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战略与路径
本章运用国家信息中心已有的生产函数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进行预测。测算结果显示:
(1)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5.5%左右,2021—2035年经济潜在增长率为5%左右,2036—2050年经济潜在增长率为3.5%左右。预计在2030年前,按市场汇率计算的中国名义GDP总量将超过美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到2035年,中国名义GDP总量将达到55万亿美元,到2050年,中国名义GDP总量将达到115万亿美元左右,人均GDP将达到8.5万美元左右,相当于同期美国人均GDP的55%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
(2)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中国工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服务业处于主导地位。到2025年,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第二产业比重将降至34%左右,第三产业占比有望达到59%左右;到2035年,中国将彻底完成工业化进程,第二产业比重将降至28%左右,第三产业比重将升至66.5%左右;到2050年,中国将进入世界最发达的服务业强国行列,第三产业比重将突破70%。
(3)社会发展更趋协调。从人口总量来看,预计将在2030年前后出现人口总量峰值(约为14.5亿),2050年人口总量将下降至13.95亿。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2035年,中国老龄人口将增长到3.09亿,中国社会开始过渡到中度老龄化阶段;2050年,老龄人口将增至3.89亿,占比达到27.9%。从城镇化水平来看,202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4.6%左右,进入中级城市型社会;203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8.5%左右,进入城镇化推进的后期阶段;205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75%左右,总体完成城镇化的任务。
2021—205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应在各方面建设取得扎实进展的基础上,明确新时期发展路径:一是消除发展隐患,尽最大可能规避发展中存在的系统性风险;二是填平发展鸿沟,为发展寻找可持续的动力;三是突破发展瓶颈,使发展的动力有充足的施展空间和回旋余地。