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2 单片机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单片机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4年~19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1974年12月,仙童公司推出了8位的F8单片机,功能较简单,包括了8位CPU、64B RAM和2个并行口。

第二阶段(1976年~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1976年Intel的MCS-48单片机(8位)极大地促进了单片机变革和发展,1977年GI公司推出PIC1650,Rockwell公司推出R6500系列单片机。这些单片机主要是8位CPU,其速度、存储容量、处理能力及片上外设均有所增强。

第三阶段(1978年~1983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1978年Zilog公司推出的Z8单片机,1980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51系列,Motorola推出的6801单片机。这些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I/O口、多级中断系统及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ROM、RAM容量加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KB,有的片内还带有A/D转换器。由于这类单片机性价比高,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目前应用数量最多的单片机。

第四阶段(1983年~现在):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16位单片机的典型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96系列单片机。32位单片机除具有更高集成度外,其数据处理速度比16位单片机提高许多,性能比8位、16位单片机更加优越。

20世纪90年代是单片机大发展时期,Motorola、Intel、ATMEL、德州仪器(TI)、三菱、日立、飞利浦及LG等公司开发了一大批性能优越的单片机,极大地推动了单片机的应用。

当前,单片机不断向高速、大容量、高性能化,低功耗及I/O功能多样化等方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CPU的改进

1)增加数据总线宽度。各种性能优良的16位单片机和32位单片机,其数据处理能力要优于8位单片机。

2)改变CPU结构。例如:有的采用双CPU结构,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有的内部采用流水线结构,大大加快指令执行时间;有的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结合,提高数字信号处理的能力。

(2)存储器的发展

1)片内程序存储器普遍采用FLASH,实现了在线编程,省去了编程器,使系统开发、编程及仿真调试简单方便。

2)加大存储器容量和改进存储结构。有的单片机片内程序存储器容量可达128KB甚至更多,不需扩展程序存储器;有的单片机片内有FLASH、SRAM、EEPROM及扩展SRAM等多种存储方式,大大拓展了数据存储处理功能。

(3)强化片内I/O功能

1)增加并行口驱动能力,以减少外部驱动芯片。

2)有些单片机集成了一些特殊的串行I/O功能,如I2C、单总线、SPI及USB等,为构成分布式、网络化系统提供方便条件。

3)扩展I/O接口的编程复用功能,通过对内部寄存器设置,可以实现同一接口的多种不同功能,例如一些I/O引脚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设置为普通I/O口、外部中断引脚及A/D转换通道等。

4)片上集成更多I/O部件和接口。例如多通道A/D和D/A、电压比较器、温度传感器、定时器、可编程数字交叉开关及电源监测等。

(4)低功耗化

采用CMOS工艺,低电压(2.7V即可工作),功耗小,可配置等待状态、睡眠状态及关闭状态等低功耗工作方式。消耗电流仅在μA或nA量级,适于电池供电的仪器设备。

(5)使用实时操作系统的RTX51

RTX51是一个针对8051单片机的多任务内核,已集成到C51编译器中,使用简单方便。可以简化对实时事件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复杂应用系统设计、编程和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