不是一回事。《说文》曰“姓,人之所出也,因生以为姓”,氏是姓的分支。西周时期,继承并发扬了这种姓氏结构,在宗法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级制的姓氏结构。天子、诸侯分封给臣下土地,就必须新立一个“宗”,新的“宗”需要一个名称,就是“氏”。即大宗为姓,小宗为氏,小宗之下还有小小宗,这样层层分级来确定从属关系。这种姓氏制度不再是明确血缘关系的手段,而成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春秋以后姓、氏合流,姓即氏,氏就是姓。

铭文所述西周诸王世系与《史记》记载完全一致,印证了《史记》的真实可信。铭文中反映的单氏家族史,又让我们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数十年间在杨家村附近出土的几批青铜器联系在一起。与该窖藏青铜器有直接关系的是 1985 年杨家村另一青铜器窖藏出土的逨钟器组,此钟的做器者与逨盘、逨鼎的做器者为同一人;西周早期的叔方鼎铭文“叔乍(作)单公宝尊彝”中“叔”即单氏家族第二代公叔,而“单公”即家族第一代;逨盘铭文所述第四代惠仲盠父就是 1955 年宝鸡眉县李家村青铜器窖藏的盠组铜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主人;第五代零伯(单伯)可能就是 1975 年宝鸡岐山县董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的卫盉铭文中提到的执政大臣之一——单伯;也有学者认为传世的颂(或史颂)器主与逨可能是兄弟……至此,一个 2000 多年前生活在周人故都周原的庞大的世家大族“单氏家族”出现在我们视野中。依照逨盘给我们建立的时间坐标和人物谱系,结合青铜器铭文资料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发生在这个世家大族历史舞台上的故事越来越令人着迷。

文武双全的单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为我们描述了西周时期,一位战士的思乡之情。战士出征时,正值春季,如今已经到了冬季,战事却还未结束,这长年累月的战事,让战士们心中泛起思乡之情。导致战火长年不息的罪魁是“靡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是猃(xiǎn)狁的侵犯,才使周王朝不得不出兵抵御外敌,将士们背井离乡奔赴战场。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单逨便是这背井离乡奔赴战场中士兵的一员,他曾奉宣王之命抗击猃狁,奋勇作战。

四十二年逨鼎 故事要从周宣王四十二年(前 786)说起,五月上旬乙卯这一天,周宣王要在太室对单逨进行册赏。在前一天,宣王便住到了周康穆宫。天刚亮,宣王就来到了太庙,就位后,一场庄严肃穆的册赏大典开始了。

◎四十二年逨鼎

西周宣王四十二年,2003年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逨的上级司空散带领单逨从中门进入宫院,面向北站立在大厅的中央,准备接受天子的册赏。接着,史官尹氏将一卷早已写好的册封书呈上来,王命令史官淢(yù)代他诵读册封书。随后,宣王语重心长地对单逨说道:“逨!我显赫高贵的先祖文王、武王,从皇天那里接受了统治天下的权力,拥有了广袤的四方领土。从前,你的先人们辅佐历代先王,安邦定国,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我没有疏远或忘记你们这些圣贤的子孙。我深知你的先辈,有功于周邦,因而与你谋议治国之事。当初我分封长父到杨地,命你为杨侯效力。你能够继承你的先辈攻打猃狁的战斗精神,出击猃狁,在井阿、历两地取得胜利。你没有懈怠战事,又辅佐长父乘胜追击,在弓谷一战中彻底击败了敌人,抓获俘虏、杀敌割耳,并俘获了大量兵器、车马。你勤勉于征战之事,没有辜负我对你的信任。我要赏赐给你一卣(一种盛酒的壶)祭祀用的香酒,地和地的良田。”

逨听完非常感动,依礼答谢,接受了天子的册赏,走出宫院。为了永远铭记天子的赏赐,于是将天子对他的嘉奖铭铸在用来祭祀先祖的鼎上,告诉祖先他取得的成绩;并希望先人们的英灵能降给他康乐祥和,保佑他永享高官厚禄,长寿无疆。同时,也希望他的子孙能够永远记住这份来之不易的荣宠,秉承祖辈的功业,效忠周王室。

