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千年:杨雨品读古诗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王昌龄:荷叶深处传来的歌声(《采莲曲二首·其二》)

现在特别流行“穿越”的话题。有人问我:假设我穿越到了盛唐,那我最想认识谁呢?

这个问题我还真的认真想过,而且答案竟然是他——王昌龄。

为什么是王昌龄,而不是李白、杜甫或者王维、孟浩然呢?

我心里是打过一个“如意算盘”的。如果真能穿越到盛唐,我当然希望认识的大诗人越多越好,而在盛唐诗坛,人脉最广的大约就数王昌龄了。换句话说,无论你想认识谁,通过王昌龄准能要到他的电话号码或者微信号。无论是田园诗派的王维、孟浩然,还是边塞诗派的高适、岑参,甚至是位高权重的张九龄、傲岸不羁的李白,等等,都跟他交情不浅——当然前提是盛唐诗人得有智能手机。甚至还有人开玩笑说,王昌龄怕不是驻京接待办主任吧?不然他的诗集里怎么会有那么多赠某某、送某某、留别某某的诗呢?

除了朋友圈阵容超级强大、超级豪华,王昌龄还有两大身份,其中一个是边塞诗人的代表,他和高适、岑参、王之涣,并称唐代四大边塞诗人。

我们最熟悉的诗句,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二首·其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其四》),都是他非常有名的边塞诗代表作。

王昌龄的另一个身份是“七绝圣手”,他的七言绝句写得特别好,甚至具有标杆、典范的意义。像“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这样的诗句的确是脍炙人口。

但除了这两个身份,我们可能都没有太注意,王昌龄还有一绝。是什么呢?写女性形象。甚至还有学者将王昌龄的诗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边塞诗,第二类送别诗,第三类就是闺怨诗。我们这一篇要品读的就是王昌龄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女性题材的诗歌《采莲曲二首·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先说说这首诗的诗名《采莲曲》。因为词牌名中有《采莲子》,所以这两者很容易被人混淆,而且早期的《采莲子》的确大多是写采莲的女子,例如晚唐词人皇甫松那首著名的《采莲子》:“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王昌龄的《采莲曲》虽然有个“曲”字,但其实是乐府曲名,是南朝梁武帝创制的《江南弄》七曲之三。

梁武帝的长子昭明太子就写过《采莲曲》:“桂楫兰桡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所以,《采莲曲》最早也是能够演唱的,而且用这个曲调来创作的诗,内容大多是描写江南水乡的风光,尤其是采莲女子的生活情态。

除了王昌龄,还有不少诗人也用《采莲曲》的调子来创作诗歌。例如,王昌龄的至交好友李白也写过《采莲曲》:“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后来白居易也写过《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王勃、贺知章等诗人都写过《采莲曲》。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写采莲女,而且都将荷花与采莲少女的青春美貌相比拟。那么,这么多《采莲曲》,题材都差不多,作者又都是一流大诗人,王昌龄的诗又凭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呢?

我觉得,有两大原因让王昌龄的这首诗在众多的《采莲曲》里显示出极其独特的魅力。第一个原因,他的描写线索很清晰,很有画面感,而且视觉形象与听觉感受互相作用,让整个画面更加活泼灵动。

我们先来看看他是怎么呈现这幅动态画面的。

首先是远景。想象一下,假设我们就是观众,正在岸边欣赏盛开的荷花,还不停地变换角度、凹造型自拍,或者被人拍。正在自我陶醉的时候,忽然发现我们的镜头里抢入了几艘小船,我们不由得停下拍摄,好奇地想看看船上到底是些什么人,他们准备干什么。

等到小船划近了,我们也看清楚了,原来船上是几位少女,她们年纪都在十几岁,身上穿的正是荷叶般碧绿色的裙子。

碧绿色的裙子一般人不好驾驭,可是青春少女穿起来却显得那么朝气蓬勃。更重要的是,少女们穿绿色裙子的场合是荷叶丛。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荷叶一直延伸到水天一色的远方;而近处,采莲少女们的衣裙也渐渐融入荷叶丛中了。

还记得杨万里的那首诗吗?“接天莲叶无穷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我们甚至可以想象,碧绿色的湖水中荡漾着无边的碧绿色荷叶,再融入少女们迎风飘扬的碧绿色裙子,“荷叶罗裙一色裁”,莲叶配荷裙,满眼碧色荡漾,这是多么和谐的景色啊!

