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的可能谱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解读奥尔森理论

在本文的分析中,计划体制属于一种集体的经济行动。这也符合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对集体、集团或组织的特征概括:首先,“集团中的个人采取的或为了集团中的个人而采取的大多数(尽管不是全部)行动都是通过组织实现的”。其次,“有一个目的是大多数组织所特有的,实际上所有侧重于经济的组织都以此为目的,那就是增进其成员的利益。这一点至少在经济学家眼里是很显然的”。最后,“不同类型的组织被期待增进的利益多数是公共利益”(5)。他还把国家作为一种组织的类型。

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奥尔森提出:一般认为,由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但这种论断是根本错误的。“实际上,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6)这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由具备理性的个人组成的集体,其行动不可能产生增进公共利益的效率。

在奥尔森看来,“提供公共或集体物品是组织的基本功能。一个国家首先是一个为其成员——公民——提供公共物品的组织;其他类型的组织也类似地为其成员提供集体物品。”(7)另一方面,“正如可以假定一个组织或一个集体的成员拥有共同利益,他们显然也拥有不同于组织或集团中其他人的纯粹的个人利益。”(8)从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假定条件出发,集体组织中的“搭便车”现象就不可避免了,由于公共或集体物品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所以,“典型的大型组织中个体成员的地位与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地位,或国家里纳税人的地位相似:他个人的努力不会对他的组织产生显著的影响,而且不管他是否为组织出过力,他都能够享受其他人带来的好处”(9)。这是集体行动缺乏效率的根本原因。

但奥尔森强调,在判断集体行动是否具有效率时,要区分不同规模的集体组织。他认为: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起有效率的集体行动。因为,“个人能够分享一个集团的总收益,其份额取决于集团的人数以及与集团中的其他人相比他能够从那一物品获益多少”(10)。“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有利于集团的行动得到的报酬就越少”,“集团越大,任一个体,或集团中成员的任何(绝对)小子集能获得的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他们从集体物品获得的收益就越不足以抵消他们提供哪怕是很小数量的集体物品所支出的成本”,“集团成员的数量越大,组织成本就越高,这样在获得任何集体物品前需要跨越的障碍就越大”(11)。相反,“在一个很小的集团中,由于成员数目很小,每个成员都可以得到总收益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这样,集体物品就常常可以通过集团成员自发、自利的行为提高”(12)。在另一部著作中,奥尔森断言:“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从集体物品中获益的个人或企业的数目越大,从实现集体利益的行动中所产生的收益中获得的份额就越少,而这个集体利益是让个人或企业进行集体行动的诱因。这样,在没有选择性激励的情况下,集团行动的激励就会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而消失,因此大集团相对于小集团更不可能达成实现共同利益的行动。”(13)

同样基于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假定条件,可以发现小集团更有利于提供激励。奥尔森指出:“只有一种独立的和‘选择性’的激励会驱使潜在集团中的理性个体采取有利于集体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集体行动的实现只有通过选择性地面对集团个体的激励,而不是像集体物品,对整个集团不加区别。激励必须是‘选择性的’,这样那些不参加为实现集团利益而建立的组织,或者没有以别的方式为实现集团利益作出贡献的人所受到的待遇与那些参加的人才会有所不同。”(14)“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规模是决定对个体利益自发、理性的追求是否会导致有利于集团的行动的决定性因素。比起大集团来,小集团能够更好地增进其共同利益。”(15)

需要说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不止以上这些(16),分析方法也具有理论经济学注重数学证明的特点(17)。但即使是如此简洁浓缩的概述,也已显示出有力的解释性。计划体制之所以低效,企业等小集团之所以有效率,关键在于个体理性对不同规模的集体的行为选择。对于本文的研究而言,奥尔森揭示的这一定律非常重要:在不具备“选择性”激励的情况下,个体积极性和集体规模成反比。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示:a=b/c。其中b是指具有理性的个体在集体行动中付出的努力,c是指该个体所在的集体规模(人数),a是指该个体在集体行动中获得的实际报酬。如果b为1,则c越大,a就越小。在以上公式中,由于c总是大于1,所以a将必然小于1,因此,奥尔森断言:“即使在最小的集团里,集体物品的提供一般也不会达到最优水平。”(18)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出现各种集团和组织,集体行动为什么还会发生,奥尔森从另外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正是在奥尔森揭示的a=b/c定律中,笔者产生了揭开计划体制有效性奥秘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