前文中这场战事的起因是猃狁在陇东(历、井阿、弓谷)挑衅,冒犯周邦,侵掠畿内田地。逨率军从后路牵制敌人,断其归路,在数历山(历)深谷(井阿)中击退敌军,随后逨策应长父出兵,追击猃狁败军,在弓谷激战,取得最终的胜利。可见,此次战争是经过数场战役才取得最终成功的。而故事中的数历山、弓谷(即古共国内的山谷),分别位于今宝鸡陇县西南部、甘肃泾川县北部地区。

猃狁在先秦文献中又称俨犹、昆夷、混夷、欧夷、犬夷、犬戎、西戎、太原戎、姜氏之戎等,是殷周时期我国西北地区强悍的部族。历代周天子和猃狁的战争多发生在陇东、关中地区,集中在泾水、洛水区域。猃狁一般从西北方向进攻以宗周为中心的关中平原,而周王朝征伐猃狁旨在保卫王畿,抗御强敌,以消除猃狁对周王朝的威胁。在《诗经》中有着许多关于周王朝征伐猃狁的诗句,如“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小雅·出车》)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猃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小雅·六月》);“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小雅·采芑》)均记述了西周晚期,周天子命大将抵御猃狁之乱的战争场景。尤其是采芑中描绘了周宣王大将方叔为威慑猃狁而演军振旅的画面。

周王朝和猃狁的力量对抗呈此消彼长的状态。周初强盛之时,周人可以主动进攻猃狁,使其臣服;而随着周王朝国力的衰弱,猃狁便聚集实力入侵周土,劫掠财产、人口,在西周晚期逐渐成为周王朝最主要的敌人和最大的威胁。单逨随长父征讨猃狁,尽管他们在局部性的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却无法改变周王朝面对猃狁被动挨打的窘境,更无力挽救周王朝濒临覆亡的命运,西周最终还是亡于犬戎(猃狁)的铁蹄之下。但是,我们从这些文字记录中,能够感受到宣王对这个“微不足道”的胜利的重视,宣王为功臣举行大典,册赏地点选在神圣的周王室太庙,且以土地作为赏赐,可以说是非常丰厚了。能够享受这种荣耀,除了单逨尊贵的身份以外,最重要的是宣王需要这样的胜利来鼓舞士气,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兴”天子真实的一面。

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封赏,对于受封之人及其家族来讲,都是永恒的荣耀。如何才能保持这份荣耀,并让后世子孙铭记呢?西周时期多采用铸器铭记的方式,即将重大的事件铭铸于用来祭祀的青铜礼器之上,不仅可以昭告天地鬼神,还能昭示后人,开启了我国“树碑立传”传统的先河。单逨正是用了吉金铭铸的方法,将他的卓著战功和王对他的丰厚嘉赏用了 281个字记录在两件形体宏大、形制庄重肃穆、纹饰简洁大气的青铜重器“四十二年逨鼎”之上。铭文从性质来看,是周天子在封赏大臣时的官方文书,相当于皇帝颁布的“圣旨”。同时,也为我们还原了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瞬间,让我们看到了西周社会册赏礼仪的整个过程和西周宣王时期对猃狁征战的史实;更重要的是,铭文中年、月、日及月相的记录,是我们解开西周历史之谜的密码。

四十三年逨鼎 就在宣王册赏逨的第二年,亦即宣王四十三年(前785)六月丁亥这天,宣王又要给逨加官进爵了,册命仪式还在周庙。王还是那个王,臣也还是那个臣,不一样的是右者(导引者)不同。右者一般是受命人的上司,身份地位也比较高,宣王四十二年(前 786)逨因军功受赏,右者的身份是司空(军事长官),前 785 年导引逨觐见王的是司马(军事、行政长官)。看来,王对逨的册命嘉奖不一般。礼乐声中,逨跟随司马寿从中门进入周庙,诚惶诚恐地面北站立在大殿中央,准备接受宣王的册命。册命逨的文书是由史淢替王拟写的,王命尹氏宣读。册命书首先追述了逨的先祖辅佐先王的功绩,然后表彰了逨在担任虞官、林官期间,于王室有很大贡献,决定增加他的职事,册命其官职为厉人,并告诫他施政的原则,最后赏赐逨美酒、车马、命服等。仪式的最后,逨稽首拜王,接受册书退出门外,之后又重返宗庙进献了朝觐天子的圭。至此,册命宣告礼成。