但如果只有一种绿色,会不会显得有些单调呢?别着急,大自然是很慷慨的,而我们的诗人也是非常高明的,在一片无边的绿色中,大自然还赐予了娇艳的荷花,碧绿的荷叶衬托出粉红色的荷花,那才真是大自然的绝配。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宋代词人周邦彦写荷花的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燎沉香》)这三句是咏荷花的经典名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说“此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认为这三句写足了荷花的神韵。尤其是“一一风荷举”写得最为生动别致。“一一”极写雨后荷花满池、荷花盛开的情景,不是只有一两朵荷花,而是满池的荷花都盛开了。“举”字真是一个特别有力量的字,因为一个“举”字,二维的平面空间立即变成了三维的立体空间。“风荷举”,既勾勒出荷茎笔直挺立出水面的清高姿态,又呈现出荷花在夏日微风吹拂下的翩翩神韵。

这“一一”挺立出水面、被无穷莲叶衬托出来的荷花,本来已经是美到极致了,但在诗人的笔下,风景从来没有最美,只有更美。你看,王昌龄貌似只是轻松地写了一句“芙蓉向脸两边开”,自然风景就因为人的融入而忽然变得生动起来。

“脸”当然是指采莲少女的脸。“芙蓉”当然是指荷花,但又不仅仅是指荷花。因为,“芙蓉向脸”,分明就是将少女的容貌和娇媚的芙蓉相提并论了。“芙蓉”是荷花的别称,而少女像荷花一样粉红、娇艳的容颜,与荷花互相映衬,简直让人分辨不出哪个是花,哪个是人了!

你看,王昌龄高明吧?“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两句诗没有一个字提到颜色,但我们的眼前却是一片色彩分明,绿色的荷叶、罗裙,粉红的荷花、少女的脸庞,这红和绿的组合就是自然风景的经典搭配了。你现在明白,为什么绿色衣裙有些人穿着不出彩,但采莲少女穿着它穿梭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自然风景中,罗裙又映衬着少女红通通的青春脸庞,就令人眼前一亮,充满自然与人无缝对接的纯美了吧?

请注意,采莲少女的“芙蓉脸”还暗示了民间女子健康活泼的特点,她们的美丽容貌不是像贵族女子用胭脂涂抹出来的妆容,而是自然呈现出来的青春美、健康美。估计像林黛玉那样的病美人,如果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定也会对采莲女心生羡慕吧?

顺带说一下,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一》是真的明确描绘了采莲女的美貌: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前两句是写采莲少女的美,说她们可以和吴国、越国、楚国最美的美女媲美。后两句是写采莲少女的勤劳,当她们结束了一天的采莲工作时,已经是明月当空了。

好,我们再回到《采莲曲二首·其二》上来。

“荷叶罗裙一色裁”是远景,泛写无边的绿色;“芙蓉向脸两边开”是特写,镜头对准的是采莲少女的青春容颜。视觉的镜头已经由远处慢慢地拉近了。当我们正陶醉在这动人景色当中的时候,诗人却并没有将特写镜头长时间地停留在采莲美少女的脸上。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采莲少女是来采莲的呀!换句话说,这是少女的上班时间。“荷叶罗裙”简直就是为采莲这份职业量身定做的最美工作服。正因为她们是来上班的,当然不可能像职业模特儿那样,走到T台的前沿,360度地展示自己的服装和身材,尽量让观众多拍几张美照。采莲少女不是来走秀的,因此她们在我们的镜头里刚出现,就又瞬间消失在我们的镜头外了。上班时间绝不偷懒,她们很快就划着船儿钻进了浓密的荷花丛中,“乱入池中看不见”——她们与荷花、荷叶融为一体,让人再也看不清哪里是人,哪里是花儿了。

你还记得李清照的“误入藕花深处”吧?一个是“误入”,一个是“乱入”,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李清照是典型的游客,是因为不熟悉路而“误入”藕花深处。那么,采莲少女既然是来上班的,怎么还会“乱入”池中看不见呢?

