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时期中教授社会学的方针及步骤
许仕廉(1)
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包括三部:(一)心理建设,(二)社会建设,(三)实业建设。我们虽不必论那三本书的内容,总之,心理与社会建设是中山《建国方略》的两大部分。社会学的应用方面就包括这心理与社会建设两部分。依美国社会学家克斯教授(C. M. Case,见其普通社会学大纲),社会学分主观客观两部,主观方面,是社会心理学;客观方面,是文化的社会学。质言之,前者目的是心理的建设,后者目的是社会文化的建设。要详细明白中山所提出心理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乃不可不研究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社会学(一个20世纪进步最快的科学),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也就在此!兹将社会学对于中国革命(即新中国之建设)可有的贡献,简单说明如次:
第一,社会学家以科学方法,调查中国社会实况。对于人口、种族、教育、慈善、犯法、贫穷、劳工、农村、卫生及种种社会运动,有详尽的知识,作解决各项问题之张本。
第二,三民主义中的最大问题,即民生问题。中山说,民生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国民革命能成功与否,全视国民党能不能解决这个民生问题;要解决民生问题,非有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不可。社会学就是研究这种知识和方法的一种科学。
第三,汤姆士(W. I. Thomas)云,社会学是研究态度与价值(Attitudes and Values)的科学。对于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有切实研究的人,能以科学眼光,评定各样思想学说及各样社会文化,使社会政策,得正确的规定。又地理社会学(Regional Sociology)、社会环境学(Human Ecology)等,能使人明白地理、民族、环境等状况,制定社会政策,因地因时制宜。
第四,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之关系,及社会行动发展之程序状况(即社会作用学Social Processes),故对于自由(个人要求脱离社会的压制)、平等(个人要求与他人在社会有同等的机会)、民权(个人要求在社会里有相当发表意见、实行意见之权),种种复杂问题,有解决的方向。
第五,国必有法,在此训政时期,法律之制定,为不可缓的事实。关于婚姻、家族、乡村、城市、财产、职业、慈善、礼俗、教化、宗教、伦理等等法律之制定,必有社会学之知识。
第六,社会学家近极注意以科学方法,建设模范地方(Model Communities)。模范地方之建设,即民治国家之基础。
第七,科学的社会工作(Scientific Social Work),是以最新方法,改良社会制度(如救济制度、社会教育制度、工会制度、农会制度、乡村自治制度、监狱制度等),实行社会建设。
所以,社会学间接的帮助发展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实业建设,直接的解决民生问题、心理建设和社会建设。国民革命分为三部,即种族革命、政治革命及社会革命。其中最后、最高超、最要紧,就是社会革命。社会学是社会革命的头脑,头脑不清,全部社会革命,即不能有彻底实行。社会学对于中国革命的责任,便可想见其大概。
社会学之重要,既如上述,科学的社会学和科学的社会工作,在中国之提倡,乃不可缓矣。那么,提倡社会学,是谁的责任咧?愚意下列机关,应付〔负〕这个责任:
一、大学及专门学校之社会学系;
二、高级、初级中学之社会学科;
三、专致力于社会研究及社会调查机关;
四、各市政府之社会局;
五、中央各部如卫生部、工商部、内政部、农矿部等;
六、赈济机关;
七、医院内之社会服务部;
八、地方服务机关;
九、劳工服务机关及工厂;
十、监狱;
十一、童子及妇女服务机关;
