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营造方圆
——居所
和世界上其他远古人类一样,我们的祖先曾经利用天然洞穴和自然物遮风避雨,不同的是,华夏先民的建筑活动一开始就朝着土木结构方向发展,他们慢慢学会以“营窟”和“橧巢”来解决居住问题。“营窟”即四周垒土为窟,“橧巢”则是聚集柴木作巢。到了半坡时代,人们因地制宜,用黄土和木材营造起一座座或方或圆的房屋,原始建筑技术在不断实践中一步步走向成熟。
半坡人的居住区,顾名思义,是半坡人平时居住日常生活的地方。考古勘探面积大约 30000 平方米,其中,北部五分之一的面积已经被发掘,包括 46 座房屋、400 多个柱洞以及散布于房屋周围空地上的 200 余窖穴。
曾经的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所幸的是,厚厚的黄土之下还存留着 6000 多年前的建筑基址。在考古学家和建筑史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依然能够探寻半坡房屋的基本面貌。
半坡人的房屋从外形上看有两种,一种是方形房屋,另一种是圆形房屋。天圆地方、规矩方圆。圆和方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几何图形。至于半坡时代方形房屋和圆形房屋营建产生的时间孰早孰晚,目前还难以说清,因为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中,早晚期地层上都有这两种房子的遗迹。我们做出猜测:6000 多年前的半坡村,或许是方形房屋、圆形房屋交错分布,交相辉映的景象吧?土木方圆之间,彰显的是先民的聪明智慧、对美的追求以及勇于创造的精神。
无论方形房屋还是圆形房屋,又可分为半地穴式和地面木架建筑两种形制。
半地穴式方形房屋,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下部空间位于地表之下,经取土形成;上部空间位于地表之上,经构筑而成。这是新石器时代中原和北方地区最常见的房屋形制。它的出现,或许是遥远洞穴生活传统的一种延续,或许与中国北方广袤的黄土地带有关。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半地穴式建筑,为出现在 8000 年前的河北磁山和河南裴李岗遗址。
◎第41号房屋遗迹
◎第41号房屋复原图(组图)
居住区内的编号第 41 号房屋,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半地穴式方形房屋。房址东西宽4.4 米,南北长 3.2 米、深 0.4 米。门道呈斜坡状,门槛长、宽均为 0.7 米。建造房屋时,先向下挖一个 0.4 米的方形土坑,以坑壁作墙壁,在墙壁上架设木椽,再敷以草泥或铺上茅草,构成房屋顶部的围护结构。
第 41 号房屋还建有一个门道雨蓬,主要出于防水目的而专门设置,既能减小雨雪的侵袭,又能弥补居寝暴露的不足,使内部空间较为隐蔽和安全。
走过斜坡道,跨过土门槛之后,房间内部中心是一个圆形的灶坑,可以想见,当年红红的火苗温暖了半坡人无数个寒冷的夜晚,给他们带去光明和希冀。有意思的是,这座房子居住面的西边,是一个高约 10 厘米、坚硬而光洁的土台。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后世中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炕”。这时期的人们是否不再席地而卧?土台会不会是“炕”的雏形呢?这座房子里,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现象:20多根炭化木椽从四周倒向中间,陶罐、箭头、刮削器和一个盛放螺壳的小底瓮原封不动地留在屋内一隅。或许是 6000 多年前一场火灾突然降临,睡梦中的主人被惊醒,刚刚只身仓皇逃出,房子便轰然焚毁倒塌,那些生活用品永远留在原地……
第 1 号房屋是居住区中最特别的一座:160 平方米的超大规模,面积是其他房屋的十倍;位置特殊,居于聚落中心,被众多小型房屋向心环绕。
遗憾的是,这座房屋因破坏严重在发掘清理后被全部回填。根据考古遗迹,专家们进行了科学复原:方形地基凹于地下 0.5 米;四周坑壁上专门排布着密集的附壁柱,以辅助木椽撑持屋顶;房屋中间立有 4 根粗大的木柱,木柱上端利用树杈的自然形状架设起横梁;椽柱相互交结;房屋顶部有围护结构……显而易见,这也是一座半地穴式方形房屋。
◎第1号房屋遗迹
◎第1号房屋复原图