你可能差点忘了,我们是观众,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的,所以这个“乱”字只是诗人的观感,并不是采莲少女不认识路,乱划一气。这个“乱”字恰恰说明采莲少女很敬业,因为她们争先恐后地划着船、采着莲,唯恐落在了别人后面。这样一种热烈的劳动场面,反而给袖手旁观的观众造成了一种“乱入”的错觉。

既然已经“乱入池中看不见”,作为游客、观众的我们也不要失望,因为高明的导演——诗人王昌龄是不会让我们就这样失望而归的。采莲少女刚刚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我们正觉得有点遗憾和恋恋不舍的时候,更美的一幕却紧跟着出现了——“闻歌始觉有人来”。

最美的风景怎么可能没有最美的声音相配呢?采莲少女的倩影虽然隐没在了田田的荷叶丛中,但她们此起彼伏的歌声却从荷叶深处传了过来,清亮甜美、天籁般的歌声,仿佛清风一般拂过水面、拂过无边的荷叶,好像那亭亭玉立的荷花也随着节奏袅袅起舞。纯视觉的画面,忽然加入了听觉的享受,这才是一次完美的审美体验吧?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由远及近的镜头感,由视觉转入听觉的描写线索,这是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这就要结合江南水乡特有的民俗风情了。

“采莲”是江南水乡最独特、最完美的风景之一,边采莲边唱歌更是一种流传已久的劳动习惯。至于采莲少女们会唱什么样的歌,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不同风俗了。

还记得那首著名的乐府诗《江南》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初读这首诗的时候,是不是会觉得古代的诗人好偷懒啊,什么东南西北重复四句就成了一首诗,还流传千古?

其实,这样的诗必须把它还原成民歌的本来面貌,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它。比如说,一群青春洋溢的采莲少女,她们一边采莲,一边唱着歌儿来缓解劳动的辛苦,让工作变得有乐趣起来。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应该是领唱的少女带头开唱,然后,四散在莲花丛中的采莲女的应和声此起彼伏地紧紧跟上。这边的少女唱“鱼戏莲叶东”,那边的少女唱“鱼戏莲叶西”,南边的少女唱“鱼戏莲叶南”……歌声从四面八方飘过来,热闹却一点儿都不凌乱,这才是民间劳动、民间艺术原汁原味的自然美。

直到现在,南方每到春天采茶的时候,很多地方的采茶女还有边唱山歌边采茶的习惯。漫山遍野的茶树和漫山遍野的歌声,是春天一种独特的美。

王昌龄对这样的江南风景显然是很熟悉的,他虽然是长安人,但他当过江宁县丞,也就是在今天的南京做过一个九品的小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吧;曾经被贬谪到岭南和湖南的经历,使得他比较了解江南的风土人情。所以在他的笔下,江南水乡采莲的动人美景才会如此活灵活现地再现。

不过,我还得补充说明一点,不要以为王昌龄一辈子没当过什么了不起的大官,他笔下的女性就只有像这样“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民间少女形象。其实,我特别佩服王昌龄的一点就是,无论是什么身份的女性形象,他都能写得非常得体。在他的笔下,民间少女是这么率性活泼,与大自然是如此默契。那么,其他的女性形象,他又写得怎么样呢?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王昌龄的这首《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哪一类女性呢?