十二、国民党关于劳工、农民、妇女之工作各部;
十三、法庭;
十四、宗教团体;
十五、垦殖机关;
十六、乡村运动各机关;
十七、平民教育机关;
十八、卫生机关;等等。
提倡的步骤分三期:
第一期:训练时期。在此时期内,设立研究社会学之机关,训练专门人才。
第二期:试办时期。既得有相当人才,再在某地试办一社会实验,实施科学方法。
第三期:扩充时期。再鼓励国内各种社会事业机关,无论公私团体,录用专门人才,实行科学方法。科学的社会运动乃普遍全国了。
以下因篇幅所限,只讨论一个大学的社会学系应有的方针、政策和方法。
先论方针。
中国社会服务情形与美国社会服务情形有三不同点,因社会情形不同,所以研究社会学的政策,也就不同了。第一,中国的社会服务是“救急”式。美国的社会服务是“根本建设”式。中国千疮百孔,到处是饥寒痛苦,目前急务,是下一种急药,要先止痛,痛止了然后讲除病,除了病,再来讲摄生长寿之道。中国人是要马上止痛,美国人是讲长寿。两个政策,完全不同的,北平社会局初成立时,要我做顾问,我对社会局有一个很高远的计划,后来因北平种种急务,这些根本计划全部置之高阁,现专以小小经费,专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了,不独北平如此,全中国都是如此。
中国情形如此,我们教社会学的人,要使研究社会学的学生有一个极“周到”的社会学,能随时见机应变,见急而能救急,许多人说留学生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过于好高骛远,不实践求是,这不能怪留学生。因为西洋的大学是好高骛远的教育,是注重理想的教育。其教育愈高远愈理想愈好。这种教育搬到中国便不实用,留学生也就束手无策了。中国的大学教育,决不能蹈留学生教育的覆辙,处处要在实用上立脚。
所谓“周到”,就是学社会学的人不要太专门儿,凡学社会学的人对于社会学全部都要明白一点,做一个好基础,有了好基础再对于某一项,去深刻的研究。所以社会学的学生对于社会学理论、人类学社会问题、社会调查、社会统计、乡村社会学、贫困学、犯罪学、地方服务、个案服务、工业服务等等,要稍有根柢。毕业后在职业上不至发生困难。数年前我有一个学生专门研究个案服务,毕业后,寻不着个案服务的事,他便十分的灰心。在中国不独社会学之内,不要太专,即社会学之外,也要研究一点学社会学的人,每每因境遇关系,要去中学教历史,去加入外交界,去经商或去办报,或其他与社会学本身绝少关系的事业。
同时,研究的方法或办事的方法不可不有精密的训练,成功的人,必有高妙的方法;不成功的人之不能成功,大多是方法的凌乱。譬如钓鱼,有一池子的鱼,用两只手去乱抓,一个鱼也抓不到手。若从从容容坐在池旁,在相当机会时,抓住一条鱼,那必成功了。许多人东叫西喊甚么事都干不了;许多人无声无嗅,偏偏的成功了。何也?方法之不同耳,高妙的方法从高妙的训练得来。所谓科学方法,就是从经验和实验得来最良的方法。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教授科学的方法。
第二个中国与美国不同点,是人才与舆论问题。在美国社会上有相当地位。社会事业的历史很久,又社会服务的专门人才很多,他们互有一种同志互助的精神,即西人所谓“职业精神”(Professional Spirit)。这些精神包括以下要点:
一、同职业的人,有坚固的结合,成一强有力的团体;
二、团体内的人,对于职业上的训练研究和修养,互相帮助;
三、团体内有一种极公平的法律和舆论,凡个人有违反此法律及舆论者,则受团体之处罚;
四、团体内有提高职业程度之天职,程度太低的人认为有害社会,即极力排斥之。
职业精神,是职业舆论之母,职业舆论可以排斥无聊分子,可以使同职业的人学术技艺上互相切磋,可以提高职业程度。
现在中国的公共卫生界,已经有了职业精神的现象。他们无形中有一个强有力的团结,在同志中,学问上、道德上、技术上互相切磋互相琢磨,使精益求精。对于无相当训练之假冒卫生家或医术家,攻击不遗余力。近年来,中国公共卫生之大进步,亦在此。今则中央政府已有卫生部,各市政府中已有卫生局了。
中国社会事业界则否否。第一,社会事业也缺乏人才。譬如北平社会局初成立时缺乏专门人才,协和医院之社会服务部,时时刻刻要我帮他们位置相当人物,担任重要责任。其他公私社会事业机关,莫不有同样的困难。这些地方,多以为我是一个大学社会学系的主任,对于人才一项,应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殊不知我自己对于社会学系也有人才缺乏的困难。