半坡人营建的半地穴式方形房屋,利用树木枝干当作骨架,植物茎叶外敷泥土当作面层,构成竖穴顶部防风御寒的围护结构,无疑是建筑技术的一项重大发明。在空间上,人们创造性地就地下挖削土,形成了房屋侧部围护的“四壁”;在结构学上,人们开始掌握木构杆件架设空间结构的技术,出现了柱和椽,并由交叉的长椽构成大叉手构架。6000 多年前的这些匠心巧思,奠定了土木合构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基础。
地面木架结构的方形房屋,是半坡人晚期的建筑。在半地穴式房屋修建营造的启示下,人们学会了增筑壁立的泥土结构——墙。突破了这项关键技术后,半坡人建房造屋更加得心应手。
第 24 号房屋,东西宽 4.28 米,南北长 3.95 米,由 12 根木柱支撑,分列成 3 排,每排 4 根木柱,形成比较规整的柱网;木柱最深插入地下约1.3 米,结实牢靠;中间一排木柱略高,从两旁向中间搭设椽木,形成“人”字形两面坡状的屋顶。直立的墙体,倾斜的屋盖,这座房子的外形与今天北方民居中两面出檐的平房已经很相似了。不仅外形坚固、美观,半坡人还在第 24 号房屋内部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防潮措施。众所周知,由于土壤的毛细现象,水分会不断上升到地表,半地穴式房屋甚或地面上的房屋都相当潮湿,长久居住,轻则患湿气疥癣,重则引起关节炎、心脏病,导致残疾、死亡。《墨子·辞过第六》里就有“下润湿伤民”的追述。惨痛的生活教训,迫使人们可能在穴居生活开始不久就探寻防潮的方法了。半坡人在此前铺垫茅草、皮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烧烤防潮工艺,第 24 号房屋的居住面上有意识地铺设了一层木板,木板之上人们又涂抹了一层厚达 8 厘米的草泥土,最后经火反复烧烤成为光滑、坚硬、平整的地面,大大改善了居住条件。
◎第24号房屋遗迹
◎第24号房屋复原图
在居住区发掘清理的圆形房屋有 31 座。这类房屋的房门一般开设在南边,多数略偏西,门口均有一个斜长的横土脊,类似今天的门槛;每个房子中央对着门口处都有一个灶坑。
第 3 号房屋,是早期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清理时,考古人员们感到分外惊喜:这座房屋自倒塌后几乎未经扰乱、原样保存,为今天的复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房屋直径 5 米,房基是凹入地下的坑穴,深不足 1 米,坑壁即为墙壁。在房门与灶坑之间的两侧建有两道矮小的隔墙,它的背后形成了隐蔽空间。对于居住建筑来说,在没有出现门扇来封闭卧室之前,隔墙后的隐蔽空间实际上初步具备了卧室的功能。半坡人以如此低的营造条件满足了居寝隐蔽的实用要求,标志着原始建筑空间组织观念的形成。
◎第3号房屋遗迹
◎第3号房屋复原图
第 22 号圆形房屋,建筑在地面之上。根据考古遗迹复原后的房屋木骨泥墙,屋顶攒尖,外观类似“蒙古包”。房屋内部也与早期有所不同,不仅两侧有隔墙,门的正面也设立了隔墙。进入房屋,视线所及不再一览无余。隔墙前后,形成“前堂后室”的格局;隔墙左右,就是“一明两暗”的形式。中国传统的建筑理念,可以从半坡聚落追根溯源。
◎第22号房屋遗迹
◎第22号房屋复原图
人类的活动是在不断革新与进步中逐渐发展着的。无论方圆,从小房到大屋,从半地穴式转向地面建筑,半坡人的房屋建筑技术日益提高也日渐成熟,日积月累的经验让人们心中有一套自己的“营造法式”。通过对居住区房屋遗迹的分析,我们能够大致推测出半坡人建造房屋的几个主要步骤。以圆形房屋为例,下面用图画的方式进行描述。
立木为柱,木骨泥墙,这是对半坡人房屋构筑方式的最好概括。稳固、坚实的木柱才能支撑起遮风挡雨的家。6000 多年时光,房屋毁圮,木柱已朽,如今,我们在半坡人的居住区里清晰可见的是 400 多个柱洞——木柱腐朽后留下的坑洞。
那么,半坡人究竟如何设立木柱呢?通常的办法是入土深埋。考古人员在对柱洞进行剖面分析后,了解到当时人们还采用过另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先挖一个比木柱直径大 1 倍、深且圆的土坑,在坑底加垫黏土,夯实后铺以陶片或碎石,目的是使柱基不易潮湿腐朽,并且还能够较好地分散柱身负荷,这就是建筑史上最早的“柱础”。基础处理好后,将木柱立入,周围一层层填土、夯实,再在地面之上堆加一个高 10 厘米左右的泥圈围护。加垫黏土,层层夯打,围护泥圈,如此精细处理之后的木柱更加稳固、坚实,为半坡人支撑起遮风挡雨的家。
◎圆形房屋营建步骤(组图)
灶,炊穴也。定居下来的半坡人开始挖坑起灶,将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炊事活动。
◎泥圈柱洞遗迹
◎泥圈柱洞剖面图
