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党史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罐珍贵的食盐
1928

文物出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20世纪20年代末的井冈山,可以说是全中国最缺盐的地方。为将新生的革命队伍扼杀在摇篮里,除军事进攻外,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还进行了严酷的经济封锁,企图阻隔井冈山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盐,成为封锁的重点物资之一。

敌人在通往井冈山的所有通道设卡检查,封锁盐和药物等必需品,致使食盐成为当时井冈山最匮乏的物资。因为缺盐,根据地群众常常出现眩晕、昏厥、身体浮肿等不良症状,红军指战员体质明显下降,部队战斗力大幅削弱。缺盐的问题让整个根据地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为解决缺盐问题,根据地组织军队和群众大力熬制硝盐。他们把老墙土放入水中浸泡,然后在铁锅里熬干水分,锅底就是一层白白的硝盐。但是,这种盐吃起来又苦又涩,只能暂时解决民众缺盐的问题。

如果打了胜仗,红军就能缴获一部分食盐。除留部分作为军需外,红军将这些珍贵的食盐分给了与红军患难与共的根据地群众。

1928年冬,红军打土豪,得到一些食盐。借住在农民李尚发家的红军有一个班,班长看到李尚发家没有盐,孩子们吵着不愿吃没有盐味的饭。于是,他从连队发给他们班的食盐里分出一些给李尚发送去。

李尚发知道战士们分到的食盐并不多,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战士们执意要送,李尚发只好感激地收下了。不过,他一直舍不得吃,将盐装进一个褐色陶罐里。他担心盐蒸发,又用油纸将陶罐包好。

盐罐

红军开仓分盐场景还原

贵州土城红军开仓分盐旧址

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转移,敌人再次攻占井冈山根据地。李尚发担心这罐红军送的盐落入敌人手中,便将其埋在一棵大树下面,然后带着家人躲进深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尚发才将盐挖出来,珍藏在家里。1959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建成开放,李尚发把陶罐连同里面已经结晶的盐捐献给了博物馆。

如今,这罐珍贵的食盐成为井冈山革命时期军民同甘共苦的历史见证,成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李尚发

时间线

1927年10月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

1928年冬

红军送给李尚发一些盐。

1929年1月

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军主力向赣南、闽西地区转移。

1929年1月

国民党军队向井冈山发起猛攻,两天后占领根据地大部分地区。李尚发将红军送的盐藏好。

1959年

李尚发将这罐珍贵的食盐捐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