社会事业人才缺乏既如此,社会事业的职业精神,自无由发达。巩固的团体亦无从结合起来。对于社会事业科学化的舆论,亦无由发生。于是国内一切社会事业,如慈善事业、农工服务事业、合作事业、社会教育事业、垦殖事业都听那一般无科学知识的人去瞎办了。这些人的目的,不是发达科学的社会服务,为国家社会谋永远利益,而专心致志于保持或扩张自己的饭碗和地盘。此辈人对于新知识的人反十分忌嫉,排斥之不遗余力。如是真有科学知识的社会工作家,除少数新式机关外,无从插足,无可利用其长。职业精神不张,职业舆论又不发达,有科学知识之社会家,便无从依傍舆论,而扩充其服务范围矣。
所以一个专门大学毕业,研究社会工作的人在美国地方,不怕不得普通社会的帮助。他们毕业加入社会后,即自然而然的加入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服务团体。在团体内,对于工作方法和研究程度,时时切磋改良。对于不良分子,众鸣鼓而攻之。在中国,一个大学毕业研究社会工作的专家,要独打冲锋,独张旗鼓,不独不得同志之帮助,且处处受旧人之攻击,无所谓职业团结,亦无所谓职业精神,更无所谓职业舆论。此辈人自顾不暇,何能使全体社会工作家动员,实行排斥旧势力,提倡科学的社会服务,为种种社会问题谋根本解决方法!
所以关于第二点,我们教社会学和学社会学的人,要明白这个实在情形,有革命精神,有远大眼光,有冒险和牺牲的性质。明晓全国趋势,能见机应变,将全国社会学忠实同志团结起来,提倡职业团结,职业精神和职业舆论,勇往向前,誓不回顾!我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对于学科选修,主张个人化,人各有长,每人的长处必不与第二人相同。一个人的理想方法施之于第二人,即不必适用。我们教书的最要点是要利用一种方法,使每个人得相当指导,能发展其长。万不可画一个圆圈,把每个人的天性兴趣范绳在圈内,不许其自由发展。如有一个青年得相当指导,能于本人才智兴趣,得充分发展,此人在社会上必有大用。同时,本人明白自己在社会之地位后,对于自己之长也必尽量发展矣。
第三个中国与美国及其他先进国不同地方是机关稳固问题(The Problem of Institutional Stability)。美国的社会机关总是很稳固的,很永久的,中国的社会机关多不稳固的,很暂时的。其不稳固原因,大致有三个:
(一)经费缺乏。许多社会服务机关因经费缺乏,即不能继续办下去。
(二)政策变更。许多机关因政策之变更,常发生改组情状。
(三)政治作用。许多机关因受政治影响,内部组织人员时受更动。
总之,以上三种情形,都是缺乏办事精神所致。先举一个例,燕京大学是国内大学中比较稳固的一个。第一,经费虽不多,尚能支持下去。第二,政策虽常因时势趋向而改变,从来没有大改组。第三,燕京大学中从来没有政治捣乱之事。追究其原因,就是办学的人能认真做事,主办人司徒雷登先生每年为经费奔走,每年能筹得一大批款项,每年仍继续干下去,决不回顾。伦敦有一位工人,他是司徒先生的好朋友。他每月薪水不过华金数十元,他十分节省,所以能在他的薪水中抽出百分之几,捐作司徒先生办学。同时,他没有钱去送他自己的儿子进大学。大享富名的燕京大学,其经济来源乃不过如此。而“此”中的根本点,是一种为仁不倦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也就没有燕京大学。所以无论何种机关,其物质的充富全从精神之充富得来。中国处处没有款项,处处是政策动摇,处处是政治捣乱,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办事的努力和为公牺牲的精神。
所以教社会学的第三个策略,要使学生有努力办事,为公牺牲的精神。本年初燕大学生新加入社会学系的,我约他们谈话。我说在社会学系毕业后位不必高,薪不必多,唯一可满意的地方即本个人专门知识,能予社会以无限量的服务。他们要不怕死,要不怕苦,要不怕碰钉子,要时时刻刻有一定方针,努力向前做去。如果这几点做不到,我劝他不要念社会学。我又说,许多人批评燕京大学太舒服,使学生贵族化。有自来水,有电灯、电话、电炉,有汽车,有宫殿式的洋房。无论何人,受此种生活淘汰后,即不能为社会办事。我要研究社会学的学生警防此种危险。一方面,学校应提倡此种新式生活,集合东西文化,努力求至美至善,使青年们努力向前进,实行改进中国生活。一方面,学生在安舒中不可忘艰苦,有汽车,坐汽车;无汽车,跑腿,只要事业成功,无论汽车或跑腿均可随便,断不可因没有汽车就不做事了。