方形房屋和圆形房屋内部都有灶坑。居住区内共发现灶坑 89 个,多为浅穴式灶,面积不大,平面形状有圆形、瓢形、圆角方形等,灶坑口沿普遍筑有凸脊状灶圈。房屋中的灶坑一般设在门道附近,主要出于通风和排烟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屋内热空气对流,以取得良好的采暖效果。
《汉书·五行志第七》曰:“灶者,生养之本也。”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古人把灶的发明归功于黄帝。《太平御览·居处部十四》中记载:“黄帝作灶,死为灶神。”考古发现证明,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遗址中见到有用石头围垒而成的“灶”;新石器时代,掘地而成的灶坑则是最普遍的形式。
居住区内,在房屋之外,还有一座连通灶——由一个长方形灶与一个圆形灶组成,两灶底部经一条狭长火道沟通相连。长方形灶长 1.87米,最宽处 0.72 米,残高 0.68~0.78 米;圆形灶口大底小,口径 1.2 米,深约 1 米。因为长期或频繁使用,两灶的侧壁和底部形成深厚而坚硬的红烧土层,土层最厚处达 17厘米。
◎瓢形灶坑遗迹
灶坑长106厘米,宽70厘米,深30厘米,灶底和灶壁用细泥涂抹,位于室内正中。瓢形灶坑的瓢柄部位一般正对门道,室外空气通过瓢柄部进入灶内助燃,燃烧产生的烟雾也由此飘散出室外
◎连通灶遗迹
连通灶可能是半坡氏族成员们猎获大型动物后进行烧烤的地方,参照民族学相关资料,连通灶也可能是半坡人的拜火遗迹。火在史前先民的生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炊煮熟食,驱寒照明,防御野兽,烧制陶器等都离不开火;火又充满危险、难以控制,火的肆虐会给人类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正是基于这种敬畏矛盾的心理,人们会将火进行神化,加以崇拜。我们想象中,半坡村一定有过这样的夜晚——连通灶里燃起熊熊火光,架烤在上面的鹿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完成了虔诚的顶礼膜拜,人们在灶边载歌载舞,直至通宵达旦……
居住区内,200 多个密集分布、大小不一的“圆坑”,就是半坡人的窖穴。它们主要用来储藏粮食、存放肉类;少数窖穴中还放置着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品。
半坡早期的窖穴有圆形袋状、长方形圆角、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其中,圆形袋状窖穴是目前发现数量最多的,也是建造和加工处理技术最为先进的一种。口小底大的形制,扩大了窖穴的容积,美观而实用,又便于封存和遮挡;内壁光滑,底部平整,还增加了有效的防潮措施,有在内壁涂抹草拌泥的,有在窖底铺设石块的,有用火烧烤的,还有挖出一圈小浅槽来排水的。
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窖穴主要发现于中国北方地区,这主要基于干燥、坚实、直立的黄土特性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地理环境。
窖穴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定居的生活方式、原始农业的发展和食物的盈余为储藏提供了可能。也许是受到动物储存食物的启示,引发了人们建造窖穴用以储粮的原始动机;也许是半地穴式房屋的建筑形式影响了窖穴的建造,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史前人类使用笨拙的石器、骨角器构筑地下窖穴作为仓库,而温度恒定的窖穴也安全有效地保存着整个聚落共同享用的劳动果实,以备不时之需。
◎窖穴遗迹
◎第115号窖穴遗迹
◎第115号窖穴平剖面图
编号第 115 号的窖穴,口径 1.15 米,底径 1.68 米,深 0.52 米。窖内堆积粮食腐朽后形成的谷灰厚达 18 厘米。可以想见,这里曾经有过多么丰富的储藏!
灰坑,为考古学术语,是古代人类留下的遗迹之一,其中包含物较之建筑遗迹、墓葬都更为丰富,包含了很多当时在此生活的人们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物品,如陶器等。灰坑主要呈灰色,或者夹杂其他因有机物分解而形成的颜色,如褐色,土质较同一地点的其他土更软,主要由废弃的水井、窖穴等形成。灰坑有可能是垃圾坑,也有可能是储物坑(或窖藏),有可能是祭祀坑。各种坑都有其成因。而且,灰坑有自然坑和人造坑之分。自然坑是人利用自然形成的灰坑来做垃圾坑、储物坑、祭祀坑,而人造的坑则是人本身挖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