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系笔名,取自四川的沫水与若水。
郭沫若是“五四”以后中国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1919年初,他开始发表新诗,至次年上半,相继写下了《凤凰涅槃》、《晨安》、《匪徒颂》等,以诗的形式塑造了一个追求光明,张扬自我,充满叛逆精神的抒情形象。1921年,他出版了新诗集《女神》。在郭沫若之前,中国的新诗,大都描写或说理,以个人的“实生活为主题”,缺乏想象、抒情;形式上,或者“急切里无法甩掉旧诗词的调子”,或者以散文笔法写诗,缺乏诗歌的韵味。郭沫若则对当时的诗坛,注进一股崭新的空气。他的诗大多采取自由体,且将其发挥到极至。他的诗浪漫奔放,沛然若决江河,内在的旋律与诗人阔大的襟怀与丰富的想象十分合拍,具有凸出的自我形象和鲜明的时代印记。对于他的新诗,闻一多曾经撰文评述:“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诗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的时代的精神。”说他“不独喊出人人心中的热情来,而且喊出人人心中最神圣的一种热情呢!”郭沫若的诗风受美国惠特曼影响很大。他曾说:“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郭沫若是一个有自己诗歌理论的人,他认为:“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诗的原始细胞只是些单纯的直觉,浑然的情绪。到了人类渐渐文明,个体的脑筋渐渐繁复,想把种种的直觉情绪分化蕃演起来,于是诗的成分中,更生了个想象出来。我要打个不伦不类的譬比是:直觉是诗细胞的核,情绪是原生质,想象是染色体,至于诗的形式只是细胞膜,这是从细胞质中分泌出来的东西。”他还认为:“诗的本质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取诗形,也不失其为诗。”因此诗的特征不在于外在的韵律,“不是什么平上去入,高下抑扬,强弱长短,宫商徵羽;也并不是什么双声叠韵,什么押在句中的韵文!”而在于内在的韵律,即“情绪的自然消涨。”这些理论,对于中国新诗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郭沫若的诗集主要有《女神》、《瓶》、《星空》(含部分散文)、《前茅》、《恢复》。
《瓶》初版于1927年4月,是郭沫若较重要的一本新诗集。这里所依据的是原版,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除献诗外,收诗四十二首,为一组完整的爱情诗,从而展示了郭沫若诗的另一个侧面。为了使读者对作为诗人的郭沫若有一个完整的认知,特将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作为附录缀后,所依版本为1935年4月泰东书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