◎四十三年逨鼎

西周宣王四十三年,2003年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这次荣耀同样被逨用 319 字记录在形制、纹饰相同,大小相次的 10 件“四十三年逨鼎”之上,我们可能好奇“司厉”是怎样一个官职,值得逨用一套奢华版的鼎的矩阵来反复书写?司厉,翻译过来就是“监察官”,没错西周的监察官!在铭文中,周宣王以四个“毋敢”告诫逨施政办事的原则,一是要谨慎执政,不能纵乐,贪图安逸;二是要依法施政,明辨是非;三是要公平执法,不得偏私;四是不能贪得无厌,中饱私囊。最后,宣王对逨说:如果逨没有按照他的告诫去施政,那就是王一人的错,王没有尽到职守。这也许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主体责任落实的古代模本吧,周宣王的“中兴明主”称号所言非虚。

周宣王在位 46 年,有西周“中兴明主”之称,他在位期间,安内攘外,致力于复兴西周王朝,典章制度也沿袭旧制,并不断完善。对比西周早期的大盂鼎、宜侯夨(cè)簋(guǐ)等记述册封的铭文,我们可以看到,“四十三年逨鼎”记载的册命仪式更完备。

从西周册命类金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西周天子对官员、特别是高官的职业操守有着较高要求。周天子对官员上任前的诫勉谈话在金文中的事例不多,只有身份地位如毛公、盂等位高权重者才会有,而逨为“监察”官员,不但位高而且权重,这样的要职,周天子用人自然要慎之又慎。这与《周礼》提出的“六廉”思想完全吻合,所谓六廉“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这是周王朝用人的基本原则。唐人贾公彦给予这种思想很高的评价:“此经六事,皆先言廉,后言善能之等,故知将廉为本。廉者,洁不滥浊也。”无论是文献资料还是出土实物,都证明了廉政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周礼·六廉》思想也奠定了中国廉政思想的基本框架,对我们今天廉政建设不无启迪。

逨的杰出才能得到周宣王的肯定,不仅赐他高官厚禄,还有大量的土地财富。就目前考古发现,仅属于他的青铜礼器就多达 43 件(包括 1985 年出土的 18 件乐器),但仍然不是他所拥有的青铜器的全部。这批乐器出土地点距离出土逨盘、逨鼎的窖藏只有百余米,是单氏家族另外一个储藏“宗庙重器”的地方,与出土逨盘的窖藏不同的是,这个窖藏里存放的全部都是乐器。

◎西周盠驹尊

西周昭王时期,1955年出土于眉县李家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单氏家族的另外一个卓有成就的成员,是逨的第四世先祖惠仲盠父,属于他的一批青铜器 1955 年出土于宝鸡眉县李家村北的塬上,距离逨的青铜器窖藏直线距离不超过 3 千米。据盠器组铭文记载,盠在青年时受邀参加过天子在举行的“执驹礼”,并接受了天子赏赐的两匹小马。之后天子又对盠委以重任,册命其掌管军政(东八师、西六师),位列六卿。在宝鸡市眉县,如此密集地发现单氏家族的青铜器,还把不同类别的青铜器分别存储,是不是在传达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这里曾是单氏家族的封邑?

纵观单氏家族的世系,这个家族对周王朝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广泛参与了周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氏族成员世代在朝廷任职,几代人之间互相倚重、关照,政治力量日益扩张,至逨这一代,家族势力急剧膨胀,形成了一个绵延数百年的钟鸣鼎食之家。春秋时期,单公家族的后世仍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为周王左右的重臣,确实达到了“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的程度,是一支典型的地位显赫的世官世族。

鼎 通俗地讲,鼎是用来煮肉的锅,因用途不同又可分为三种,一曰升鼎,祭祀时用来盛放牺牲,此类鼎通常体态庞大,如逨鼎;二曰镬鼎,用来煮肉,大小适中,生活中的实用器物;三曰馐鼎,是筵席上用来盛放各种肉食的容器,玲珑小巧。

执驹礼“执驹礼”简言之就是马的成年礼。西周时,马到两岁就要离开母马,正式编入马厩开始服役,届时要举行有周天子参加的隆重仪式;不仅如此,这种礼仪还成为周王朝考牧简畜的一种制度。据《周礼》记载,西周时专门设有掌管执驹礼的官职叫廋(sōu)人,对执驹礼举行的时间也有特别说明“春祭马祖,执驹”。这与盠驹尊铭文记载的执驹礼举行的时间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