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的非线性成长
非线性时代
回首过往,着眼当下,可以发现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非线性时代”,前人根本难以想象今天的生活,正如我们也无法预料未来会怎样。以全球产业革命为例,短短几百年,人类走过了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的时代,步入智能化的新时代。我们生产、生活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很多人可以一生都从事同样的工作,一家企业能够以百年老店的方式做同样的产品,而现在,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可能面临工作或经营方向的快速转变。当前对“非线性时代”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它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
“线性”在物理学和数学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系统:如果一个系统的输出与输入成正比,则它是线性的;反之则为非线性。实际上,客观世界本来就是非线性的,线性只是一种近似。对于一个非线性系统,哪怕一个小扰动,比如初始条件的一个微小改变,都可能造成系统此后表现的巨大差异。我们所处的不断变化的时代与非线性系统十分相似,乃至可以视为一个非线性系统。“非线性”首先反映了我们所处的社会系统的变化频繁复杂、难以预测的客观特征。
同时可以看到,“非线性”一词也较多地使用在社会科学领域。更多的术语如“非线性战略”“非线性组织”“非线性岗位”“非线性商业模式”“非线性技术创新”“非线性业务颠覆”等也成为如今的时髦词汇。“非线性”也代表了人们在所处社会系统中的一种思维方式。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在其“10倍速增长”理论中这样描述:“我想援引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来描述两种战略行动之间的区别。如果一家公司的战略行动的效应只改变了它自身的竞争地位而非整个环境,该行动就是线性的;相反,非线性的战略行动则会使环境发生变化,该公司及其竞争对手都必须应对这一变化。”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将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视为一种非线性管理,他认为:“线性管理,就是把一切都变成静态的,要干一件什么事,就按照这个程序去走;而海尔是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的,到最后要看是否创造了用户价值,那就是一个非线性的管理模式。”实现从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转变,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管理中的失误,这也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其《2017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中,就设计了“否定自我”“敢于尝鲜”“挑战传统”“先人一步”四个非线性指标来评价企业的非线性思维水平和能力。
显然,时代变化是常态,时代也仅是一个载体,更重要的是非线性时代的思维方式。尽管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但我们可以发现非线性时代有如下典型特征:
1 周期变短,变革成为常态。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和争夺客户的时间窗口,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短,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应对这种时间维度的缩短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企业既要拥抱变革,也要习惯跨周期的持续变革。
2 高度开放,包容成为必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行业、企业的边界逐渐模糊,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也趋于融合化、全球化,这使得企业不得不适应在开放系统中进行协作和竞争。
3 不可预测,没有规律便是规律。技术、产品、市场都在发生巨变和骤变,发展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断点乃至突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处于动荡且难以用惯常思维来准确预测的环境之中,过去看似准确的规律如今却可能成为前进的“绊脚石”,不经意或看似不相关的一个行为可能对未来产生极大的影响。
人类塑造了非线性时代,也正接受着非线性时代产生的各种竞争和挑战。适者生存,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更是非线性时代的弄潮儿。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见证了众多企业的伟大崛起,也目睹了不少企业的黯然落幕,而消失在非线性时代中的无名企业更是数不胜数。
当前,全球正经历着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和产业革命,这对企业来讲,是挑战,更是机遇。如何在这次伟大变革中活下来,赢得竞争优势,乃至取得显著成长,是所有企业面临的一道“必考题”。企业家们不禁要问:伟大的企业因何倒下?企业又如何能够基业长青?是否存在普适的企业成长和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基于此,本书欲对非线性时代企业的成长之道(特别是企业成长的内动力)进行全面、深入探索,尝试为读者朋友特别是企业管理者找到非线性时代的成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