这首《闺怨》写的是贵族女性。从哪里可以看出是贵族女性呢?由两个关键词可以看出来,一个是“凝妆”,一个是“翠楼”。

“凝妆”的意思就是经过了一番精心的打扮。民间的劳动妇女一般不会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化妆,而且这位女性上的是“翠楼”,其实就是青楼。千万不要误以为青楼指的是妓院,其实最早的时候青楼指的是贵族家的闺阁。

曹植的《美女篇》里就写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青楼甚至还可以指帝王住的地方,只是后来逐渐成为妓院的委婉称呼。

这里大约是因为平仄格律的要求,所以王昌龄用“翠楼”代替了“青楼”,这再一次证明了女子贵族夫人的身份。即便她的夫君不在身边,为了功名事业不得不远行奔波,但她还是会“凝妆上翠楼”。

再来看一首王昌龄著名的《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首诗写的又是哪一类女性呢?很显然,写的是后宫妃嫔,皇帝的女人。

“昭阳”本来是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妹妹住的昭阳舍,“日影”则是象征皇帝。所以,这是写一位失宠的后宫妃嫔,眼看着别的宠妃圣眷优渥,自己却只能孤芳自赏,难免产生自怨自艾的情绪。正因为是后宫女子,因此与她的身份相符的就是“金殿”这样的皇家气派了。

你看,无论是天真活泼的民间少女,还是端庄矜持的大家闺秀,甚至是养尊处优的后宫妃嫔,在王昌龄的笔下,都能显示出符合各自身份的独特美感。这就是王昌龄的高明之处,无论描写过多少女性,他总是能挖掘出她们与众不同的美。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女性美是王昌龄诗词最重要的题材之一,而且他善于发现不同女性具有的不同魅力。当然了,女性美其实也是诗人共同钟爱的话题,比如杜甫写他妻子的美:“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月夜》);比如白居易写他初恋情人湘灵的美:“娉婷十五胜天仙”(《邻女》);比如汉代著名歌手李延年写他妹妹李夫人的美:“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佳人歌》)……女性美从来都是诗歌永恒的话题之一。

不仅仅中国诗歌是如此,西方的诗歌更加不吝惜对女性美的赞美。例如,《荷马史诗》里的海伦,还有但丁《神曲》里的贝雅特丽丝出现时带给诗人的震撼:“一位贵妇在我面前出现,她头缠橄榄枝叶,罩在洁白的面纱上边,在绿色的披风下面,身着的衣衫颜色宛如鲜红的火焰。尽管那么多的时间已经过去,一旦见到她,我的精神仍只是惊愕不已……”

女性从来都是这个世界中的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极具审美眼光的诗人笔下,女性美更是散发出无与伦比的魅力。无论是民间少女的俏皮可爱,还是贵族女子的端庄矜持;无论是知识女性的优雅智慧,还是劳动女性的率真朴实。

此外,女性同样也可以成为审美的主体,例如魏晋时候的大帅哥潘安、卫玠出行的时候,不就常常引起女性围观嘛!连杜甫都夸过他俩的美貌:“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花底》)唐代著名的女诗人鱼玄机笔下也出现过美男形象:“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寄李亿员外》)“宋玉”和“王昌”都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当然,比起描写女性美的诗词,写美男子的作品就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身为女性,追求美无可厚非。这和本来的长相没有必然的关系,因为良好的气质和亲和的个性,一定会成为女性由内而外散发的美,这样的美会让人忘记相貌的瑕疵,会挣脱时光摧残的魔咒,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散发出历久弥新的醇香。

就像王昌龄笔下,无论是采莲少女“荷叶罗裙”那样朴实天然的美,还是贵族少妇那样春日凝妆的端庄之美,出于本性,归于自然,那就是最美的自己。我们当然成不了海伦或李夫人那样的绝代佳人,但如果我们换一双诗意的眼睛来看自己、看身边的这个世界,或许我们对美的追求会更执着一些,美在我们的身上也会停留得更持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