教社会学大致精神既如此,以下讨论一个理想社会学系教科的办法:
第一,一个社会学系教科应分二部:(a)基本教科,(b)扩大教科。
基本教科,即一个社会学系最低限度的教科,在此以下,即不成社会学系。应包括下列各科:
普通社会学 至少6小时
社会原始学 至少2小时
社会思想史 至少3小时
中国社会问题 至少4小时
家庭问题 至少3小时
贫穷问题及救济方法 至少3小时
犯罪学及刑罚学 至少3小时
社会调查 至少3小时
社会统计 至少3小时
劳工问题 至少3小时
工业问题 至少3小时
乡村社会学 至少3小时
社会服务方法 至少3小时
以上共43小时,至少需两位教授。
如经费充足,基本教科之上可增加扩大教科。扩大教科可分分五组:
甲、社会服务组(Social Work)
乙、人类学文化学组(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丙、社会问题组(Social Problems)
丁、社会理论组(Social Theory)
戊、社会经济学组(Social Economics)
每组至少须教授一人,助教若干人。
第二,大学教员学生应注重研究工作(Research Work)。研究范围随地随时随教授兴趣而定。现在燕大的研究方针大致分:
(一)中国风俗,(二)中国人口,(三)中国犯罪情形,(四)中国劳工及工业状况,(五)中国乡村情形,(六)中国社会思想史,(七)中国家庭状况,(八)中国种族问题,(九)中国人民生活状况,(十)中国社会运动状况等。每人担任研究一门,同时从研究所得材料贡献于课堂之演讲中。结果,各科教材多新发现之中国事实。现在燕大社会学系教授每周担任钟点甚少,以便聚精会神于研究工作。
第三,社会服务学重实习。第一步,设“社会机关参观”一科(Institutional Visitation)。该科教授每周率领学生多人,参观附近社会服务之机关,使学生亲眼看见种种社会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二,设大学实习处(University Settlement),如伦敦之Toynbee Hall,或芝加哥之Hull House。以一大学之人力财力,设一社会服务机关,一面为社会服务,一面做学生实习机会。第三,将本校学生送往各有资格之社会服务机关实习。如燕京大学将学生送往日本、上海、天津各大工厂,北平各慈善及社会机关,实习一年,始能得社会服务学证书。第四,学校内可组织种种社会服务工作,由学生担任之,同时可做课程工作之一部分。
第四,现在中国缺乏研究社会学之工具。一大学中社会学系,可努力于社会学教科书、社会学辞典、社会学地图、社会学模型、社会学表格之编制,使国人研究社会学者有相当的工具。
第五,中国社会学出版物极少,交换知识不易。大学中之社会学系应提倡研究社会学之杂志,应从事著述编译。因此更可提倡中外社会学家之合作。
第六,大学的社会学系,应与国内的社会学调查及社会服务机关,无论公私,有密切联络。一方面可以随时改进教授方针,一方面可以随时改进各该机关之事务方针。又可以位置毕业人才,使在最短期间内,国内的社会调查及社会服务机关,一律为新式的专门人才所统治;一切设施,悉用科学新法。社会建设,即从此始!
(原载《社会学界》第3卷,1929年出版)
(1) 许仕廉(1896—?),男,湖南湘潭人。早年曾留学美国,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先后任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教授,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国民政府外交部参事、条约委员会委员,银价委员会主席、高级研究委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赴美定居。他是《社会学界》年刊的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